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433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阅读写作春季测试题 共四套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史记·

廉颇蔺相如传》司马迁《草船借箭》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毫不()。

不管怎么(),他总能左拐右拐地()。

八、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连接起来,然后在“”上再写两句课内外积累的名言或警句,但不可重复本卷出现过的。

怪生无雨都张伞,天连碧水碧连天。

地满红花红满地,无志空长百岁。

有志不在年高,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直上银河去,不是遮头是使风。

九、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

2.本学期我们又认识了几种新的文学形式:

如《半截蜡烛》是相声。

()

十、语文实践。

我在本学期积累的一句歇后语是:

我还能用它写一句话。

第二部分:

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语未了(liǎo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zēnɡcé

nɡ)迎接远客。

”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谁,这样放诞无礼。

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近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zhāochá

o)阳五凤挂珠钗;

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

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

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

3、本片段的主要内容是:

4、请用“_”画出描写王熙凤衣着的句子。

5、《“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是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文段通过_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二、阅读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

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

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

老锁匠问大徒弟:

“保险柜里有什么?

”大徒弟眼中放光:

“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

”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

“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微微一笑说:

“其实,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

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

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

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

”说完,郑重宣布(大徒弟、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接班”的“班”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部。

3、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上打“√”,师傅这样做的理由是(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是怎样的表情:

大徒弟

可见他;

二徒弟,可见他。

5、老锁匠说:

“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

6、如果我是大徒弟,从此我将会:

如果我是二徒弟,从此我将会:

7、阅读本篇短文,我的体会是:

第三部分:

习作

提示:

生活需要笑。

笑有千姿百态。

笑中,有喜也有忧……此中滋味,你一定感受过吧!

请以“笑”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要求:

1、内容要真实,把活动的过程写具体。

2、语句要通顺,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主题突出,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五年级阅读与写作训练二

一、修改、讲评第一次作文(写一处景物)

二、《童年趣事》习作指导(见PPT课件)

题目:

童年趣事

1.选择一件童年里有趣的事。

2.突出有趣的场面,进行重点描写。

3.这件“趣”事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趣”字呢?

◆请说说你的童年趣事

例文欣赏

——巧吃西瓜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我听着《童年》这首歌,便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趣事。

我四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天热极了。

妈妈带着我上街买了一个圆圆的大西瓜。

到了家,妈妈刚把西瓜放到桌子上,我就迫不及待地问妈妈:

“什么时候吃西瓜呀?

“你这只小馋猫,爸爸还没下班,天气这么热,等他回来,我们一起吃。

”妈妈笑着回答,走进厨房里去了。

我盯着西瓜,舔了舔嘴唇,又跟妈妈吵着要了一回。

可妈妈就是不同意,于是我撅起嘴,动开了脑筋。

一会儿,我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那时候,我人矮,没有桌子高。

于是,我悄悄地把椅子移近桌子,又小心地爬上椅子,用小手把西瓜轻轻一推,西瓜慢慢地向桌边滚动了。

这时,我赶忙跳下椅子,并叫了起来:

“妈妈,西瓜要滚下来了!

”话音刚落,没等妈妈走出厨房,西瓜“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摔成好几瓣。

妈妈捡起西瓜,一边埋怨,一边叫我赶快吃掉几块。

我高兴极了,边吃边露出得意的样子:

妈妈这下可上当了。

我偷偷地朝妈妈一看,见她没发现什么破绽。

于是,我咧开嘴笑了。

“笑什么?

”妈妈奇怪地问道。

“西瓜又凉又甜,真好吃!

”我调皮地回答。

其实,我的心里最明白。

我现在回想起这件事来,可真觉得有点好笑。

想一想

(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

有意思吗?

你们觉得这个故事哪个地方最有趣?

(2)例文是怎样写具体、写生动的呢?

哪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例文中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呢?

