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电路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27831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关电源电路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开关电源电路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开关电源电路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开关电源电路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开关电源电路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开关电源电路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开关电源电路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开关电源电路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开关电源电路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开关电源电路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开关电源电路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开关电源电路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关电源电路分析.docx

《开关电源电路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关电源电路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开关电源电路分析.docx

开关电源电路分析

彩电实用开关电源电路分析

在本文中分析常见的TA四片机芯(即东芝Ⅱ型机芯)的开关电源电路。

该电路结构非常典型,应用广泛。

例如,早期的北京牌14英寸、18英寸彩电就采用这种类型的电路。

目前,长虹生产的新型彩电2191(21英寸)、2591(25英寸)也采用这种这种电路。

一、电路基本结构

 

图1东芝四片机开关电路的原理方框图

图1所示是该开关电源的原理方框图。

这是一个并联型自激振荡式开关电源。

220V交流电经D801~D804四个整流二极管组成的桥式整流器整流后,负极端通过一个限流电阻R801接地。

正极通过C802、C807滤波后(这是一个由电容组成П型滤波电路)。

输出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该电压为波动的直流电压)。

Q801是开关管(NPN型三极管)。

Np是开关变压器的初级绕组。

一端与输入回路,另一端与Q801的集电极相连。

Ns是开关变压器的次级绕组(这是一个有三个抽头的次级绕组,其中第③脚接地),D815、C818和D816、C820分别组成两个半波整流滤波电路。

为负载(指电视机的其它电路)提供114V和24V两种稳定的直流电压。

请注意变压器的同名端。

R803、R804和L801、R807、R809(R809未画出,是Q801基极与地之间的分压电阻)组成启动电路,在电源开启时给开关管提供启动电流。

开关变压器的正反馈绕组Nd(实际上这也是一个次级绕组)和D807~D809、R808、C811组成一个激励电路。

Nd绕组的同名端与激励电路相连,为开关管提供正反馈。

另一端通过R805(这也是一个限流电阻)接地。

Q802、Q803组成一个脉冲宽度调制器,控制开关管饱和、截止工作时间。

开关变压器的负反馈绕组Ng(同名端接地)、R812、D812和Q805、D822组成保护电路,为开关电源提供过压和过流(输出电压过高和输出电流过大)保护功能。

负反馈绕组(取样绕组)Ng、稳压二极管D814(提供基准电压)和取样电位器R851、Q804组成误差放大电路。

去控制Q802和Q803组成的脉冲宽度调制器的工作状态。

间接地控制开关管的饱和、截止工作时间。

起到稳定输出电压的作用。

二、电路及工作原理

图2(最后一页)所示为东芝Ⅱ型机芯的开关稳压电源的电路图。

该电路由输入回路、开关振荡电路、脉宽调制电路、误差放大电路、保护电路、输出回路等六个功能电路组成。

1、输入回路

图3所示为东芝Ⅱ型机芯的开关稳压电源的输入回路。

P801是电源插头,S801是电视机开关。

P580的①、②端是接插件。

F801是交流保险丝,其作用是保护因开关电源内某个元件损坏,而造成的短路。

T803、和C830、C831组成第一级馈线低通滤波器,T801和C801组成第二级馈线低通滤波器。

图中所示的是平衡L型。

把开关电源与交流电网隔离开来,目的:

一是为了滤除掉低频交流电中的高频干扰脉冲。

二是防止开关电源中的高频脉冲干扰交流电网。

 

图3输入回路

901是消磁线圈,这个线圈是绕在显像管壁上面的,R890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这两个元件组成一个开机自动消磁电路。

