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0936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球概论教学大纲Word下载.docx

教学难点:

区别各种天球坐标系。

本章主要学习地球和地理坐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天球和天球坐标。

天球坐标有四种:

地平坐标系、第一赤道坐标系、第二赤道坐标系、黄道坐标系,我们在掌握这四种天球坐标概念的基础上,要会区别各种坐标系以及它们各自的用途。

第一节地理坐标(4课时)

1、地球及经纬线

2、经度和纬度及地理坐标

第二节天球坐标(4课时)

1、天球

天球和天球,天球上的大圆和小圆

2、天球坐标

球面坐标系的一般模式,地平坐标系,第一赤道坐标系,第二赤道坐标系,黄道坐标系,各种天球坐标系的区别

参考资料与自学时数:

参考书:

金祖孟,数理地理,修订本,北京:

中华书局,1958。

自学时数:

思考题:

1、什么是纬线和经线?

什么是纬度和经度?

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

为什么纬线是整圆,而经线是半圆?

2、什么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而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

怎样理解地面上两点间的东西方向既是理论上的“亦东亦西”,又是实际上的“非东即西”?

3、何谓天球周日运动和太阳周年运动?

为什么会有夜半中星的变化?

4、举出下列天球大圆的两极:

地平圈;

子午圈;

天赤道;

卯酉圈;

黄道;

六时圈。

5、举出下列天球大圆的交点:

子午圈与地平圈(南点,北点);

子午圈与天赤道(上点,下点);

子午圈与卯酉圈(天顶,天底);

子午圈与六时圈(天北极,天南极);

天赤道与地平圈(东点,西点);

天赤道与黄道(春分点,秋分点)

6、为什么时角向西度量,而赤经则要向东度量?

7、天球上哪一点的赤纬(δ)和赤经(α)等于零?

又,该点的黄纬(β)和黄经(λ)是多少?

(春分点,0,0;

8、北天极的黄纬和黄经是多少?

北黄极的赤纬和赤经是多少?

(查天球仪)

9、某恒星的方位和高度都是45º

,问:

须在天空的哪一部分去寻找?

(西南方半空)

10、在何地(指纬度)观测,天体的赤纬与高度相等,时角与方位相等(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道坐标系合二为一)?

(南北两极)

11、已知恒星时s=6时38分,某恒星再过2时10分上中天,试求该恒星的赤经。

(8时48分)

12,已知某恒星的赤经α=20时38分,当恒星时为23时17分时,该恒星的时角是多少?

(90º

--35º

--23º

26'

90º

—35º

—23º

13、对35º

而言,当春分点刚升起地平的时刻,黄道与地平圈成多大交角?

当春分点刚沉入地平的时刻呢?

(先调整天球仪的纬度,然后把春分点移至东[西]方地平,就是使天赤道,黄道和地平圈同时相交于东[西]点,便可直读数

14、试推算二分二至时太阳的黄道坐标和赤道坐标,填下表:

太阳黄纬

太阳黄经

太阳赤纬

太阳赤经

春分

夏至

0

90º

23º

6h

秋分

180º

12h

冬至

270º

--23º

18h

15、已知纬度=31.5º

N,恒星时S=9时45分,试推算下列各点的地平坐标和赤道坐标。

填下表

第二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8课时)

太阳系。

地月系的相互绕转。

在本章了解恒星和星系的基础上,要着重掌握太阳和太阳系以及月球和地月系统的有关知识。

第三节恒星和星系(3课时)

1、恒星

恒星,恒星的运动,恒星的发光与光谱,恒星的亮度和光度,恒星的多样性

2、星系

银河与银河系,太阳在银河系的位置和运动,河外星系

第四节太阳和太阳系(3课时)

1、太阳

太阳的概说,太阳的距离、大小和质量,太阳的热能、温度、热源,太阳的大气,太阳活动

2、太阳系及其组成

太阳系,九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

第五节月球和地月系(2课时)

1、月球

月地距离,月球的大小,月球的质量,月面的物理特征

2、地月系

地月系运动的实质,月球的自转,月相和朔望月

金祖孟,普通自然地理讲义,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58。

6

1、什么是恒星?

恒星为什么会发光?

光谱能传递天体的什么信息?

2.什么是恒星的亮度和光度?

什么是视星等和绝对星等/两种星等怎么换算?

为什么绝大多数恒星的绝对星等高于它们的视星等?

3.比5等星亮500倍的恒星,其星等为几等?

4.织女星(天琴座)的视星等为0。

1,若其距离增加为10倍,这时,

它的星等将几等?

