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26905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9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端子检查基准书.docx

端子检查基准书

1目的:

1.1为确保XXXXXX公司生产过程端子检查符合的产品质量管制要求,特制定此检验标准。

1.2用以规范和统一内部端子检验方案、内容及判定标准。

2职责及权限:

2.1.1.1本标准必须由培训合格之人员执行。

2.1.1.2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以品质主管最终判定为准。

2.1.1.3如有本标准未涉及的项目及书面文字无法描述处,以品质主管最终判定为准。

2.1.1.4当本标准与客户标准相冲突时优先采用客户标准。

2.1.1.5若新项目不断出现或本标准中有未涉及到的内容,应在本标准中加入并进行整理。

3检验条件:

3.1视力要求:

裸视或矫正视力1.0以上

3.2检验距离:

检验物距眼睛30-35cm

3.3检验角度:

水平方位45°,上下左右转动15°

3.4按正常规定要求的距离和角度要求扫描整个检测面10—15秒钟为准

3.5照明要求:

在自然光或60W-100W的日光灯照明条件下检验,距离光源:

50-55cm处;照度:

500-550Lux(勒克斯(照明单位))

4缺陷分类:

4.1A类,致命缺陷(CRI):

AQL=0

4.2B类,重要缺陷(MAJ):

AQL=0.65

4.3C类,轻微缺陷(MIN):

AQL=1.0

5缺陷定义:

5.1致命缺陷(CriticalDefect):

产品存在对使用者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缺陷。

5.2主要缺陷(MajorDefect)产品存在下列缺陷,为主要缺陷:

5.2.1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

5.2.2漏元件·配件或主要标识,多出无关的标识及其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物品

5.2.3影响产品形象的包装缺陷

5.2.4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

5.2.5导致终端客户拒绝购买的结构及外观缺陷

5.3轻微缺陷(MinorDefect):

不影响产品使用,终端客户可能愿意让步接受的缺陷。

5.3.1仅影响产品美观感,不影响产品的正常功能使用

5.3.2上述缺陷以外的其它不影响产品使用的缺陷

6表面定义:

6.1A面:

正常使用中,直接观察到的主要外漏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正面)

6.2B面:

正常使用中,不直接观察到但外漏次要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上下·左右侧面和背面)

6.3C面:

正常使用中,很少见或看不见的面(电池仓·充电器和配件等其它表面)

