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0919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黑龙江省大庆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

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先秦诸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

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

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

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

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7月22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人就已经通过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

这种幸福观对后世的许多中国人影响很大。

B.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是幸福的重要内容,但与之相较,精神层面的快乐则是必须的,是更应该看重的内容。

C.“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中提出的观点说明个人的发展终究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

D.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天下百姓的幸福念念不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实现幸福,即便是在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这些问题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B.不沉溺于物质享受不等同于不追求物质财富方面的幸福,先秦诸子在这方面强调的是要持一种淡泊的态度,因为他们更看重精神快乐。

C.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从而修身行道,先秦诸子认为这样做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

D.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

”他主张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高度赞赏安贫乐道的弟子,孟子主张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在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方面有重要意义。

B.墨子认为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所以,他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

C.在先秦诸子看来,只有不因外在的诱惑而丧失气节,不因外在的压力而改变主见,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

D.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这是一个追求幸福之人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的体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东家秦悦

东家不像个东家。

一脸疲倦,从粥厂踱回,一碗稀粥,一个黑不溜秋的馒头,吃完,倒杯酒,滋——滋——,那个香甜,那个美妙,仿佛困顿瞬间灰飞烟灭。

东家,富甲一方,闻名遐迩,善饮,常饮康百万酒。

以前,与一帮文人雅士聚,东家说“吴酒一杯春竹叶”“李白斗酒诗百篇”“劝君更尽一杯酒”“桃李春风一杯酒”,还说怀素醉酒书《自叙帖》,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醉而行云流水挥洒经典。

饥馑,可怕的饥馑来了。

东家没了闲情逸致,诗情画意,有的,是雄心,打败饥馑这只魔鬼的万丈豪情。

但,每晚饭后东家的一杯酒,雷打不动。

听着东家的陶醉声,下人们大咽口水,心中,一股温暖在奔腾:

灾荒,不怕,马上会过去。

好日子,不远了!

酒中乾坤大。

东家躺下,片刻,沉沉进入了梦乡。

次日,醒来,东家袖手,低头,沉思,慢慢地踱向粥厂,若不是那身半新不旧的长衫,咋看咋像个饥民。

大灾之年,一碗稀粥,对饥肠辘辘的灾民,就是美味佳肴;

一碗粥,能救活生命垂危的饥民,胜过琼浆玉露。

东家思绪如烟,摇曳,飘逸。

多少天来,没饿死一人。

东家心中满是欣慰灿烂。

东家的粥厂,最大,最红火。

消息长了翅膀,早飞向四面八方。

路上,络绎不绝的灾民蹒跚而来。

因饿,他们比蚂蚁走得还慢,还缓,摇摇晃晃,像风中瑟瑟发抖的枯叶。

每天,东家的粥厂,热气腾腾,芳香四溢,与饥馑、与死亡顽强而热烈地叫板。

可是,这段时间,管家却形容枯槁,时不时,陷入沉思,轻轻地长吁短叹。

随着时间的挪动,管家的忧郁,更重了,更浓了,有时,喃喃自语,没人听清,也顾不上听。

其实,他心中有一股火,左冲右突,差点憋不住,想喷发出来,但最终,还是压了下去。

当如血的夕阳又一次不堪重负轰然坠落地平线,东家慢慢地踱回去,吃饭,然后,品酒。

管家进来,慌慌张张,吞吞吐吐,唠唠叨叨。

东家听明白了,听明白了的东家,很淡泊,很平静,如一池水,水波不兴。

东家神色凝重,一字一板,掷地有声。

那是,海一样的胸襟,山一样的气度!

管家哑了,默默退出,可是,眼前晃动的,是东家消瘦的脸颊,单薄的身材。

瘦而高的东家,如一节长长的竹竿,硬硬地重重地抽打在管家的心上。

失血苍白的日子,让人麻木。

没有人清楚,日子的车轮沉重而缓慢地转了多少圈。

始终,管家的心,五味杂陈,潮潮的,热热的。

有时,他忧心忡忡,愁肠百结;

有时,他无怨无悔,悲壮慷慨。

小麦,珍珠似的小麦,运来了一车又一车。

玉米,金粒一样的玉米,运来了一车又一车。

还有,高粱,大豆,红薯……

都说,东家有个聚宝盆,从盆里取粮,永远也取不完……

粥厂,可爱的粥厂,在多灾多难中,擎起了一面鲜艳的生命之旗。

成千上万的灾民,幸运地活了下来。

在望眼欲穿中,大雨终于来了。

欢快的雨水,急不可耐地扑向龟裂的大地。

无数声音呐喊:

老天爷!

