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80298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docx

生命科学练习部分答案

第二节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环境条件

一、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人类的生存受大气温度、大气压力、大气含氧量、淡水和食物等环境条件的影响。

2、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它主要由血浆和组织液组成。

3、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4、小肠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就大大地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其中小肠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5、原尿和尿液在成分上的区别是:

正常人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6、肾单位是是肾的基本功能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二)单项选择题

1、正常人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B)。

A.固定不变B.相对稳定C.随机多变D.绝对平衡

2、下列器官内流动的血液,氧含量最高的是(B)。

A.右心室B.主动脉C.肺毛细血管D.体毛细血管

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存和进行各种生理活动的基本环境。

B.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内液。

C.血浆是血细胞的内环境。

D.内环境由血浆和组织液组成。

4、所谓贫血,主要是由于(A)。

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②血液的总量减少

③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④血液中的营养成分含量过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健康的成年人若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其结果是(D)。

A.三个月恢复正常B.造成终生的损失C.对人体毫无影响D.一个月可以恢复

6、动脉血的正确概念是(C)。

A.含氧和养料多的血B.含二氧化碳等废物少的血

C.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D.动脉中流动的血

7、血液和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在(D)。

A.心脏B.动脉C.静脉D.毛细血管

8、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表现在各个方面,下列属于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实例是(D)。

A.神经细胞轴突细长,与传导冲动功能相适应

B.血浆占血液总量的35%,与流动功能相适应

C.红细胞成分以血红蛋白为主,与运氧的功能相适应

D.心脏以心肌为主,与推动血液流动相适应

9、下列结构中流动着动脉血的是(C)。

A.肺动脉,左心房B.主动脉,右心房

C.肺静脉,左心房D.上、下腔静脉,左心室

10、人体对淀粉和脂肪进行消化的起始部位分别是(C)。

A.口腔和胃B.胃和小肠C.口腔和小肠D.小肠和胃

11、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时都经过的器官是(A)。

A.咽B.鼻腔C.食管D.喉

12、皮肤中与调节体温有直接关系的结构是(A)。

A.血管和汗腺B.汗腺和皮脂腺C.汗腺和角质层D.表皮和真皮的血管

13、天热时皮肤出汗多的主要作用是(C)。

A.排泄尿素防止中毒B.滋润皮肤防止干燥

C.汗液蒸发散发热量D.喝水过多及时排出

14、尿液中的尿酸、尿素是下列的哪一项经新陈代谢产生的?

(D)

A.血液B.组织液C.淋巴液D.组织细胞

(三)多项选择题

1、空气中的氧气最终被人体的骨骼肌细胞吸收以前,必须经过的系统是(AC)。

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循环系统D.内分泌系统

2、宇航员乘坐飞船飞向太空时需要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有(ACD)。

A.淡水B.生理盐水C.食物D.空气

3、下列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的是(ACD)。

A.胃腔中的胃液B.主动脉中的血浆C.输尿管中的尿液D.肺泡腔中的气体

4、下列关于原尿和尿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D)。

A.尿液中尿素的含量最高B.尿液中不含无机盐

C.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基本相同D.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四)问答题

1、下面列举了两份验血报告单,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他们可能患的疾病。

患者A贫血,理由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患者B可能有感染,理由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多。

2、右图表示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对一个男孩皮肤温度和体内温度的影响。

试分析:

(1)当周围环境温度上升时,这个男孩体内的温度怎样变化?

这种变化是怎样反映内环境稳定的?

(2)男孩的皮肤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这种变化方式与男孩体内的温度变化方式不同?

(1)当周围环境温度上升时,这个男孩体内的温度保持稳定,这种变化真实地反映了内环境的稳定。

(2)皮肤温度随外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这种变化方式与体内温度相对稳定不相同,因为体内温度的相对稳定是通过调节实现的,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体内有更多的热量通过扩张的毛细血管传递至体表。

3、内环境稳定的维持需要人体多个系统的协调配合才能实现。

试根据下图分析各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作用。

(1)消化系统的作用是补充内环境所消耗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水分;

(2)呼吸系统的作用是维持内环境中氧气和位氧化碳浓度的相对稳定;

(3)循环系统的作用是主要运输物质和交换物质;

(4)泌尿系统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外液的量和各种化学物质的浓度,以及pH的相对稳定;

(5)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是对各种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五)绘图题

二、拓展与思考

问答题

1、一位学生的手受伤后发炎了,通过肌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试说出药物到达伤口炎症处所经过的循环途径。

药物→组织液→毛细血管→小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

因此,药物在回到心脏前不可能到达伤口炎症部位。

当药物再度从心脏出发,它的流动路径将是:

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

如果这时它再次从心脏出发,才有可能通过主动脉、各级动脉和手的毛细血管达到伤口炎症部位。

2、人体下肢的骨骼肌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运输到肺部的途径是怎样的?

