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47920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 第6单元 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docx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第6单元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

第六单元生命系统的实验基础

1.(2013·山东实验中学二次诊断)高中生物很多实验需要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列现象用高倍显微镜能观察到的是()

A.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B.小麦种子细胞中的脂肪被苏丹IV染成糯黄色

C.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在质壁分离过程中颜色越来越深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缓慢移向细胞两极

1.C【解析】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被甲基绿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小麦种子细胞中的脂肪被苏丹IV染成红色;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的液泡在质壁分离过程中颜色越来越深;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2.(2013·云南玉溪一中期中)下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右移动

B.图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记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流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右下角,逆时针方向流动

C.图丙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在两次高倍镜观察之间时间不宜停留过长

D.丙图中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2.D【解析】丙图中用低倍镜可以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因为观察这个过程不需要看到细胞内部,只要看到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相对移动就可以。

故选D

3.(2013·昆明一中摸底)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与斐林试剂混合后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B.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色后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C.花生子叶经苏丹Ⅳ染液染色可用显微镜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D.在黄豆组织样液中先加入0.1g/mLNaOH后立即加入0.05g/mLCuSO4出现紫色反应

3.B【解析】蔗糖是非还原糖,蔗糖与斐林试剂混合后水浴加热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口腔上皮细胞经健那绿染色后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花生子叶经苏丹Ⅳ染液染色可用显微镜观察到红色的脂肪颗粒;蛋白质的检测是先将双缩脲试剂A(0.1g/mLNaOH)加入组织样液,摇荡均匀(必须营造碱性环境),在加入双缩脲试剂B(0.05g/mLCuSO4),摇荡均匀。

如果组织里含有蛋白质,那么会看到溶液变成紫色。

4.(2013南京、盐城一模)科研人员为探究生长素对根尖生长的影响,以琼脂块和水稻根尖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对根的处理方式

生长状况

1

黑暗

竖直生长

2

单侧光照射

背光弯曲生长

3

黑暗(一侧贴琼脂块)

竖直生长

4

黑暗(一侧贴含10-8mol/L的生长索琼脂块)

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

5

黑暗(一侧贴含10-6mol/L的生长素琼脂块)

?

A.第2组与第4组说明单侧光照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B.第3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琼脂块对根尖生长无影响

C.第5组根尖的生长状况应该是“向贴琼脂块对侧生长”

D.根尖背光弯曲生长说明生长素对根尖生长有抑制作用

4.B【解析】单侧光照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要通过第1组和第2组说明;第3组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琼脂块对根尖生长无影响,即空白对照;第5组根尖的生长状况应该是“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根尖背光弯曲生长说明过高浓度生长素对根尖生长有抑制作用。

5.(2013·陕西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一模)下图l、2为实验的初始状态,以下关于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1和图2实验结果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而图3则能说明生长素作用有两重性

B.图l的实验结果A、B都不弯曲,但原因不相同

C.图2中的实验结果是放M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N的不弯曲

D.图3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

5.B【解析】图1和图2实验结果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而图3也无法说明高浓度生长素抑制作用;图1的实验结果A、B都不弯曲,但原因不相同,A是生长素无法运输到尖端下面,B是锡箔使胚芽鞘尖端无法感受到单侧光;图2中的实验结果是放M还是放N都不弯曲,而是直立生长;图3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多,促进生长,而导致卷须。

6.(2013·山东师大附中)观察藓类叶片细胞叶绿体的形态与分布、观察黑藻叶片细胞的细胞质流动、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对花生子叶中脂肪的鉴定四个实验的共同点是()

A.实验全过程都要使实验对象保持生活状态

B.都必须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C.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D.都需对材料进行染色

6.B【解析】观察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死细胞;只有观察细胞质流动时适当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因为温度适当升高会使细胞代谢增强;而前两个不需要,叶绿体是绿色的,不需染色就能观察清楚。

7.(2013·山东实验中学二次诊断)下列各项中,关于实验药剂作用和实验结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药剂作用结果

