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青岛版数学《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20030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五年级青岛版数学《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青岛版数学《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青岛版数学《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青岛版数学《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青岛版数学《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青岛版数学《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青岛版数学《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青岛版数学《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青岛版数学《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青岛版数学《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五年级青岛版数学《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五年级青岛版数学《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五年级青岛版数学《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五年级青岛版数学《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五年级青岛版数学《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五年级青岛版数学《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认识负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窗一。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教材以学生所熟悉的气温作为研究素材,学生在用正、负数记录温度、海拔高度的过程中,感知正、负数可以记录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两种量,初步了解正、负数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感。

2.经历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学会有理有据地进行数学表达,体会正、负数的作用,发展思维的严谨性。

3.经历根据意义创造符号、反思质疑、探索归纳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4.在了解正数、负数的历史过程中,感受中国数学家在数学历史上的伟大成就,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探究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感悟正、负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探究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

同学们,这是咱们中国的地图。

咱们祖国地域辽阔,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

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行政区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里有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资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放视频)

师:

吐鲁番能有瓜果之乡的美誉,都得益于它具有独特的海拔高度和气温特点。

我们先来看这条信息。

谁来介绍一下?

(课件出示:

吐鲁番3月份日平均最高气温在零上13℃左右,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

生:

吐鲁番3月份日平均最高气温在零上13℃左右,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

师:

那零上13℃和零下3℃到底表示什么意思?

二、借助经验,探索意义

1.借助素材,感知概念

师:

一谈到温度,同学们马上想到一个工具就是?

生:

温度计。

(课件出示温度计图)

师:

同学们可以借助温度计图找一找这两个温度,把你们是怎么找的和小组里的伙伴说一说。

师:

谁能到前面找一找零上13℃?

你是怎么找的?

生:

我从0℃开始找,往上数13格,就是零上13℃。

师:

那零下3℃可以怎么找?

生:

从0℃往下数3个小格就是零下3℃。

师:

不管是零上13℃,还是零下3℃,咱们都是先找的哪个温度?

(课件)

生:

0℃。

师:

0度起到什么作用呢?

生:

隔开。

师:

你们意思我明白了,你们是说0度把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给分开了,可以说它起到了分界线的作用。

0度其实也是一个具体的温度。

科学上是有明确规定的:

自然状态下水刚结冰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摄氏温度是我国通用的温度,所以0摄氏度也可以简称0度。

2.创造符号,统一认识

师:

咱们刚刚找到了零上13度和零下3度,那你们能用喜欢的符号把它们记录下来吗?

看谁设计的既巧妙又有创意?

好,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学生自主设计,投影展示学生代表性作品:

箭头、三角形、正负号。

师:

同学们,老师选取了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请他们来介绍一下。

生1:

(↑13℃↓3℃)我用向上和向下的箭头分别表示零上13℃和零下3℃。

生2:

(13℃3℃)我用不同方向的三角形分别表示零上13℃和零下3℃。

生3:

(+13℃-3℃)零上我用加号来表示,零下用减号表示。

师:

听了他们的介绍,你们觉得他们设计的怎么样?

生1:

我觉得他们很有创造性。

生2:

我觉得他们的符号,我们都能看懂。

师:

可是啊,现在你有你的符号,我有我的符号,不解释的话,你们能看懂别人的符号吗?

生:

有点乱。

师:

那咱们需要干什么?

生:

统一符号。

师:

咱们经历的过程和数学家经历的过程一样。

数学家们选择的记录方法和这位同学的一样的:

把零上温度用像小加号一样的符号表示;把零下温度用像小减号一样的符号表示。

老师也记录在这。

这个符号就这表示零上13度(板书:

+13℃);这个符号就表示零下3度(板书-3℃)。

师:

你们看一边是用符号表示温度,一边是用文字表示的温度,你们更喜欢哪种表示方法呢?

生:

更喜欢符号的,因为更简单。

师:

看来同学们都喜欢简单的东西,用符号表示符合我们数学追求的简洁美。

3.丰富素材,探索意义

(1)用正、负号表示海拔高度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用符号表示了温度,现在来看这组海拔信息。

(课件出示吐鲁番盆地信息。

师:

谁能结合这个图说说这两条信息是什么意思?

生:

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31米,火焰山主峰比海平面高831.7米。

师:

一个高,一个低,都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生:

0。

师:

那海平面,就相当于温度计上的什么?

生:

0刻度。

师:

比海平面高或者低,用我们统一后的符号,也可以表示吗?

请同学们在练习上写写试试。

(学生板书:

+831.7米,-155.31米)

师:

这个符号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生:

比海平面低155.31米可以表示为-155.31米;比海平面高831.7米,可以表示为+831.7米。

师:

看来这组统一的符号也可以表示比海平面高或者低。

(2)用正、负号表示葡萄产量

师:

我们接着看,吐鲁番盛产什么?

生:

葡萄。

师:

我们就去葡萄园看一看,这是吐鲁番一个葡萄园的产量记录单,它前年减产

吨,去年增产

吨。

你们也能用这些符号来记录吗?

(学生板书:

-

吨+

吨)

师:

你们和他们写的一样吗?

那这个符号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那这个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

前年减产

吨,去年增产

吨。

师:

看来,用统一的符号也可以表示增产或减产。

三、引导建构,总结意义

1.归纳提升,总结意义

师:

大家请看,我们用这组符号表示了这样3组量:

零上与零下温度,比海平面高或低的高度,增产、减产,这3组量表示的意义有什么特点?

