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重点.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122399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重点.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重点.doc

《--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重点.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历史学科知识重点.doc

复习热点——教学资源

(一)课标规定

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

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

在历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1.充分开发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

(1)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

学校应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由学校领导、专家、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共同选择经教育部审定的、适应本地特点和需要的教科书。

(2)学校图书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的领域广泛。

学校应有意识地调整图书馆或资料室的藏书结构和规模,合理配置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如通史著作、历史刊物、历史文物图册、历史地图、历史图表、通俗历史读物、历史小说、科学技术史、文学艺术史、考古和旅游等方面的读物,以供学生查阅,丰富学生的社会、人文知识,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多方面开发和利用校外历史课程资源。

一是利用历史遗址,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组织学生参观,增强直观的历史感受。

二是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

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

还应随时随地发现和利用本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如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阅历丰富的长者等,他们能够从不同层面和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

家庭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资源,家庭所收藏的照片、图片、实物、家谱或族谱,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

(4)合理利用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

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音像作品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

文献纪录片一般能够具体、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是应重点利用的影视资源。

对于历史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应选择那些比较接近历史实际、与课程内容有密切联系的作品,在使用时教师应注意进行必要的指导。

(5)积极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为便捷和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

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博物馆网站等,以获取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

(6)历史课程资源还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人力资源。

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史学素养与教育素养,才能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发挥最重要的人人力资源的作用。

同时,教师应重视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利用学生已有的社会阅历、知识经验及认知基础,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

2.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根据并围绕着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资源,以使教师和学生运用这些资源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思想性原则课程资源的选择要注重其所呈现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要选择那些有助于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历史的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对历史进行正确的认识。

(3)精选性原则历史课程资源有多种多样,要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选取反映历史真实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资源,使资源的利用有助于学生对学习重点的理解。

(4)可行性原则课程资源的选择和运用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考虑到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课程资源必须易于在教学实际中应用,并且省时、有效。

下列是两位教师在《新中国的政治建设》课中的教学活动片段:

教师甲:

针对学生理解本课内容的困难,布置了课后活动,采访身边的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并记录他们的感受。

(课后当听课老师问教师甲,学生身边是否有这样的资源时,回答不太清晰。

教师乙: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色和作用,教师请了一位人大代表进行现身说法,介绍自己如何听取选民意见、提交提案等具体事例,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提问:

试对两位教师的做法进行评论。

【解题思路】

(1)首先,两位老师在《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一课的整个教学环节中,都注意到了课程标准中教学资源的要求和规定,在实际教学设计中采用了不同于传统的“注入式”的讲解方式,考虑到了开发和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但是教师甲没有做好充分的学情分析,没能依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资源,很可能起不到高效教学的作用。

教师乙请人大代表进课堂,充分注意到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有利于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但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也要注意到对整个教学环节的掌控,做好课堂规划。

备课方法

1、教材分析

初中教材是按照时序加主题的形式编排。

七年级上为原始社会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七下为隋唐时期到清朝中期也就是道光皇帝统治时期的历史;八上为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历史;八下为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历史;九上为世界原始社会到一战的历史;九下为十月革命到今天的历史。

2、教案撰写

(一)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知识:

主要是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历史发展脉络;历史时空概念。

能力:

获取、处理、理解和表达历史信息的能力;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B过程与方法

过程:

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

方法:

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或者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推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备课纸的主要线索,内容最多的部分

难点:

理论性难点---具体抽象的历史概念

史料性难点---例如“金字塔”

历史发展进程的难点----五大社会的分期

事件进行过程的难点----起因-发生-发展-结果-影响。

(三)教学方法

情景实践教学法(问题、事件、人物、角色)

史料教学法:

是历史学科最具学科特色的教学法,也是最常用的教学法,可以与谈话法或者小组讨论相结合。

讲读法:

主要用在对法律、条约、法案等的讲解上,可以与讲解法结合。

(四)教学过程

A课堂导入(从标题、背景、内容)

B感知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或者国内国外)

C深入过程(要有历史特色)

D延伸影响(可以小组讨论和辩论赛的形式展现)