A95%酒精固定细胞细胞分散成单层

B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

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溶液产生蓝色反应

D丙酮使色素分离滤纸条上出现四条色素带

7.B【解析】95%酒精作用是解离细胞,使细胞分散成单层;斐林试剂可鉴定还原糖,加热后产生砖红色沉淀;C项产生紫色反应;D项色素的扩散速度不同。

8.(2013·山东泰安期中)合适的实验材料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有关实验材料或试剂选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苏丹Ⅲ给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用蒸馏水洗去浮色,制成装片

B.通过杂交实验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时,实验材料选用玉米比选用小麦更好

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有丝分裂实验都可以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

D.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时,使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效果都很明显

8.B【解析】用苏丹Ⅲ给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用酒精洗去浮色,制成装片;通过杂交实验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时,实验材料选用玉米比选用小麦更好;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不能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需要用分生区未成熟的细胞观察;观察线粒体时,不能使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因为叶绿体的颜色会遮盖线粒体的颜色。

9.(2013·黄山第一次质检)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几个实验,哪一项实验结果是不可能的()

9.D【解析】光合作用过程制造有机物中C来自CO2;叶绿素能吸收红光和蓝紫光;C组实验中,只进行光反应,不产生淀粉,溶液不变色;D组中部分遮光,而不遮光处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也可能运到遮光处从而使遮光处也呈蓝色。

10.(2013·山东师大附中)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实验结果显示:

色素含量最少的是呈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B.斐林试剂使用时要先把甲液(0.1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0.01g/mL的CuSO4溶液)混合均匀

C.检测CO2产生的多少可以使用重铬酸钾,看产生灰绿色的时间长短

D.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苏丹Ⅳ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10.A【解析】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实验结果显示:

色素含量最少的是呈橙黄色的胡萝卜素;斐林试剂试剂是甲液(0.1g/mL的NaOH溶液)和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使用时,将4~5滴的乙液滴入2ml的甲液中,混合均匀,立即使用;检测二氧化碳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溶液由蓝绿再变黄,重铬酸钾是用来检测酒精的;脂肪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11.(2013·山东实验中学一次诊断)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A.苏丹III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D.甲基绿、派洛宁(吡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

11.C【解析】用苏丹Ⅲ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过程中,除染色外,还要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实验过程中,细胞可能死亡,但无论细胞处于何种状态,都不会影响实验观察;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中,通过解离固定等过程,细胞已经死亡;健那绿(詹纳斯绿B)是活细胞染色剂,用来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观察动物细胞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先后两次放在高浓度的酒精溶液里固定,细胞已经处于死亡状态。

12.(2013·北京市丰台区期末)某班学生完成对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

下列分析最不合理的是()

 

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

C.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

12.C【解析】从图示看出,甲图中没有色素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乙中色素的量较少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而导致研磨不充分;丙、丁图示中表示叶绿素含量比类胡萝卜素含量低,可能是未加入CaCO3是而导致色素被破坏的结果。

13.(2013·山东泰安期中)将某植物细胞经适当处理再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细胞器X

67

20

微量

细胞器Y

59

40

0

细胞器Z

61

0

39

A.若细胞器X是叶绿体,能完成生理过程:

B.细胞器Y肯定与细胞分裂有关

C.细胞器Z中进行的生理过程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

D.蓝藻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X

13.A【解析】细胞器Y不含有核酸,有可能是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不一定与细胞分裂有关;细胞器z是核糖体,其进行生理过程的原料是氨基酸;蓝藻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z。

14.(2013·广州调研)下图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

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

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

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14.【解析】从实验看出,自变量是温度和不同的催化剂,酶的用量是无关变量,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说明加热能可使过氧化氢分子获能而使反应加快,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15(2013·青岛期中)下表是探究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表中“+”的数目表示有气泡产生的多少,“-”表示无气泡产生,与此相关的正确分析是

