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05738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乡镇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乡镇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乡镇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乡镇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乡镇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乡镇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乡镇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乡镇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乡镇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镇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

《乡镇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乡镇中学五年发展规划.docx

乡镇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乡镇中学五年发展规划

为高效推进XX县一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培育更多更好人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按照《XX市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实施意见》和《XX县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部署,制定本规划。

序言

XX县一中自1957年创立以来,作为铜陵地区的中学教育发祥地,始终屹立于教育改革创新的前沿。

为铜陵各行各业造就了数以十万计的知识型建设者,为高等院校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合格和优质生源,人才辈出,杰出校友遍布世界各地。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学校历经四个重要阶段:

以1978年就被批准为“XX市重点中学”为标志,完成从新建到实现规模化发展的第一阶段;以1997年成功举办四十年校庆为标志,完成从规模化到实现规范化发展的第二阶段;进入新世纪,学校发展进一步提速,2004年被授予“XX市示范高中”,xx年成为高中新课改实验学校,实行初、高中分块管理,高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业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为申报省级示范高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2008年成功跻身“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完成从本地强校进入全省名校的第三发展阶段。

现如今,学校已初步具备现代化发展的良好基础,拥有100多项荣誉称号,如:

“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板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安徽省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示范家长学校”、“安徽省读书活动先进集体”、“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和“市级文明单位”、“XX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

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聚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

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竞争和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

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XX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大力实施科教XX县战略,实现了成为全省教育强县的历史性跨越。

随着铜陵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加速,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持续增长,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正确认识办学现状,准确定位发展目标,明确制定发展任务,科学规划发展蓝图,适时调整发展策略,勇于改革,锐意创新,增强发展新能力、拓宽发展新空间,构筑发展新环境,铸就发展新成果。

一、学校发展基础分析

(一)办学基本现状

1、基础设施。

XX县一中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校园占地近100亩,建筑面积31414平方米。

拥有教学楼、实验楼、教师办公楼、行政办公楼、男女生公寓楼、餐厅、图书馆等共15幢,建有塑胶运动场、中心文化广场,配有60个标准教室、4个共280台计算机教室、2个多媒体阶梯教室、1个237席位的多功能报告厅、1个25座的教师电子阅览室,1个地理生态馆等;学校图书馆藏书4万余册,实验、电教、艺术、体育、卫生设备设施均达省级i类标准。

2、教师队伍。

现有在职教职工193人,其中,高级教师35人,中学一级教师81人;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92%,其中,硕士研究生9人。

3、办学规模。

设置三个高中年级、49个教学班,在校生2844名。

(二)发展优势与潜力

1、学校整体性变革实践扎实推进,自主发展的内驱力不断增强。

基于对学校组织机构职能审视定位,从组织架构与职能分工上作了重新的梳理,促进与引导学校领导团队以及教师思想与思维方式转变,进而实现管理重心的逐步下移,为转型性变革实践在领导与组织架构上提供保障。

逐步形成注重现状分析、整体策划、形成策略、落实措施、动态调整、反思重建的整体序列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促进学校每项工作都呈现出责任人的智慧与风格,创造与活力,让每一层面的人在实践变革中增强了责任感、主动性、发展内驱力。

2、新的办学理念参照系逐步形成,“共建共享”的学校文化正在孵化。

基于对办学归因分析和发展可能深入辨析,强化教育理念与学校的研究性变革实践相结合,形成具有新意且符合学校实际的文化价值理念。

逐步提炼以“生命自觉——对每个灵动的生命负责”为核心的办学理念。

我们追求让每位教师充分享受职业的尊严与幸福,建设“有爱心、善协作、会创造”的研究型教师队伍;我们追求让每个孩子充分享受的快乐与天真,培养“合规范、有特长、可发展”的新生代学人。

3、课堂教学改革已渐渐渗透进日常教学实践,学生主体性逐步显现。

基于对各学科新课程标准深入学习与研究,重视教师新基本功的锤炼,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学会交往;积极参与,学会展示;认真倾听,学会欣赏;善于合作,学会分享等“新常规”的养成,并落实于日常课堂。

从年级主题活动序列的构建,再到“文明班级”的创建,真正践行把班级还给学生,给予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和活动的策划设计,让学生有了实践的体验,确立班级主人意识,学会了自理、自强,增强了自信,发展了能力。

4、教师队伍基本实现新老交替,自我发展意识与愿望不断增强。

基于对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引导教师从关注教材教法到全面关注学生,关注师生在课堂、在活动中的主动发展,从关注活动的形式到关注活动过程的体验,关注活动的成效;从关注可操作的经验到关注理念的更新、教育行为的变化。

教师的工作思维方式在逐步改变,教师自我发展意识与愿望不断增强,反思与重建能力与以往相比也有了提高,以开放、自信的心态面对每一天。

近几年来,学校引进了一批青年教师,他们学历层次较高,专业发展较好,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能力,爱岗敬业,使教师队伍进一步充实优化。