7术语与定义

8检查准备

检查项目

缺陷描述

缺陷分类

严重

主要

次要

资料核对

有无指令单/图纸/BOM表/压着标准汇总表等检查依据

相关检查依据是否等到责任单位承认

客户投诉资料及图示是否具备

实物核对

实物是否与包装标示一致

实物是否与样品一致

客户及内部限度样品是否具备

检查工具

检查工具是否齐备,是否满足产品测量需求

检查工具是否得到有效的认证

检查人员

人员资质是否得到有效的认证

是否有专业化训练

其他

检查环境是否符合产品实际要求

相关化学品是否得到有效的管理

9组件检验标准

9.1压接连接

9.1.1开放式的压接套管

作为开放式压接套管,导线压接、绝缘压接或单线密封压接(ELA)使用U、V或预成形打开标记。

开发式的压接显然是使用冲压端子组件。

压接过程中,开发的压接套管同时闭合,连筋剪断。

9.1.2闭合的压接套管

使用闭合轮廓的导线压接、绝缘压接或单线密封压接使用闭合的压接套管。

显然使用的是管式压接端子。

闭合的压接套管是导线压接的原则。

作为闭合的压接套管的单线密封压接或绝缘压接要求消耗量很大所以很少使用。

9.1.3导线压接

端子件同导线的连接。

导线压接应该保证端子件同电线连接的持久性。

9.1.4绝缘压接

端子件同导线外绝缘的连接。

当承受外力负荷和震动时不影响导线的压接。

见3.3.6

9.1.5单线密封压接

借助于压力成形设备,端子件同单线密封的连接。

可以确保在端子组件中单线密封的牢固。

见3.3.7.2.1和3.3.7.2。

9.1.6连接AA

端子槽和导线压接间连接

9.1.7连接BB

线压接和绝缘压接间连接

9.2概述要求

压接连接借助于有效的图纸要求执行。

组件特殊的压接尺寸(压接高度和宽度等)根据不同的端子生产厂家及组件图纸中规定。

预给定的压接尺寸精确。

匹配加工的导线横截面和端子件应使用匹配的压接设备加工。

9.2.1电线

9.2.1.1压接连接借助于有效的图纸要求执行。

组件特殊的压接尺寸(压接高度和宽度等)根据不同的端子生产厂家及组件图纸中规定。

预给定的压接尺寸精确。

匹配加工的导线横截面和端子件应使用匹配的压接设备加工。

9.2.1.2内部所使用的线材需得到内部的完全承认及认可方可使用,必要时,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检查报告及数据。

(具体数据依据IQC检查报告为准)

9.2.1.3原则上我们使用的电子线及USB等线材为标准的UL认证产品,相关的认证信息可在标签及产品本体可以检查到。

9.2.2裁线

9.2.2.1线材在投入前核对线材品名规格/材质/型号等信息;针对关键点管制尺寸需对其进行测量;

9.2.2.2裁线前需对线材工治具/设施设备/刀片等信息进行核对,防止出现安全隐患及设施设备损坏现象;

9.2.2.3裁线尺寸严格依据工程图/BOM表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9.2.2.4裁线作业后的前5PCS必须完成首件作业,IPQC需在10分钟内对首件进行确认完毕,防止出现批次不良现象;

9.2.2.5裁线设备:

自动裁线机手动裁线设备

9.2.3剥皮

9.2.3.1剥皮要求使用特殊的工具操作。

剥皮长度应该使用专用的设备监控。

根据线材脱皮工具的特殊性,线材脱皮过程中涉及部分铜丝切断现象;依据线材铜丝支数不一现象,铜丝切断支数如下表:

电线绞合导体铜丝数量(根)

导线本身容许受损或折断铜丝数量(根)

铆压端子容许受损或折断铜丝数量(根)

焊接端子容许受损或折断铜丝数量(根)

1--6

0

0

0

7--15

1

0

1

16--25

3

0

2

26--40

4

3

3

41--60

5

4

4

61--120

6

5

5

>120

6%

5%

5%

#内部默认管制时,也可按照7:

1的比例对其进行管制.

不允许出现跑丝现象,如图

图飞丝

剥皮的电线不必马上处理,在断裂前剥皮末端采取保护措施(如穿过绝缘套管)。

单根导线断裂不允许,见图

图断裂铜丝

剥皮的铜丝表面不允许有绝缘皮的残留物质,见图

图缺陷绝缘

压接过程中避免设备破坏导线结构

图过绞合的导线末端

9.2.3.2脱皮设备刀片尺寸待完善

9.2.4电线末端

电线末端在压接后允许出头最大1mm。

插接功能,锁功能和螺丝功能的端子出头处不影响其功能。

当搭铁端子时,电线末端不要达到螺丝表面处

图最大的线端距离

1外直径2导线间距

当使用完全密封的插接端子时,不允许有出头。

当只是插接端子时,允许出头0.4mm。

导线和绝缘压接管间的绝缘末端可见。

在导线压接处不允许有绝缘出现。

9.3在压接的端子件处的要求

9.3.1端子件

使用的端子件必须符合零件图纸的特殊要求和规定,不允许存在接卸破损,扭曲。

运输时需盘绕竖立

端子件性能发生变化时,例如氧化,老化后不允许再使用。

端子在储存2年后仍然可以继续使用。

端子材料符合标准VW75174,并且符合相应的图纸。

9.3.2损坏

端子截面和凹槽在压接过程中不允许损坏和变形,端子组件在压接过程中发生变形时不允许再使用。

9.3.3弯曲和旋转

如果在零件图纸上没有特殊的说明应使用于以下的要求,卷曲的截面纵向弯曲角度最大允许超过3º见图片

卷曲截面纵向弯曲角度向下或向下最大不允许超过5º.卷曲截面旋转到端子最大允许5º

9.3.4导线压接尺寸(见图)