   处理

试管编号

H2O2

3.5%FeCl3

20%肝脏

研磨液

温度

实验现象

1

2mL

/

/

室温

2

2mL

/

/

90℃

++

3

2mL

2滴

/

室温

++++

4

2mL

/

2滴

室温

++++++

A.本实验试图研究酶的专一性

B.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都可降低H2O2分子的活化能

C.若把4号试管放在90℃环境中,实验现象将与2号试管的相同

D.设置的4号试管是本实验的实验组,其它三组是对照组

15C【解析】本实验的变量为催化剂的种类,研究的是酶的高效性;升高温度不会降低过氧化氢分子的活化能;若把4号试管放在90℃环境中,酶变性失活,实验现象和2号试管一样;3号试管也是实验组,1、3、4形成对照,1号试管是对照组。

16.(2013苏北三市二调)切除健康狗的胰脏,2天后狗出现糖尿病的一切症状。

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生理盐水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

由此推测:

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

为了证明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组的是

A.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又不注射胰岛素

B.用溶解于蒸馏水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

C.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D.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

16.C【解析】要证明胰岛素的作用是能降低血糖的含量,就要设计注射胰岛素和不注射胰岛素的实验进行对照研究,即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而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则其本身有胰岛素;蒸馏水不是细胞的等渗溶液;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有胰岛素。

17(2013·山东泰安期中)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

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

mmol/L)不同。

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培养液编号

甲离子

20

30

50

30

40

乙离子

55

45

60

45

55

丙离子

10

15

20

25

25

A.①⑤B.②③C.②④D.③⑤

17.【解析】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变量只能是丙离子的浓度,甲和乙离子的浓度不会发生变化,所以是②④。

18.(2013·青岛期中)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有丝分裂每天的周期性变化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B.吡罗红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转动粗准焦螺旋,换上高倍镜观察

D.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18.A【解析】吡罗红会使RNA变红色;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转动细准焦螺旋,换上高倍镜观察;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19.(2013黑吉辽联考)下列关于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相关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用酒精洗去子叶切片上的苏丹Ⅲ染液

B.可用无水酒精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C.可用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使植物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D.酒精可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甲基绿吡罗红染液进入细胞

19.D【解析】酒精在生物实验中可洗去子叶切片上的苏丹Ⅲ染液、用无水酒精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可用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使植物组织细胞相互分离,而起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从而加速甲基绿吡罗红染液进入细胞作用的是盐酸。

20.(2013广东六校联考)下列实验中,不需要漂洗或冲洗的是()

A.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B.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D.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0.A【解析】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保持活体状态,不需要漂洗或冲洗,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都用到盐酸,需要进行漂洗或冲洗。

21.(2013黑吉辽联考)下列四位同学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所采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甲同学用无水乙醇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B.乙同学用洋葱鳞片叶表皮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

C.丙同学用X射线照射植物幼苗诱导基因突变

D.丁同学在色盲家庭中调查并计算色盲发病率

21.C【解析】用无水乙醇可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要用根尖生长点细胞,调查并计算色盲发病率要在普通人群中进行,用X射线照射植物幼苗诱导基因突变,正确选项为C。

22.(2013徐州摸底)下列关于生物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可将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下和无光环境中进行实验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和鉴定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D.秋水仙素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在于抑制染色体着丝粒分裂

22.C【解析】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将胚芽鞘进行遮光和不遮光处理;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不需要进行水浴加热;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是胡萝卜素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秋水仙素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3.(多选)(2013广州调研)下列关于科学方法或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根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采用随机取样调查的方法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C.用麦芽糖酶去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

D.从细胞匀浆中分离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

23.AD【解析】摩尔根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要在患者家族中进行调查;去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要用纤维素酶;从细胞匀浆中分离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

24.(2013南昌调研)下列实验中,操作方法或结果正确的是()

A.将植物细胞置于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一定是死细胞

B.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可看到细胞壁、细胞膜和叶绿体

C.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扩散最快的是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叶绿素b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时,浸泡法所用的浓度通常较沾蘸法低

