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999073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宁夏银川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铁粉、生石灰均可作食品抗氧化剂B.明矾、氯化铁均可作净水剂

C.硅用做太阳能电池,二氧化硅做光导纤维D.碘酒、双氧水均可用于伤口消毒

【答案】A

【解析】A.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化剂,生石灰是氧化钙,可作干燥剂,A错误;B.明矾、氯化铁在水溶液中均可以产生胶体,因此均可作净水剂,B正确;C.硅用做太阳能电池,二氧化硅做光导纤维,C正确;D.碘酒、双氧水均能使蛋白质变性,均可用于伤口消毒,D正确,答案选A。

2.和田玉在我国至少有7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

和田玉是一种具有链状结构的含水钙镁硅酸盐,某种和田玉的化学成分为Ca2Mg3Fe2(Si4O11)2(OH)2,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和田玉可与某些酸反应B.和田玉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

C.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钙元素质量分数的0.9倍D.其中铁的化合价为+3

【答案】D

【解析】A正确,和田玉的化学成分为Ca2Mg3Fe2(Si4O11)2(OH)2,为硅酸盐,但能与HF反应;B正确,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正确;D错,由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其中铁的化合价为+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③冰和干冰二者均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④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现象

⑤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含CO

⑥可用渗析法分离Fe(OH)3胶体和KCl溶液

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B

考点:

考查了胶体的应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相关知识。

4.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或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图⑤所示装置中盛有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乙醇提取溴水中的溴选择图③所示装置

C.用图①和②所示装置进行粗盐提纯

D.用图④所示装置分离酒精和水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二氧化硫与Na2SO3溶液反应,则应用图⑤所示装置中盛有饱和NaHSO3溶液除去SO2中含有的少量HCl,故A错误;B、乙醇与水混溶,不能作萃取剂,应选择苯或四氯化碳,故B错误;C、粗盐提纯需要进行溶解、过滤、蒸发操作,①为过滤装置,②为蒸发装置,故C正确;D、可以通过蒸馏法分离酒精和水,但需要温度计控制温度,因此不能完成实验,故D错误;故选C。

考点:

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的相关知识。

5.蛇纹石由MgO、Al2O3、SiO2、Fe2O3组成。

现取一份蛇纹石试样进行实验,首先将其溶于过量的盐酸,过滤后,得到沉淀X和滤液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沉淀X的成分是SiO2

B.从组成看,其成分皆是碱性氧化物

C.溶液Y中的阳离子主要是Mg2+、Al3+、Fe2+、H+

D.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氨水,过滤得到的沉淀的成分只有Fe(OH)3和Mg(OH)2

【答案】A

【解析】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后,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铁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铁,而二氧化硅不会溶于盐酸,所以得到的沉淀是二氧化硅,反应后的溶液Y中含有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铁和反应剩余的盐酸;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沉淀X的成分是SiO2,A错误;B、MgO,Fe2O3是碱性氧化物,A12O3是两性氧化物,SiO2是酸性氧化物,B错误;C、MgO、A12O3、Fe2O3都能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金属阳离子,且酸过量,则溶液Y中主要是Mg2+、Al3+、Fe3+、H+,C错误;D、在溶液Y中加入过量的氨水,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不溶于弱酸弱碱,所以过滤得到的沉淀的成分是Fe(OH)3、Mg(OH)2、Al(OH)3,D错误;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明确组成中物质与酸、与碱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答题时注意理解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酸、强碱溶液中,弱碱不能溶解。

6.下列反应,其最终产物的颜色按血红、红褐、淡黄、蓝色顺序排列的是①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②空气中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②Fe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然后迅速被氧化为氢氧化铁红褐色物质;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发生络合反应,溶液呈血红色;④医用酒精中含有水,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变蓝色,故其产物的颜色按血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依次是③②①④,答案选B。

7.能鉴别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种溶液(可以加热)的一种试剂是

A.BaCl2溶液B.Ba(NO3)2溶液C.Ba(OH)2溶液D.AgNO3溶液

【答案】C

【解析】A.BaCl2与Na2SO4、(NH4)2SO4两瓶无色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别,故A错误;B.Ba(NO3)2与Na2SO4、(NH4)2SO4两瓶无色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别,故B错误;C.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瓶无色溶液分别与Ba(OH)2反应,现象分别为:

白色沉淀、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无现象、既有沉淀又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现象各不相同,能够区别,故C正确;D.AgNO3与Na2SO4、KCl、(NH4)2SO4三瓶无色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区别,故D错误;故选C。

8.PbO2、KMnO4、Cl2、FeCl3、CuCl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A.Cu+2Fe3+==Cu2++2Fe2+B.10Cl-+2MnO

+16H+=2Mn2++5Cl2↑+8H2O

C.Cu+Cl2

CuCl2D.5Pb2++2MnO

+2H2O=5PbO2↓+2Mn2++4H+

【答案】D

【解析】A.氧化性氯化铁大于氯化铜,则反应Cu+2Fe3+==Cu2++2Fe2+能发生,A不符合;B.氧化性高锰酸钾强于氯气,则反应10Cl-+2MnO4-+16H+=2Mn2++5Cl2↑+8H2O能发生,B不符合;C.氧化性氯气与氯化铜,反应Cu+Cl2

CuCl2能发生,C不符合;D.氧化性二氧化铅强于高锰酸钾,则反应5Pb2++2MnO4-+2H2O=5PbO2↓+2Mn2++4H+不能发生,D符合,答案选D。

点睛:

具有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具有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具有较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具有较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

因此可以根据微粒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判断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9.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有沉淀(或固体)析出的溶液是

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NaAlO2溶液④饱和Na2CO3溶液⑤澄清石灰水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①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过量的CO2与CaCl2溶液不反应,①不符合;②二者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为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②符合;③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为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③符合;④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则过量的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析出碳酸氢钠沉淀,④符合;⑤足量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得不到沉淀,⑤不符合,答案选B。

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大量Al3+溶液无色溶液中:

AlO2-、OH—、MnO4—、SO42—

B.含有大量HCO3-的溶液中:

Na+、Ca2+、NO3—、Cl—

C.含大量AlO2-溶液:

H+、K+、SO42—、Cl—

D.使石蕊变红色的溶液:

SO32—、Cl—、NO3—、K+

【答案】B

【解析】A.含大量Al3+溶液无色溶液中AlO2-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铝离子与OH-反应,MnO4-在溶液中不是无色的,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含有大量HCO3-的溶液中Na+、Ca2+、NO3-、Cl-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C.含大量AlO2-溶液中H+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使石蕊变红色的溶液显酸性,SO32-、NO3-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B。

11.下列反应中NH3既有还原性,又有碱性的是

A.4NH3+5O2

4NO+6H2OB.NH3+HNO3==NH4NO3

C.8NH3+3Cl2==N2+6NH4ClD.2NH3+3CuO

3Cu+N2+3H2O

【答案】C

考点: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12.如图是进行气体性质实验的常用装置,下列对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水槽中是NaOH溶液,试管中是Cl2,可看到液面上升,试管中黄绿色褪去

B.若水槽中是水,试管中是NO2,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并充满整个试管

C.若水槽中是水(并滴有一定量酚酞),试管中是NH3,可看到液面上升并呈红色

D.若水槽中和试管中都是氯水,光照后可在试管中收集到氧气

【答案】B

【解析】答案:

B

若水槽中是水,试管中是NO2,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至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不能充满整个试管;

ACl2+2NaOH=NaCl+NaClO

CNH3在水中溶解度大

D2HClO

2HCl+O2↑

13.如图装置可用于收集SO2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试剂

现象

结论

A

KMnO4酸性溶液

溶液褪色

SO2有氧化性

B

H2S溶液

淡黄色沉淀

SO2有氧化性

C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SO2与NaOH溶液不反应

D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后不褪色

SO2有酸性、没有漂白性

 

A.AB.BC.CD.D

【答案】B

【解析】A、酸性高锰酸钾能将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氧化成硫酸,自身还原为无色的二价锰离子,体现的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A错误;B、SO2与H2S反应生成S和水,SO2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氧化性,B正确;C、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C错误;D、二氧化硫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后不褪色,结论为SO2与水反应生成的亚硫酸有酸性,但不能因此说没有漂白性,因为二氧化硫的漂白有一定的选择性,不能漂白指示剂等,D错误;答案选B。

点睛:

注意二氧化硫漂白性的特点,与过氧化钠、次氯酸的漂白不同,SO2漂白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是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其漂白是不稳定,其次漂白的范围小,例如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等,这与新制氯水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不同。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气跟水反应:

Cl2+H2O==2H++Cl-+ClO-

B.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共热制Cl2:

MnO2+4H++2Cl-

Mn2++Cl2↑+2H2O

C.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Si+2OH-+2H2O=2SiO32-+3H2↑

D.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Ca2++2ClO-+CO2+H2O==CaCO3↓+2HClO

【答案】B

【解析】A.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弱酸次氯酸:

Cl2+H2O==H++Cl-+HClO,A错误;B.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共热制Cl2:

MnO2+4H++2Cl-

Mn2++Cl2↑+2H2O,B正确;C.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

2Si+2OH-+H2O=SiO32-+2H2↑,C错误;D.向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钙:

ClO-+CO2+H2O==HCO3-+HClO,D错误,答案选B。

15.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

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存在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C.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2存在

D.加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答案】B

【解析】氯气溶于水后,部分氯气与水发生反应:

Cl2+H2O

HCl+HClO,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是:

分子:

Cl2、HClO、H2O;离子:

H+、Cl-、ClO-、OH-。

A.氯化氢不具有漂白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O存在,A错误;B.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氯气为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B正确;C.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但不能据此说明有氯气存在,C错误;D.次氯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钠,加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溶液呈酸性,有盐酸存在,不能证明含有次氯酸,D错误;答案选B。

16.向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1mo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1mol铁粉,充分搅拌后,Fe溶解,溶液中不存在Fe3+,同时析出0.1molAg。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氧化性:

Zn2+>Cu2+>Fe3+>Ag+B.Fe3+的氧化性大于Cu2+

C.溶液中Cu2+与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1molFe可还原2molFe3+

【答案】A

【解析】A、加入0.1mol铁粉,充分搅拌后,Fe溶解,溶液中不存在Fe3+,同时析出0.1molAg,这说明铁离子、银离子均被还原,氧化性Fe3+、Ag+大于Cu2+、Zn2+,氧化性:

Zn2+<Cu2+<Fe3+<Ag+,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氧化性Cu2+<Fe3+,B正确;C、Fe先还原Ag+,发生的反应为:

2Ag++Fe=Fe2++2Ag、Fe+2Fe3+=3Fe2+,所以Fe2+:

Cu2+=(0.1+0.1):

0.1=2:

1,C正确;D、由Fe+2Fe3+=3Fe2+可知,1molFe恰好还原2molFe3+,D正确;答案选A。

17.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克铁与足量的氯气点燃充分反应,失电子数为0.2NA

B.2.3克金属钠常温下在空气中充分反应和在空气中点燃失电子数之比为1:

2

C.7.8克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D.标况下22.4L纯净的NO2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2/3NA

【答案】D

【解析】A.5.6克铁的物质的量是0.1mol,与足量的氯气点燃充分反应,失电子数为0.3NA,A错误;B.2.3克金属钠的物质的量是0.1mol,钠在反应中只能失去1个电子,因此常温下在空气中充分反应和在空气中点燃失电子数之比为1:

1,B错误;C.7.8克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0.1mol,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C错误;D.标况下22.4L纯净的NO2的物质的量是1mol,溶于水发生反应:

3NO2+H2O=2HNO3+NO,所以转移电子数为

,D正确。

答案选D。

18.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

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

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若A为碳单质,C溶于水得到的酸的酸性比D溶于水得到的酸的酸性强

D.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

【答案】D

【解析】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够使蔗糖变黑,则X是硫酸,D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则D是三氧化硫,B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则B是二氧化硫。

A.浓硫酸使蔗糖变黑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A错误;B.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使铁发生钝化,阻止反应进行,B错误;C.若A是碳,浓硫酸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C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得到碳酸,碳酸的酸性弱于硫酸,C错误;D.工业上,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D正确;答案选D。

点睛:

本题为框图推断题,熟悉浓硫酸脱水性、强的氧化性的性质是解题关键,突破口为“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

注意钝化的条件和实质。

19.有a、b、c、d、e五种气体,进行如表所示的四组实验。

根据相关实验现象,可判断出a、b、c、d、e依次可能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a和b混合

气体变成红棕色

(2)c和d混合

产生白烟

(3)c和e分别通入少量溴水中

溴水都变成无色透明溶液

(4)b和e分别通入硫化氢溶液中

都产生淡黄色沉淀

 