图导线压接尺寸

1Ch压接高度2Cb压接宽度

3Cbm可测量的压接宽度4αw支撑角度

5La支撑高度6Fa卷曲末端距离

7CFE压接卷曲末端间距8Gh毛刺高度

9Gb毛刺宽度10Sb底部厚度

在压接范围内端子材料的厚度根据零件图纸,对于压接尺寸应设置限制。

如果实际尺寸与图纸规定的标准有偏差,也应在图纸规定的范围内规定的压接尺寸应该是有约束力的,并且有线束制造商制定。

9.3.4.1压接高度

不是根据压接工装调整尺寸。

压接高度是根据端子制造商在图纸上规定的尺寸压接。

如果零件图纸上对端子零件的压接高度公差没有特殊说明,那么高度适用于下面的一般公差要求。

压接高度范围(mm)公差(mm)

0.22到0.5±0.03

0.5到2.5±0.05

>2.5±0.1

9.3.4.2压接宽度

不是根据压接工装调整尺寸,是根据端子制造商规定的。

公差符合标准零件图纸上的规定。

9.3.4.3可测量的压接宽度

压接底部的压接宽度,无破损,可使用螺旋测微器。

端子制造商规定。

9.3.4.4支撑角度

支撑角度从6角测最大30º

aw≤30º

图支撑角度

9.3.4.5支撑高度

卷曲爪相互接触且相互支撑。

最低要求是支撑高度。

卷曲爪及端子材料强度相符合。

见图

La≥1.0XS

图支撑高度

9.3.4.6卷曲末端间距

一个不同的搭接脚底部的卷曲是允许的,大体上卷曲爪末端的支撑长度,支撑角度及距离是固定的。

没有卷曲爪的的底端允许碰触其内壁。

见图

图对称及卷曲深度

9.3.4.7压接卷曲爪末端的距离

卷曲爪和卷曲底面之间的距离

CFE≤0.5XS

9.3.4.8毛刺高度

末端高度由压接工具的磨损程度及插入装置的影响。

见图

Gh≤1XS

9.3.4.9毛刺宽度

Gb≤0.5XS

1毛刺高度2毛刺宽度3撕裂

9.3.4.10底部厚度

Sb≥0.75XS

1底部厚度

9.3.4.11压接

制造者保证提供端子元件。

因为一个好的压接应保持规定的卷曲尺寸。

一个好的压接应是具有卷曲套内填满完整的特性。

单根导线在电线卷曲范围内压接完整。

由于不对称卷曲使压接敞开。

电线分布不同或卷曲高度。

导线横截面及材料强度的公差不适合是不允许的。

9.3.5压接外观

9.3.5.1压接长度

在卷曲前后的导线压接必须超过总长(见图),且闭合。

卷曲支撑相对。

1压接长度2前出口3后出口

9.3.5.2撕裂

撕裂是不允许的,见图

1撕裂图

9.3.5.3出口

在卷曲导线的后边沿需要一个钟状的出口(朝向导线),这个出口应有的缺口或分开阻碍在卷曲导线的前面没有规定的出口(到端子后)。

一个出口的最大尺寸是允许的,同其入口一样。

9.3.6绝缘压接

端子组件的绝缘压接同薄壁或厚壁电线的标准图纸相匹配。

9.3.6.1绝缘卷曲的位置差异

接卷曲在此区中向前5º,向后3º.见图

9.3.6.2绝缘压接AA型(卷曲压接)见图

图A型(卷曲压接)图绝缘压接尺寸A型

1压接宽度2压接高度3环绕角度

必须满足规定的压接宽度和高度

这少1/3的导线包裹压接(120º)

卷曲爪必须浸在绝缘皮内。

卷去爪可以穿过绝缘皮内,但不允许损伤电线。

按照EN6035-2必须满足弯曲试验(导线做3个循环运动)

9.3.6.3绝缘压接BB型(环绕是压接)见图

当最大电线横截面时,压接卷曲至少将材料厚度完全覆盖

9.3.6.4绝缘压接CC型(搭接是压接)见图

绝缘压接中至少2/3电线包裹。

电线包裹闭合(搭接)。

压接爪接触,但电线不允许损坏。

弯折测试的结果符合DINEN60352-2(导线运动三个周期)

9.3.7单线密封压接

压接爪尽可能卷曲,确保插入护套时无阻碍

9.3.7.1单线密封的位置

绝缘压接臂必须完全放置在雨塞上。

雨塞不要过度夹紧,损坏或压接爪刺入。

雨塞的位置同技术图纸相匹配,见图

图标准图纸中电线在压接状态中的位置

9.3.7.2对称的O形单线压接(O-压接)