5.区位优势独特,办学硬件建设得到持续改善。

我校是县城里的唯一一所普通高中,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规模稳定,生源覆盖面广。

校园临江而立,依山而筑,整体上的“空腹饱边”格局已经定形。

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呈环形分布,各项办学设施齐备。

校园中央为宽阔的绿化带,乔、灌、花、草满目皆是,突显红墙碧玻基调的校舍建筑群镶嵌在笠帽山的万绿丛中,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印成辉,为教书育人、读书学习、生活锻炼营造了优美环境。

(三)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核心办学理念与学校文化特质有待进一步提炼与解读。

在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发展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主要精力集中在具体操作层面,而对学校文化、办学特色、办学理念等的认识还缺乏系统与清晰的思考,对学校历史所积淀的治学传统和文化特质,还待于进一步发扬、传承和提升。

办学理念是否具有新意且符合学校实际的文化价值?

对办学理念的解读是否正确?

学校文化的内涵是否能诠释清晰?

在具体感悟和理解上还难以准确把握。

2、学校领导和管理层的素养与领导变革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办学中,学校管理层实际承担大量课堂教学任务,但主动策划某领域或学科整体设计的意识和能力还较欠缺,让学校领导和管理层感受现场学习力和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亟待提升,需要在提升中增强研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学校运行机制和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梳理与创新。

学校运行机制与组织、机构、制度的运作有着密切关系,而两两相对的关键性核心因素又对机制内涵有着制衡。

学校现行制度更多的是强调制度化的约束,强调各部门独立操作的即时效应,缺乏对教师群体的成长及学校整体工作的协调和长远考虑,很多工作变成应急性,显得繁琐、重复。

如对校务我们加大了民主、公开力度,教师参与率大大增强,但对决策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方面还缺乏指导,领导团队的贡献率有待增强;在常规与创新方面,常规成为叠加,创新与整合较弱;在具体工作层面中,局限于纵向深化,还未能开发并融合来自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再如评价的反馈与激励,主要是日常活动情况的反馈积累,对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系统优化。

4、教师队伍及学科改革发展的有待加强。

青年教师已成为学校主体。

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决定着一中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建立一支“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青年教师队伍,造就、培养一定数量的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已成为我校当务之急。

新课程体系尚处探索之中。

虽然近年学校开设了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但仍很薄弱,校本课程建设还处在萌芽状态。

教育科研实效不强。

将课题研究成果内化为学校改革与实践的具体行为还远远不够,校本教研的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5.生源竞争和质量竞争日趋激烈。

学校毗邻市区,与其争夺优质生源没有明显的优势。

在整个市区内,一类重点中学的品牌效应已将一流生源囊括怠尽。

要使我校对优质生源具有足够大的吸引力,必需通过长期艰辛的努力。

要实现以质取胜,任重而道远,必需坚持不懈,敢于超越。

二、办学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守“一切为学生,一心为学生”办学理念,深化“尊贤、励志、崇实、求新”校训内涵,创以致新,管以循礼,让菁菁校园承载梦想,让多彩活动激发热情,让厚重文化陶冶品格。

贯穿和谐教育一条主线,构建动机驱动型自我教育与创意模块式教学两个平台,开辟高考、竞赛、特长三条成才通道。

学习与生活并进,学校与社区共荣,在创新中走向卓越,在超越中打造品牌。

(二)办学目标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高校输送优质生源,把XX县一中建成师生共同成长乐园和共有精神家园,基本建成具有现代化水准和国际视野的品牌中学,持续发挥基础教育领域的实验、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提升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力、教师群体绩效的影响力、学校发展成就的影响力。

(三)培养目标

使学生成为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人,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成为高校的优质生源。

让才能独特的学生有展示的舞台;让心怀梦想的学生有圆梦的智慧;让纯真友善的学生有快乐的心情;让需要助力的学生有多元的支持。

求学一中,精彩一生。

三、重点发展项目

(一)基建项目

以现代化为价值取向,以安全、实用、规范为基本准则,加大办学基础设施建设,为教与学、健体、生活、交往提供一流的硬件基础。

1、新建教学大楼,设置40个标准化教室。

2、完成第八栋学生公寓建设,设置70个标准间。

3、完成学生食堂建设,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满足2000人就餐所需,并能提供个性化服务。

4、整体改造中心广场,形成高标准景区兼文化活动展示区。

5、完成体育馆建设工程,具备为学校开展体育教学与运动会,并为社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双重功能。

6、实施数字化校园升级工程。

整合学校网络中心、电教中心和图书信息中心,实现全面的网络互动化、教学多媒体化、管理数字化。

完成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工程。

扩展校园网络平台,包括网络化办公系统、教学及管理系统、校本课件研发制作系统、家校互联系统、信息查询系统,丰富教学资源库。

切实将学校各个信息孤岛统整为高端的数字化校园平台。

(二)队伍建设

突破目前人事制度管理的瓶颈,使学校的教师聘任,成为激励教师不断进步,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形成一种教师持续学习和发展的学校文化。

