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19508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0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雁江区2020—2021学年度上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题

生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梧桐树落叶”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能够排出体内废物B.能够生长和发育

C.成熟的个体能够繁殖D.能够遗传和变异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具有以下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详解】梧桐树落叶,是新陈代谢现象,体现了生物能够排出体内废物的基本特征。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在影响大熊猫生活的下列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

A.光照B.箭竹C.温度D.水分

【答案】B

【解析】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详解】由分析可知,光照、温度、水分都属于非生物因素,而箭竹属于影响大熊猫生活的生物因素。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

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因素的概念。

3.在裸岩、峭壁上常常生有地衣,它能分泌多种酸性物质,加速掩饰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

这种现象体现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D.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地衣对土壤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所分泌多种地衣酸,可腐蚀岩石表面,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加之自然地风化作用,逐渐在岩石表面形成土壤层,为其他高等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表明生物影响改变环境。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4.下列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鲁迅先生家的百草园B.一个动物园的全部动物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一个动物园的全部动物仅是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缺少非生物部分.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植物为生产者;这些均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因此,选项A符合题意。

考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

5.用显微镜观察物像遇到下列情况时,其操作过程错误的是(  )

A.物像不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

B.视野较暗——调节反光镜

C.物像偏上方——向下方移动玻片

D.大幅下降镜筒——眼睛注视物镜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显微镜的使用基本技能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才能较容易地完成此类题目。

【详解】A.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地升降镜筒,能精确地对焦,如果物像不清晰,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清晰,A正确。

B.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如果光线较暗时,应转动遮光器,调至大光圈,同时配合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B正确。

C.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视野中物像偏上方,向上方移动玻片,物像会向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C错误。

D.用粗准焦螺旋大幅度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镜头,以免压碎玻片标本,D正确。

故选C。

【点睛】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

6.某学习小组准备对淮安地区不同水域环境中的鱼类生存状况进行探究,他们预测“污染的水质会影响鱼类的生存”,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订计划D.得出结论

【答案】B

【解析】

分析】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探究的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最后表达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详解】作出假设: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某学习小组已经根据鱼类的生存状况作出预测:

污染的水质会影响鱼类的生存,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过程中的作出假设。

故选B。

【点睛】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7.关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令人流泪的刺激性物质储存在液泡里B.能进行光合作用

C.能进行呼吸作用D.制作临时装片时玻片要滴加清水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考点:

细胞中的物质。

8.某细胞含有10条染色体,1个细胞分裂1次后,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数目分别是(  )

A.2个、5条B.4个、10条C.2个、10条D.4个、20条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后再平均分配,保证了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详解】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

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

如果一个细胞分裂n次,每次都是以2的倍数增长,那么n次分裂后的个数就是2n个。

如一个细胞1次分裂后,可以形成新细胞的个数是2(个)。

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

这样就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因此,体细胞有10条染色体,形成的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10条。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分裂次数和个数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9.下列关于一株葡萄和一头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葡萄中的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B.它们的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葡萄果实的表皮和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D.细胞是它们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的知识点是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结构的异同点。

解答:

葡萄属于植物,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牛属于动物,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多种物质,西瓜、葡萄等水果味道甜美、果汁丰富,这些果汁主要来自液泡,A正确;

B、动物和植物共有

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正确;

C、葡萄果实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而牛的心脏属于器官,C不正确;

D、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D正确;

故选C

考点: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10.利用孢子进行繁殖,并且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类群是()

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蕨类植物一般具有根、茎、叶的分化,有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

据此作答。

【详解】A.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也无花、果实和种子,不符合题意。

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无花、果实和种子,符合题意。

C.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和种子四种器官,无花和果实,不符合题意。

D.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植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只要熟练掌握了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就能轻松答题。

这部分是重点,注意掌握。

11.“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形象地描述了花生的结构。

在花生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发育成“麻屋子”和“白胖子”的分别是(  )