(4)“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

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

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趣”字还包含着很多方面

(1)意趣。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探索、发现、刨根究底;

从趣事中体会道理、得到启示与反思。

(2)情趣。

表现对父母的亲情、对小伙伴的友情,反映童心、童真。

(3)乐趣。

贪玩、寻开心。

(4)傻趣。

做傻事、蠢事,闹出种种笑话。

形式多样的开头

(开门见山法)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童年时的趣事就像大海里的珍珠,天上的星星,多得数不清。

(对比式开头法)我童年时的趣事太多了,有“老鹰抓小鸡”“吃汉堡的傻事”“夜半惊魂”“白酒惹的祸”喝墨水事件“……但是,我最难忘的还是”巧吃西瓜“这件事。

(设置悬念开头法)我童年的趣事是什么?

别急,待我慢慢告诉你。

你听了,包你一定喷饭,哈哈~~~~

(引用歌曲或名言名句开头法)“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我听着《童年》这首歌,便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趣事。

(抒发感情式开头法)童年的梦,是七彩的梦;

童年的歌,是欢乐的歌;

童年的脚印一串串;

童年的故事一摞摞。

童年的事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童年的事就像沙滩上的沙砾,道不尽;

童年就像万花筒,转一转,五彩缤纷。

我给大家说一说我的童年趣事。

(先声夺人开头法)“哈哈…..,你小时候吃西瓜的样子也太逗了。

”小林每次看到我吃西瓜的照片总是哈哈大笑。

那次能吃到西瓜的事太有趣了,你想知道吗?

让我来告诉你吧。

精彩的结尾

(点题式结尾)童年是多么的有趣呀!

童年趣事给我带来了欢乐,童年真好。

(抒情结尾法)童年趣事像万花筒一样,每换一个角度都能看见不同的图案;

我的童年就是这样的,五颜六色、多姿多彩,不同的时期就会有不同的趣事,它们将成为我美丽的童年回忆,伴随我快乐地成长!

(照应开头结尾法)(A)我现在回想起吃西瓜这件事来,可真觉得有点好笑。

(B)怎么样?

“巧吃西瓜”这件事很有趣吧!

也把你童年的趣事告诉我啊。

(引用歌曲或名言名句结尾法)“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歌声依旧,而童年不再,这件童年的趣事成了我美好的回忆。

五年级阅读与写作训练三

一、修改、讲评上期作文(写童年趣事)

二、阅读练习

(一)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

“哪里有天才?

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

他曾经说过:

“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经常时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

他在书房里,总是在书桌前(不断不停不止)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以为认为作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

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

有病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

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

他(逝世仙逝牺牲)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他仍然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战斗。

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

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

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

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

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

“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消耗耗费消磨)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认真阅读下列句子,把加点字的不正确读音划去。

(1)鲁迅总想在较(jià

ojiǎo)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

(2)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liè

luè

),身体多么不好……

(3)他曾(cé

ngzēng)经说过:

“时间就是生命……”

2.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

比喻需求迫切。

()

(2)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的时间,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3)没有任何原因。

(4)为贪图钱财,杀害人性命。

()

3.在原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节约—()松弛—()缩短—()优越—()

4.选出原文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5.用“——”画出第3、4自然段中的中心句。

用波浪线画出过渡句。

6.“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消耗耗费消磨)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这句话的意思是()。

A.时间就是人的生命。

B.人活的时间越长,表明他的寿命也就越长。

C.人生命的长短虽然是用时间来衡量的,但是,人生命存在的意义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了什么。

你浪费了别人时间,使人家在这段时间里一无所获,就等于浪费人家的生命。

7.“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经常时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

这是因为()。

A.他不需要太多的睡眠时间。

B.他有通宵工作的体力,从不知道什么是累。

C.他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完成,极为珍惜时间。

8.写出珍惜时间的名言

9.找出文中的一个关联词,并用它造句。

(二)

1960年秋,一个记者来到总理的书房拜访周总理,他一眼看见书案上放着一支美国派克牌钢笔,便问:

“请问总理阁下,您堂堂的中国总理,怎么要用我们美国的钢笔?

