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85850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docx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

[模拟]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模拟48

刑法学单选题

第1题:

适用刑罚的目的是()。

A.惩罚罪犯

B.预防犯罪

C.伸张正义

D.平息民愤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2题:

某甲在交通肇事后见前后无人,便驾车逃逸,致被害人因伤重未及时救治而死亡。

某甲的行为应当定为()。

A.交通肇事罪

B.故意杀人罪

C.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罪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而致人死亡的,仅定交通肇事罪,而将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作为量刑的一个从重处罚情节,不实行数罪并罚。

第3题:

我国《刑法》中的附加刑()。

A.只能独立适用

B.只能附加于主刑适用

C.只有主刑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才可以附加适用

D.既可以附加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参见《刑法》第34条第2款的规定。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它的特点是既能独立适用,也能附加适用。

当附加适用时,可能同时适用两个以上附加刑。

第4题:

某甲为了非法占有某乙随身携带的贵重财物,先使用暴力将乙打死,然后将财物掠走。

某甲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

B.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

C.抢劫罪和过失杀人罪

D.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为实施抢劫而杀人是抢劫的手段,应定抢劫罪,不定为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

第5题:

紧急避险成立的合法性条件之一是();

A.必须是合法利益受到危险的威胁

B.危险即将来临

C.避险行为必须经过慎重的考虑而后实施

D.为避免危险可不惜造成任何损害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紧急避险是在合法权利面临现实危险的威胁而不得已实施的,因此,要求不超过特定的限度,因而,不是危险即将来临,也不需要经过慎重考虑,还必须在特定的限度内实施。

第6题:

下列犯罪行为中,不属于不作为犯的为()。

A.警察在值勤时见人行凶杀人,不予制止

B.有赡养能力的子女对父母不尽赡养义务,造成严重后果

C.某成年人带邻家小孩去游泳,在孩子溺水时不予抢救,致使孩子被淹死

D.过路人见交通事故的被害人躺在血泊中而不抢救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警察在值勤时有义务有能力制止他人行凶杀人,却不制止,属不作为犯;有赡养能力的子女有义务赡养父母而不赡养,属于不作为犯;成年人原本对邻家小孩安全没有照看义务,但由于他带小孩去游泳,他的这种先行行为导致他有负责小孩安全的义务,当小孩溺水时,他有义务有能力去抢救而不抢救,也属不作为犯;过路人对倒在血泊中的交通事故的被害人则无法律、职业或其他方面的义务,他的不救助行为只能引起道德谴责,不属于不作为犯罪。

故正确答案为D。

第7题:

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的妻子的,应以()论处。

A.破坏军婚罪

B.猥亵、侮辱妇女罪

C.强奸罪

D.重婚罪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违背妇女意志,采用胁迫手段与妇女发生性关系,构成强奸罪。

第8题:

甲为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某公司的回扣4万元归个人所有,甲的行为构成()。

A.贪污罪

B.受贿罪

C.介绍贿赂罪

D.贪污罪和贿赂罪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第9题:

疏忽大意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致人死亡相区别的关键是()。

A.犯罪的主体不同

B.侵犯的客体不同

C.行为的方式不同

D.对他人死亡的结果能否预见不同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疏忽大意过失致人死亡对他人死亡的结果能够预见,而意外事件致人死亡则对他人死亡的结果不能预见。

第10题:

某仓库保管员被两名犯罪分子捆绑在门柱上不能动弹,任凭两个犯罪分子从仓库取走价值2万元的货物。

该仓库保管员的行为属于()。

A.不作为形式的犯罪

B.过失犯罪

C.因身体受强制不构成犯罪

D.受胁迫而实施的共同犯罪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胁从犯。

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

被胁迫参加犯罪,即在他人暴力威胁等精神强制卡,被迫参加犯罪。

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没有完全丧失意志自由,因此仍应对其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在本题中,由于犯罪分子的行为,仓库保管员已丧失了意志自由,因此不能以胁从犯论处。

第11题:

根据我国刑法条文对罪名包含的构成内容及数量单复,罪名可以分为()。

A.立法罪名、司法罪名和学理罪名

B.单一罪名和选择罪名

C.单一罪名和复数罪名

D.确定罪名和不确定罪名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12题:

孙某系某监狱的看守。

一日,孙某听说与其关系较好的某甲欲越狱。

当日下午,孙某即派某甲做外出工,致使某甲脱逃成功。

孙某的行为()。

A.没有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

B.构成脱逃罪的共犯

C.构成私放在押人员罪

D.构成徇私枉法罪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孙某派某甲做外出工实际上就是想放走某甲,由于某甲与孙某之间并无脱逃的共同故意,因此,不成立脱逃罪的共犯。

