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238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6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电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5

电焊工

电焊操作

6

数控车工

1.数控车工操作工(中级)

2.数控车床维修工(中级)

3.数控程序员

数控车削加工

数控车床维修

7

数控程序员

8

普通车工

普通车工操作工

普通车削加工

9

数控电加工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快适应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意识;

3.树立安全操作、安全用电、文明生产的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必备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能力,自觉养成安全操作习惯;

4.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做到节约用电,节省原材料,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做到爱护、清洁、保养加工设备;

5.具备控制加工成本的良好意识;

6.具备对加工生产中的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的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必需的语言文字、外语、计算机使用等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机械制图和识图、公差配合、技术测量及机械结构分析、零部件选用相关知识,能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会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一般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

3.掌握金属材料和热处理、机械传动、机械零件相关知识,会选用金属材料和选择热处理方法,能分析、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加工设备;

4.掌握装配钳工基本技能方面的基础知识;

5.掌握电工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会正确使用电工仪表;

6.掌握典型机电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7.掌握机电设备控制技术相关基础知识;

8.掌握机电设备装调和维修基础知识;

9.掌握自动编程软件的相关知识,会根据不同的加工情况合理调整加工参数,自动生成加工程序,能进行二维及三维图形绘制、曲面造型、实体造型;

10.掌握数控机床结构及工作原理,会进行数控机床维护、保养,能分析、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

11.具备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一般信息处理的能力;

12.具有机电设备、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

13.具有简单机电设备装调的能力;

14.具有照明线路维护和建筑用电线路配置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1:

维修电工

1.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

2.具备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的能力;

3.具备针对机床电气控制线路进行正确安装、调试、维护及维修的能力;

4.具备绘制简单电气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和接线图的能力;

5.具备设计简单的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

6.具有照明线路维护和建筑用电线路配置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2:

机电设备使用、安装调试和维修

1.掌握机械装调常用工量具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2.掌握钳工常用设备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3.掌握划线、锯削、锉削、孔加工、螺纹加工、刮削、研磨等钳工基本操作技能知识;

4.掌握零件的手动加工方法,具备零件手动加工的能力;

5.掌握钳工装配工艺知识及典型零部件装配、调整的相关知识;

6.具备钳工常用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保养的能力;

7.具备焊工常用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保养的能力;

7.具备制定加工、装配工艺方案的能力;

8.具备典型零部件装配、调试的能力;

9.具备机械装调质量控制的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3:

数控设备使用维修和保养

1.掌握车床基本结构、车削加工工艺制订、典型零件的车削加工的相关知识;

2.掌握常用夹具、刀辅具、量检具进行正确使用和保养;

3.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工艺制订、零件的车削加工、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

4.掌握数控车床基本结构、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订、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编制相关知识;

5.掌握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制订、数控车削加工程序编制,会分析、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

6.掌握铣床基本结构、铣削加工工艺制订、典型零件的铣削加工的相关知识;

7.掌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工艺制订、零件的铣削加工、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

8.掌握数控铣床基本结构、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制订、数控铣削加工程序编制相关知识;

9.掌握数控铣削加工工艺制订、数控铣削加工程序编制,会分析、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

机电设备维修和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自动化生产设备使用专业、数控技术、数控设备使用和维护。

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八、课程结构

根据机电技术使用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培养机电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主线,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参照相关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心智情况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全面实施符合中职学生认知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岗定学、多元化、多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能体现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行以岗定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为原则,进一步强化专业质量内涵建设。

根据岗位发展状况,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为驱动、以行为为导向、以使用为目的双证融合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加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实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课程考核标准及课程评价体系。

根据岗位要求和职业考核标准,分解职业能力,形成基本素质和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三个层次的能力体系。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根据能力目标,形成三个课程模块:

文化素质课程模块、岗位基本能力训练课程模块、岗位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模块。

文化素质课程模块包括课程7门:

《经济政治和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体育》、《计算机使用基础》,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又增加了《心理健康》、《职业道德和法律》、《职业生涯规划》、《哲学和人生》四门课程。

岗位基本能力训练课程模块包括课程6门:

《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工基础》、《电机和控制》《数控设备和编程》、《数控加工技术》。

岗位综合能力训练课程主要包括五门课程,分别是《数控车削加工》、《普通车削加工》、《焊接实训》、《钳工实训》、《电工实训》,这五门课程穿插在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

课程体系见下图1:

图1机电使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以校园文化、素质培养为依托,主要在课堂和社会实践岗位完成,公共基础课程见表2。

表2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德育

职业生涯规划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具有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和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

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

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15

职业道德和法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和法律教学大纲》开设,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备应有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

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

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和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和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0

经济政治和社会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和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主动参和社会生活,提高辨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和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哲学和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和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培养学生唯物主义观点,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和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

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心理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和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具备基本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使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135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

集合和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和数列极限、向量、复数、分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和组合、概率和统计初步。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使用等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数学素养,为学习专业课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使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使用文;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

计算机使用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使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和演示文献处理软件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90

体育和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和健康教学大纲》开设,学习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和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120

物理(选修)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开设,使学生初步掌握并能运用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物理基本实验的能力,为专业课奠定基础。

(二)专业技能课程

1.岗位基本能力训练课程

岗位基本能力训练课程,以知识的可拓展为依据,将工作过程所需能力作为课程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为岗位综合能力训练课程打下基础。

岗位基本能力训练课程见表3。

表3岗位基本能力训练课程

机械制图

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并掌握其基本作图方法。

能正确和较熟练地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用仪器和徒手作图的技能。

掌握机械制图和识图、公差配合及技术测量相关知识,能根据制图国家标准及有关规定进行制图;