E课堂小结

F作业布置(要有历史特色,可以以手抄报或实地参观等)

(五)板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使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转变为工业文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了瓜分世界的高潮。

世界连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主要成就:

(1)1785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气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

(3)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4)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

2.影响:

(1)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的出现。

(2)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3)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两大对立阶级,且矛盾日益突出,斗争不断。

(4)促进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为主要内涵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兴起。

(5)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加快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6)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1.主要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显著成就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

此后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深远影响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问世,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出现了以内燃机驱动火车、轮船、汽车和飞机。

(3)化工技术的发展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丰富了人类生活。

(4)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2.影响:

(1)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和垄断组织;(3)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4)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5)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最重要)。

(四)垄断组织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必然性

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使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使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因此,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垄断产生后,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同时,它也使技术发明和改进的过程社会化了。

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够提供条件,使科学技术研究能够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科技研究取得的新成果,也能够较快地运用于生产。

托拉斯等高级形式垄断组织的出现,更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一切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所以,垄断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增强,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资本家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进而控制国家政权,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以赚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随着各国垄断组织的出现,国内市场也相对狭小,垄断资本家极力到全球各地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在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形成了国际垄断集团。

代表垄断组织利益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已被瓜分完毕。

1.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C)。

①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②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

③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④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D)。

A.经济走向全球化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新航路的开辟:

(一)背景

1.原因

(1)经济根源:

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根源:

《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3)商业危机: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4)精神动力:

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

2.条件:

(1)生产力的发展

(2)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3)地圆学说的流行(4)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三)影响:

1.对欧洲

(1)西班牙、葡萄牙从海外掠夺了大量财富,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2)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加入了海外探险的行列。

(3)欧洲国家开辟了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路,称为“地理大发现”。

(4)引发“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5)引发了“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世界:

(1)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2)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用多种史观看新航路开辟:

(1)全球史观:

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世界逐渐连成整体。

(2)文明史观: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融。

(3)现代化史观:

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和资产阶级壮大之路。

(4)革命史观:

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空前的灾难。

(5)社会史观:

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1.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下列现象不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的是(B)。

A.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B.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

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D.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

2.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主要是因为(A)。

A.金银存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B.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业成本

C.西欧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到大西洋沿岸

D.人们的商业冒险意识和财富观念增强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地主阶级进行的自救运动,也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地位非常重要,

(一)背景:

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朝一部分官僚开始认识到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威胁。

目的:

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

(二)代表和主张:

1.代表:

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

2.主张:

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中体西用”。

3.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随着洋务运动兴起,清统治阶级内部明显地分裂为对立的两派,把主张学习西方采用机器生产的称为洋务派,把反对派称为顽固派。

顽固派的代表人物是倭仁、徐桐、李鸿藻等。

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封建制度已经尽善尽美,不需要任何变革。

对于洋务派提倡的学习西方语言文字,引进近代的科学技术、采用机器生产、训练新式军队等措施,都认为是违背祖制,洋务派和顽固派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分歧。

两派争论的焦点是:

要不要学习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

两派争论的实质,是统治集团内部开明与守旧不同政见之争。

在争论中,洋务运动依然得以向前推进,但由于顽固派的阻挠,增添了很多障碍。

(三)主要内容

1.工业:

(1)前期:

以“自强”为口号。

时间:

十九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

主要措施:

采用西方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代表企业有:

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

(2)后期:

以“求富”为旗号。

时间:

十九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

主要措施:

主要兴办为军事工业服务的民用企业。

代表企业有:

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张之洞)等。

2.军事:

筹建海军: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中期,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亦称之为“水师”),实力最强的是北洋海军。

与此同时,旅顺口和威海卫海军基地竣工。

清政府还成立了海军衙门。

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

3.教育:

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之后,各地相继创办了三十多所新式学堂,选送了几批学生出国留学,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

(四)结果与评价:

1.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评价:

(1)性质: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作用: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地位: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中国自强之策,除修明政事,精练兵勇外,必应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胯……以中国聪明才力,国耻足以振矣。