第13题:

区分放火罪与以放火方法实施其他犯罪的界限的关键在于()。

A.目的物是否特定的

B.放火行为是否危及到公共安全

C.行为人的犯罪目的

D.行为人使用的方法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区分放火罪与以放火方法实施其他犯罪的界限关键在于是否危及到公共安全。

即从危害行为侵犯的客体考虑两者的界限。

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14题:

甲为实施恐怖主义活动而参加了某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法院认定甲构成参加恐怖组织罪。

甲的行为属于()。

A.预备犯

B.实行犯

C.帮助犯

D.未遂犯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据《刑法》第120条的规定,参加恐怖组织是参加恐怖组织罪的实行行为,因此,是实行犯。

本题考查的是共同犯罪,而非犯罪的停止形态,选项A和选项D是干扰项。

第15题:

自首成立的条件之一是()。

A.犯罪未被发觉

B.积极退赃

C.自动投案

D.悔罪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16题:

下列罪名中,哪种不属于我国刑法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走私罪?

()

A.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B.走私淫秽物品罪

C.走私文物罪

D.走私毒品罪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淫秽物品罪,走私文物罪,均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走私罪;而走私毒品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17题:

我国公民特别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的中国公民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的,构成()。

A.背叛国家罪

B.分裂国家罪

C.间谍罪

D.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刑法》第102条规定:

“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构成背叛国家罪。

第18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财产的犯罪是()。

A.偷割使用线路上的电线

B.盗接他人通信线路

C.偷开汽车至远处后遗弃

D.盗取印鉴齐全的空白支票后购物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19题:

犯罪概念通过回答“什么是犯罪”这个问题,从总体上为我国刑事司法实践提供了划清()的基本标准。

A.此罪与彼罪

B.重罪与轻罪

C.罪与非罪

D.合法与非法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犯罪概念是从总体上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而犯罪构成则是分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界限的具体标准。

第20题: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犯罪的同类客体

B.危害行为的形式

C.犯罪对象的特点

D.行为人的主观心态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我国刑法分则共分十章,其主要依据、是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社会关系,即犯罪的同类客体。

刑法学多选题

第21题:

犯罪预备的特征有()。

A.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预备行为

B.犯罪没有得逞

C.犯罪行为必须在着手实行犯罪前停顿下来

D.犯罪行为停顿在犯罪预备阶段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参考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已经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

《指南》中明确了A、C、D三个特征。

B是当然之选,因为犯罪预备是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之一,之所以称为未完成形态,就是因为犯罪在某一阶段停顿下来,没有完成,即犯罪没有得逞。

第22题:

共同犯罪的实行犯()。

A.都是主犯

B.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C.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

D.有的可能是胁从犯

参考答案:

BCD

答案解析:

 

第23题: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犯罪的,也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A.国际列车

B.船舶

C.航空器

D.驻外机构

参考答案:

BC

答案解析:

我国《刑法》第6条第2款规定: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因而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

在国际列车上犯罪的,则不受该条的限制,所以选项A应予排除。

根据我国承认的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各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不受驻在国的司法管辖而受本国的司法管辖;但是,并非所有的驻外机构内犯罪都适用该条约的规定,因而选项D应予以排除。

第24题: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条件有()。

A.行为人有盗窃、诈骗、抢夺行为

B.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C.当场对阻拦的群众实行报复相威胁

D.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

参考答案:

ABD

答案解析:

《刑法》第269条是关于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规定,该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

根据这一规定,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条件有三:

其一,行为人有盗窃、诈骗、抢夺行为;其二,行为人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其三,行为人必须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选项C不属于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条件。

第25题:

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的,使用人在下列何种情况下,构成挪用公款的共犯?

()

A.知道是挪用的公款仍然使用

B.指使挪用人挪用公款

C.应当知道其使用的是挪用的公款

D.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

参考答案:

BD

答案解析: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根据有关的司法解释,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对使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学简答题

第26题:

简述我国刑法中有关死刑的限制性规定(或我国刑法对死刑的严格控制)。

________

 

参考答案:

我国的刑事政策历来主张不废除死刑,但必须坚持少杀,严禁乱杀。

我国刑事立法对死刑的适用作了严格限制,即:

(1)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2)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即罪行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犯罪分子;(3)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4)对于死刑核准程序作了严格限制,即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均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5)死刑缓期执行制度是我国在死刑适用上的独创。

