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82718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2014-2015学年度八里罕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

考试时间:

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题3分,共48分)

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O(g)=H2(g)+1/2O2(g)△H=+241.8kJ/mol

H2(g)+1/2O2(g)=H2O

(1)△H=-285.8kJ/mol

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吸热44kJB.吸热2.44KJ

C.放热44kJD.放热2.44KJ

2.在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2Y(g)

3Z(g)+2W(g),该X、Y的初始浓度分别为3.0mol·L-1和1.0mol·L-1,达平衡后,测出下列各生成物的浓度数据中肯定错误的是()

Ac(Z)=0.75mol·L-1Bc(Z)=1.2mol·L-1

Cc(W)=0.80mol·L-1Dc(W)=1.0mol·L-1

3.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的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加入KHSO4固体       B.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加入KNO3固体

4.已知:

C(s)+1/2O2(g_)=CO(g);△H1=-110.35kJ/mol

CO(g)+1/2O2(g)=CO2(g);△H2=-282.57kJ/mol

则:

C(s)+O2(g)=CO2(g);△H3=()

A.+172.22kJ/molB.-172.22kJ/mol

C.+392.92kJ/molD.-392.92kJ/mol

5.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

pC(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必定小于p

B.(m+n)必定大于pC.m必定小于pD.m必定大于p

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注:

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C2H5OH(l)+3O2(g)===2CO2(g)+3H2O(g)ΔH=-1367.0kJ·mol-1(燃烧热)

B.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 ΔH=-57.3kJ·mol-1(中和热)

C.S(s)+O2(g)===SO2(g) ΔH=-269.8kJ·mol-1(反应热)

D.2NO2===O2+2NO ΔH=+116.2kJ·mol-1(反应热)

7.在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2SO2+O2

2SO3,在t1时刻达到平衡。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t2时刻,再通入一定量的SO3,下列有关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8.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

9.已知

,则反应

的△H为( )

A.+184KJ/molB.-92.3KJ/molC.-369KJ/mol D.+92.3KJ/mol

10.白磷和红磷是由磷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它们燃烧的产物都是P2O5,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白磷和红磷燃烧时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和红磷互为同位素B.白磷的能量比红磷的能量高

C.白磷比红磷稳定D.白磷转化成红磷吸收热量

11.可逆反应:

X(g)+3Y(g)

2R(g)+2W(g)在4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X)=0.15mol·(L·S)-1B.v(Y)=0.60mol·(L·S)-1

C.v(R)=8.0mol·(L·min)-1D.v(W)=0.45mol·(L·S)-1

1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2B(g)

3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B、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同时生成2nmolB

C、A、B、C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

2:

3

13.在N2+3H2

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0.6mol·L-1,在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5mol·L-1·s-1,则该反应所经历的时间是()

A.0.44sB.1sC.1.33sD.2s

14.在容器中充入SO2和只由18O原子组成的氧气18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时,18O存在于()

A.只存在于O2中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C.只存在于SO2和SO3中

D.SO3、SO2和O2中都有可能存在

15.采用下列措施不能使C(s)+O2====CO2的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A.增大氧气浓度B.增大碳的用量C.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

16.已知重铬酸钾(K2Cr2O7)是一种比高锰酸钾还要强的氧化剂,其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2CrO42—(黄色)+2H+

Cr2O72—(橙色)+H2O

若要使溶液的橙色加深,下列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稀盐酸B.加入适量稀硫酸

C.加入适量烧碱固体D.加水稀释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

17.(12分)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合成1molNH3(l)___________(填“吸收”、“放出”)_____________kJ的热量。

(2).已知:

拆开lmolH—H键、lmolN-H键、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

则上图中的a=_______________kJ;1molN2(g)完全反应生成NH3(g)产生的能量变化为______KJ。

(3).推测反应2NH3(l)=N2(g)+3H2(g)比反应2NH3(g)=N2(g)+3H2(g)______________(填“吸收”、“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_(填“多”、“少”)。

 

18.(8分)下面的四幅图与所给的四个反应有一一对应关系,请你找出来并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①HCl+NaOH→NaCl+H2O②H2+Cl2

2HCl

③CaCO3→CaO+CO2↑④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

19.(6分)反应mA+nB

p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

②若C为气体,且m+n=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

方向移动;

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态。

三、实验题

20.(16分)50mL0.50mol·L-1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或“不相等”)。

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

会,用50mL0.50mol·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

会(均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四、计算题

21.(10分)把2.5molA和2.5molB混合盛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

3A(g)+B(g)

xC(g)+2D(g),经5s反应达平衡,在此5s内C的平均反应

速率为0.2mol·L-1·s-1,同时生成1molD,试计算:

(1)达到平衡状态时B的转化率?

