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镇中学管理特色学校亮点项目申报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987198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翟镇中学管理特色学校亮点项目申报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翟镇中学管理特色学校亮点项目申报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翟镇中学管理特色学校亮点项目申报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翟镇中学管理特色学校亮点项目申报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翟镇中学管理特色学校亮点项目申报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翟镇中学管理特色学校亮点项目申报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翟镇中学管理特色学校亮点项目申报表.docx

《翟镇中学管理特色学校亮点项目申报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翟镇中学管理特色学校亮点项目申报表.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翟镇中学管理特色学校亮点项目申报表.docx

翟镇中学管理特色学校亮点项目申报表

翟镇特色学校亮点项目申报表

单位(章):

联系人振华

学校名称

(全称)

新泰市翟镇初级中学

校长

(负责人)

史永

办公

7506708

联系

Huar999@163.

班级数量

46

教师数量

150

规化学校

(级别)

省级

教学示学校

(级别)

特色类型

管理特色学校

特色(亮点)项目名称

精细化管理

特色项目简介(实施背景、过程、绩效)

新泰市翟镇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现有46个教学班,学生3001名,教师150人。

多年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秉承“适需教育和合文化”的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针,紧紧围绕实施“幸福教育工程”、建设“和美校园品质教育”的目标,立足学校实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致力于学校管理文化的创新,以精细化管理统领学校各项工作,促进了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一、管理理念

树立科学先进的管理理念是有效开展学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树立了“适需教育和合文化”的办学理念。

“适需教育”,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贯彻因材施教、适性扬才的原则,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和合文化”,即在实施“适需教育”中,以推进“幸福教育工程”、建设“和美校园品质教育”为载体,营造“学生和乐、教师和睦、校园和美,学生合作共长、教师合力共进,学校合一共赢”的校园文化,让学校成为师生这两个鲜活的生命体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场所,实现学生、教师与学校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管理实践

(一)战略定位于精致管理。

干部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抓好了干部管理,也就抓住了学校管理的制高点。

学校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从管理理念上提升,把领导解读为“引领、指导”,管理干部的角色定位于“引领者”“指导者”;从战略管理的高度强调学校管理既要站位于高,又要着眼于实。

管理实践中,我们做到四个重心下移,即校级干部沉级部、级部领导包班级、部门干部抓监督、任课教师包学生。

对教育管理干部的要,立足岗位职责,心无旁骛抓管理;承担教学任务,矢志不移抓质量。

教学要走在前面、管理要沉到下面、工作要深入里面。

在学校,所有管理人员都在一线任教,既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又有大量的管理工作。

以干部常规管理为例,学校全体教育干部,每都要参与对年级、教师的常规检查,每学期至少上1节校级公开课,个人的教学常规执行同样的要求,同样接受学校的检查。

教学工作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权,也没有照顾。

从学校、到年级、到班级,从校长一班人到中层、到教师,从学期初到学期中、学期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人都在这么做。

长期的低重心的精致管理策略,在学校层面,掌握了年级管理的实情,便于调控;在级部层面上,赢得了对班级教育教学的指挥权、主动权;更加重要的,它密切了各层面的联系,使得整个教育教学管理更实在、更精致,也更有效。

(二)优化模式,追求效益最大化。

1、优化管理模式。

建立起包括岗位目标、目标定位管理、绩效考核管理等多项行政管理模式,力求每一项管理行为都科学有效。

学校通过设置管理单元(即年级部)来细化学校管理,明确级部是学校管理实体,是管理的第一责任层,赋予级部常务指挥权,可以自行组织本级部教师会议安排或指导工作,可以组织学生非校外的相关活动;有相对独立的人事权,有考核教师工作的权力。

各年级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年级管理或考核制度,并依据制度对教师进行管理考核。

单元式的年级管理,实现了管理的扁平化,摆脱了循环往复的条线指挥式管理,使每个管理实体都有自己的管理任务,使管理趋于精致,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2、优化德育模式。

一是建立起包括班主任队伍建设、班级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心理健康、行为规、礼仪教育、家校配合、违纪预警、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安全管理等多项德育教育模式,力求德育工作规化、高效化。