24.D【解析】将植物细胞置于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不一定是死细胞,可能是细胞无大液泡或者溶液浓度不当等原因;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不能看到细胞膜;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扩散最快的是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胡萝卜素;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时,浸泡法所用的浓度通常较沾蘸法低。

25.(2013郑州质检)下列关于显微镜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高倍镜下视野较暗,可调大光圈使视野变亮

D.高倍镜放大了倍数,但观察到的实际面积缩小

25.B【解析】显微镜高倍镜使用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26.(2013东莞期末)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A.胡萝卜可作为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反应的底物

C.观察线粒体时,利用健那绿染液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D.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不需要进行预实验

26.C【解析】胡萝卜有颜色不能作为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实验材料;过氧化氢的分解与温度有关,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宜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反应的底物;观察线粒体时,利用健那绿染液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需要进行预实验。

27.(2013增城期末)下列有关实验或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花生子叶做脂肪的鉴定实验,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粒

B.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C.在全市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白化病,可得出该病的遗传方式

D.将解离、漂洗后的洋葱根尖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

27.A【解析】用花生子叶做脂肪的鉴定实验,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粒;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取样时应随机进行;调查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应患者家族中进行;将解离、漂洗后的洋葱根尖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要进行压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28.(2013·山东泰安期中)合适的实验材料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有关实验材料或试剂选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苏丹Ⅲ给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用蒸馏水洗去浮色,制成装片

B.通过杂交实验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时,实验材料选用玉米比选用小麦更好

C.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有丝分裂实验都可以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

D.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时,使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效果都很明显

28.B【解析】用苏丹Ⅲ给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用酒精洗去浮色,制成装片;通过杂交实验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时,实验材料选用玉米比选用小麦更好;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不能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需要用分生区未成熟的细胞观察;观察线粒体时,不能使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因为叶绿体的颜色会遮盖线粒体的颜色。

29.(2013·安徽示范高中联考)科学家研究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时,用能专一性阻断线粒体DNA转录的溴化乙啶(除此之外,无其他任何生理作用)做以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

实验分组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实验组

含溴化乙啶的培养基培养链孢霉

链孢霉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含量过高

对照组

不含溴化乙啶的培养基培养链孢霉

链孢霉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含量正常

A.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链孢霉的培养基中是否加人了溴化乙啶

B.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由线粒体基因控制合成

C.细胞核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对线粒体基因的表达有影响

D.线粒体基因表达的产物可能对细胞核基因的表达有反馈抑制作用

29.B【解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处理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链孢霉的培养基中加入溴化乙啶和不加入溴化乙啶;实验组培养基中加入了溴化乙啶,线粒体DNA的转录被阻断,而链孢霉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含量过高,说明该RNA聚合酶不是由线粒体基因控制合成,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说明细胞核基因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对线粒体基因的表达有影响;用不含溴化乙啶的培养基培养链孢霉,链孢霉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含量正常,说明线粒体基因表达的产物可能对细胞核基因的表达有反馈抑制作用。

30.(2013·青岛期中)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III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B.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丙酮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

C.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里的色素发生了渗透

30.C【解析】洗去花生子叶薄片上浮色用50%的酒精;研磨液呈黄绿色,是因为研磨液中未加碳酸钙,叶绿素分子被破坏;细胞液颜色变浅是因细胞液浓度变小。

31.(2013·陕西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一模)(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

它的叶分为两种:

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

下面以洋葱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1)若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所用的实验材料是。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使用的试剂是____。

分离色素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所用的最佳材料是。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3)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常用的理想材料为,该材料优于其他部位的原因是。

(4)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所用的理想材料为____,简要写出操作流程(2分)。

(5)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两个实验中,都用

到了盐酸,它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____(相同、不同)。

31.

【解析】

(1)紫色洋葱管状叶呈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可用作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实验材料,使用的试剂是无水乙醇,由于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可将色素进行分离。

(2)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其外表皮由一层细胞构成,呈紫色,适于显微镜观察,可用作

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材料,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

(3)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内表皮无色,适于用作观察DNA、R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