用于消除显像管金属部件的剩磁。

以免造成电视图像的彩色失真。

由D801~D804四个二极管组成桥式整流器,C803~C806组成高频旁路电容。

C802和C807组成一个П型滤波电路,另外,C802还是交直流地之间构成回路的电容,接地端与馈线低通滤波器的电容接地端连在一起。

其接地符号特殊以识区别。

C807是一个容量为120uF、耐压为400V的电解电容(体积较大)。

220V的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后,变成约为300V左右的直流电压。

因此,电视机开机后,C802两端电压为300V左右。

电阻R801是限流电阻,阻值较小但瓦数较大,当电流超过额定功率时,电阻会损坏而造成电路的断路。

起到一定的过流保护作用。

2、开关管振荡电路

图4所示为东芝Ⅱ型机芯的开关稳压电源的开关管振荡电路。

300V的直流电压一方面通过开关变压器T802的初级绕组⑴-⑿端给开关管Q801集电极供电,另一方面又通过启动电阻R803、R804,流经L801和R807并联端并与R809分压,为Q801基极提供一个正向偏置电压。

使其导通并进入放大状态。

当开关管Q801的集电极电流流过T802的初级绕组Np时,产生自感电动势,其极性为⑴端为正、⑿端为负。

因此在次级绕组(激励绕组)Nd也产生互感电动势,极性为⑩(同名端)端为正、⑨端为负。

⑩端的电压经D809、C811、R808、R807送至Q801的基极形成正反馈。

该正反馈过程如下所示:

Q801的基极电位上升→基极电流增加→集电极电流增加

激励绕组的互感电动势上升←初级绕组的自感电动势上升←

结果使Q801迅速进入饱和状态。

集电极电流不再增加,T802的初级绕组电流变化率为零,初级绕组的自感电动势降为零。

激励绕组的互感电动势也降为零。

那么给Q801提供的正反馈就消失了。

经一段时间后,Q801退出饱和状态进入放大状态。

此时流经变压器初级绕组的电流开始减小,各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极性翻转,极性为⑴端为负、⑿端为正、⑩(同名端)端为负、⑨端为正。

基极电流减小又导致集电极电流减小。

从而形成一个反向的正反馈。

该正反馈如下所示:

Q801的基极电流减小集电极电流减小

激励绕组的互感电动势反向上升←初级绕组的自感电动势反向上升←

结果使Q801迅速进入截止状态。

Q801进入截止状态后,流过开关变压器绕组的电流降为零。

变压器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也逐渐降为零。

16

C807

124

R803

L801R804D8093

C809Q80110

L807R807R808

L806R809C8119

R802R805

D805

图4开关管自激振荡电路

然后,开关管在启动电路提供电流的情况下,又从截止状态重新进入放大状态。

开关变压器的感应电动势的极性,变成⑴端为正、⑿端为负。

因此在次级绕组(激励绕组)Nd也产生感应电动势,极性为⑩(同名端)端为正、⑨端为负。

⑩端正电压又通过C811、D809和R808正反馈网络,以及L804、R807、R809重新使Q801导通。

如此周而复始。

开关管这种振荡工作方式,是间歇振荡器(为自激式)。

正反馈回路由开关变压器次级绕组和电容C811、R808和D809组成。

对于这类变压器并联型自激式开关电源。

有如下特点:

(1)都有一个启动网络,作用是开机时,为开关管基极提供一个启动电流。

通常由电阻串联电路或RC串联电路构成。

(2)都有一个正反馈网络,为开关管自激振荡提供一个正反馈(这与正弦波振荡器中的正反馈作用是一样的)。

通常由RC串联电路或RD、RDC(D是二极管)串并联电路构成。

(3)开关管工作在间歇振荡方式下。

附加元件及电路说明:

(1)在Q801的集电极与地之间接有电容C827,以及发射极与地之间接的电感L806(高频阻流圈),是用来抑制开关管振荡过程中产生的高次谐波干扰。

(2)由C809、L807和R802、D805构成一个削波电路。

以避免开关管从饱和到截止时,开关变压器初级绕组中产生的过高反峰脉冲电压击穿开关管。

3、输出回路

图5所示为东芝Ⅱ型机芯的开关稳压电源的输出回路。

(1)114V直流输出电路:

增加了L802和L803两个电感,它们与C818组成一个T型滤波电路。

另外,L805和C817组成一个串联谐振电路,目的是为了抑制掉直流电压中的高频分量。

(2)

