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分类7《物质的分类》.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5122515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分类7《物质的分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分类7《物质的分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分类7《物质的分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分类7《物质的分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分类7《物质的分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分类7《物质的分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分类7《物质的分类》.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分类7《物质的分类》.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分类7《物质的分类》.doc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分类7《物质的分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分类7《物质的分类》.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分类7《物质的分类》.doc

物质的分类

一、选择题

1.(2013·试题调研)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NaHSO4是盐 B.NaHSO4是酸式盐

C.NaHSO4是钠盐 D.NaHSO4是酸

【答案】 D

【点拨】 NaHSO4是酸式盐、钠盐、盐,但不是酸。

2.(2012·四川成都石室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想一想:

Ba(OH)2(固态)、CuSO4(固态)、CH3COOH(液态)这些物质为什么可归为一类,下列哪个物质还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  )

A.75%的酒精溶液 B.淀粉溶液

C.Fe(OH)3胶体 D.硝酸钠

【答案】 D

【点拨】 三种物质都是纯净物,而选项中只有D为纯净物。

3.(2013·经典习题选萃)某元素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m,相同价态的该元素硝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对该元素此种化合价的数值是(  )

A.(n-m)/3 B.(n-m)/(n+m)

C.(m-n)/36.25 D.(n-m)/26.5

【答案】 D

4.下列物质不可能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

A.单质 B.混合物

C.氧化物 D.纯净物

【答案】 C

5.(2013·试题调研)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

B.KOH和Na2CO3都属于碱

C.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D.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

【答案】 C

6.物质的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化学工作者经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

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

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

A.H2、O3 B.H2SO4、H2CO3

C.SO2、NO D.Na2SO3、KClO3

【答案】 C

【点拨】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来考查物质分类法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先要弄清分类的标准,根据标准将物质进行归类,而找出某一系列物质属于一类的标准,关键在于找出各物质具有的共性或属性。

C2O3属于氧化物,而A项中都属于单质,B项中都属于含氧酸,D项中都属于含氧酸盐,故选C。

7.小美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如图所示),相连环的物质间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答案】 A

【点拨】 题目中涉及的反应类型分别为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HCl+NaOH===NaCl+H2O复分解反应;CO2+H2O===H2CO3化合反应。

8.(2013·试题调研)奥运五环代表着全世界五大洲的人民团结在一起。

下列各项中的物质,能满足如图中阴影部分关系的是(  )

A

NaCl

K2SO4

KCl

(NH4)2SO4

B

Na2SO4

K2SO4

KCl

NH4Cl

C

NaCl

K2SO4

KCl

NH4Cl

D

Na2SO4

K2SO4

KCl

(NH4)2SO4

【答案】 B

【点拨】 ①中此盐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硫酸盐。

则可排除A、C两选项,④中此盐既属于铵盐又属于盐酸盐,则B项中的NH4Cl正确,排除了D项。

9.

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

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uO

C

D

Fe

CuCl2

Zn

HCl

【答案】 CD

【点拨】 该题要求学生熟悉元素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同时注意题目叙述的关键信息,即“—”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对各选项中的物质逐个分析。

A中的甲和乙、乙和丙、丙和丁、丁和甲均不能反应;B中甲和乙、乙和丙、丁和甲不能反应;C中各反应分别是:

甲和乙O2+2CO2CO2、乙和丙CO+CuOCu+CO2、丙和丁2CuO+C2Cu+CO2↑、丁和甲C+O2CO2、丁→乙2C+O22CO;D中的各反应分别是:

甲和乙Fe+2CuCl2===FeCl2+Cu、乙和丙Zn+CuCl2===ZnCl2+Cu、丙和丁Zn+2HCl===ZnCl2+H2↑、丁和甲Fe+2HCl===FeCl2+H2↑、丁→乙CuO+2HCl===CuCl2+H2O。

10.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一种单质

C.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答案】 D

【点拨】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由于单质是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但有些元素能同时形成多种单质,如氧元素能形成氧气和臭氧、磷元素能形成红磷和白磷。

二、非选择题

11.纯净物根据其组成和性质可进行如下分类。

(1)如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________(填字母)。

A.交叉分类法B.树状分类法

(2)以H、O、S、N、K、Ba六种元素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常见物质,分别将其中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填在下表相应类别中:

物质类别

氧化物

化学式

(3)从上表中选出一种酸和一种氧化物,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H2SO4 KOH KNO3 K2O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3)H2SO4+K2O===K2SO4+H2O

【点拨】 

(1)图中是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属于树状分类法。

(2)题干中的六种元素可以形成H2SO4、HNO3、H2S等酸;可以形成KOH、Ba(OH)2、NH3·H2O等碱;可以形成Ba(NO3)2、KNO3、K2SO4、BaSO4、NH4NO3等盐;可以形成的氧化物有H2O、SO3、SO2、NO、NO2、K2O、BaO等。

(3)能够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般为金属氧化物,如K2O+H2SO4===K2SO4+H2O。

1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图简单表示,限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

①C+O2CO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CO2+H2O===H2CO3

③CO2+Ca(OH)2===CaCO3↓+H2O

④Fe+2HCl===FeCl2+H2↑

⑤CaO+2HCl===CaCl2+H2O

⑥Ca(OH)2+2HCl===CaCl2+2H2O

⑦CaO+H2O===Ca(OH)2

13.“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前的序号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能“吃掉”盐酸的化学反应中,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的有________个,其中能“吃掉”盐酸的盐是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

(4)如果将盐酸换成氧气,它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题考查盐酸的化学性质。

盐酸能与①②④⑤⑧⑨发生反应,与③⑥⑦⑩⑪⑫不能反应。

【答案】 

(1)③⑥⑩⑦⑪⑫

(2)2 Na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3)③⑩ ⑦⑫

(4)不能,因为氧气遇到CO等物质会被“吃掉”

【点拨】 

(1)图中物质③、⑥、⑩、⑦、⑪、⑫均不与盐酸反应,沿该路线可走出迷宫。

(2)盐酸与NaOH、Ca(OH)2的反应属于酸和碱中和反应,能“吃掉”盐酸的盐是Na2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CO2↑+H2O+2NaCl。

(3)在不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O2、CO,属于单质的是Cu、Ag。

(4)如果将盐酸换成氧气,它不能沿着盐酸走出的路线“走出”这个迷宫,因为氧气遇到一氧化碳、铜、银等物质时会发生反应也会被“吃掉”。

14.(2011·吉林延边检测)有下列物质:

空气、(NH4)2SO4、乙醇(C2H5OH)、Cu、I2、H2、金刚石、NaCl。

请你将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答案】 

(1)从物质的组成分类

(2)从状态分类

(3)从水溶性分类

【点拨】 先仔细分析所给物质的组成特点(如物质是单质还是化合物、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物理特征(如熔点、沸点、密度等),找出其相似性,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同一物质可能归属于不同的类别,此类题目综合性强,答案不唯一。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牙膏成分的探究

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请在表中填写三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X牙膏

Y牙膏

Z牙膏

摩擦剂

氢氧化铝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

(指酸、碱、盐、氧化物)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在水中的溶解性是________(填“易溶”或“难溶”)。

(3)Y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

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如图所示: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仍用石灰石做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实验室制备碳酸钙的另一种实验方案,依照(3)所示的方式,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

你设计的方案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钙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从物质的类别出发研究各类物质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

(1)中氢氧化铝属于碱,碳酸钙属于盐,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

(2)摩擦剂的作用是除去牙齿上残留的食物,联系日常生活中用砂纸来摩擦金属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迹的事实,可知摩擦剂应为坚硬难溶的物质。

(3)中所发生的反应依次为:

CaCO3CaO+CO2↑,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

(4)是从碳酸钙的其他性质去认识物质的转化关系,方案有多种。

例如:

这种制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简单、易于操作(实验室中)、所得碳酸钙的纯度高等。

(5)检验碳酸钙的存在,可利用碳酸钙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原理进行。

【答案】 

(1)碱 盐 氧化物 

(2)难溶

(3)①CaCO3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Na2CO3===CaCO3↓+2NaOH

(4) 反应条件简单,不需要高温,易于操作,所得碳酸钙纯度高等

(5)取少量牙膏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再加入少量稀盐酸,若有气体产生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牙膏中含有碳酸钙。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