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600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Word格式.docx

5.哲学的物质范畴是(ABCD)A.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B.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认识到某层次的物质形态C.从具有无限多样的结构、特性的具体形态总和中抽象出来的D.各种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的普遍科学概念

9.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ABC)A.必须通过实践B.必须尊重客观规律C.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D.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有机统一

11.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同一性的有(ABC)A.同志间的相互帮助B.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C.磁铁南极和北极的相互依存D.两个事物的绝对同一

12.掌握事物度的重要性在于(BC)A.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做到“胸中有数"

B.它可以克服“过"

与“不及"

的错误C.它可以避免“左"

或右的错误D.掌握度才能更深刻准确地认识事物

15.质和量的关系是(ABC)A、质和量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规定性B、互相依赖C、互相制约D、既对立又统一

16."

过犹不及"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BC)A、要坚持适度原则B、"

过头"

与"

不及"

都是错误的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8.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CD)A、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B、阶段性部分质变

C、爆发式飞跃D、非爆发式飞跃

19.肯定方面是指(BD)A、好的方面B、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C、正确的方面D、决定了一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它物的方面

24."

某一豆荚中结出几粒豆,某条狗的尾巴有几寸长,不多不少,不长不短,这些都是必然的。

"

这种观点是(BCD)A、把必然性绝对化B、把偶然性当作了必然性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D、唯心主义宿命论

25.或然率是(AC)A、从数量方面把握可能性B、从质的方面把握可能性C、对可能性大小的科学说明和测定D、抽象的可能性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C)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4、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C)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

9、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A)A.真理变成现实B.谬误转化为真理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D.人的认识器官无限延长

3.任何客观真理都具有(ABC)A.客观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具体性

4.实践的基本特点是(ACD)A、客观性B革命性C、能动性D、社会历史性

6.认识的主体包括(BCD)A自然界B、个人主体C、集团主体D、类主体

7.认识的客体的属性有(BCD)A、自然性B、客观性C、对象性D、社会历史性

9、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AC)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克服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

1、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C)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C)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8、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A科学技术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管理方式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2、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B)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

1.商品是:

(A)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C.一切物品D.一切有用的物品;

3.价值的本质是(D)A.一般人类劳动;

B.抽象劳动;

C.具体劳动;

D.社会生产关系;

4.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A)A.使用价值构成;

B.交换价值构成;

C.价值构成;

D.货币构成;

5.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D)A.商品;

B.货币;

C.价格D.使用价值;

7.商品的二因素是由(C)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C)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1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C)A.不等价交换;

B.劳动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

1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D)A.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B.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C.商品经济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1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C)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C)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

19.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是(B)A.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D.资本主义竞争激烈;

21.产业资本是(D)A.生产资本B.工业资本;

C.社会总资本;

D.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23.生产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A.G—W…P…W’—G’;

B.W…P…W’—G’—G’;

C.P…W’—G’—W…P;

D.W’—G’—W…P…W’;

24.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公式是(A)A.G—W…P…W’—G’;

B.W…P…W’—G’—W;

D.W’—G—W…P…W’;

25.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D)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6.货币资本的职能是(C)A.生产剩余价值;

B.实现剩余价值;

C.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D.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27.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B)A.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D.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28.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C)A.劳动时间和产品的销售时间;

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劳动时间和购买时间;

29.资本的周转速度和(B)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C.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D.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30.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A)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31.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是(D)A.生产资本B.货币资本;

C.商品资本;

D.流通资本

32.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D)A.原料;

B.燃料;

C.辅助材料D.机器、设备;

33.社会总资本(社会资本)是指(A)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总和;

B.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货资本的总和C.国内投资的资本和向国外投资的资本的总和D.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34.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B)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

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

35.生产成本是(D)A.资本主义生产费用;

B.实际生产费用;

C.活劳动的耗费;

D.物化劳动的耗费;

36.利润本质上是(D)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37.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值程度的是(B)A.剩余价值率;

B.利润率;

C.平均利润率D.年剩余价值率;

38.利润率是(D)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39.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A)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同一部门内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同一部门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41.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C)A.成本价格B.生产价格;

C.利润;

D.利息;

42.部门之间的竞争是以(D)

A.价格竞争为特征的;

B.资本循环为特征的;

C.资本周转为特征的;

D.资本转移为特征的;

43生产价格是(D)A.预付资本加利润;