24V直流输出电路:

增加了L804和R607、R606,它们组成一个L型的RL滤波电路。

另外,C819并联在D816两端。

抑制掉来自开关电源的高频振荡干扰。

 

图5输出回路

4、脉冲宽度控制电路

图6所示为东芝Ⅱ型机芯的开关稳压电源的脉宽调制电路。

这个开关电源的开关管振荡频率,是由正反馈网络的元件数值决定的。

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另外有一种开关电源的开关管的振荡频率受行扫描频率控制)。

为能保持输出电压不变,需要一个控制电路,来控制开关管振荡过程。

当振荡频率不变时,就只有对开关管的饱和和截止时间进行控制。

即对脉冲宽度进行控制。

由R806、Q802和Q803组成复合管工作电路,它们也工作在开关工作状态。

当Q803基极和Q802的发射极为高电位时,两个三极管同时导通并进入饱和状态。

如果不满足上述两条件,则两个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这个电路与C821、D810、D807、D808和R810、R811构成了脉冲宽度控制电路。

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所示。

16

C807

R808D809124

C81110

C821

R810D807D808

R808D810

R811R805

Q8028

Q803R812

7

C813R814

图6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当开机时,300V直流电压经R810、R811、C813、R812、R814到地(Ng绕组的⑧、⑦端),对C813充电,使C813的极性为左正、右负。

C813左端的正电压加到Q803的基极。

使Q803基极为高电位。

当Q801处于从截止到饱和状态期间,开关变压器的正反馈绕组的⑨端为负电位,Q802、Q803因此处于截止工作状态。

当Q801处于从饱和到截止状态期间,开关变压器的正反馈绕组⑨端为正电位,⑨端的正电压使D810导通,并对C821充电,C821极性为下正上负。

充电后的C821下端正电压通过电阻R806加到Q803的集电极,Q803导通并饱和。

Q803饱和后造成Q802基极电位被箝位在0.3V左右,因此低于其发射极电位,所以Q802也导通并饱和(符合PNP型三极管导通条件)。

Q802导通后其发射极电位接近集电极的零电位,这将C821下端的正电位箝位到地电位。

又因C821上端电压低于下端电压,致使C821上端形成负电压,该负电压使D808、D807导通,使流向Q801基极的电流被分流(使用两个二极管的目的,是使Q801基极电位到⑩端电位有一个1.4V的压降,这样可防止Q801截止过深),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

Q802、Q803的饱和导通不仅可以加速Q801进入截止状态。

而且可使Q801继续保持截止状态,不会进入放大和饱和状态。

此时,取样绕组Ng的⑧电压为正、⑦端为负,这个正电压经R812、R814分压后,对C813充电,使C813的极性变为右正、左负。

随着C813左端电压的下降到一定程度,使Q802、Q803又重新进入截止状态。

Q801又重新导通并进入饱和状态。

从上面分析可知,开关管Q801和Q802、Q803组成的复合管的开关工作状态是相反的。

因此,只要控制Q802和Q803的饱和和截止时间,就可控制Q801的截止和饱和工作持续时间。

达到控制脉冲宽度的目的。

5、误差放大电路

图7所示为东芝Ⅱ型机芯的开关稳压电源的误差放大电路。

误差放大电路由取样绕组Ng(⑧、⑦端)和D811、R820、C815、Q804(误差放大管)、R817、R818、R851(可调电位器)、R815、R816组成。

取样绕组上的感应电动势与初级绕组上的感应电动势成正比,这个感应电压经D811整流、R820和C815滤波后,成为直流电压,这个电压大小与114V输出电压成正比,正常值为21V左右。