组织液→毛细血管→小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

第一部分练习

第一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第一节人体是怎样构成的

一、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

A代表树突;B代表细胞体;C代表轴突。

神经细胞的功能主要是接受信息、整合信息、传递信息。

2、胃壁的结构由内至外依次是:

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它们分别属于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上皮组织。

3、

(1)属于上皮组织的是食管管腔面、小肠肠腔面和肺,其细胞排列特点是紧密,细胞单层或多层,细胞间质少,该组织的功能主要是保护、吸收和扩散等。

(2)属于肌组织的是腓肠肌、小肠肌层和心脏,其细胞形态特点是腓肠肌(骨骼肌)细胞圆柱状,有横纹,多核;心脏肌细胞圆柱状,有分支和横纹;小肠肌层细胞梭状,无横纹,该组织的功能主要是收缩、运动。

(3)属于结缔组织的是血液、皮肤中的脂肪和股骨,其细胞排列特点是疏松,细胞间质多,形态多样,该组织的功能主要是支持、绝缘、保护、输送营养物质、防御病原体入侵。

4、如果皮肤不慎被划破,会流血,会感到疼。

当突然受到冷刺激时,皮肤会产生鸡皮疙瘩。

这说明皮肤中可能含有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等组织。

5、现在你对“器官”这个概念的理解是:

器官是多细胞生物体内由多种不容组织联合构成的结构单位。

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能行使一定的生理功能。

6、下图是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在图中指示线末端的括号内填入所指器官的名称。

(唾液腺)

(食管)

(胃)

(小肠)

直肠

(胰)

(肝)

胆囊

阑尾

(大肠)

消化系统的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不吸收的食物残渣。

7、下图是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在图中数字旁边标出该数字代表结构的名称。

气管

鼻腔

支气管

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8、下图是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在图中数字的旁的横线上写出该器官的功能。

肾脏:

形成尿液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膀胱:

贮存尿液

尿道:

排出尿液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器官的结构是(BCD)。

A.血液B.主动脉血管C.眼D.皮肤

2、当运动员下肢的伸肌群和屈肌群交替收缩或舒张时,身体的这种姿势可能是在(ABC)。

A.行走B.骑车C.游泳D.立正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下列正确的操作步骤是(BCD)。

A.如果要观察的细胞位于视野左上方,可将玻片稍向左上方移动

B.转动粗、细准焦螺旋,直到通过目镜看清物像为止

C.转动反光镜,直到通过目镜能够看到白亮视野为止

D.将玻片标本用压片夹固定于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

4、通过化验痰,可以初步诊断出的病变部位是(BCD)。

A.口腔B.气管C.支气管D.肺

(四)问答题

1、显微镜是生命科学中重要的研究工具。

下图是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轻微调节的结构是细准焦螺旋;

(2)取显微镜时,手握显微镜的部位应是镜臂;

(3)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组织器官的切片时,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4)用低倍显微镜观察组织器官切片时,所使用的目镜是“8X”,物镜是“15X”,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20。

2、下图分别是小肠上皮结构示意图(左)和气管上皮结构示意图(右)。

试分析这两种上皮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都有分泌细胞;

(2)细胞呈柱状;

不同点:

(1)气管上皮有纤毛;

(2)气管上皮的细胞核离基部的高度不同。

3、试根据下图所示归纳人体的结构层次。

从结构上看,人体可以分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人体五个结构层次。

也就是说,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平滑肌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平滑肌组织;由执行一定功能(贮存尿液)的不同组织(平滑肌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联合在一起构成膀胱(器官);由执行一种生理功能的器官(肾、输尿管、膀胱、尿道)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泌尿系统;由各个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

二、拓展与思考

问答题

1、下面两幅模式图分别示意了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的形态特点,试从细胞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角度分析心肌和骨骼肌的功能。

心肌细胞呈圆柱状,有横纹,细胞之间通过分支形成联系,多个细胞可以一起收缩,与心脏的泵功能相统一;

骨骼肌细胞呈圆柱状,有横纹。

细胞之间融合形成多核细胞,细胞可以很长,附着在骨骼上。

2、想一想从你吃早饭到上学的过程中,身体的哪些系统参与这个过程?