1、落实教师聘任制,深化教师分配制度改革。

全面落实教工聘任聘用制。

教师聘任以岗位要求和教师业绩为主要依据,优化组合,实行绩效工资。

改革教师工资结构,实行岗位工资+业绩工资,促使教师报酬与教师业绩挂钩,鼓励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多做贡献。

2、大力加强校本培训。

鼓励教师参加校本培训和教研,促使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

建立校本培训学时认定办法。

对教师个人参加校本科研、教研,撰写各类论文,出版各种专著,制作各类教育教学软件等,按一定程序和办法折合为相应校本培训学时。

3、实施名师培养计划。

支持30名左右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课程或硕士学位;选派10人左右到境外接受培训;培养10名左右国家级与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和教坛新星、10名左右省市县级拔尖人才、10名左右省市级优秀班主任。

努力造就3—5名特级教师。

(三)制度创新

以“发展学校、成就自己”为价值取向,以规范有序为基准,以人的发展为动力,以共同愿景为导向,通过制度的再设计、认识的再统一、过程的再优化来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1、创新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成立校级、年级两级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学校质量管理的目标与责任;围绕学校教学中心优化岗位设置,形成职责明确、协调顺畅的岗位体系;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工作流程;建立科学、明确的工作责任标准,把学校质量落实到每个岗位、落实到每个人员、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

2、创新学生自主管理制度。

实行三级自主管理。

校级实行学生会指导下的“班级值周制”;班级实行在班委会负责下的“小组值周制”;宿舍实行在生活老师辅导下的“寢室长轮值制”。

明确学生各级自主管理的职责,形成相关制度,培养和发挥学生管理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以学生为主要成员,成立学生行为自律仲裁庭。

模拟法庭辩论形式,对学生发展中具有争议性和普遍性的社会行为进行辩论,增强学生现代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和行为自律能力,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内在力量。

3、创新学生评价制度。

完善“三好”学生评价制度,深化改革学业考试内容和方法,优化终结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档案,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及相互评价,形成学生参与、过程开放、方法民主的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四)文化缔造

文化性是学校的重要特性,是其生命力的重要根源。

学校必须立足本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学习先进文化,成为文化圣地。

1、强化德育首要地位。

高标准建设学校德育工作室和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配置2-3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人员;全面提高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管理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建立学生导师制。

制定学生自由选择导师的操作细则,明确导师职责,建立学生导师业绩考评制度,促使导师与学生经常性的沟通与交流,形成良好交往关系,在师生共同的日常生活中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风气。

积极发展学生社团。

根据学生发展兴趣、特点,鼓励、支持学生组织各类社团,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建设一批省内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学生社团,使学生社团成为发展学生个人兴趣和特长的强大动力源,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成为学生进入社会的重要渠道,成为互帮互学的学习共同体,亲密友爱的情感共同体,团结协作的成长共同体。

2、培育高端精品文化。

倡导经典阅读活动。

学校制定经典阅读书目,鼓励、指导学生开展经典著作阅读报告会、讨论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尊重经典、亲近经典、理解经典,要求每个学生高中三年在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范围内分系统、深入地阅读经典著作,并撰写3-5篇读书报告。

开设名家讲座。

定期聘请国内外名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时政、文化、科普专题讲座,引导学生走近名家、学习名家,拓宽视野,提升品味。

3、改造学校景观文化。

注重学校ci形象设计,以更生动的形式反映学校“学会生活、善于求知、追求崇高”的时代要求;反映学校开拓、创新、超越的精神追求。

实施办公室、教室及各大楼楼道的形象美化工程。

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按照统一要求与个性化发展相适应、物质形式与精神内容相协调的要求,以雕塑、画像、绿化等各种形式,营造一个宏伟典雅、充满传统人文精神和现代科技氛围的花园式学校,使之成为学生读书求学、养性怡情的理想场所。

(五)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改革,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更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制高点。

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是:

全面铺开、突出重点、形成特色。

1、建设高效课堂。

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促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单一角色转向知识学习的引导者、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人生发展的同行者。

各教研组、备课组要结合新高考模式和考试说明,认真研究课标、各种版本教材和教学要求,编制学生学科评价标准,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

建立新型的课堂文化,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建设激励文化,通过激励性评价,鼓励质疑问难。

建设对话文化,将教学建立在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之上,体现对人的关怀和重视,提高教学效益和效率。

2、实施有效作业。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大力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加强当堂训练,当堂指导,保证必要的当堂训练时间,坚持布置高质量、分层次、有个性的作业。

加强作业调控,及时反馈,注重规律的总结和方法指导。

3、加强校本课程开发。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校本课程开发规划,分阶段、分学科、分专题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实行教师申报、学校立项、专家评审、学生试用的办法。

开发10门左右校本课程,初步建立起学生选修课程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