单线绝缘处卷曲压接最大360º,不允许卷曲爪处重叠搭接,见图

图对称的O形单线压接

9.3.7.2.1非对称的O形单线压接(环绕压接)

单线绝缘处卷曲压接最小360º,见图

图-非对称单线压接

9.4其它要求

9.4.1连筋

连筋在压接后仍然可将且最大不超过一个端子片厚度,且不超过0.5mm。

在切角处允许的毛刺

金属片厚度毛刺(mm)

t≤0.4最大0.05

0.4<t≤0.8最大0.1

t>0.8最大0.15

端子的连筋和毛刺不影响在护套内的插接功能

当使用密封插接端子时,连筋最大0.3mm。

连筋处不允许有毛刺,只有在绝缘侧连筋存在毛刺。

连筋和毛刺不允许划伤雨塞。

要求在返工时便于拆卸更换新端子

9.5特殊压接

9.5.1双压接

准备中

9.5.2闭合压接套管

准备中

9.6压接连接处理

压接连接的质量极限状态中无断裂,且符合相应的要求无功能损坏,当

-各自适当的工装和模具

-各自适合的设备

-指定的设备、工装和模具保养

-专业人员操作

-使用监控设备进行高效、安全过程监控

现有的

9.6.1工装

使用原装的压接工装和设备是端子生产者系统保证的基础。

端子生产商的标准图纸就是端子使用的依据,应该根据大众的系统使用。

由端子制造商做端子件的系统保证。

压接过程由使用者保证。

如果说明中存在差异的话,应该由专业的开发和汽车生产商的质量部门来确定。

9.6.2压接设备

压接设备,如台式机(半自动压接机)必须带有各自确保质量的监控设备。

装备的压接设备中出现的残次品分类保存。

9.6.3压接力监控

压接力监控器是压接过程中力度的测量:

合格压接的力度要求曲线在规定的范围内运动。

规定的曲线由专业人员通知:

-工装变化

-更换工装

-换端子盘

-更换电线

压接监控设备确保压接处于最好的状态。

为了保证压接的良好状态,应该使用切片设备(4.6.2)和压接尺寸测量(3.3.4)来评估压接质量

9.7质量保证

在交样的线束,确保压接连接的质量,并将使用的端子、端子厂家和压接横截面的相关分支存档。

质量的保证既是通过切片图,压接高度(测量的,Cbm)和拉脱力。

需要测量5个结果进行存档,不允许标注尺寸‘从….到…..’。

测量的值应标注零件号(端子),厂家和规定值。

也应用在线束中的电线,电器件和组装件上。

车间的质量保证可使用抽检

9.8无损坏检测

9.8.1压接尺寸

9.8.2压接宽度

压接宽度应该通过相应的测量器具来测量,

9.8.3压接高度

压接高度在压接过程中影响压力状态值及电阻稳定性的关键数值。

压接高度应该使用千分尺来测量(压接高度测微器),见图

9.9破坏性检测

9.9.1导线拉脱力

导线拉脱力测量根据<端子压着汇总表〉中的参数值,见图表

#实际依据<端子铆压汇总表〉相关参数值为准。

9.9.2切片

切片是将压接端子垂直纵向切割,截面应避免位于端子压接的凹槽处。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设备方向于端子卷曲打开的方向相反,卷曲没有收到有效的压接力,所以压接可以打开。

切片图示

9.9.2.1样件认可的切片制作(BMG))