肉眼还能到它吗?

5.什么是赫罗图?

它在恒星理论上有何重要意义?

6.比较银河与银河系?

什么是河外星系和总星系?

第四节太阳和太阳系

1.太阳的距离,大小和质量是怎么测定的?

2.何谓太阳大气?

什么是“太阳风”?

何谓太阳运动?

太阳活动对地球

产生什么影响?

3.哥白尼“日心”体系的基本思想与重要意义是什么?

什么是开普勒定

律?

牛顿是如何发展开普勒的行性运动定律?

它对天文学的发展有何

贡献?

4.设某行星距太阳为25天文单位,那么,它饶太阳公转的周期应有多长?

设某小行星饶太阳公转的周期为8年,问:

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多少?

5.行星如何分类?

比较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内行星与外行星的差别;

比较

类地行星与类木行星,它们的物理性质与化学组成有何差异?

6.彗星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什么是流星体和流星?

如果地球没有大气,地上仍能看到彗星吗?

仍能看到流星吗?

7.康德”星云说”的基本论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8.古人怎么知道月球是最近的天体?

对地球来说,月球又是一个重要的天体,为什么?

8.试比较月球的地平视差和它的视半径,两者的比率说明了什么?

10.地球的返照率为月球的6倍,试计算地球在月球天空中的亮度,比月球在地球天空中的亮度大多少倍?

(提示:

月球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3.7)

11.什么是同步自转?

为什么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总是它的同一个半面?

12.在地球上观测,月亮在地平上升起(自上缘露出地平到下缘脱离地平),大约需时2分钟.问:

若在月球上观测,地球”升起”需多长时间?

13.什么是恒星月?

什么是朔望月?

两者有何不同?

14.上弦月何时中天?

下弦月呢?

半月时,满月位于天空何方?

1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该指何种月相?

16.”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夜半月落,该是什么月相?

第三章地球的运动(12课时)

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

恒星的周年之差。

本章在整个地球概论课程中是重点章节之一,要学习地球自转的规律和地球公转的规律性以后,进一步学习地球自转的后果和地球公转的后果。

第六节地球的自转(6课时)

1、地球自转的发现及其证明

地球自转的发现,地球自转的证明

2、地球自转的规律性

地轴的发现,地轴的进动,极移,地球自转的周期,真太阳日与平太阳日

3、地球自转的后果

不同天体的周日运动,不同纬度的周日运动,水平运动的左右偏转

第七节地球的公转(6课时)

1、地球公转的一般概述

地球公转的方向,绕转中心问题,

2、地球公转的物理证据

恒星的周年视差,恒星的光行差,多普勒效应

3、地球公转的规律性

地球轨道,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的速度

4、地球公转的后果

太阳周年运动,行星同太阳的会合运动,月球同太阳的会合运动

傅承义,地球十讲,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6。

1.在北半球,傅科摆向什么方向偏转?

南半球呢?

赤道呢?

在北纬30处,

傅科摆的偏转速度是多少?

2.什么是极移和进动?

一地的经度和纬度因极移而发生变化,但不会因进动而发生变化,为什么?

3.由于岁差,天极描成5°

的弧,约需多少年?

在怎样的条件下,岁差现象将消失?

4.假如地球形状更扁些,那么,进动将变得更快些还是更慢些?

假如月地距离更近些呢?

假如地球密度更大些呢?

有假如地球自转更快些呢?

5.为什么视太阳日长度会有季节变化?

为什么二至日的视太阳日长度大于二分日?

为什么最长的视太阳日不是南至日,而在南至日之后/

6.地球自转速度怎样因纬度和高度而不同?

在纬度60°

处,自转速度减为多少?

7.某恒星中天时,正好位于当地(纬度为)的天顶,问:

该恒星的赤纬为多少?

8.在纬度处,天体上中天时,其方位是多少?

是否所有天体都一样?

9.某恒星离天北极23°

它是否永远位于上海(31°

N)的地平之上?

10.在地球饶太阳公转的证明中,何种证据同时也给出了地球轨道的大小?

11.设某恒星的周年视差为0.1″,其视星等为0.1等,那么,它的距离为多少秒差距?

它的绝对星等是几等?

12.试比较恒星年视差与光行差的异同。

其恒星位置的偏离方向有何差异

13.由观测得知,太阳的最大视半径p=32′26″,最小视半径q=31′31″,据此,确定地球轨道的偏心率e的大小(提示:

太阳视半径的大小与日地距离成反比)。

14.什么是恒星的会合运动?

会合周期长短决定于什么?

在会合运动中,地内行星与地外行星的表现,有何不同?