B.预付资本加平均利润;

C.成本价格加利润;

D.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二、多项选择题:

1.商品的二因素是(AC)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

D.价格;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ABCD)A.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B.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C.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的表现形式;

4.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AC)A.具体劳动;

B.社会劳动;

C.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

5.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BCD)

A.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B.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

C.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是由不同具体劳动创造的;

6.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产生的条件是(AB)A.社会分工;

B.社会化大生产;

C.自然经济;

D.经济危机;

7.价值规律对私有制社会生产的调节作用是通过(AC)A.竞争实现的;

B.信用实现的;

C.市场价格的波动实现的;

D.成本价格的波动实现的;

10.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B)A.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来源B.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C.揭示了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D.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13.劳动时间的长短取决于(BD)A.产品的性质;

B.生产技术水平;

C.企业管理水平;

D.劳动生产率高低

14.产业资本循环包括两个进程(BD)A.购买过程B.生产过程;

C.消费过程D.流通过程

15.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BC)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流通资本D.固定资本;

16.产业资本循环是(ACD)A.产业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并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带着增殖回到出发点的运动过程B.生产资本的运动C.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D.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9.资本周转时间由两方面构成(AB)A.生产时间;

B.流通时间;

C.销售时间;

D.购买时间;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根源在于(A)A.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B.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竞争的结果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C)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6.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B)A.垄断统治;

B.垄断利润C.自由竞争;

D.资本主义私有制

7.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C)A.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B.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C.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

D.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是(A)A.垄断统治;

B.资本输出;

C.国际垄断同盟;

D.占领殖民地

10.把一些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垄断组织形式是(C)A.卡特尔;

B.辛迪加;

C.托拉斯D.康采恩

1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C)A.银行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

D.商业资本家

1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垄断地位的资本是(B)A.产业资本;

B.金融资本C.银行资本;

D.商业资本

14.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C)

A.内容变化B.作用性质;

C.作用形式D.作用力度

15.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A)实现的A.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16.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B)实现的A.合作参与制;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利润,

17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B)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

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C)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基本特征)

29.对于输入国来说,资本输出(AB)A.促进了输入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带动输入国建设了一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C.对输入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没有任何益处;

D.给输入国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E.有可能造成输入国经济片面畸形发展

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A.永恒性B.客观性C.不变性D.终极性

11.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

这说明(A)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12.概念、判断、推理是(C)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二、多选题

3、“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象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知识纯粹思想的力量。

恰恰是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这段话阐明了(BD)A.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B.哲学随着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C.先进思想力量是事物发展的源泉D.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是哲学发展的动力E.哲学为科学提供理论指导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承认(BC)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D.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6.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ACD)A.理论要服务于实践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C.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D.这次飞跃可以使精神转化为物质

8.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做到(CD)A.通过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B.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和制作C.要把关于事物的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确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D.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第六章

1.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A苏联B南斯拉C越南D古巴

2.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B)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C两大阵营的形成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9.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B)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B.改良的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12.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

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C)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

13.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B)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16.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A)A.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C.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国家政权问题

17.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D)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农民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国家政权问题

18.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B)A.经济斗争B政治斗争C理论斗争D.议会斗争

19.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D)A.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0.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D)A.党的路线和组织原则问题B.党的战略和策略问题C.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D.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

2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C)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23.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A)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26.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C)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

27.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A)A.由谁来进行统治B.其经济基础的性质C.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D.是不是全民的民主

28.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A)A.马克思B.恩格斯C.列宁D.斯大林

29.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唯物史观C.无产阶级专政D.国家政权

31.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是(C)A.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B.建设社会主义民主C.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D.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国家建立过社会主义(ABD)A.南斯拉夫B.罗马尼亚C.奥地利D.匈牙利

2.科学社会主义的功绩是(AC)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6.社会主义建设的几种主要模式是(ABCD)A.苏联模式B.南斯拉夫模式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民主社会主义模式

7.社会主义实现模式多样化的原因在于(ABD)A.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不同B.历史传统不同C.指导思想不同D.地域环境不同

9.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是(BCD)A.帝国主义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然B.帝国主义时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必然表现C.资本主义新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

12.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ABCD)

A.攻击和反对共产主义

B.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步人社会主义

C.主张搞三权分立、多党制D.主张搞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

13.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原因在于(ABCD)A.它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B.它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C.它们的内容是一样的D.它们的形式是一样的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