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53593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docx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重和范围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 社会化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和自尊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第三单元 归因

  第四节社会动机和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

第三单元社交情绪

  第五节态度

  第一单元态度形成

  第二单元态度转变

第三单元态度测量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

  第一单元沟通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单元体语沟通

第三单元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

第四单元人际吸引

第五单元人际互动

  第七节社会影响

  第一单元从众

  第二单元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

第三单元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

  第八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单元 爱情

 第二单元婚姻

  第三单元离婚

  第四单元家庭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  概述

1908美罗斯《社会心理学》

英  麦独孤  《社会心理学导论》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心理学”,谢里勒

社会心理学之父:

勒温

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

FH奥尔波特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谢夫勒“社会心理学”

学科母科学:

社会学、心理学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FH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GW奥尔波特:

“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艾尔乌德: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龄前基础。

教材: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

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瓜系统。

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人际佳作与竞争、群体的决策行为。

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B=f(P,E) 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二)社会心理

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联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两者关系:

行为外显的客观存在的,容易观察;心理是内隐的主观世界的,不能直接观察。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在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

(2)在人际层面(人际沟通、人际交流);

(3)在群体层面(凝聚力、群体心理、个体群体作用、社会影响力);

(4)在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层阶级、民族心理、国民性)。

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

哲学思辨阶、段经验描述阶段、实证分析阶段

一、哲学思辨阶段:

古希腊~十九世纪上半叶。

特点是,根据哲学思辩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但在这一阶段,很难把“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分离出来。

对人性的争论,可视为最早的心理学研究。

亚里士多德:

人性由生物或本能决定,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人性受环境和教育影响。

     

二、经验描述阶段

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特点:

以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起催生作用的理论:

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拉扎鲁《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谢里勒提出、冯特《民族心理学》);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三、实证分析阶段

20世纪20年代

特点:

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奠定地位),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实证方法的先驱:

特里普力特、莫德

二战后,社会心理学特征:

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为行为的方方面面;理论向多元发展,很多“小理论”。

第三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价值中立原则(实事求是)

(二)系统性原则(把研究的对象系统研究,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

(三)伦理原则:

要特别注意欺瞒等不良刺激产生的后果,就尽量减少对被试者的损害

1.评估道德可接受性2.说明并征得意,欺瞒要作解释

3.保护被者。

4.有退出自由

5.保密6.不得建立工作外关系。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除最常用的实验法外,观察法、调查法、档案法

(一)观察法

自然观察:

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其特点是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描述行为、提供“类别”“数量”“是什么”,是基础

参与观察:

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这种观察叫参与观察。

即观察者作为被观察者群体的一员进行的观察。

“内部”信息,应减少互动的负面影响,时常隐瞒身份。

(二)调查法(询问法)

1、访谈法(口头):

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头交谈来收集资料的方法叫做访谈法。

不是普通的“聊天”,有提纲。

分类:

结构访谈与非结构访谈;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中介,电话等)。

访谈过程与技巧:

1准备工作;2接近被访谈者(穿着、称呼、自我介绍、热情、语气、消除紧张、出示身份);3应对拒绝的技巧(耐心、不轻易放弃);4谈话和提问的技巧(寒暄、按提纲提问、认真听记、鼓励不诱导、耐心、补充);5追问技巧(回答不完整答非所问)

 

2、问卷法(笔纸)特点:

一是标准化程度较高,二是收效快,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信息

问卷的结构:

1题目,2前言,3指导语,4总是及答案,5人口学数据的记录,6结束语,7计算机编码

问卷设计的原则:

目的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非歧义性原则;非暗示性原则

(三)档案法

按照一定的目的搜集大量资料(过去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研究的方法。

(调查报告、个案资料、事件记录、统计资料、出版物历史文献)

优点:

心理干扰小,跨文化研究,时间跨度大的研究,历史人物的研究。

缺点:

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分析数据难度大。

三、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

克服“生态学效果”“大学生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学”,使心理学一般化。

 

第四单元 主要理论流派

提高人类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一、社会学习论:

1.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班杜拉和沃尔特斯提出了社会学习论;

2.在社会学习论看来,学习过程大致有三种机制,即联想、强化与模仿。

3.观察学习:

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模式。

四个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二、社会交换论:

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

“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和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霍曼斯。

1.成功命题(奖赏与行为的重复)2.刺激命题(刺激相同行为相同)

3.价值命题(有价值重复行为)4.剥夺—满足命题(重复奖赏价值小)

5.侵犯—赞同命题(期待的奖惩与行为)

总:

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每个人都企图在交换中获取最大收益减少代价使交换行为为本身变成得与失的权衡。

社会交换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人们自愿的活动。

三、符号互动论

詹姆斯和米勒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互动过程中的个人行为和活动,而个人行为只是整个社会群体行为和活动的一部份。

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群体生活。

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符号”:

语言、文字、记号、动作、姿势等。

(一)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1.有意义才采取行动2.意义源于互动

3.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的意义。

四、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的主要概念和观点:

1.意识与潜意识(无意识)2.“力必多”;3.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4.生本能与死本能;5.人格结构。

(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荣格认为许多现代人都患有“神经官能症”;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集体无意识”理论。

(三)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1.霍妮的“文化因素论”;2.沙利文的人际关系学说

 新精神分析:

荣格、霍妮、沙利文、阿德勒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

1.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是个体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2.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3.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现代观点则主张,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再社会化: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儿童是社会化的最佳时期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三)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四)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四、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1家庭2学校3大众传播媒介4参照群体

五、社会化的分类:

(一)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二)性别角色社会化(1性——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2性别——男女在人格方面的差异;3性别角色——表示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面的期待)

(三)道德社会化(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2道德情感3。

道德行为)

(四)政治社会化(个体学会接受和彩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且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爱国意识的发民培养公民的爱意识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其发展有三个阶段:

1国家形象阶段-国旗领袖等作为国家的象征2抽象国家观念阶段-政治组织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国际角色责任)

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

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理论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研究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及其规律。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一)角色获得方式:

先赋角色(父母)和成就角色(教师);

(二)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

规定型角色(公务员)与开放型角色(朋友队长父亲);

(三)角色的功能:

功利型角色(商人)和表现型角色(教授);

(四)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

自觉角色(演员)和不自觉角色(性别角色)。

三、角色扮演的三个要素。

(一)角色期待;

(二)角色领悟;(三)角色实践。

四、角色失调:

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形式:

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

(一)角色冲突(角色间冲突-教师的朋友和权威者,和角色内冲突-国家家长不同人对教师的期待)

(二)角色不清(三)角色中断(四)角色失败

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和自尊

一、自我

(一)自我的概念: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主我与客我,前者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后者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二)自我的结构:

1.物质自我:

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

2.心理自我:

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3.社会自我:

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

4.理想自我:

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人;

5.反思自我:

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2.解释经验;3.决定期待。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1生理自我——2社会自我——3心理自我

(五)自我概念的测量高顿定性测量自我概念4的方法——“我是谁”

二、身份

(一)身份的定义:

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相对稳定,是身份的主体;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它是易变的。

身份与角色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在地位身份中,角色就是由身份决定的行为期待。

例如学生是一种地位身份,学生角色是家长社会对其的一种期待。

(二)身份的特点

1客观性2主观性3多重性4稳定性5契约性

二、自尊的概念: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1.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2.自尊需要马斯洛高级需要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否则则产生自卑。

3.詹姆斯:

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

4.影响自尊的因素:

1。

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2。

行动表现的反馈;

3。

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4。

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一、基本概念

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1.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

后者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客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前者则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

社会知觉是社会认知过程

2.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者的经验

1.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进行社会知觉时,图式对新觉察到地信息起引导和解释作用。

(自我图式是个体在已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的概括性的认识。

)作用:

1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2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3影响记忆;4影响自我知觉;

(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有所不同。

(三)认知者的情绪,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用积极的“目光”知觉他人;反之则用消极“目光”去知觉他人。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与印象形成的概念:

印象是个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个体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以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明确它对自己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第一印象。

常见的社会知觉偏差: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印象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最初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第一印象作用机制);最新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陌生人和熟悉的人。

(二)光环效应

晕轮效应,以偏概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作用

(三)刻板印象

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有社会适应意义,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常具有消极的性质,偏见、歧视。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加法模式

(一)加法模式(个体被肯定评价的特征愈多强度愈大给人的印象愈好)

(二)平均模式(不是简单把他人的多种特征评分累加而是将和各个特征的分会加以平均)(三)加权平均模式(不公考虑积极特征和消极的数量和强度,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

根据重要性确定各种特征的权重)

(四)中心品质模式(忽略次要的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

四、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概念:

亦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

(二)印象管理的作用(个体的行为表现必须符合社会对他的角色期待。

成功的印象管理是正确地情境、正确理解他人、正确地理解自己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是一种社交技巧)

(三)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

其常见策略有:

1.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2.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

3.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4.投人所好。

第三单元 归 因

一、归因的概念:

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一)内因与外因

(二)稳定性原因(人格能力工作性质任务难度)与易变性原因(情绪气候)

