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初识酸和碱选择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41180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初识酸和碱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初识酸和碱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初识酸和碱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初识酸和碱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初识酸和碱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初识酸和碱选择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初识酸和碱选择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初识酸和碱选择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初识酸和碱选择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初识酸和碱选择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初识酸和碱选择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初中化学初识酸和碱选择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初识酸和碱选择题.docx

《初中化学初识酸和碱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初识酸和碱选择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初识酸和碱选择题.docx

初中化学初识酸和碱选择题

初中化学5初识酸和碱选择题2019年5月17日

(考试总分:

250分考试时长:

120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50小题,共计250分)

1、(5分)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体积增大D.个数增多

2、(5分)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的是()

A.苏打—NaHCO3B.胆矾—CuSO4

C.生石灰—Ca(OH)2D.酒精—C2H5OH

3、(5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和C60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常喝碳酸饮料不可治疗胃酸过多

C.食醋可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酸雨指呈酸性的雨水

4、(5分)下列变化与空气中氧气有关的是()

A.浓硫酸在空气中变稀B.铝制品在空气中形成保护膜

C.烧碱在空气中潮解D.氢氧化钙溶液在空气中变质

5、(5分)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果汁中含有有机物B.用炉具清洁剂刷洗坐便器

C.用浓硫酸干燥氨气D.溶液都能导电

6、(5分)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氢氧化钠溶液

B.实验室用稀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C.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7、(5分)下列关于酸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敞口放置浓盐酸和浓硫酸质量都减小B.浓盐酸、浓硫酸都能使纸张炭化

C.稀盐酸和稀硫酸均可用于除铁锈D.浓盐酸、浓硫酸均可用来干燥氢气

8、(5分)下列气体不能用氢氧化钠吸收的是()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氯化氢气体

9、(5分)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A.柠檬(pH≈2.6)B.苹果(pH≈3.2)

C.牛奶(pH≈6.5)D.玉米粥(pH≈7.5)

10、(5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B.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C.浓盐酸打开瓶盖有白烟

D.向铁锈中加入稀盐酸,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11、(5分)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2气体

B.用铜、稀硫酸和空气为原料制取硫酸铜

C.将石蕊试液滴入pH小于7的溶液中,溶液显蓝色

D.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杂质氯化氢,将其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除去杂质

12、(5分)下列中物质的化学名称、俗名、化学式不完全一致的是()

A.碳酸钠、纯碱、Na2CO3B.氢氧化钙、石灰石、Ca(OH)2

C.氧化钙、生石灰、CaOD.氢氧化钠、烧碱、NaOH

13、(5分)往滴有石蕊的稀盐酸溶液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并振荡,直至氢氧化钠过量,可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红—蓝—紫B.红—紫—蓝C.蓝—紫—红D.蓝—红—紫

14、(5分)氯化铝(AlCl3)是一种净水剂,陈海同学测得氯化铝溶液显酸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含有较多的H+

B.氯化铝是一种酸

C.氯化铝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氯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15、(5分)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和酚酞的混合液中,同时利用仪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呈酸性

B.b点到c点间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C.b点所示的溶液中,溶质只有Na2SO4。

D.由图可知,由a点到b点的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红

16、(5分)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NaCl溶液(盐酸)

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用玻璃棒搅拌

B

KCl固体(MnO2固体)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Cu(AgNO3固体)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NH3(H2O)

浓硫酸

洗气

17、(5分)下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

B.浓硫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C.向一定量硫酸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D.相同条件下,加热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a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b为氯酸钾

18、(5分)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

A.纯碱、Na2CO3、碱、制玻璃B.生石灰、CaO、氧化物、补钙剂

C.食盐、NaCl、盐、除铁锈D.火碱、NaOH、碱、造纸

19、(5分)生活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

(1)下列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

(填序号)。

(2)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

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________来止痒。

20、(5分)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是()

A.高锰酸钾的质量B.氧气的质量

C.锰元素的质量分数D.固体物质的质量

21、(5分)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白纸上显示黑色字迹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

在铁片与铜片上分别滴入稀硫酸

铁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没有

铁比铜活泼

C

取一小片布料,点燃

有烧焦羽毛气味

布料含有动物纤维

D

向未知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白色沉淀

未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22、(5分)课本上有8个“基础实验”,以提升同学们的实验能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实验时要戴上护目镜