对于死刑缓期执行的适用,我国刑法也作了严格规定。

死刑缓期执行制度对严禁乱杀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解答:

第27题:

简述减刑的条件。

_________

 

参考答案:

减刑分为可以减刑和应当减刑两种。

可以减刑与应当减刑的对象条件和限度相同,只是实质条件有所区别。

对于犯罪分子适用减刑,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对象条件。

减刑的对象条件,是指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实质条件。

减刑的实质条件,因减刑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

 可以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的,应当认为是确有悔改表现,即认罪服法;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

 应当减刑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

(3)限度条件。

减刑的限度,是指犯罪分子经过减刑以后,应当实际执行的最低刑期。

根据我国《刑法》第78条的规定和有关司法解释,减刑的限度为: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对于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后又减刑的,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12年(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2年)。

所谓实际执行的刑期,是指判决执行后犯罪分子实际服刑的时间。

如果判决前先行羁押的,羁押期应当计人实际执行的刑期之内。

详细解答:

刑法学辨析题

第28题:

请对“所有的教唆犯都是主犯”进行辨析。

_______

 

参考答案:

错。

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是对共同犯罪人进行分工分类法而界定的一类犯罪人;主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对共同犯罪人进行作用分类法而界定的一类犯罪人。

教唆犯的特点是:

本人不亲自实行犯罪,而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并实行犯罪。

从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可能起主要的作用。

例如,当他人尚无犯罪意图时,因其教唆使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意图并实施犯罪,此时教唆犯是主犯。

但是,在有些共同犯罪中,教唆犯所起的作用则是次要的或辅助的。

例如,当他人已有明确犯罪意图,只是尚未决意实施时,教唆人利用其教唆行为促成被教唆人决意实施犯罪,此时,教唆犯只是从犯。

由于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因此,教唆犯不可能是胁从犯。

总之,不是所有的教唆犯都是主犯,还可能是从犯,但绝不可能是胁从犯。

详细解答:

刑法学法条分析题

第29题:

《刑法》第25条规定: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这是《刑法》关于过失共同犯罪处罚的规定。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主要区别就在于:

一个是明知的行为,一个是不明知。

对于过失共同犯罪,犯罪人之间没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因此,不应以共同犯罪论处。

对于共同过失犯罪中,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根据每个人所犯罪的具体情况分别定罪处罚。

详细解答:

刑法学案例分析题

第30题:

甲、乙因事争执互殴,甲用铁条打乙,乙遂抽刀相向。

乙妻恐事闹大,奋力夺下乙手中的刀,又恐丈夫吃亏,顺手拿起一木板凳递与其夫,乙持木板凳与甲相抗,不料板凳上的铁钉打中甲太阳穴,致甲死亡。

根据刑法理论,从主客观两个分析乙与其妻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如构成犯罪,罪名是什么?

若不构成犯罪,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乙及其妻子的行为都构成犯罪。

(2)罪名应为故意伤害(致死)罪。

(3)乙妻将乙的刀夺下,主观上不希望发生将甲杀死的后果,但将木板凳递与乙的行为,主观上不能说没有伤害甲身体健康的故意,至于木板凳上有钉子,打中甲的要害致甲死亡的情节是乙与其妻始料未及的,甲的死亡与乙夫妻的共同伤害行为有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详细解答:

民法学单选题

第31题:

代理的基础法律关系是指()。

A.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的关系

B.代理人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C.被代理人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D.相对人与本人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代理的法律特征。

代理法律关系涉及三方主体,包含三部分内容,但是其基础法律关系是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间的关系。

第32题:

律师协会属于()。

A.营利法人

B.公司法人

C.财团法人

D.社会团体法人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律师协会不以营利为目的;律师协会非以捐助的财产为基础而成立。

第33题:

“民法”一词由罗马法的()延续而来。

A.刀民法

B.市民法

C.公法

D.私法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民法”一词是从古罗马法中的“市民法”延续而来的。

第34题: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至少有()。

A.一万

B.两方

C.三方

D.四方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单独的个人无法形成民事法律关系,必须有两方以上主体方可构成。

第35题:

按份共有人出卖其共有财产份额时,其他共有人享有()。

A.购买权

B.优先购买权

C.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

D.解约权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36题:

下列行为属于添附行为中的附合的是()。

A.将酒和酒混在一起

B.将不同的金属焊接在一起

C.将象牙雕刻成工艺品

D.为新房购买家具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所谓附合,是指不同所有人的财产密切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财产,非经拆毁不能恢复原来的状态。

A是混合,C是加工,D不属于所有权的原始取得方式,因此,只有B是A确答案。

第37题:

单务民事法律行为是指()。

A.民事法律行为的一方当事人只负有义务,而另一方当事人只享有权利

B.只需依一方当事人的意思便可成立的法律行为

C.行为双方都为一人的法律行为

D.产生的民事权利与义务为单一的法律行为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单务民事法律行为是与双务民事法律行为相对应的概念,指一方当事A只负有义务,而另一方当事人只享有权利的民事法律行为。

因此,BCD是错误的,只有A是正确。

第38题: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因事实行为引发的物权变动,自()起生效。

A.事实行为成就时

B.事实行为发生时

C.事实行为被确认为合法时

D.依法办理登记或者交付时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

因事实行为引发的物权变动有:

先占行为、拾得遗失物、人为的添附行为或者建造房屋、拆除房屋等引发的物权变动。

故选A项。

第39题:

在世界范围内,法人设立采用的一般原则是()。

A.特许主义

B.行政许可主义

C.严格准则主义

D.准则主义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准则主义是世界范围内法人设立的一般原则。

第40题:

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关系的,应当自()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A.结婚登记

B.知道可撤销事由

C.应当知道可撤销事由

D.恢复人身自由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婚姻法》第11条的规定,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41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人变更的是()。

A.公司住所的改变

B.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更换

C.公司债券的发行

D.公司章程的修改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法人的变更。

法人的变更是指法人在存续期间内所发生的法律人格、组织、宗旨等重大事项的变更。

法人的变更还包括法人名称、住所、注册资金、法定代表人的改变等。

据此,只有C项公司债券的发行不属于法人的变更。

第42题: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丧失的是()。

A.实体权利

B.胜诉权

C.起诉权

D.请求权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第43题:

以下关于各类民事法律行为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单务法律行为都是单方法律行为

B.双方法律行为都是双务法律行为

C.无偿法律行为都是单务法律行为

D.实践性法律行为都是要式法律行为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各类民事法律行为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考生应认真总结。

单务法律行为既可能是单方法律行为,也可能是双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既可能是双务法律行为,也可能是单务法律行为;实践性法律行为与要式法律行为之间没有对应关系,而无偿法律行为则必然是单务法律行为。

因此,ABD都是错误的,只有C是正确答案。

第44题:

动产所有权从()起转移。

A.登记

B.交付

C.合同成立

D.买卖完成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动产所有权转移的公示方法,交付是动产转移的公示方法,登记则是不动产转移的公示方法。

第45题:

不当得利的受益人是善意时,()。

A.不需返还

B.由受益人决定是否返还

C.只返还现存利益

D.应返还全部利益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不当得利的法律后果。

第46题: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下列财产中应适用善意取得的是()。

A.首饰

B.记名有价证券

C.麻醉品

D.盗窃物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记名有价证券、毒品、麻醉品、违禁品、盗窃物和赃物等不适用善意取得。

物权法并没有明确盗窃物和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但我国法律严格禁止销售和购买赃物,即使买受人购买赃物时出于善意,也不能取得该物的所有权。

所以,如果所有人因为被盗而丧失对其财产的占有以后,不论财产辗转于何人之手,所有人都有权请求最后占有人返还,如果最后占有人是善意,所有人在取回该物时,应该补偿占有人的损失。

第47题:

下列行为中不能委托代理的有()。

A.签订财产租赁合同

B.起诉

C.申请商标注册

D.立遗嘱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第48题:

合同型联营中联营各方如何对外承担法律责任?

A.由联营体承担,联营各方不承担

B.联营各方承担连带责任

C.联营各方各自独立承担责任

D.联营各方共同承担责任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联营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合同型联营是联营各形式中结构最松散的一种,联营各方独立承担责任。

第49题:

下列物权中属于主物权的是()。

A.地役权

B.地上权

C.抵押权

D.留置权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所谓主物权,是指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物权,所有权和地上权均属于主物权,地役权及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均属于从物权。

因此,ACD都是错误的,只有B是正确答案。

第50题:

下列合同中,属于从合同的是()。

A.买卖合同

B.居间合同

C.承揽合同

D.抵押合同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民法学多选题

第51题:

名称权的内容包括名称的()。

A.命名

B.使用

C.变更

D.依法转让

参考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第52题: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抵押权的行使受到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

B.留置权的行使不受主债权诉讼时效的限制

C.债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到期时即可实现.留置权

D.债务人请求债权人实现留置权的,应当直接向法院提出申请

参考答案:

AB

答案解析:

根据《物权法》第202条的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该条规定表明,抵押权的行使受到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而留置权不受所担保的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