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等。

3、如图所示,从侧面看,人体的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分别以其所在的位置命名。

“驼背”是指胸曲过度前凹,请你分析可能造成“驼背”的原因。

(1)可能是先天的畸形;

(2)可能是后天幼年时坐姿不正,或常年弯腰干活。

第一节神经调节

一、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右图是人体神经系统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在圆括号内填写名称,方括号内填写字母)。

人体的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它们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前者由[A](脑)和[C](脊髓)组成,后者由[B](脑神经)和[D](脊神经)组成。

2、脑和脊髓通过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与躯体和内脏联系。

3、根据教材中的膝跳反射过程示意图,完成一个反射的基本结构,依次是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二)单项选择题

1、某人因意外变成“植物人”以后,虽然有心跳和呼吸,但其他活动的能力消失,他脑中没有损伤的部位可能是(D)。

A.大脑B.中脑C.小脑D.脑干

2、把人的左脑与右脑、大脑与小脑、大脑与脊髓相互联系的结构是  (D)。

A.脑干B.神经节C.神经中枢D.神经纤维

3、人的手碰到针尖就会马上缩回,然后感到疼痛。

这一疼痛是    (D)。

A.由感受器产生的感觉B.神经冲动传入脊髓而产生

C.冲动经过脊髓到达肌肉产生D.冲动经过脊髓上传到大脑皮层产生

4、下列反射中不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C)。

A.见光缩瞳B.遇烫缩手C.谈虎色变D.婴儿吮吸

5、某人喝醉酒以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哪一器官被酒精麻痹而引起的?

   (C) 

A.大脑B.中脑C.小脑D.脑干

6、下列现象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B)。

A.马戏团的小狗表演做算术题B.沙子进入眼,人流泪

C.望梅止渴D.学生做数学题

7、膝跳反射的中枢是(C)。

A.大脑B.脑干C.脊髓D.小脑

8、在膝跳反射实验中,你是(B)。

A.先感到叩击,再伸小腿B.先伸小腿,再感到叩击

C.伸小腿和感到叩击同时发生D.只伸小腿,没感到叩击

9、下列关于人的神经系统及其相关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B.灰质位于脊髓的中央

C.周围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及其发出的神经构成

D.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三)问答题

1、

请分析

步骤一的目的是什么?

对照实验,证明左、右后肢的反射弧结构都是完整的。

从步骤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为什么?

只有反射弧结构完整,才能出现发射(右后肢出现反射)。

左后肢缺少感受器,反射不出现。

从步骤三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为什么?

反射的中枢在脊髓,脊髓被破坏后,左、右后肢的反射弧结构均因缺少中枢而使反射不能出现。

2、临床上进行腰椎穿刺时,为什么选择在第三腰椎以下的部位进行?

因为脊髓的末端在成年人终于第一、第二腰椎之间,在第三腰椎以下穿刺可避免损伤脊髓。

3、右下图为膝跳反射反射弧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写出信息在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

木棰叩击刺激了感受器,引起感受器兴奋。

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抵达中枢,经中枢的整合,发出指令经传出神经抵达效应器(骨骼肌),肌肉兴奋,产生收缩,使小腿上抬。

4、什么是反射?

举例说明反射怎样保护身体免受伤害?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是自动的,不需要经过思考,速度较快,它可在伤害产生之前使机体脱离危险的环境。

二、拓展与思考

问答题

1、

脊髓:

膝跳反射中枢、排尿反射中枢、排粪发射中枢、缩手反射中枢等。

脑干:

眨眼反射中枢、心血管活动中枢、呼吸中枢、呕吐反射中枢、吞咽反射中枢等。

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摄食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血压调节中枢、睡眠调节中枢等

2、

危险刺激——眼睛——传入神经——皮层下神经中枢(下丘脑)——传出神经(交感神经)——心脏、肾上腺——心跳加快

第二节  激素调节

一、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人体的腺体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具有导管,叫做外分泌腺;另一类没有导管,叫做内分泌腺。

2、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相应的组织和器官。

3、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前部合成和分泌的。

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骨骼生长。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引起侏儒症;分泌过多可引起巨人症。

4、甲状腺主要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骨和脑的发育,促进代谢,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5、在下图指示线末端的扩号内填入内分泌腺的名称。

(肾上腺)

(胰岛)

(垂体)

(甲状腺)

(性腺)

(二)单项选择题

1、王丽爷爷患了糖尿病,下列物质中可以治疗糖尿病的是      (C)。

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

2、使用加碘食盐和常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以预防 (B)。

A.糖尿病B.地方性甲状腺肿C.侏儒症D.巨人症

3、人体能分泌生长激素的器官位于(A)。

A.颅腔B.胸腔C.腹腔D.盆腔

4、既分泌激素,又分泌消化液的器官是 (D)。

A.肝脏B.淋巴结C.卵巢D.胰脏

5、饭后,人体内能分泌激素调节血糖浓度。

分泌该激素的器官位于 (C)。

A.颅腔B.胸腔C.腹腔D.盆腔

(三)问答题

感觉器官接受外界信息,经传入神经到达各级中枢,各级中枢经过整合,将传出指令经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如下丘脑),传递至脊髓运动神经元,引起肢体运动;或内脏运动神经元,使脸部血管舒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另一方面,内脏运动神经元支配肾上腺髓质,使髓质激素分泌增加,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显著增高。