(2)计算x的值?

(3)达到平衡状态时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解析】

2.D

【解析】

答案:

D

2X(g)+2Y(g)

3Z(g)+2W(g)

3.01.01.51.0

c(Z)<1.5mol·L-1,c(W)<1.0mol·L-1,所以D选项不可能。

3.D

【解析】

4.D

【解析】

5.C

【解析】依题意可知压强变大平衡逆移,m

6.C

【解析】燃烧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能量,所以乙醇的燃烧产物应该是是液态水,A不正确,C正确。

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B不正确。

D中没有标明物质的状态,不正确。

答案选C。

7.A

【解析】反应达到平衡时,增大SO3的浓度,瞬间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不变,故A项正确。

8.A

【解析】

试题分析:

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故该选项正确;

B.反应任意过程,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消耗xmolNH3,故该选项错误;

C.增大容器体积,各物质浓度均减小,则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故该选项错误

D.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是v正(NH3)=4/6·v正(H2O),即3v正(NH3)=2v正(H2O),故该选项错误。

故本题选A。

考点:

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及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较为基础,可根据所学知识解答。

9.D

【解析】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逆反应就一定是吸热反应,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H=+184.6kJ/mol÷2=+92.3kJ/mol,答案选D。

10.B

【解析】白磷和红磷互为同素异形体,A错。

等质量的白磷和红磷燃烧时前者放出的热量多,说明白磷的能量比红磷的能量高,那么白磷转化成红磷要放出热量,所以D错。

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得出红磷比白磷稳定,C错。

11.D

【解析】在比较化学反应速率时,应该先统一单位,再以同一种物质为标准比较。

此题若就以反应物X作为标准,根据反应速率与方程式系数的关系,B选项所描述的Y的速率转换成X,有V(x)=0.2mol·(L·S)-1.C选项V(x)=0.133mol·(L·S)-1.D选项V(x)=0.225mol·(L·S)-1.所以反应最快的是D.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该反应中化学反应两边化学反应计量数之和相等,故压强不再变化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A项错;B项中生成nmolA同时生成2nmolB的方向相同,都是朝逆反应方向移动,也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故B项错;D项中A、B、C的分子数之比与计量数之比相同,也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故选择C项。

考点:

化学反应平衡的标志和判断。

点评:

对化学平衡标志要抓住两个字“等”和“定”,关于“定”字还可以有除浓度不变以外的理解,比如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不变。

13.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氨气的反应速率是0.3mol·L-1·s-1,所以该反应所经历的时间是0.6mol·L-1÷0.3mol·L-1·s-1=2s,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反应速率的计算

点评:

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然后依据方程式直接列式计算即可。

14.D

【解析】由于反应是可逆反应,在生成三氧化硫的同时,三氧化硫又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氧气,所以18O在SO3、SO2和O2中都有可能存在,答案选D。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能选;C为固体,增加C的量,C浓度不变,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故B为本题的答案;增大使得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C不能选;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D不能选,所以本题的答案选择B。

考点: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该考点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本题要注意的是B选项中,C为固体,增加C的量,C浓度不变,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该题难度适中。

16.B

【解析】

17.

(1)放出b+c-a

(2)112792

(3)吸收多

【解析】略

18.

C

A

B

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图像可知。

A、C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但A中反应物需要首先吸收能量变为原子,所以A对应的是②,C对应的是①。

B/D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是吸热反应。

其中B中反应物需要首先吸收能量变为原子,所以B对应③,D对应④。

考点:

考查反应热以及反应热图像的有关判断

点评:

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试题设计新颖,基础性强。

旨在巩固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能力。

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热的含义以及反应热大小的判断依据,然后结合图像灵活运用即可。

19.

【解析】略

20.

(1)环形玻璃搅拌棒

(2)减小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偏小

(4)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偏小无影响

【解析】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跟生成H2O的物质的量有关。

而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释放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21.

(1)20%(4分)

(2)4(3分)

(3)6mol(3分)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