压接的质量通过切片试验来测量的。

为了我避免卷曲内的切片变形,应该将非生产使用的零件注入到合成树脂中。

为了更好的评估,要求压接的切断面表面必须打磨和蚀化。

评估原则见1.9.2和4.5.1

9.9.2.2切片制作,生产

当批量监控时,在合成树脂中制作切片的样件不应该再使用,切片设备应借助于各自的设备监控。

如果无特殊说明,压接力监控曲线通过切片检测来证实。

当端子控制设备更换和线捆更换时,如生产中断时要求更换压接模具。

切片图放大后,根据下面的标准评估。

根据下面的说明监控和存档

-端子件号

-端子供应商

-电线号和生产商

-切片图或样件借助于压接宽度和高度测量。

如果切片不易评估的话,应测量支撑角值和支撑高度值,卷曲间距,毛刺高度和宽度,底面厚度和压接机

切片根据1.3.4.1/1.3.4.2检测

测量压接高度

测量压接宽度

如果给定的数值有问题,必须测量--支撑角度,支撑高度,卷曲间距,毛刺高度,毛刺宽度,底面厚度和压接力

9.9.3绝缘压接检测

绝缘压接根据DIN1EC60512-8检测,作为验收标准,必须进行下列检测。

9.9.4不合格切片实例

不合格压接的标记,见图

不良状态

良好状态

9.10压接生产设备

9.10.1半自动台式端子压接机

9.10.2半自动端子压接机(带自动剥线功能)

9.10.3全自动裁线压接机

9.10.4压接工具的种类

电镀件检查项目

9.10.5电镀件缺陷定义

A.细碎划痕:

由于摩擦或滑划而造成产品表面留下点/线或块状的轻度残留线印记,目测看不出深度.(MINOR)

B.硬划痕:

由于摩擦或滑划而造成产品表面留下点/线或块状的损伤 (MAJOR)

C.撐印:

表面有些凹凸不平由於零件受电镀撐具压力而成. (MAJOR)

D.缩水:

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  (MAJOR)

E.漏镀/見胶:

电镀時沒有电镀的部份,在镀层表面中可见到胶体.用指甲可感觉到.(MAJOR)

F.星尘:

微小的漏镀部份,指甲感覮不到,如針孔一样大. (MINOR)

G.电镀不良:

电镀面很粗糙,指甲能感觉.  (MAJOR)

H.地图紋:

从电镀件表面看,不規則,不平滑,指甲感觉不到,通常由光濟不平引致. (MAJOR)

I.剥落:

电镀层与零件間的附著力不夠,镀层脱落. (MAJOR)

J.毛刺:

电镀時在高电流密度区镀层的过度堆積.过高的电流密度產生了粗糙(毛刺). (MAJOR)

K.披峰:

與模具及啤塑有關,有利口刮手的感覮. (MAJOR)

L.异物附着:

在电镀表面出现点状/线状/块状的异物附着在产品上. (MAJOR)

M.翘曲及变形:

塑料件受电镀影响而造成塑料件的形变  (MAJOR)

9.10.6检查项目

项目

等级

A面

B面

C面

A.B.划痕

A级

无深度≤.05mm2(L:

1mm,W:

0.05mm);有深度(可感觉):

不允许。

同一表面N≤2,J≥30mm

无深度≤0.1mm2(L:

2mm,W:

0.05mm);有深度(可感觉):

不允许。

同一表面N≤2,J≥30mm

可接受

B级

C级

可接受

C.撑印

E.漏镀/見胶

A级

不接受

不接受

B级

C级

不刮手可接受

D.缩水

A级

无或满足限度样品要求

须对功能尺寸无影响

B级

C级

F.星尘

A级

不接受

D≤0.2mm同一表面N≤2,J≥30mm

可接受

B级

C级

D≤0.2mm同一表面N≤2,J≥30mm

G.电镀不良

A级

不接受

B级

C级

D≤0.2mm同一表面N≤2,J≥30mm

D≤0.2mm同一表面N≤2,J≥30mm

H.地图纹

A级

不接受

D≤0.2mm同一表面N≤2,J≥30mm

可接受

B级

C级

D≤0.2mm同一表面N≤2,J≥30mm

I.剥落

A级

不接受

不接受

可接受

B级

C级

J.毛刺/K.披锋

A级

须对功能尺寸无影响

B级

不刮手可接受

C级

不刮手可接受

L.异物附着

A级

无或者满足限度样品要求

B级

C级

M.翘曲及变形

A级

B级

C级

X参考文献

在标准中应用的标准

VW60306卡车电线;单芯,非屏蔽

VW75173扁插接

VW75174

DIN1EC60050-581国际电子词典-581部分;电子设备中电器组件

DINEN13602铜和铜合金-铜制圆形导线

DINEN60352-2非焊接连接;2部分:

压接连接;一般要求,检测方法和应用说明

1EC60512-8电子设备组件;测量方法和检测方法-8部分:

插头连接的机械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