”这段话体现了(A)。

A.洋务派的观点B.维新派的观点

C.实业派的观点D.革命派的观点

2.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场自强运动。

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的是(B)。

A.创办军工企业B.试行君主立宪制

C.兴办军事学堂D.派遣留学生

3.关于中国近代某企业,有人这样评价:

“有国库支付其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

”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符合上述评价的是(C)。

A.上海轮船招商局B.开平矿务局

C.江南制造总局D.天津机器织布局

4.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逐渐汇入到工业文明大潮中的重要事件。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兴办同文馆等新式学堂,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

A.培养了了解西方的改革人才

B.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C.改变了中国落后的封建教育体制

D.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5..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D)。

A.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

B.重工业和轻工业

C.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

D.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及阶级力量

(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2.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3.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4.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5.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6.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东晋南朝:

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从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

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

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还大力兴办漕运和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

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中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

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

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基本规律和启示

1.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区域是从北向南、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从内地向东南沿海逐渐转移的。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往往是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战乱时期表现的最为突出(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安史之乱后、五代十国时期、宋金对峙时期等等)。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南方经济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这说明政治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战乱、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只能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摧毁经济发展的成果。

4.由于战乱,古代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体现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这说明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引进和运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5.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6.政治中心南移对于经济重心南移有一定的影响,如南朝都城在建康、南宋都城在杭州对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具有一定影响。

7.经济重心南移是漫长历史变迁中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

当前,在祖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之间的保持协调发展,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之道路。

1.《史记》记载: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

”《宋书》记载:

“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

”江南地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D)。

A.中原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B.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

C.南方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D.南方文化比北方文化先进

2.宋史中记载的“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最准确的意思是(C)。

A.南方的人口超过北方

B.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C.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D.南方是粮食主要产区

3.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D)。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苏湖熟,天下足”

两宋的经济空前繁荣

(一)农业的发展

1.北宋的发展

圩(wei)田在南方有了进一步发展规模有所扩大如著名的芜湖,粮食产量有所提高。

农民推广使用了―些新农具,如新型水车龙骨翻车和筒车。

为了减轻插秧的劳动,人们还创作了秧马。

南北各地的农作物品种得到了交流。

水稻“占城稻”从越南引进福建后又推广到江淮和北方。

2.南宋的发展

苏州,湖州是全国著名的水稻产区,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

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

3.元的发展

重视农业发展,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

中央设立负责农业和水利的机构大司农,向全国颁发《农桑辑要》一书,指导农业生产。

元朝时农作物品种增多,棉花种植已遍及南方,畜牧业在北方得到空前发展。

(二)手工业的兴旺

1.北宋的发展

(1)矿冶业:

矿冶业在北宋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冶炼时使用煤作燃料,鼓风设备由木风箱代替了鼓风皮囊,加快了冶炼过程,并可大量生产优质铁。

煤产量相当大,不仅用于冶炼、制瓷业,而且在许多地方已大量用于居民生活。

(2)制瓷业:

北宋五大名窑:

官窑(河南开封)、钧窑(河南禹州)、汝窑(河南汝州)、定窑(河北曲阳)、哥窑(浙江龙泉、冰裂瓷)。

(3)造船业:

北宋建都开封,东南漕运十分重要,船只是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

北宋官府设有很多造船场所,分布在今江西、浙江、等地,其中温州、明州是著名的造船基地。

隔离舱和指南针的使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造船业和航海业最先进的国家。

(4)纺织业:

北宋时期,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

2.南宋的发展

丝织业也有进步。

南宋在今浙江江苏、四川等地设有官办丝织作坊人,规模很大,有较细的分工。

南宋时已发展到了东南沿海地区,棉布开始流行。

南宋印刷业的中心是都城临安,印书以种类多、技术考究而著称于世。

宋版书为后人所珍爱。

3.元的发展元代的手工业以棉织业、丝织业、制瓷业、印刷业、火器制造业最重要。

棉纺织业作为新兴的行业在元代大有发展。

元朝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从海南将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技术带回家乡松江,促进了松江棉纺织业的发展。

制瓷业,景德镇成为制瓷业的中心,有瓷都之称。

(三)商业的繁荣

1.北宋的发展

(1)北宋时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