15.设在天空中距太阳90°

以外的地方看到某行星,问:

该行星是地内行星,还是地外行星?

为什么?

16.已知火星的会合周期为780日,试确定其公转的恒星周期。

17.行星为什么会发生逆行?

行星在什么时候发生逆行?

18.是比较恒星月与朔望月的不同。

在地球上,恒星日与太阳日的长度,相差约4分。

问:

在月球上,一个“恒星日”与一个“太阳日”相差多少?

第四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2课时)

四季和五带。

太阳高度。

本章也是地球概论课程的重点章节之一,要着重领会与地理学密切联系的四季和五带,在此基础上学习历法和时间的基本知识。

第八节四季和五带(4课时)

1、 

太阳的回归运动

太阳的回归运动概说,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

2、 

昼夜长短概说,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昼夜长短的其他因素,晨昏蒙影。

3、 

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的概说,决定太阳高度大小的三个因素,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4、 

地球上的四季

四季概说,四季的递变,四季的划分。

5、 

地球上的五带

五带概说,五带的划分,五带分论。

第九节历法(4课时)

历法概说

历法起源。

历法分类

阴历,回历,阴阳历,中国旧历。

阳历

阳历概说,现行阳历。

第十节时间(4课时)

时间和时间单位

时间概说,时间单位,时段的换算。

钟表时刻与量时天体

恒星时与太阳时,真太阳时和平太阳时及时差的周年变化,恒星时与视时的联系,恒星时与平时的换算。

钟表时刻与地方经度

地方时及其换算,标准时概说,理论上的区时的划分及换算,法定时,日界限和日期进退,从世界时到协调世界时。

南京大学天文系,天文知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第八节四季和五带

1.什么时候太阳赤经的变化最快?

太阳赤纬呢?

2.按半昼弧公式:

cost=

(1) 

公式中的t指什么?

(2) 

昼夜等长的条件是什么?

(3) 

昼长夜短和昼短夜长的条件是什么?

(4) 

极昼和极夜的条件是什么?

3.根据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按“五.一”节的昼长,将下列各地排列序次(从长到短):

北京(40°

N)、上海(31°

N)、哈尔滨(45°

N),新加坡(1°

N)雅加达(1°

S)墨尔本(37°

S)和开普敦(34°

S).

4.根据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把个月1日按北京的昼长排列序(从长到短):

1/1,1/2

5.按正午太阳高度公式:

H=90°

-

回答下列问题:

(1)式中的“90-”可理解为什么?

(2)在何种条件下,正午太阳当顶?

在何种条件下正午太阳高度为零?

(3)6月22日,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多大?

列式推算之。

(4)这时,南半球与之相应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是多少?

(5)在30°

地方测得太阳高度h=36°

34′,问:

这次观测是在何日进行的?

6.9月23日一根竖直的杆子,在正午时的影长与高杆恰好相等,试确定该地的地理纬度。

7.黑龙江省的漠河(=53.5°

),素有“中国北极”之称。

该地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多大?

夜半太阳“低度”呢?

是否有白夜,为什么?

8.每逢新年来临之日(元旦),太阳的位置及行踪如何?

是日太阳黄经约为多少?

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

太阳直射点向北还是向南移动?

太阳直射点向赤道还是向高纬移动?

9.什么是季节的半球性因素和全球性因素?

为什么地球在轨道上接近近日点的时候我们这里却是寒冷的冬季?

10.若地球自转轴垂直于其轨道平面,将如何影响地球上各地的昼夜长短河四季变化?

11.若地球轨道的偏心率(e)增大到0.5,四季情形将变得怎样?

12.如果黄赤交角增大为45°

,这时五带会有怎样的变化?

第九节历法

1. 

某恒星的时角为1422,它的赤经是1302,试求观测时刻的恒星时。

2. 

比较视太阳时和平太阳时。

何谓时差?

时差为什么有周年变化?

具体如何变化?

为什么视太阳日长度的最大差值仅为+30秒至-21秒,而时差的极值可达+16.4分至-14.4分?

3. 

11月1日,时差为+16,问:

这一天从日出(视太阳)到正午(平午)和正午到落,日这两段时间的长度相差多少?

4. 

两地的经度差,等于太阳时之差呢?

还是等于恒星时之差?

5. 

乌鲁木齐(87°

31′E)与北京(116°

19′E)的地方时刻之差是多少?

6. 

当北京的恒星时为845时,某地的恒星钟指在5时30分,问:

该地的经度是多少?

7. 

为什么要建立世界标准制度?

它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如何划分时区?