”周总理听毕,淡然一笑:

“这是一位朝鲜朋友在抗美战争中缴获的战利品,他要赠给我作个纪念,我只得收下喽。

后来,又有一位美国记者来访,他指着马路问:

“请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走的路为什么叫马路?

”周总理诙谐地回答他:

“因为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路,简称马路。

这个记者还不死心□接着又问□我们美国人爱仰起头走路□中国人走路为什么总爱低头□周总理笑着说:

“这不奇怪嘛,走下坡路的总是仰着头,走上坡路的人,自然要低着头。

”这个记者听后羞得无言以对。

灵活机敏,能言善辩的周总理只用几句话就巧妙地顶回了美国记者别有用心的问题,长了中国人的志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见一位深谋远虑、满腹良谋的大政治家,()要有敏捷的才思,()要有能言善辩的本领。

1、选择一个最合理的题目()

A.周总理和美国记者B.周总理巧答美国记者C.周总理回答美国记者

2、在□加上标点符号;

在括号里加关联词;

在横线上补充句子。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笨拙-----()目光短浅----()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说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波浪线的句子是()说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别有用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言善辩:

无言以对:

6.这些记者向总理提问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而周总理的提问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总理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三、习作练习

友情提醒:

1、写一个有关“勇气”的故事,将“勇气”的产生和展现过程写清楚。

(请注意:

写清楚)

2、通过心理活动、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将故事中精彩的场面生动具体地呈现出来。

抓细节)

3、文章欣赏:

张灵灵喘着气,心有余悸地把那只盛有蚕宝宝的塑料袋扔到地上。

“我不想再看见它们。

”她转过身,飞快地跑进校门。

金铃独自站在树下,用眼角瞄着那只塑料袋。

袋里的小蚕浑然不知发生了何事,依旧在努力地爬来爬去,连带着整只口袋都在微微掀动。

金铃心跳如鼓,两手出汗。

捡回去吗?

捡不捡?

这可是别人扔掉的东西呀!

乞丐才会捡别人不要的东西,同学知道了一定会笑话她。

可是就这么走了吗?

让这些蚕宝宝躺在路边被行人踩死?

被车轮压死?

或者像那只可怜的小鸟一样,被顽皮的小孩子们一把捏死?

金铃站在初夏的阳光下,脸已经晒得微微发红,鼻尖沁出一颗颗汗珠。

她终于飞快地向四周扫一眼,觉得并没有人注意她的动向,就猛地弯下腰,把那只塑料袋一把抓在手里。

天哪,但愿不要有人看见,千万不要有人看见!

——摘自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

翻大雪山时,天已快黑了。

路越来越险,强巴把车速减了下来,我悬着一颗心,

暗暗祈祷:

千万不要出事!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出事了!

我们的车又

爆了一个轮胎。

“怎么办?

我们怎么办?

这时候,强巴倒是十分镇定。

他指挥我和老爸把车推到路边。

我们要等辆三菱车

来,如果车上有备用胎,看能不能先借来给我们的三菱车安上。

天色已暗,要过山的

汽车已经很少了。

我基本上绝望了,好像全身的骨头都松塌下来:

“我们是彻底地被困

在山上了。

站直了,别趴下!

”强巴在我后背上猛拍一掌,“男子汉嘛,没有我们过不了的山,

没有我们闯不下的关——来,我们唱首歌来鼓鼓气。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因为小学课本里学过这首诗词,我也会唱。

老爸是唱着这首歌长大的,当然他也会唱,

我们俩都加入了进去,一首雄浑的男声小合唱响彻大山。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涯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山雨来势凶猛,雨点儿噼噼啪啪地打在我们的身上,可是我们谁也没有躲进车里去。

我爬到顶上,张开双臂,仰头向天喊道:

“暴风雨,来吧,我们不怕!

强巴跑到崖边,那里有一颗挺拔的青松。

强巴做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动作,唱的是京戏: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棵松,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