会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一般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

所绘图样应作到:

投影正确,视图选择和配置适当,尺寸标注完整清晰,基本合理,字体工整,图面整洁,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

能查阅和本课程有关的零件手册和国家标准。

180

10

机械基础

使学生了解构件的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和强度计算方法;

了解常用机械工种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使用;

了解机器的组成;

熟悉机械传动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结构及标准;

初步具有分析一般机械功能和动作的能力;

初步具有使用和维护一般机械的能力;

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11

电工基础

掌握基本的电路概念和基本的定律,电阻、电容、电感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作用;

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理解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能对给定的电路进行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计算。

结合实际,学会电路的连接和常用电工检测仪器仪表的使用,会对电压、电流、功率和频率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

有一定的分析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12

电机和控制

掌握磁路的基本定律。

直流电动机、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它们的运行特性、基本结构,学会它们起动、制动和调速的方法,了解它们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机械特性的变化。

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直流伺服电动机、交流伺服电动机、同步电动机、步进电动机及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了解它们的驱动方法,学会如何选用控制电动机及其相应的控制驱动电路。

掌握洗衣机、电风扇、冰箱、空调的电机选用及控制线路。

了解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故障诊断及检修方法和常用铁磁材料的特性及交、直流磁路的特性。

13

数控加工技术

以机械制造中的工艺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数控加工的特点,综合数控加工的特点,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数控加工中的工艺问题,以达到学生能规范、正确地实施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数控加工工艺规程。

14

数控设备和编程

掌握数控系统的组成、功能、类型、使用场合、特点及其作用,了解数控装置的作用、数控装置的输入/输出接口。

熟练掌握手工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数控语言编程、图形编程的过程及方法。

掌握数控插补原理。

了解计算机数控装置的基本概念、特点及硬、软件结构。

掌握数控机床伺服机构和位置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选用方法。

2.岗位综合能力训练课程

岗位综合能力训练课程,主要以培养机电使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技能为目标,通过项目训练培养学生关于普通车削加工、数控车削加工、基础钳工操作、机电设备、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专业技能。

岗位综合能力训练课程见表4。

表4岗位综合能力训练课程

掌握数控车床操作、数控车削典型零件加工的相关知识;

能对常用夹具、刀辅具、量检具进行正确的使用、调整、保养和维护;

能在模拟软件上采用华中或FANUC数控系统编制工件加工程序;

能进行中等难度零件数控车削加工;

会分析、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

能较快适应生产岗位需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考取数控车工中等职业资格证书。

192

16

掌握普通车床操作、普通车削典型零件加工的相关知识;

能进行中等难度零件车削加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考取普通车工中等职业资格证书。

96

17

焊接实训

掌握焊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使用知识,具有焊接施工、设备维修方面能力。

掌握焊条、焊丝、焊剂、保护气体组成、类型、作用及常用焊接材料的选用,掌握坡口形式尺寸及坡口选用,焊接变形及预热知识,掌握常用焊接和切割方法,如碳弧气刨、气割、焊条电弧焊、CO2焊、埋弧焊、氩弧焊、等离子焊、电阻焊等分类、原理、工艺参数及常用设备的组成,掌握焊接缺陷形成原因、防止方法及修补要求。

18

钳工实训

掌握钳工加工工艺、钳工基本操作知识、典型零部件的装配知识;

掌握钳工基本技能、装配钳工基本技能、典型零部件的装配技能;

能进行钳工加工、机械部件装配和调试;

会正确使用钳工工具、量具,具备装配钳工基本技能和典型零部件的装配技能。

19

电工实训

掌握建筑照明电路、工厂电气照明道路安装和维修基础知识,掌握工厂电气照明安装和调试、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及其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等基本技能,具备照明电路安装和维修、电动机典型控制电路安装、调试和维修、常用机床控制电路的检修等基本能力。

学生完成岗位核心技能课程学习后,参加维修电工、装配钳工、焊工、数控车工及普通车工职业资格认证测试,通过测试的学生可以获得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3.顶岗实习

学生以“准职业人”的身份参和企业的生产过程,从中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

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通过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完成岗位生产任务,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强化其岗位技能,完成“学生”到“员工”的转变。

十、教学时间安排

机电使用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见表5、表6、表7。

表5《机电使用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表

(一)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

类型

学时总数

学期/周学时

考核

公共基础课程

理论

考查

1测试

2.考查

1测试2.考查

测试考证

选修课

物理

小计

课程

门数

11门

学时总数

645学时

占专业学时总数比例

17.6%

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核心课

理实一体

测试

课程门数

6门

630学时

17.2%

专业实践课

102

3周

测试、考证

普通车削加工实训

数控车削加工实训

二选一

5门

课程学时总数

510学时

13.9%

综合实训

实践

数控机床的安装和检修

510

15周

1门

顶岗实习

600

18周

600学时

16.7%

总学时数

3672

课程总门数

专业课程学时总数

其中各类课程学时

理论课程

实践课程

理实一体课程

24

2250学时

1264学时

678学时

1328学时

占学时总数比例

38.65%

20.74%

40.61%

表6《机电技术使用》专业教学进程表

(二)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按周分配)

理论教

学周数

实践教

理实一体教学周数

顶岗实习周数

入学教育和军训

复习测试周数

公益劳动和机动

技能鉴定教学周数

学期教学总周数

假期周数

总计

第一学年

第1学期

20

27

第2学期

25

第二学年

第3学期

第4学期

第三学年

第5学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