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66178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docx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docx

广东省普宁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

2016--2017学年度普宁一中高二理科综合(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在答题卷对应位置涂黑;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一、单选题(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旧键断裂放出能量,新键生成吸收能量

B.常温下,任何酸、碱间反应,每生成1mol水时的中和热都相同

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都能自发进行

D.升高温度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2.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H-N键能为391kJ/mol,N≡N键的键能为946kJ/mol,

则反应:

N2(g)+3H2(g)═2NH3(g)△H=?

A.+46kJ/molB.+92kJ/molC.-46kJ/molD.-92kJ/mol

3.已知反应:

①2H2O(g)=2H2(g)+O2(g)ΔH1②Cl2(g)+H2(g)=2HClΔH2

③2Cl2(g)+2H2O(g)=4HCl(g)+O2(g)ΔH3则ΔH1、ΔH2、ΔH3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B.ΔH1-ΔH2=ΔH3C.ΔH1+2ΔH2=ΔH3D.ΔH1-2ΔH2=ΔH3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A.

══

B.

══

C.

══2CO2(g)+2H2O(l)

D.

══

5.下列有关如图所示原电池装置描述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作负极B.铁片上的反应:

Fe-2e-=Fe2+

C.铁电极附近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 

D.电子由石墨电极通过导线流向铁电极

6.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

A.2N2(g)+O2(g)===2N2O(g)ΔH=+163kJ·mol-1

B.Ag(s)+

Cl2(g)===AgCl(s)ΔH=-127kJ·mol-1

C.HgO(s)===Hg(l)+

O2(g) ΔH=+91kJ·mol-1

D.H2O2(l)===

O2(g)+H2O(l) ΔH=-98kJ·mol-1

7.如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4>2>1>3 B.2>1>3>4 C.4>2>3>1 D.3>2>4>1

8.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A.温度和压强B.反应物的浓度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D.催化剂的加入

9.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3Zn+2K2FeO4+8H2O

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Zn-2e-+2OH-=Zn(OH)2

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Fe(OH)3-3e-+5OH-=FeO42-+4H2O

C.放电时每转移3mol电子,正极有1molK2FeO4被氧化

D.放电时的正极在充电时须接电源正极

10.下列过程需要通电才能进行的是()

①电离②电解③电镀④电泳⑤电化学腐蚀

A.①②③B.②③⑤C.②③④D.全部

11.一定量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铝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应向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  )

A.NaOH(固体)    B.CH3COOHC.NaCl(固体)      D.CH3COONa(固体)

12.450℃时,反应H2(g)+I2(g)

2HI(g)的K=50,由此推测在450℃时,反应

2HI(g)

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A.50B.0.02C.100D.无法确定

13.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下列几种说法:

1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2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L-1·s-1

3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1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

A(s)+2B(g)

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④B物质的量浓度

A.①④B.②③C.②③④D.只有④

1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M(g)+N(g)

R(g)+2L(?

),此反应符合下面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16.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错误的是()

A.制铝:

电解熔融态氯化铝B.制铁:

以铁矿石为原料,CO还原得铁

C.制镁:

电解熔融态氯化镁D.制钠:

电解熔融态氯化钠

17.某学生欲完成2HCl+2Ag═2AgCl+H2↑反应,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

A.B.B.C.D.

18.在常温常压时,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C4H10)气体,放出热量QkJ(Q>0),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CO2+2NaOH=Na2CO3+H2O,共消耗了4mol•L-1的NaOH溶液200mL.则此条件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4H10(g)+O2(g)═4CO2(g)+5H2O(l)△H=-QkJ•mol-1

B.C4H10(g)+O2(g)═4CO2(g)+5H2O(l)△H=-10QkJ•mol-1

C.C4H10(g)+O2(g)═4CO2(g)+5H2O(l)△H=+10QkJ•mol-1 

D.C4H10(g)+O2(g)═4CO2(g)+5H2O(g)△H=-10QkJ

19.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

C.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

Z(g)

20.可逆反应:

2NO2

2NO+O2在密闭容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1)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

(2)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

(3)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的比为2:

2:

1的状态

(4)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5)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1)(3)(4)         B.

(2)(3)(5)

C.

(1)(4)(5)         D.