A.胚珠和受精卵

B.受精卵和胚珠

C.子房壁和受精卵

D.子房壁和胚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绿色开花植物完成受精作用后,子房发育成为果实,子房壁发育成为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据此回答。

【详解】麻屋子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白胖子是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2.图是菜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①胚轴,将发育成根和茎的连接部分

B.④是子叶,将发育成叶

C.⑤是种皮,起保护作用

D.⑥是胚,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幼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观图可知:

①是胚轴、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叶、⑤是种皮、⑥是胚。

【详解】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③胚根生长最快,发育成根,②胚芽发育成茎和叶,①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A正确;大豆种子胚的④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萌发时,④子叶主要起提供营养物质给胚芽、胚轴、胚根发育,B错误;⑤种皮的主要功能是保护,C正确;⑥胚包括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⑥既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的幼体,D正确。

【点睛】掌握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3.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

植物的根能不断地向土壤的深层生长,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

“根深”和“叶茂”分别与根尖的哪些部位的活动有关(  )

A.根冠分生区

B.分生区伸长区

C.伸长区成熟区

D.分生区和伸长区成熟区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尖可以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不同,以此解答本题。

【详解】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深”是指植物的根能不断地在土壤中延伸,是分生区使细胞数目增多和伸长区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的缘故;“叶茂”是指植物叶子生长旺盛,植物需求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而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所以D正确,其他选项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14.图甲是传粉、受精过程示意图,图乙是果实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1表示柱头,成熟后散放出花粉

B.图甲中3表示花粉管,里面有精子

C.图乙中的①由图甲中的4胚珠发育而成

D.图乙中的②由图甲中的6受精卵发育而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一朵花的雌蕊和雄蕊是主要部分,如图为桃花的结构及果实形成示意图,图甲中1花药、2花丝、3花粉管、4子房壁,5胚珠,6极核,7卵细胞,图乙中①果皮,②种子。

受精后,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发育情况为:

【详解】A.图甲中1是花药,成熟后散放出花粉,花粉落到柱头上完成传粉,A错误。

B.图甲中3表示花粉管,内有2个精子,B正确。

C.图乙中的①果皮由图甲中的4子房壁发育而成,C错误。

D.图乙中的②种子由图甲中的5胚珠发育而成,D错误。

故选B。

【点睛】果实和种子形成以前必须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明确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15.在观察菜豆植株的不同结构时,选取实验材料不正确的是

A.观察气孔一一叶表皮B.观察子房——雄蕊

C.观察根毛——根尖D.观察子叶——种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菜豆是双子叶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根据各个器官的特点解答。

【详解】气孔位于叶的表皮,A正确。

子房是雌蕊的组成部分,不是雄蕊的,B错误。

根毛位于成熟区,成熟区是根尖的一部分,C正确。

子叶是种子的一部分,D正确。

16.

内蒙古西部地区有许多盐碱地,有人想利用这些地种植农作物,却发现种子能够萌发但幼苗不易成活,主要原因是盐碱地(  )

A.土壤溶液的浓度过高,会造成植物根毛细胞严重失水

B.土壤中的无机盐对植物的根有毒害作用,造成植物中毒死亡

C.土壤中碱性物质对植物的根有腐蚀作用,造成植物死亡

D.土壤中缺少有机营养物质,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

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详解】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

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

盐碱地的土壤溶液中含较多的盐碱,土壤溶液的浓度较高,使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根毛细胞内部的浓度,植物根毛细胞就会失水,导致根毛细胞严重失水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故选A。

【点睛】关键是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即可答题。

17.如果把树干上的树皮环割一圈,将会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其原因是(  )

A.水和无机盐无法输送到枝和叶B.根无法吸收水和无机盐

C.枝叶无法得到有机养料D.根无法得到有机养料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

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向下运输有机养料的管道。

【详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

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

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

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

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

叶制造的有机物由筛管向下运输。

因此如果把树干上的树皮环割一圈,根无法得到有机物,将会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筛管导管的位置功能和有机物的运输方向。