D814和R815组成基准电压电路,D814工作在击穿状态,压降为7.5V(型号为O5Z7.5Y)。

这就是说提供给Q804发射极的电压大小,正常值为21-7.5=13.5V。

R817、R851和R818组成取样电路,21V直流电压经三个电阻分压后得到的误差电压加到Q804的基极。

调节R851使Q804基极电位也为13.5V左右。

使Q804截止,误差放大电路不起作用。

(C814为防止Q804自激的中和电容)。

去Q803基极

8

D814

R817O5Z7.5Y7

C815R820D811

C814

Q804R815

R851C813

R818R816

图7误差放大电路

当输出电压升高时,相应地在取样绕组Ng上的感应电压也会升高。

Ng上感应电压经整流滤波后形成的直流电压也会升高。

D814上的电压降不会随着输入电压的升高而升高,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升高的电压都转移到R815上,这样就使得Q804发射极电压升高,同样,经取样电路取出的电压也会升高,但升高的幅度不会超过射极电压的升高幅度,Q804因射极反偏、集电极正偏而导通,因此有电流流经Q804射极、集电极、R816到Q803基极和C813。

且感应电压越高,Q804导通程度加大,射极电流也相应增大,这使得C813的左端电位升高,Q803基极电压升高,基极电流增大,导通时间加长,随之Q802的导通时间也加长,导致开关管Q801截止时间加长,输出电压下降,保持电压稳定。

当输出电压下降时,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压也下降,Q804导通程度下降,发射极电流减小,集电极电压下降,Q803基极电压下降,Q803、Q802导通时间缩短,开关管Q801截止时间缩短,输出升高,从而保持输出电压稳定。

误差放大电路只能在小范围内稳定输出电压。

当输出电压的波动范围过大时,误差放大电路也会失去作用。

输出电压过低基本上不会造成元件的损坏。

但当输出电压过高时,会造成元件的损坏。

这时需要另一种电路来控制输出电压。

6、保护电路

开关电源的保护电路主要有过压保护电路和过流保护电路两种。

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300V10

R803

C821D8109

8

至Q801基极R804

至Q802发射极R8057

D820

R823C826Q805D822R826

R812

R814D812R824

C825

图8过压保护电路

(1)过流保护

主要是利用开关变压器激励绕组进行。

由于负载短路,造成电流过大时,开关变压器激励绕组产生的正反馈电压会急剧下降,从而使开关管和开关变压器激励绕组形成的正反馈不能正常进行,开关管处于截止状态,从而达到过流保护目的。

(2)过压保护

图8所示为东芝Ⅱ型机芯的开关稳压电源的过压保护电路。

由反馈绕组Nd、取样绕组Ng、R812、R814(这两个电阻组成分压电路)、D812、D820、Q805(可控硅)、D822(稳压二极管)、R825等元件组成。

在正常状态下,可控硅Q805和齐纳二极管D822均处于截止状态。

当误差放大器Q804或脉宽调整管Q803、Q802等电路发生故障时,造成开关管导通时间过长,输出电压急剧上升,或因负载开路造成输出电压急剧升高(自激式开关电源是不能空载的,因为存储在开关变压器的磁能得不到释放,会产生较高的感应电动势。

击穿开关管引起短路故障)。

只要电压超过175V,保护电路就会动作。

动作过程如下:

当取样绕组的感应电动势急剧加大时,⑧端正电压经R812、R814分压后,通过R825加到D822的负端的电压也会升高。

当升高到超过D822的击穿电压6.2V时,D822导通,并将这个电压加到可控硅的控制极,使可控硅Q805导通。

Q805的正端电位被箝位到地电位。

另外,取样绕组的⑧端正电压经D820整流后对C826充电,且在Q805导通之前已充有6V左右的电压,极性为左负右正。

当Q805导通后,C826开始经放Q805到地放电,本来流向Q801基极的电流全部流向R823、C826、Q805到地。

致使Q801无基极电流。

与此同时,在可控硅导通后将其正端箝位到地时,二极管D820正偏导通,这样便将Q802射极也箝位到地,C821上的负电压加到开关管基极使开关管截止,初级绕组无电流流过,因而无感应电动势。

相应地,次级输出绕组也无感应电压,输出电压为零。

从而完成过压保护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