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9793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培养Word格式.docx

3、探索培养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良好行为习惯的操作策略。

4、建立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评价指标。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1、研究方法:

为了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在校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研究中采取了理论研究法,通过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吸收先进理念解决有关疑问,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调查分析法,调查外来民工子女在校行为习惯的现状与实施后的效果,并认真整理、分析,以检查实验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行动研究法:

根据课题计划,边实践边不断完善,确保研究课题的正确方向;

案例研究法:

在实践的过程中,抽取各年级段典型学生的个案、教育片段等资料加以收集与分析,形成概括性的论断,以检查课题研究的效果;

实验总结法: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验,不断总结,不断调整,形成有本校特色的操作方法。

2、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时间从2007年1月始迄今已快三年了,期间经历了从确定研究课题、深入实践研究到总结与提升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2007.01~2007.02)

调查研究,个案分析,收集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

(2007.02~2009.06)

深入实践研究,调整研究策略,建构评价指标。

(1)分解各年级段行为习惯教育的内容和目标。

(2)建立小学生在校日常行为习惯的系列制度。

(3)制定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在校一日常规。

(4)构建小学生在校行为习惯评价指标。

3、总结阶段:

(2009.06~2009.12)

实践、总结、反思、应用——由经验上升为理论,撰写课题总报告。

四、研究结果:

1、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课题组通过调查摸底,摸清了我校各阶段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的真实状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我们发现:

对于学校生活而言,这些外来民工子女在行为上与本地学生相比有诸多的不适应,许多孩子走进校园衣衫不整,身上有很重的异味(不洗澡),随地吐痰,乱扔脏物,看到老师习惯叫“阿姨”,更有甚者在与老师交谈或与同伴玩耍时,脏字满天飞,他们会随便拿同学、老师桌上的东西,课堂上想说就说;

不会坐(有些孩子习惯蹲在椅子上)、不会站、不会走路……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家庭与生活环境所致。

但这些孩子也有一些本地孩子所欠缺的优点,比如:

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不娇气,不斤斤计较,待人比较热情等。

面对这些问题,作为教育阵地——学校,我们有责任使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健康地成长,因此,科学、有序地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我们德育工作的重点。

通过个案跟踪,我们认真分析了哪些习惯学生已经成为常态,已成为学生自己的自觉行为;

哪些习惯学生只是基本俱备,但还离不开外界因素的督促;

哪些习惯学生尚未形成,亟待加强。

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分类整理,然后有针对性地确定了研究目标与方法。

2、建构外来民工子女行为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体系

习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自动化了的行为。

个体的行为,其生理上的机制有无条件性(先天的无条件反射)和条件性(条件反射)。

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是受后天环境影响和系统教育的结果。

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系统与科学性的训练,就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行为训练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目的制定的科学性,即符合主体(外来民工子女)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客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规律,以及训练目标的明确性,而且还依赖于训练者训练方法的科学系统性。

对民工子女来说,有明确目标的训练教育对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尤为必重要。

为此,我们依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机制,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为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目标分解训导达成要求,对行为规范目标进行分解,由大化小、由小化细,形成纵向呈系列、横向相关联的系统科学的训导目标。

我们先后制定了《“习惯与责任教育”指标》(具体分做人、做事、学习三大块)、《各年级学生“习惯与责任教育”指标》、《行规训练具体要求》、《每周行规教育重点内容》等,具体指导学生做到什么,该怎么做,且循序渐进,分年级落实。

海滨小学“习惯与责任教育”指标

一类指标

二类指标

三类指标

四类指标

做人

真诚待人

1、待人有礼貌(礼貌用语、基本礼仪和礼节)

2、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3、与自己的伙伴真诚相待

1、尊敬师长,有礼貌。

2、关心、孝敬父母,体谅父母辛劳。

3、热爱、关心老师。

4、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做老师小助手。

5、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对别人的帮助要表示感谢。

诚实守信

1、说话算数,不说谎话

2、对别人交代的事不敷衍了事

3、自己做错的事主动承认

4、借别人的东西及时归还

1、守信用,说话算数,对自己的话负责。

2、爱惜他人东西,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

3、不随便翻动别人的物品。

4、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对人宽容、谦让。

5、体谅他人困难,乐于助人。

6、按时回家,外出打招呼,不让父母担心。

认真负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认真履行自己担负的职责

3、敢于承担责任

1、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2、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时刻想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