B.“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

D.“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

23、(5分)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B.向硝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C.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分别加入等质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稀硫酸

D.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24、(5分)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

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A.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B.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C.①比④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25、(5分)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则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

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D.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一定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26、(5分)下列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电暖器取暖B.天气干旱,湖泊水位下降

C.酒精洗掉沾在试管壁上的碘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7、(5分)下图的变化趋势能正确体现对应操作的是()

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B.将浓盐酸敝口放置在空气中

C.向氢氧化钾和硝酸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

D.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28、(5分)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经过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

①苛性钠②氯化钠晶体③浓盐酸④浓硫酸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9、(5分)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

已知白醋中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醋里含有氢离子B.白醋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白醋与纯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D.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30、(5分)现有CA.H、O、Cl四种元素,请选用这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最常用的溶剂______;

能够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______;

中和酸性土壤的碱______;

用作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

31、(5分)将稀盐酸与下列物质混合不会看到有气泡冒出的是()

A.锌粒B.大理石C.氢氧化钠D.碳酸氢钠

32、(5分)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可使紫色石蕊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B.酸雨的pH<7,pH<7的雨水都属于酸雨

C.阳离子都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33、(5分)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的为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A.CO2(CO):

点燃

B.KNO3(K2SO4):

溶解,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

C.CaCl2(CaCO3):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D.铁粉(Fe2O3):

加入适量稀盐酸,过滤

34、(5分)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铜片在空气中加热B.敞放的固体烧碱

C.露天堆放的生石灰D.干燥木材吸水

35、(5分)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②用高锰酸钾溶液检测二氧化硫

③用氢氧化钠中和胃中过多的盐酸④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工厂的污水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6、(5分)氧循环也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重要循环。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

(2)下列过程中,能产生氧气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煤炭燃烧B.植物光合作用C.人的呼吸

(3)氧气有很多用途。

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填序号)。

A.潜水B.食品防腐C.航天火箭D.霓虹灯

(4)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其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一定条件下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

①氧烛可用于自救是由于产生的氧气能够_____。

②NaClO3属于_____(填序号)。

A.纯净物B.化合物C.氧化物

37、(5分)下列物质如果敞口露置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食盐D.烧碱

38、(5分)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氢气B.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C.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粉末D.观察颜色鉴别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

39、(5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铝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B

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出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C

除去炭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KCl固体中的MnO2

溶解、过滤和蒸发

40、(5分)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41、(5分)现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7.7g,与10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所得溶液中两种溶质的总质量为()

A.11.1gB.11.4gC.11.7gD.17.25g

42、(5分)硫酸是实验室和化工生产中常用到的酸,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稀硫酸和块状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B.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氢氧化钠溶液

43、(5分)下列有关汽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汽水呈碱性

B.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C.喝了汽水常有打嗝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胃酸过多的人要多喝汽水

44、(5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浓硫酸作干燥剂B.氯化钠用于制取氢氧化钠、氯气

C.氢气作清洁燃料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45、(5分)下图是模拟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性质的检验等的综合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过程涉及到4个化学反应

B.1处变红

C.可以观察到石灰石表面有气体产生

D.3处会产生白色浑浊

46、(5分)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把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区分开来,该试剂是()

A.碳酸钠溶液B.石蕊试液C.二氧化碳D.氯化钡溶液

47、(5分)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的总质量增加的是()

A.碳酸钾溶液与稀硫酸B.铜与硝酸银溶液

C.硫酸钾溶液与硝酸钡溶液D.碳酸钙溶液与盐酸

48、(5分)下列关于健康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摄入过量的硒有助于人体防癌

B.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都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食物中的维生素C不会因烹调方式而流失

D.密室用炭火取暖可能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49、(5分)小明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拟采用以下四种试剂,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A.碳酸钠溶液B.氯化铜溶液C.石蕊试液D.稀盐酸

50、(5分)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但不恰当的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原子和分子均为微观粒子,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B.碱可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则碱溶液一定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气体

C.中和反应为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D.碳酸盐可与酸反应生成CO2,则与酸反应生成CO2的物质中一定含有CO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