A.O2、NO、HCl、NH3、CO2B.O2、NO、NH3、HCl、SO2

C.NO、O2、NH3、HCl、SO2D.HCl、CO2、NH3、H2S、SO2

【答案】C

【解析】a和b混合,气体变成红棕色,a和b为NO与O2;b通入氢硫酸中产生淡黄色沉淀,则b为氧气,a为NO;c和d混合产生白烟,则c和d为NH3、HCl;c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则c为NH3,d为HCl;e通入少量溴水中,溴水变成无色透明的溶液,e通入氢硫酸中产生淡黄色浑浊,则e为SO2,所以a为NO,b为O2,c为NH3,d为HCl,e为SO2,答案选C。

20.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处棉花球变成橙黄色,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

B.F处棉花球变成蓝色,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

C.E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2Br-=2Cl-+Br2

D.G装置中NaOH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2OH-=ClO-+Cl-+H2O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E处发生Cl2+2Br-=2Cl-+Br2,则E处棉花球变成黄色,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A正确;B.F处发生Cl2+2Br-=2Cl-+Br2、Br2+2I-=2Br-+I2,只能说明有碘生成,由于氯气的干扰不能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B错误;C.由图可知,E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2Br-=2Cl-+Br2,C正确;D.G处为尾气处理,装置中NaOH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l2=ClO-+Cl-+H2O,D正确;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卤素单质的置换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

【名师点晴】明确各处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实验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F处发生两个反应为学生解答的易错点和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21.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一定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D

【解析】A、①中有红棕色气体,说明产生了NO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说明必然有元素化合价升高,而该元素只能是氧元素,因此必然有氧气生成。

所以可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选项A正确;B、硝酸受热能分解产生NO2,所以②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不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还有可能是硝酸分解产生的,选项B正确;C、③中红棕色气体的来源一定是硝酸,而硝酸并没有与红热木炭直接接触,必然是硝酸挥发后发生的变化,能体现硝酸的挥发性。

不管NO2是由于硝酸分解产生的,还是与红热木炭反应产生的,均为硝酸中氮元素降价后的产物(即还原产物),选项C正确;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有可能是木炭被挥发出的浓硝酸氧化产生的,但因为试管是暴露在空气中的,也有可能是红热的木炭被空气中的氧气或者硝酸分解出的氧气氧化产生的,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突出考查了基于实验事实和基础知识技能的科学推理能力。

本题的实验事实重点关注三个角度:

1.实验现象—红棕色气体;2.实验条件:

加热;3.实验环境:

有氧环境。

22.将Cu片放入0.1mol·L-1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B.3∶5C.4∶3D.3∶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设Fe2+为xmol/L,根据反应Cu+2Fe3+=Cu2++2Fe2+,得(0.1-x)/x=2:

3,x=0.06,则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3:

0.04=3:

4。

答案选D。

考点:

铜的性质,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23.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个容积为15mL的试管充满NO2后,倒置于一个盛水的水槽中,当试管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不再变化时,相同条件下再通入O2,若要使试管内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则应通入O2体积为

A.3.75mLB.7.5mLC.8.75mLD.10.5mL

【答案】C

【解析】由反应3NO2+H2O===2HNO3+NO可知,15mLNO2与水反应后生成5mLNO,通入O2后将发生反应:

4NO+3O2+2H2O===4HNO3,5mLNO完全反应,需通入O2的体积为5mL×

="3.75"mL,若要使试管内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通入的O2需与5mLNO完全反应后仍剩余5mL,故应通入8.75mLO2,C项正确。

24.托盘天平的两盘中各放一只盛有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盐酸的小烧杯,调整天平平衡后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Fe粉和Zn粉,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开始天平加锌的一端上升B.最终天平加锌的一端上升

C.最终天平仍平衡D.最终天平加铁的一端上升

【答案】B

【解析】Fe和Zn与盐酸反应时化合价都为+2价,等质量的Fe和Zn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最终所产生氢气质量的多少是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来决定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最后所产生氢气的质量越少,反之就越多.Zn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最终所产生氢气的质量是加铁的一端多一些,所以加铁的一端质量轻,故天平指针最后偏向加锌的一端,天平加锌的一端下降,天平加铁的一端上升.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25.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通入CO2后,再继续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的CO2的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0.75mol

B.通入CO2后所得的溶液溶质成分为NaOH和Na2CO3

C.通入CO2后所得的溶液中含有2.5×10-3molNaHCO3

D.纵坐标中a的数值为224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当加入75mL的盐酸时,气体达到最大,溶质为NaCl,根据元素守恒,n(NaOH)=n(HCl)=n(NaCl)=75×10-3×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