3、关心集体荣誉,遵守集体纪律(课堂纪律、课间纪律)。

4、认真做好值日。

5、努力完成集体的任务。

6、积极参加集体的活动,为集体增光。

7、爱护公物,维护校园、教室卫生。

自信自强

1、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

2、坚持体育锻炼

3、穿戴整齐,讲究个人卫生

4、情绪饱满乐观,敢于竞争和参与

5、绝不向困难低头。

6、学会自我保护

1、积极锻炼身体,力争成绩优良。

2、认真做好早操、眼保健操。

3、讲究个人卫生,包括口腔、用眼卫生。

4、坐要正、站要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5、穿着整洁得体。

6、好好吃饭,不挑食,少吃零食。

7、学习、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8、面对困难和挫折不退缩。

做事

遵守规则

1、遵守家规、班规、校规、队规

2、遵守交通规则

3、遵守法律及各项规章制度

1、遵守升旗礼仪。

2、遵守公共秩序,公共场合不打闹嬉戏。

3、走路走人行道,不乱穿马路,过马路走横道线。

4、看比赛和演出文明有序。

5、保持公共场所环境卫生。

6、爱护公共设施。

讲究效率

1、做事有计划

2、讲究方法

3、珍惜时间

4、自我管理有条理

1、自己独立睡觉,不用父母陪伴。

2、自己的事自己做(收拾书包,洗小件衣物、红领巾等)。

3、经常整理自己的学具、玩具,用完放回原处。

4、保持自己的书桌、抽屉整齐。

5、做事专心,有始有终。

6、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

7、遇到问题,自己设法独立解决。

友善合作

1、尊重每个同学的人格,

2、为他人着想

3、乐群、关心他人

1、不欺负弱小。

2、不骂人不打架。

3、不歧视同学。

4、不随便给别人起绰号。

5、自荐当小干部,热心为同学服务。

合理消费

1、爱惜东西,懂得节约。

2、维护正当权益

1、吃穿不浪费、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

2、爱惜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

3、学会储蓄。

4、节约水电等资源

5、懂得向有关部门申述,有维权意识。

6、随手关灯,关电扇,关水龙头,不浪费资源。

学习

主动学习

1、热爱学习

2、学习有计划

3、求知有方法

4、学习时间有保证

5、课余生活有安排

1、按时到校不迟到。

2、带齐各学科学习用具。

3、做完作业再玩耍。

4、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

5、独立、认真完成作业。

6、写完作业认真检查。

7、有错及时改正。

8、主动预习、复习,敢于质疑。

独立思考

1、勤于动脑

2、多提问和质疑

3、主动与人讨论

4、大胆想象和联想

1、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2、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

3、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及交流。

学用结合

1、勤于动手

2、参与劳动

3、仔细观察

4、注重体验

1、能发现做事的小方法、小窍门。

2、善于观察钻研,有小制作小发明等。

3、学有所用,掌握的知识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总结反思

1、及时总结

2、整理知识

3、勤于反思

4、善于处理信息

1、定时总结整理已学过的知识。

2、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3、有一些心得体会。

海滨小学学生“习惯与责任教育”指标

一年级

一、做人

(一)真诚待人

1、待人有礼貌

2、尊敬师长

(二)诚实守信

1、不说谎话

2、借别人的东西及时归还

(三)认真负责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热爱班集体,努力为集体争光

(四)自信自强

1、穿戴整齐,讲究个人卫生

2、好好吃饭,不挑食

3、认真做好早操,眼保健操

4、坐要正、站要直,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

二、做事

(一)遵守规则

1、遵守班规、校规

2、遵守公共规则:

公共场所不打闹嬉戏、看比赛和演出文明有序等

(二)讲究效率

1、自己独立睡觉,不用父母陪伴

2、经常整理自己的学具、玩具,用完放回原处。

3、保持自己的书桌、抽屉整齐。

(三)友善合作

1、不骂人不打架

2、不随便给别人起绰号

(四)合理消费

1、节约水电等资源

2、爱惜学习用品

3、不乱花钱

三、学习

(一)主动学习

1、按时到校不迟到

2、做完作业再去玩

3、有错及时改正

书写规范工整

(二)独立思考

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

二年级

2、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3、做错事能主动承认错误

2、热爱班集体、校集体,努力为集体争光

3、不欺负弱小

2、随手关灯,关电扇,关水龙头,不浪费资源

3、爱惜学习用品

4、不乱花钱

2、写完作业认真检查

3、做完作业再去玩

4、有错及时改正

5、书写规范工整

三年级

3、对别人的帮助要表示感谢

1、说话算数,不说谎话

3、乐于助人

2、热爱班集体,为集体争光

3、爱护公物,维护校园、教室卫生

1、积极锻炼身体,力争成绩优良

2、穿戴整齐,讲究个人卫生

3、好好吃饭,不挑食,少吃零食

4、认真做好早操,眼保健操

5、坐要正、站要直,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

1、遵守班规、校规、队规

2、遵守交通规则

3、遵守公共规则: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

4、不歧视同学

爱惜东西,懂得节约。

2、带齐各科学习用具

3、按时完成作业

(三)学用结合

1、找到做事的小方法、小窍门

2、掌握的知识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总结反思

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四年级

3、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对别人的帮助要表示感谢

说话算数,不说谎话

自己做错的事主动承认

3、体谅他人困难,乐于助人

2、热爱班集体、校集体,为集体争光

6、学习并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1、遵守家规、班规、校规、队规

5、做事专心,有始有终

6、遇到问题,自己设法独立解决

5、热心为同学服务

1、爱惜东西,懂得节约。

2、维护正当权益

3、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2、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