此时的东家,青枝绿叶,绽放出久违的喜悦和激动。

“牲口卖了,地卖了,首饰卖了,房契卖了,铺子卖了……”管家再也忍不住了,压抑长久的秘密,呼啸而出,砸得饥民个个像木桩,呆呆的。

饥民跪倒一大片,向东家叩首,泪水雨水交织在一起。

他们用最真诚的方式表达心声……

一个个秘密,争先恐后从他嘴里蹦出,再也拦不住,挡不住。

天旱时,东家停了酒的酿造;

已酿成的,运往外省,换成了大量的粮食。

那时,有官商找上门,让东家造酒,负责销售,说饥荒时没人造,造,可获暴利。

东家怒发冲冠,严词拒绝,叹息,谁能做如此暴殄天物泯灭良心的事?

说着,说着,管家成了泪人儿,哽咽不已。

泣不成声的管家再也讲不出那个藏在心里差点发酵的秘密:

东家饮的,不是自制的康百万酒,而是水!

东家是谁?

河南巩义的康百万!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9年第10期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东家从粥厂回来后,一碗稀粥,一个馒头,吃完,“滋——滋——”喝酒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他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B.文中写东家的粥厂“与饥馑、与死亡顽强而热烈地叫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当时粥厂红红火火的经营状态。

C.文章恰当运用神态、肖像、动作、心理等描写方式,巧妙地安排故事情节,形象地刻画了东家这一人物形象,主题鲜明。

D.文中写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红薯等一车车运来,表现了东家实力雄厚,灾难到来时能够从容应对,突出东家形象的高大。

5.作者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管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分)

 

6.文章结尾揭示:

“东家饮的,不是自制的酒,而是水!

”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悲愤画家”廖冰兄

著名漫画家廖冰兄一生作品达上万幅,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宽广的人文胸怀,被称作“浓缩的百年中国史”。

其中,尤以“为被害的善良而悲,为害人的邪恶而愤”的“悲愤漫画”最为出名。

“悲愤漫画”成为廖冰兄代千万人发声的最好工具。

廖冰兄1915年10月出生于广州,读中学时即开始作漫画,20世纪30年代初期,17岁的廖冰兄开始发表漫画。

此时发表在上海《时代漫画》等刊物上的作品,虽然以趣味为主,但其中有些作品却是以幽默含蓄的笔调来批判人世的冷酷、虚伪和不公平,甚至试图穷究这些社会现象的根蒂。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廖冰兄画了一批宣传抗日的漫画,然后带到广州、武汉展出。

1938年秋,廖冰兄又创作了《抗战必胜连环画》。

这套连环画200多张作品立意新颖,题材广阔,刻画入木三分。

这些作品“无论在前线还是在后方,都犹如激励军民的号角,响彻云天;

更如射向敌人的炮弹,威力强大。

它们和千千万万的正规军和游击队融为一体,并肩作战,终于赢得了这场民族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蒋介石在美国的扶持下加紧调兵遣将,准备发动全国内战。

惨遭八年战乱中的中国人民又一次面临光明与黑暗的抉择。

此时,廖冰兄用了半年时间,画了一百多幅漫画,以总题为《猫国春秋》,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展出,这组画抒发了人民对蒋介石独裁政权暴虐与腐败的积愤,以人形的猫鼠来隐喻反动派中的各种分子既狼狈为奸,又互相争夺的丑态,喷发着对蒋家王朝暴虐和腐败的积愤。

其中《染血求知》为代表作,当时贪官污吏层层剥削经费,使当时在校学生的伙食质量急剧下降,即便如此,学生们仍然在蚊虫肆虐、夜无明灯的环境下读书学习。

这是一幅20世纪40年代中国惊心动魄的“寒士图”。

作品展出时人海如潮,不少学生、农民、工人竞相携带铺盖,披星戴月徒步赶到展区,露宿街头,通宵达旦排队购买入场券。

作品对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争取和平反对内战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影响如此广泛的画展是前所未见的。

1947年,内战已经打响。

廖冰兄移居香港。

到香港后,廖冰兄加入了中共香港文委领导下的“人间画会”。

在廖冰兄的倡议下,“人间画会”举办了“风雨中华”大型漫画联展,反映了中国“遍地哀鸿,弥天战火;