什么是时区?

在时刻与经度的关系方面,区时如何不同于地方时?

8. 

什么是法定时?

什么是“北京时间”?

它是否就是“北京的”地方平时?

9. 

何谓日界线?

它为什么要按在180°

经线上?

怎样在日界线上进行日期进退?

10. 

一艘航轮在11月6日(星期六)驶离上海,于11月23日(星期三)抵达旧金山,问:

这艘航轮在海上过了几个昼夜?

另一艘航轮在10月12日(星期三)早晨离开旧金山,刚好经过16昼夜到达上海,问:

这艘轮船到达之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什么是协调世界时?

它同谁协调?

为何要协调?

如何协调?

第五章地球和月球(4学时)

地球和月球的关系。

日月食的规律性。

在本章主要学习地球和月球的关系,学习日食和月食的概念以及日月食的规律性。

第十一节日食和月食(4)

日月食现象

天体的影锥,日食和月食的种类,日食和月食的过程。

日月食的规律性

日食和月食的条件,食限和食季,日食和月食的周期。

2

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分别与月球的本影有关;

为何月食仅与地球的本影有关?

为什么没有月环食?

当地球上发生月偏食时,在月球的天空将发生什么?

在地球上有可能在午夜观测到日食吗?

在哪里?

本书图5-5表示发生在北纬45°

东季日没前不久的一次日全食过程。

认真分析图中的各种因素,然后,仿造该图的设计另绘一幅表示发生在南半球同纬度夏季日出后不久的一次日全食过程。

(提示南半球的周日运动是逆时针方向)

什么叫食限?

食限的大小决定于什么?

什么叫食季?

食季的长短取决于什么?

如果日偏食限为17°

,试求其食季的日数。

发生日食的次数比月食多,为什么对一地来说看到月食的次数反比日食要多?

若今年8月发生月食,那么,明年7月可能发生另一次月食吗?

今年10月又可能吗?

为什么?

如果黄白交点停止了移动,而黄白交角变得同黄赤交角一样,那么,日、月食的条件将有怎样的改变?

什么是沙罗周期?

为什么它取6585.32日而不取6585.35日?

为什么沙罗周期不能代替日、月食的具体推算?

它的尾数0.32日在日、月食预告上有怎样的作用?

第六章地球的结构和演变(4学时)

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结构。

地球圈层的演变。

在本章主要学习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地球圈层的演变和地球表面的变化,为部门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第十二节地球的形状

(2)

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引力与地球形状。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

地球是一个扁球体,地球自转和地球形状,地理纬度。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扁球体,地内物质分布和地球形状。

第十三节地球的结构

(2)

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外部结构,地震波与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表面结构

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陆地,海洋。

1.什么大地水准面?

人们怎么知道地面不是平面而是曲面?

又怎么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为什么会成为扁球体?

比较地理纬度和地心纬度,为什么地理纬度大于地心纬度?

为什么两种纬度间的差值以南北纬45度为最大?

3.什么是参考扁球体?

大地水准面的各部分怎样地偏离参考扁球体?

为什么笼统地说“地球的形状像梨”是不确切的?

4.比较面波和体波,纵波和横波,为什么地震波的传播能够反映地球的嫩内部结构?

5.地球内部分哪些圈层?

它们之间有哪些重要的界面?

在这些界面上,地震波发生怎样的变化?

地震波的影区是怎样形成的?

怎么知道地壳和地幔是固体?

外核是液体尔内核是固体?

6.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大势;

水半球和陆半球的特征各是什么?

7.大陆轮廓和海底结构各有些什么特征?

8.什么是地磁要素?

什么是偶极磁场和非偶极刺长?

简单说名偶极磁场的地磁要素的分布。

什么是地磁异常?

什么是地球磁层和辐射带?

9.地球内部物质密度怎样随深度而变化?

为什么在2900千米深处,密度陡然升高?

10.重力是什么?

地面重力怎样因纬度而不同?

地球内部重力怎样随深度而化?

为什么在2900千米深处,重力达到极大值?

11.地球内部的压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为什么接近地面和地心的层次压力增加较慢,而中间层次压力增加较快?

12.地球内部温度怎样随深度而变化?

什么叫地温梯度?

它怎样随深度而变化?

13.地幔(固体)和外核(液体)的对比,外核和内核(固体)的对比,为地内温度的探索提供了什么重要线索?

怎么知道地球内部有增温过程,而又不会有全部熔化的历史?

四、课程考核方式:

平时

期中

期末

合计

考核方法

ReportⅠReportⅡ

闭卷考试

闭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