3、善于观察、钻研,有小制作、小发明等

1、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2、有一些心得体会

五年级

1、尊敬师长,有礼貌。

2、关心、孝敬父母,体谅父母辛劳。

3、热爱、关心老师。

4、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做老师小助手。

5、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对别人的帮助要表示感谢。

1、守信用,说话算数,对自己的话负责。

2、爱惜他人东西,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

1、遵守升旗礼仪。

2、遵守公共秩序,公共场合不打闹嬉戏。

4、看比赛和演出文明有序。

5、保持公共场所环境卫生。

6、爱护公共设施。

1、自己独立睡觉,不用父母陪伴。

2、自己的事自己做(收拾书包,洗小件衣物、红领巾等)。

3、经常整理自己的学具、玩具,用完放回原处。

4、保持自己的书桌、抽屉整齐。

5、做事专心,有始有终。

6、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

4、不随便给别人起绰号。

5、自荐当小干部,热心为同学服务。

1、吃穿不浪费、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

3、学会储蓄。

4、节约水电等资源

5、懂得向有关部门申述,有维权意识。

6、随手关灯,关水龙头,不浪费资源。

4、做完作业再去玩儿。

5、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

6、独立、认真完成作业。

7、写完作业认真检查。

8、有错及时改正。

9、主动预习、复习,敢于质疑。

1、能发现做事的小方法、小窍门。

2、善于观察钻研,有小制作小发明等。

3、学有所用,掌握的知识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1、定时总结整理已学过的知识。

2、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3、有一些心得体会。

海滨小学行规训练要求

一、课堂纪律

(一)二分钟预备铃

1、听到铃声迅速进教室就坐。

2、准备好上课用品,放置到位。

3、或诵读古诗或背诵公式或朗读英文。

(二)学习用品放置

1、书本放在书桌左上角。

2、文具盒紧挨书本整齐放置。

(三)师生问好

1、起立,坐下动作迅速整齐,无桌椅磕碰声。

2、向老师问好、道别声音响亮整齐,行九十度鞠躬礼。

(四)听课姿势

1、双手交叉平置于课桌上,坐前半个凳子,两脚自然平放地面。

2、两眼注视前方,倾听老师讲解。

3、笔记做完,迅速恢复坐姿。

(五)读写姿势

1、书本打开,双手拿书,坐正,坐直。

2、眼睛注视所读文字,坐到“三到”:

眼到,口到,心到。

3、写字做到“三个一”:

一尺,一拳,一寸。

(六)传本子(或试卷)

1、双手拿本子(或试卷)从头顶上方前后传递。

(七)回答问题

1、举手时肘不离开桌面,不发出敲击声,举左手请求发言。

2、经老师允许方可起立发言,双手自然垂放腿两边,发言声音响亮。

3、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观望发言同学。

(八)讨论问题

1、小组讨论时态度认真,积极参与。

2、听到结束口令,立即停止,恢复听课姿势。

二、教室和包干区卫生

(一)教室、包干区卫生

1、教室、走廊地面要求干净无纸屑。

2、门、窗、电器开关、墙面要求干净无灰尘脚印。

3、课桌椅要求干净,放置横竖整齐。

4、饮水机要求干净无灰尘,劳动工具要求放整齐。

5、包干区内无果皮纸屑等垃圾。

(二)个人卫生

1、勤洗澡、洗头。

2、保持双手清洁,常剪指甲。

3、保持头发整齐干净长短适宜,脸上干净。

4、衣着整齐干净,鞋带系好。

自带干净手帕,不与他人共用。

5、自带干净水杯,不与他人共用。

三、课间文明休息

(一)队风队纪

每天佩戴好红绿领巾及队长标志。

(二)课间十分钟

1、不奔跑,叫喊。

2、上下楼梯靠右走。

3、不乱串楼面。

4、不在厕所内打闹、玩耍。

(三)用餐纪律

1、排队进餐厅,不争先打闹。

2、按指定位置坐好,有秩序打饭。

3、不大声说话,不敲击饭盆。

4、饭后餐桌收拾干净,不把吃剩饭菜带出餐厅。

5、餐具必须每天带回家清洗干净。

3、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的活动设计与经验

我们将外来民工子女不良行为记录进行整理,建档归类。

在班级中建立学生档案,进行个案跟踪,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具有典型性的不良行为进行观察、跟踪、分析,形成典型案例。

并找到适合他们个性特点的教育途径与方法,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

同时,我们知道: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达到有差异的发展。

为此,我们根据不同学生行为习惯中存在的不同问题,找准起点后,有计划有落实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在养成教育中,不仅要让孩子们知道“应该怎样做?

”,更需要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才能那样!

”。

对孩子的教育,由知到行的转化,是最根本的转化。

教育活动,以它独有的特点,为这种“转化”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和无数的机会。

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使德育枯燥的条理要求生活化了,使社会的标准具体化了。

这正是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所必须的。

我们首先利用品德与社会课、班队会课、升旗仪式、晨会和各门学科所渗透的德育思想,通过活动将已内化的道德知识在实施中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在多次反复强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为形成理想的道德行为模式打下基础。

因此,我们认为:

“教育活动”的实质,是对教育目标的分解和细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