生:

表示的意思相反。

师:

你真会发现,它们都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板书: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为了更清楚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就需要用到像这样的一种数,像-3、-155.31、-

……这样的数都是负数,它们前面的符号有自己的名字叫做负号。

(板书:

负数)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负数。

(板书:

认识负数)像+13、+831.7、+

……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它们前面的符号叫做正号(板书:

正数)。

“+13”读作“正十三”。

“-3”读作“负三”。

像生活中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板书:

可以用正、负数表示。

2.联系生活,运用概念

(1)想一想,说一说

师:

在我们生活中,也能找到运用正、负数的例子吗?

学生结合生活说一说。

师: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的正、负数,一起来看一下。

(课件:

坐位体前屈)

师:

你们看这位同学的成绩应该是正的还是负的?

生:

负数。

师:

哦,那这个成绩呢?

生:

0.

师:

那这个成绩呢?

生:

正数。

师:

只有平日多做拉伸运动,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加柔韧,使我们体质成绩越来越好。

师:

转入2人,记作:

+2人;转出就记作?

生:

-1人。

师:

上车4人,记作:

+4人;下车4人就记作?

生:

-4人。

师:

这是银行的存折,上面有一项叫做作“存取款金额”。

这里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

“-500元”表示提出500元,“+500元”表示存入500元。

(2)选一选,分一分

师:

刚刚我们了解了正、负数表示的意义,你们能根据正负数的意义来把这些数分分类吗?

先自己读一读,再想一想。

生:

+4是正数;-8是负数;+2.8是正数;+

是正数;-20是负数;-

是负数;+16是正数;-15.6是正数;7是正数……

师:

你为什么认为7是正数?

生:

7比0大,所以我认为7是正数。

师:

你解释的理由非常充分。

所以7是正数。

在我们生活中,为了方便,正数前面正号通常可以省略不写,就像这样。

那负号也可以省略吗?

生:

不行。

师:

为什么不行?

生:

负号省略掉以后就变成正数了。

师:

对,负号不能省略。

省略了正号以后的正数都是我们以前认识的数,而负数才是我们今天新认识的数。

师:

0到底是个什么数?

生:

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师:

的确,正像同学们所说的,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所以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老师把它记录在这。

(板书:

0)

(3)写一写,读一读

师:

同学们来看,这是一个?

生:

温度计。

师:

这上面是多少度?

注意观察,一会儿变成了几度?

这是上升了?

(课件:

温度计从-3℃变为0℃)

生:

上升了3℃。

师:

现在呢?

生;又上升了3℃。

(课件:

温度计从0℃变为3℃)

师:

现在呢?

(课件:

温度计从3℃变为-1℃)

生:

下降了4℃。

师:

哦,同学们真善于观察,刚刚我们借助温度计感受到了正负数的大小。

四、巩固应用,扩展意义

1.观察数轴,探索发现

师:

我们再来看,温度计又发生变化了,变成了一条?

生:

线段。

师:

这是一条数轴。

你们能在数轴上找出这些数对应的点吗?

谁想到前面来找?

(课件)

生找数的位置。

师:

看来不管是正数、负数、0都和数轴上的这些点是一一对应的。

仔细观察数轴,你有什么发现?

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生:

0的左边是负数,0的右边是正数。

生:

负数都比0小,正数都比0大。

生:

从左往右,数越来越大。

师:

就像同学们说的:

数轴可以形象的表示出数。

师:

同学们,你们能在数轴上找到一组表示意义相反的数吗?

生:

-1和1。

师:

它们到0的距离都是几格?

生:

1格。

师:

如你还能找到像这样的表示意义相反的一组数吗?

生:

-2和2,-3和3,……

师:

同学们,刚才找到的这一对一对的正负数,它们到0的距离都是?

生:

相等的。

师:

他们都是以谁为分界的?

生:

0。

师:

这再一次印证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你们看,它们在数轴上的排列多么对称啊。

这是初中才能学习到的知识,咱们同学们现在就发现了,真了不起。

其实啊,借助数轴来认识数,发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正是运用了我们数学上常用的一种方法——数形结合。

(板书:

数形结合)。

其实数轴上还有很多奥秘,希望同学们继续去探索与发现。

2.了解历史,感悟数学文化

师:

说起对负数的认识,咱们中国的数学家有着悠久的历史。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负数的历史,请看大屏幕。

(播放视频)

师:

听完这段介绍,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

中国的文化很悠久,中国的古代人非常聪明。

师:

看得出,大家都为我们的祖先感到很骄傲!

的确,善于思考和创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传承这种精神,在新时代下,为咱们祖国做贡献。

3.回顾总结,引导建构

师:

同学们,咱们回头看一下人们对数的认识过程。

咱们一年级的时候,为了表示事物的数量学习了整数,三年级时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又学习了分数和小数;以前学习的这些数中,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其余这些数都比0大,都是正数。

咱们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又认识了像这样的负数。

可见,,人们对数的认识是随着生产生活需要不断发展完善的。

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认识更多的数。

五、回顾总结,自主评价

师:

一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

我认识了正数和负数;知道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生2:

我们借助温度计和数轴认识了正负数。

生3:

我知道了我国的古代数学家对负数做了许多的贡献。

师:

希望同学们带着这满满的收获,继续去发现生活中的数。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习数学的兴趣较高。

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

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效果分析

本课增进学生对抽象数学信息的生活感知,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深入情境,引导学生搜集数字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探究的方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经历独立创造表示温度的符号的过程,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感知符号统一化的必要性,体会符号化的简洁美;同时,结合生活素材的实例,让学生自主运用符号记录,结合情境解释正负数的意义、“0”的意义,可以训练学生思考问题符合逻辑,做到思维缜密、有理有据。

 

教材简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