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在整体状态下,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是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的。

(四)配对题

请根据各内分泌腺及其所分泌的激素的功能,将以下病症与相应的病因连线:

地方性甲状腺肿胰岛素分泌不足

呆小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侏儒症缺碘

巨人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功能亢进

甲亢婴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二、拓展与思考

问答题

1、

养殖企业、养殖户为了提高食用畜、禽、鱼的产量,大量使用添加了激素的饲料。

尤其是一些生长期较长而价格较高的动物,如鳖、蟹等。

人们在食用了这些富含激素的肉类后,激素逐步在体内积蓄,就会影响食用者的生殖发育和正常成长。

2、

应急状态下,由于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使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增加,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显著增高。

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如果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下去,就会造成心血管功能障碍,高血压就难以避免了。

第三节基因与人体性状

一、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小红的母亲有耳垂、双眼皮;父亲有耳垂、单眼皮;小红无耳垂、单眼皮。

请你从①有无耳垂②双、单眼皮两个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

(1)父母有耳垂,小红无耳垂,这说明了生物的变异现象。

(2)父亲是单眼皮,小红也是单眼皮,这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2、染色体主要由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两种。

如果两头黑牛交配生产了一头棕色的小牛,那么属于显性性状的是黑色,隐性性状的是棕色。

(二)单项选择

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A.哥哥单眼皮,弟弟双眼皮B.姐姐高,妹妹瘦

C.鸭子和家鸽都长有绒毛D.白萝卜根较大、红萝卜根较小

2、从母羊甲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注入到母羊乙去掉核的卵细胞中,结合后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形成早期胚胎,再植入到另一只母羊丙的子宫内,出生的小羊长得   (B)。

A.难以预测B、像甲C.像乙D.像丙

3、下列有关染色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B.染色体在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均存在

C、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D.每条染色体的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4、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的是        (A)。

A.卵细胞B.受精卵C.白细胞D、上皮细胞

5、人精子细胞的染色体可能为      (D)。

A.44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B.22条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

C.11条常染色体+Y性染色体D.22条常染色体+X性染色体

6、假如一个性状总是从父亲直接传给儿子,由儿子直接传给孙子,那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最可能的位置是         (B)。

A.位于常染色体上B.位于Y染色体上

C、位于X染色体上D.位于性染色体上

7、雌猫一胎产了3只小猫,这3只小猫的毛色各不相同。

说明生物体具有 (B)。

A.遗传性B.变异性C.进化性D.适应性

8、一对双胞胎(同卵生)的兄弟俩长大后肤色相差很大,其原因是  (C)。

A、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B、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

C.生活环境和条件有所不同 D.隐性基因发生了变化

(三)问答题

第21对染色体异常,第21对染色体有三条,比正常人多1条。

患者为男性,因为性染色体是XY。

二、拓展与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双亲中一人是基因组成为Ee的患病者,另一人表型正常(ee)。

他们的子女发病的可能性是(B)。

A.25%B.50%C.75%D.全部

(2)多指(如六指)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

如果父母双方的一方是多指(基因组成是AA或Aa),另一方正常(基因组成aa),他们的子女会(A)。

A.都患多指或一半患多指B.一半患多指,一半正常

C.全部患多指  D.全部正常

(3)人白化病是单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由于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有活性的酪氨酸酶缺乏,黑色素不能形成,使患者皮肤、毛发白化,虹膜和脉络膜缺少黑色素呈浅红色,患者畏光。

如果父母双方表型正常,但都是突变基因的携带者(指基因型为Aa),他们的子(女)患病的可能性是(B)。

A.0B.25%C.50%D.75%

(二)问答题

某妇女患地方性甲状腺肿,怀孕后未能及时补充碘盐,产下的婴儿患呆小症。

试问呆小症是遗传病吗?

为什么?

不是,因为呆小症是因食物中缺碘,造成甲状腺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所致,是环境造成的,基因没有发生变化。

第三章健康与疾病

第一节认识健康

一、基础练习

(一)填充题

1、健康的三要素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

身体检查各项指标正常是身体健康的表现;自我感觉良好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而拥有许多知心朋友是社会适应性良好的一种表现。

2、青春期形态发育的主要表现是体重和身高迅速增长;功能发育的主要表现是心脏收缩能力提高(或增强),肺活量增大,神经调节能力增强。

3、与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发育直接有关的物质是性激素。

4、青春期的心理特征是情绪不稳定、好兴奋和易激动。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有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