二是构建德育目标、德育容、德育法与途径、德育评价等面的生态型德育工作体系,让德育“回归基础、回归生活、回归实践”。

依据德育教育纲要,学校确定了合格公民教育、文明修养教育等学校德育容。

建立科学的德育机制,形成“机构健全—课程渗透—环境熏—活动强化—实践养成—管理保证—科研深化”的工作运行机制。

三是实施有效精细德育策略:

树立师生互动的观念,以班级管理记、日志等形式促进师生间沟通交流;创设学生自我体验的氛围,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组织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立足精细,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低起点、小坡度、要求,用坐立行走来养成学生规意识,用交流交谈和礼仪教育来培养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用学会感恩来涵养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心境,用学会爱护大自然来培育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共处的和谐心态。

组织各种演讲比赛,法制教育,国旗下的演讲等;全面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态度,也提升了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的竞争力。

3、优化教学模式。

建立了包括分班、分层、备课、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作业设置、质量分析、二次过关、特长生培养、研究性学习指导等多项规章制度,力求教学过程精细化、科学化。

以“夯实基础、滚动提高,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为教学指导思想。

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成人是成才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双基”是能力的基础,我们要求教师始终把学生的基础放在教学的首位,课堂上重视双基,要求年级部在管理中摸清班情、学情,明确“三个起点”:

明确教学思想的起点,从中下层学生起步;明确教学设计的起点,保证在课堂上“人人吃得下、人人吃得饱”,让80%学生当堂听懂80%以上的容;明确教学调控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阶段考试后和质量分析时,把重点放在中下层学生,努力做到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最大限度地夯实每一个学生的成才基础。

(三)过程精细化管理。

通过建立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反馈评价系统构成的封闭管理回路,保证管理过程的通畅高效步步夯实。

责任到人,狠抓检查考核。

制度落实的关键是检查和考核。

为了把制度落实到人,学校与每一个教师都签订了责任书,在责任书中明确了每个人的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奖惩,人人照章行事。

这使复杂的管理简洁明了,减少了扯皮推诿现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落实制度的力度很大,比如教案就一一查,不仅要查备课节数,还要依据“备课制度”查教案是否符合要求。

使用集备教案后,把重点放在作业检查与单元过关上。

查教师作业批改是否及时,是否认真,有无错改。

学校管理是具体的管理,需要每个角落、每个时段、每个人管到。

学校管理要靠勤、靠细、靠实来管理,要勤动腿,每天在校园走几遍,勤动嘴,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不厌其烦;勤动脑,及时想办法解决各种问题。

管理中要细致入微,脚踏实地,实实在在,说老实说,办老实事。

从精细走向精致,是学校管理质的飞跃。

在管理中,将制度管理的肃公正落实到精致管理之,关注教育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体现精致管理之细,强调教育教学行为的精准到位彰显精致管理之实,突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凸现精致管理之恒,使得精致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思想,更是实施策略、运作式、操作行为。

把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事情持之以恒地一桩桩做实、做细、做好,做到极致,这就是精致管理策略在学校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三、实施绩效

(一)创新教学模式,实现高效课堂

学校在“以学定教,学案导学”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自己的教学模式——“五三二一”课堂教学模式。

“五”是“五步”,指课堂教学主要的五个活动程序,即:

1.前置补偿,有关基础知识、学习法、学习工具等储备性质的复习提问或准备;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3.课堂整理,即课堂小结性质的总结;4.教师评价,即达标检测;5.学生自主评价。

“三”是“三查”,指课堂教学中检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三个层面,即检查学生自主学习、同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三种学习式的学习效果、学情反馈。

“二”是“两评价”,指对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进行评价,具体指达标检测和教学反思。

“一”是“一线”,指“目标领学,教师助学”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创新的课堂培养了学生创新的能力。

2011年1月,在省初中生创新实验大赛上,穆秀菊、孟兆凤老师指导的学生成、肖子桃同学分别获得物理、化学一等奖。

2012年3月,霞、高小旭老师指导的史新如、春旋、雪菲同学在省创新实验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