(1)

(2)(3)(4)(5)

21.将4molA气体和3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

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

②物质B的体积分数是40%

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

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1.0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

xA(g)+yB(g)

zC(g),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两倍,测得A的浓度变为0.35mol/L,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x+y<zB.平衡正向移动C.B的浓度增大D.A的转化率降低

23.化学反应N2+3H2⇌2NH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2(g)+3H2(g)⇌2NH3(l)△H=2(a﹣b﹣c)kJ/mol

B.N2(g)+3H2(g)⇌2NH3(g)△H=2(b﹣a)kJ/mol

C.0.5N2(g)+1.5H2(g)⇌NH3(l)△H=(b+c﹣a)kJ/mol

D.0.5N2(g)+1.5H2(g)⇌NH3(g)△H=(a+b)kJ/mol

24.可逆反应aX(g)+bY(g)

cZ(g)在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B.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C.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D.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9分)依据该反应:

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写物质名称);

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电极。

26.(8分)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大苏打,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试剂。

某同学进行了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的有关实验,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如下(见表格),请结合表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反应原理Na2S2O3+H2SO4===Na2SO4+H2O+SO2↑+S↓)

实验序号

反应温度(℃)

参加反应的物质

Na2S2O3

H2SO4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0

10

0.1

10

0.1

0

B

20

5

0.1

10

0.1

5

C

20

10

0.1

5

0.1

5

D

40

5

0.1

10

0.1

5

(1)在上述实验中,反应速率最快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在比较某一因素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时,必须排除其他因素的变动和干扰,即需要控制好与实验有关的各项反应条件,其中:

①能说明温度对该反应速率影响的组合是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下同);

②A和B的组合比较,所研究的是__________因素对速率的影响,与该组合研究问题相同的组合是____________

③B和C的组合比较,所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利用了出现黄色沉淀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请你分析为何不采用排水法测量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的大小进行比较(写出一个理由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9分)为了探究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有关还与电解质溶液有关,某学生做了如下的实验

编号

电极材料

电解质溶液

电子流向

Mg—Al

HNO3(浓)

Mg→Al

Mg—Al

HCl(aq)

Mg→Al

Mg—Al

NaOH(aq)

Al→Mg

Al—Cu

HNO3(浓)

Cu→Al

根据以上表格内容回答:

(1)实验①中Mg作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发生__________(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实验③中Mg作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②中Al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④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6分)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A和2molB两种气体相混合后于容积为2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

xC(g)+2D(g),2min末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了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4mol/L,请填写下列空白:

(1)x值等于________________

(2)A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生成D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如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则平衡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2)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

q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如图所示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的体积

分数的关系曲线。

根据图象填空

①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m+n______q;(填“>”.“<”或“=”)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

(3)在FeCl3+3KSCN

Fe(SCN)3+3KCl的平衡体系中,回答下列问题:

(填“正向”、“逆向”、“不”)

①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SCN固体,平衡___________移动。

②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Cl固体,平衡___________移动。

29.(10分)反应① Fe(s)+CO2(g)===FeO(s)+CO(g);△H1=akJmol-1反应② CO(g)+1/2O2(g)===CO2(g);△H2=bkJmol-1测得在不同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值随温度的变化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a       0(填“>”、“<”或“=”)。

在500℃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Fe和CO2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4mol,10min后达到平衡状态,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用CO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2)700℃反应①到平衡,要使该平衡向右移动,其它条件不变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填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B.通入CO2   

C.升高温度到900℃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3)由反应①和②可求得反应 2Fe(s)+O2(g)===2FeO(s)△H3中的△H3=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高二理科综合(化学)参考答案

1、选择题

1-5AABAB6-10DACCC11-15DBBAC16-20ACBCC21-24ADBC

2、非选择题

25.(9分)

(1)铜(1分)AgNO3(1分)

(2)正(1分)Ag++e-=Ag(2分)Cu-2e-=Cu2+(2分)

(3)Cu(1分)Ag(1分)

26.(共8分)

(1)D(1分) 

(2)①BD(1分) ②浓度(1分)AC(1分)

③相同温度下,哪种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更大(2分)

(3)SO2可溶于水,或SO2与水反应(2分)

27.(共9分)

(1)负极(1分)氧化反应(1分)正极(1分)

2Al+2OH+2H2O===2AlO2-+3H2↑(2分)

(2)2H++2e-===H2↑(2分)(3)NO3-+e-+2H+===NO2↑+H2O(2分)

28.(16分,每空2分)

(1)260%0.2mol/(L。

min)不变

(2)>吸热

(3)正向不

29(10分)

(1)K=c(CO)/c(CO2)(1分) >(1分)50%(2分)0.1mol/(Lmin)(2分)

(2)BC(2分)

(3)2(a+b)kJ·mol-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