(三)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对可控性因素的归因人们更可能对行为做出变化的预测,对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人闪较可能对未来的行为作出准确的预测)

三、控制点理论

内控者:

相信自己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

外控者:

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机遇决定自己的状况。

(谋事在人成或在天)

四、归因原则:

(一)不变性原则

如果某特定原因在许多情境下与某种结果相伴,特定原因不存在,相应的结果也不出现,那么就可把特定结果归结那个特定的原因。

(归因思想创始人海德)

(二)折扣原则

当一种结果看起来是一种以上的原因引起的时候,将其归结于某一特定原因时显然需要谨慎行事。

(凯利)

(三)协变原则

根据凯利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同时考虑三种信息:

1.特异性信息  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

 

2.共同性信息 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3.一致性信息 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

如果三者高、高、高——外部原因,如果低、低、高——内部原因P125

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一)社会视角(当事人与局外人)

(二)自我价值保护(失眠除外)

(三)观察位置(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突显的人事或物)

(四)时间因素(人们会对过去很久的事解释为背景而不是行为主体唾刺激客体)

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由人的自然属性、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是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动机过程: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然后产生新的需要,这一循环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需要满足紧张解除—新的需要

三、社会动机的功能:

(一)激活功能

(二)指向功能(三)维持与调节功能四、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四、社会动机的功能及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大致呈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动机强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

亲合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侵犯动机、利他动机

一、亲合动机

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即合群,是人际吸引的最低层次。

亲合需要引起亲合动机,而亲合动机则导致亲合行为。

(一)亲合的起源:

亲合起源于依恋。

(二)亲合的作用:

1.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2.获得信息;3.减轻心理压力;4.避免窘境。

(三)影响亲合的因素:

1.情境因素(外界压力大……)2.情绪因素(恐惧、焦虑)3.出生顺序(按出生顺序递减)

二、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即个体在各种情境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

成就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1.个体的发展有赖于一定水平的成就动机2.经济的快速成长

(二)抱负水平:

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成就动机强弱。

抱负水平与已往的成败经验有关系。

(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1.目标的吸引力;2.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3.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四)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1.家庭教养方式(严格要求,孩子的成就强)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三、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按麦克利兰的说法,个体都有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满足这类需要的心理倾向具有动力性质,这就是权力欲或权力动机。

权力需要是权力动机的决定因素。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大致有两个,首先是社会控制的需求。

其次是对无能的恐惧。

四、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简称侵犯,也称攻击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的行动。

侵犯是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一)侵犯的构成: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因素构成。

1.亲社会的伤害行为2。

反社会的伤害行为3。

被认可的伤害行为(介前二者)

(二)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弗洛伊德、洛伦茨)

2.挫折—侵犯学说(米勒、伯克威茨)

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

1。

挫折和侵犯成比2。

抑制力与预期惩罚度成正比3。

侵犯发生率=挫折/预期处罚度

挫折——侵犯、退缩。

外内向侵犯。

自杀、直接侵犯、替代侵犯。

3.社会学习论观点.

(三)侵犯的影响因素:

1.情绪唤起水平2.道德发展水平3.自我控制能力4.社会角色与群体(社会对社会角色宽容,侵犯增多)5.大众传媒的影响。

五、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行为

(一)利他行为的性质:

亲社会行为;以人为对象;以完全利他为目标。

(二)利他的原因:

1.社会生物学的观点(为种族存在,羚羊飞渡)2.社会规范论的观点(交互性规范,互助是道德准则)

(三)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1)自然环境

(2)社会情境(他人在场利他减少,但助人也有榜样作用;社会情境不明,利他减少)(3)时间压力(4)利他的对象的特点(相似、未伤害过助人者)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1)心境

(2)内疚(3)人格

3.利他技能

第三单元社交情绪

一、社交情绪的概念:

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一)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社交焦虑特征:

泛化,有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回避有关情境。

(二)嫉妒:

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嫉妒情绪的特点:

1.具有针对性2.具有持续性3.具有对抗性4.具有普遍性。

(三)羞耻与内疚

 1.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要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

合适的羞耻对人有利。

2.内疚:

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想象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过多或过少的内疚感都是不利的。

第五节态度

第一单元态度的形成

一、态度的概念:

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内在性(内隐)、对象性、稳定性。

1.态度的成分:

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A、行为倾向成分B。

在三者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在主导地位。

2.态度不是行为的唯一决定因素。

人们的日常行为常常与态度不一致,并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还受到情境、认知因素、过去经验的影响。

3.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对态度有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