(二)德育工作扎实开展。

探索出全员育人导师制,全员育人,实现育人资源最大化,育人效果最优化。

在学生管理教育面人人参与,把“良心与责任”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切入点,要求教师把爱心投入教育,用爱心教育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教师眼里,既关注学生的思想品质、健康成长,更把对学生的知识教育作为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教育着眼点,确保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具体做法是:

由各班班主任根据学生平实思想、学习、行为等面的表现,每班确立15名帮扶对象;根据学生情况和任课教师意愿为学生确立帮扶教师,每位教师最多帮扶5名学生。

用情感维护来培养、感化问题学生。

如:

加强对问题生的个别谈心辅导,利用早读,课后时间进行作业的讲评,家访、开家长会,做师生对话交流等。

根据全员育人导师制评价案对教师帮扶学生工作给予量化,并落实到教师发展性评价中,及时对学生进行表彰,设进步奖,鼓励取得进步的学生。

优等生追求稳定,后进生追求进步,二者同样有价值。

(三)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学校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工程,充分利用专家引领和名师带动效应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学校教科研气氛浓厚,集体备课制使同学科教师团结协作,集思广益,资源共享。

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分学期组织课堂教学创新创优活动、全校性教师研讨课活动,学校还积极聘请专家讲座培训,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这些有力举措促进了教师的业务水平的迅速提高。

在2011年的教学能手评选中,我校有11名教师被评为新泰市教学能手,3名教师被评为市教学能手。

在新泰市学科基地评选活动中,我校参选9科,有7科成绩名列前茅。

在本学期上级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我校有6名教师被推选参加市优质课评选并获得一等、二等奖,有1名教师被推选参加省级优质课参评。

(四)教学质量逐年提升。

我校近几年初中会考成绩在新泰市始终名列前茅,特别是2010至2014年连续五年在全市初中教育教学综合评估中,我校名列全市第一,连年被评为新泰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

在市教育教学质量效益综合评估中,学校被评为市个性发展50强学校,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市学生喜欢的学校、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省艺术水平考试考区优秀组织单位、市职业教育招生先进单位。

(五)体卫艺工作开展丰富多彩。

以创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和特色学校为契机,积极开辟学生第二课堂,开展读书朗诵比赛、象棋比赛、乒乓球比赛、师生同题作文大赛、师生校园摄影大赛及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检测运动会、每四下午体育艺术2+1活动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各年级成立体育运动训练队(篮球、排球、腰旗橄榄球、田径等)、美术书法兴趣小组等,发展学生特长,丰富校园生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校学生参加市级革命故事演讲比赛等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我校女子腰旗橄榄球队代表新泰市参加市中学生腰旗橄榄球比赛荣获季军,并在省腰旗橄榄球比赛中获得第六名。

2011年10月份我校学生代表新泰参加省经典诵读比赛,获得省级二等奖的好成绩。

2012年5月份,在全市中学生排球赛上我校荣获男子、女子组冠军。

7月在市女子队获得冠军,男子队获得第四名。

8月女子排球队在省中小学生体育联赛中获得全省第九名。

7月学校女子腰旗橄榄球队在获得第五名。

2013年3月,乒乓球团体总分男女分获新泰市第四名、第五名。

4月,在田径比赛中获新泰市团体总分第六名。

踢毽子、跳绳、健身操比赛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三、第一名。

2012年11月和2013年3月新泰市体卫艺现场会两次在我校召开。

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幸福学校。

(六)校园环境得到了保持优化。

学校以“和合”文化为核心,努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硬化、绿化完成工程后,校园整体环境已向花园式校园过渡,建筑布局合理,绿美交映,宏伟的教学楼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全体师生爱校如家,自觉维护,并以此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校文化建设实现了“常规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式、全覆盖、高效益的良好局面。

四、今后打算

今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扎实推进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

要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加强指导、督办、检查与考核,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说明:

1、“特色类型”按照十大类型名称填写。

2、“特色项目名称”填写具有区域特色、学校特色的具体名称。

3、可加附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