金风钞雨,动荡中华”的现状。

这是香港有史以来观众最多,影响最大的政治漫画展。

建国初期,为配合形势,廖冰兄作了不少时政漫画,其中《打油词画赠教条主义者诸公》为代表作。

这组画对“花朵必须向上,太阳只需初升,画人定要笑盈盈,作画清规三订”的教条主义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今天看来仍具有借鉴意义。

1957年,廖冰兄也因此画被打成右派,自此停笔长达22年。

1979年,经过拨乱反正之后,廖冰兄的被“活埋了二十年”的漫画重新走上历史舞台。

在廖冰兄晚年的作品中,以对十年浩劫进行深刻反思的组画《噩梦录》(1979年)和《残梦纪奇篇》(1994年)的影响最大,令人警省。

其中《蝇的株连》记录了“极左”路线制造的历次政治运动——“用重磅的炮弹对付一只小小的苍蝇”,而炸弹之下是无数无辜的良民。

画面令人触目惊心。

《自嘲》描绘了自己长期封闭在瓮中,身心扭曲,痛苦不堪;

在瓮破之后,仍然不敢动弹的状态。

表面上,这幅画描绘“文革”留下的精神创伤,反映的是个体的悲剧,实质上概括了整个中华民族一代人的悲剧。

作品于夸张之中满含辛酸,于感慨之中多有庆幸,成为那个特殊时代不可磨灭的符号。

“漫画不是玩笑,不是点缀,漫画是一种责任。

”这正是廖冰兄倾尽一生为之奋斗的座右铭。

【相关链接】

①廖冰兄(1915~2006),我国著名漫画家,其漫画尖锐活泼,针砭时弊,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义。

融中国画、西洋画、儿童画、版画、水彩、水粉画于一身,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2003年9月,荣获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颁发的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成就奖,出版有《冰兄漫画》(1932年至1982年作品选)。

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9月22日去世,享年91岁。

②中外古今的漫画大师大都偏于幽默以及所谓黑色幽默,而我的作品却偏于发泄悲愤,不是使人感到轻松,而是感到压抑、震撼。

为被害的善良而悲,为害人的邪恶而愤,故我所作多是悲愤漫画。

(廖冰兄自语)

③廖冰兄有火一样的性格。

他生性刚烈,从来不怕得罪人,历经多个时代而尖刻批判的“硬汉”精神不改。

画如其人。

他的画中有蔑视王法僧规、锄强扶弱的鲁智深;

有憨直、纯真、天不怕、地不怕的黑旋风李逵……(著名漫画家方唐评廖冰兄)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廖冰兄中学开始创作漫画,一生作品达上万幅,尤以“悲愤漫画”最为出名,他也被称为“浓缩的百年中国史”。

B.中外古今的漫画偏重于幽默,但廖冰兄却选择了令人感到压抑的“悲愤漫画”,可见他有着超出常人的胆识与气魄。

C.为了对黑暗现实进行揭露和批判,廖冰兄画了一幅题为《猫国春秋》的画,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展出,引起轰动。

D.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廖冰兄人生不同阶段的主要漫画创作,并对廖冰兄的艺术成就和人格品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8.廖冰兄为什么选择创作“悲愤漫画”?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分)

9.对十年浩劫进行反思是“文革”结束后的一大创作主题,巴金先生创作了散文集《随想录》,廖冰兄也创作了《噩梦录》和《残梦纪奇篇》等漫画,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种“反思创作”的理解,并从民族发展的角度谈谈“反思”的现实意义。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崔慰祖,字悦宗,清河东武城人也。

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

慰祖解褐奉朝请。

父丧不食盐,母曰:

“汝既无兄弟,又未有子胤。

毁不灭性,政当不进肴羞耳,如何绝盐?

吾今亦不食矣。

”慰祖不得已,从之。

父梁州之资,家财千万,散与宗族。

漆器题为“日”字,“日”字之器流乎远近。

料得父时假贳文疏,谓族子纮曰:

“彼有自当见还;

彼无吾何言哉?

”悉火焚之。

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为始安王遥光抚军刑狱,兼记室。

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

慰祖辄辞拙,非朔望不见也。

建武中,诏举士,从兄慧景举慰祖及平原刘孝标并硕学。

帝欲试以百里,慰祖辞不就。

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尝于吏部省中宾友俱集,各问慰祖地理中所不悉十余事,慰祖口吃,无华辞,而酬据精悉,一座称服之。

朓叹曰:

“假使班、马复生,无以过此。

慰祖卖宅须四十五万,买者云:

“宁有减不?