18.密封的温室里种植着许多植物,晴天的上午,温室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  )

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不变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D.氧气、二氧化碳均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

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植物的呼吸作用。

【详解】密封的温室里种植的植物在晴天的上午能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由于光照较强,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因而大棚内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故选C。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以及二者的关系。

19.小丽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周末经常去地里帮忙农活,她还记录了多种农业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或措施。

下列哪一项与抑制植物呼吸作用有关(  )

A.暴雨后及时给农田排涝B.收获的稻谷及时晒干

C.养花的花盆下面留有几个小孔D.经常给农作物松土

【答案】B

【解析】

【分析】

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

【详解】植物根的呼吸需要氧气,农田水淹后,土壤中的氧气过少,影响了根毛的正常呼吸,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A不符合题意;种子含水多时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时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B符合题意;养花的花盆下面留有几个小孔,可以使根获得更多的氧气,促进根的呼吸,C不符合题意;农田土壤板结后及时松土,有利于根获得氧气,促进根的呼吸,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20.“爱护植物,绿化祖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退耕还林B.义务植树C.过度放牧D.绿化荒漠

【答案】C

【解析】

【分析】

爱护环境,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人体的环保意识。

【详解】退耕还林还草是改善环境的最佳做法,A正确;

义务植树,每年的3月12为全国的“植树节”,提高了森林的覆盖率,保护环境,B正确;

过度放牧,导致大量植被被破坏,影响了环境,最终导致土地沙漠化,不利于保护环境,C错误;

绿化荒漠,提高了植被的覆盖率,利于保护环境,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保护植被的措施。

二、非选择题

21.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分化形成不同的___________,然后进一步形成器官、系统,最后构成生物体。

【答案】

(1).细胞

(2).组织

【解析】

【分析】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系统是由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点睛】掌握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本题解题关键。

22.生物细胞能获得能量来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因为细胞中有能量转换器,其中植物细胞所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_。

【答案】

(1).叶绿体

(2).线粒体

【解析】

【分析】

植物的叶片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则可使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通过复杂的变化,将其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详解】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点睛】熟悉细胞的能量转换器是本题解题关键。

2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_____的实验。

这个不同的条件被称为__________。

【答案】

(1).其它条件都相同

(2).变量

【解析】

【分析】

对照实验:

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即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

如在探究实验“温度对金鱼呼吸速率的影响”活动中,设计对照实验时除了温度以外,其他条件都应当相同。

也就是说只有温度是不同的,温度就是这个对照实验的唯一变量。

【点睛】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24._______植物大都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从______植物开始出现了真正的根。

【答案】

(1).苔藓

(2).蕨类

【解析】

【分析】

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属于孢子植物。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

【详解】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有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能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因此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点睛】了解各类植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5.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_______。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_____。

【答案】

(1).薄而透明

(2).乘积

【解析】

【分析】

显微镜下观察的标本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若不透明,则光线不能通过它进入镜筒内。

【详解】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必须使可见光能穿过,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若不透明,光线就不能通过观察的材料经物镜、目镜进入眼内,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成像。

在显微镜的结构中,目镜是安装在镜筒中的,物镜则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目镜与物镜,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点睛】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掌握。

26.如图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植物细胞示意图是_____图。

(2)图中②④⑥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其中②的名称是_____,④的名称是________。

【答案】

(1).甲

(2).细胞膜(3).细胞核

【解析】

【分析】

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观图可知:

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

【详解】

(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甲图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所以是植物细胞,乙图是动物细胞。

(2)由图可知②细胞膜、④细胞核和⑥细胞质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

【点睛】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是重要的考点,一定要熟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会分析比较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27.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_______。

(2)图一中的食物网由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

(3)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

(4)若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答案】

(1).分解者

(2).4(3).草(4).猫头鹰

【解析】

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