”答曰:

“诚异韩伯休①,何容二价?

”买者又曰:

“君但卖四十六万,一万见与。

”慰祖曰:

“岂是我心乎?

”少与侍中江祀款交,及祀贵,常来候之,而慰祖不往也。

与丹阳丞刘沨素善,遥光据东府反,慰祖在城内。

城未溃一日,沨谓之曰:

“卿有老母,宜出。

”命门者出之。

慰祖诣阙自首,系尚方,病卒。

慰祖著《海岱志》,起太公迄西晋人物,为四十卷,半成。

临卒,与从弟纬书云:

“常欲更注迁、固二史,采《史》《汉》所漏二百余事,在厨簏,可检写之,以存大意。

《海岱志》良未周悉,可写数本,付护军诸从事人一通,及友人任昉、徐寅、刘洋、裴揆,令后世知吾微有素业也。

”又令以棺亲土,不须砖,勿设灵座。

选自《南齐书》列传第三十三

【注】①韩伯休,东汉人,因卖药三十多年从不接受还价而为世人所知。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B.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C.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D.好学聚书/至万卷/邻里年少好事者/来从/假借日数十帙/慰祖亲自取/与未尝为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汉》指《史记》《汉书》,都属于纪传体史书。

在经史子集中属史部,而《全唐诗》《宋词选》则属于集部。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左右各一,中间为通道。

又可借指宫廷。

“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代其他人的死亡均称为“死”。

D.“从事”,官名。

汉制,州刺史的辅佐官吏如别驾、主簿、功曹等均称从事史。

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都自辟僚属,多称“从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慰祖出身官宦家庭,为人孝顺。

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奉朝请。

父亲去世后他坚持不吃盐,在母亲的劝说下他改变了这种做法。

B.崔慰祖家庭殷实富裕,仗义疏财。

他的父亲在梁州有很多财产,崔慰祖分给了自己的族人;

别人借欠父亲的钱款,他不但不索回,还将人们的租借字据全部烧掉。

C.崔慰祖有才华,不善言辞却能服众。

国子祭酒沈约、吏部郎谢朓的朋友曾经向崔慰祖询问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他的回答有理有据,令人折服。

D.崔慰祖在历史方面颇有研究,却著述未竟。

他想对司马迁和班固的历史著作再作注释,因早逝未能如愿,其《海岱志》也只完成了一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遥光好棋,数召慰祖对戏。

译文:

(2)少与侍中江祀款交,及祀贵,常来候之,而慰祖不往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西江月①  【宋】苏轼

  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

障泥④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⑤。

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

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

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

②弥弥:

水波翻动的样子。

③层霄:

弥漫的云气。

④障泥:

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⑤琼瑶:

美玉。

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濒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

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

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C.“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D.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15.请从表达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每个空1分)

(1)人们常说:

“活到老,学到老。

”《荀子•劝学》中的“”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神游故国后,用“ 

, 

”来抒发自己多愁善感而顿觉年华逝去的感叹。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每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似乎都与技术变革息息相关。

如今,正是新的技术革命爆发的前夜。

②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③在义工联盟中,他不仅是发起人、带头者,更是义工精神的实践者、坚守者,时时处处都处心积虑,亲力亲为。

④82岁高龄的袁隆平面对辉煌没有任何改变,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实验田,依然从北到南查看育种基地。

⑤莫言小说最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

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⑥自2019年6月起,经过三个月的改造,仁和花园焕然一新。

如今,小区活动广场内篮球场、健身器材、桌椅等一应俱全。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峰会期间新闻中心共接待大约来自近70个国家中外媒体记者共1.8万人次,并成功举办12场新闻发布会。

B.在里约残奥会上,中国残奥代表团共获107枚金牌、81枚银牌和51枚铜牌,239块奖牌的骄人成绩连续第四次占据金牌榜与奖牌榜双第一。

C.根据国家统计局9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创下今年以来新低。

D.日前,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至此,全国已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的省份达到30个。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脑一旦生锈,①有童话般的电脑问世,②无法写出好的作品来。

③先进的电脑,也接受人脑的信号制约;

人脑④停滞不前,作为一个作家来说,⑤意味艺术生命整体的枯竭与消亡——⑥你还活着,你还戴着作家这顶桂冠。

A

即使

因为

如果

不管

B

虽然

还是

只要

尽管

C

D

可是

就是

一旦

20.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而简练的句子,使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