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上任之后的政策走向及影响.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29191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巴马上任之后的政策走向及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奥巴马上任之后的政策走向及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奥巴马上任之后的政策走向及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奥巴马上任之后的政策走向及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奥巴马上任之后的政策走向及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奥巴马上任之后的政策走向及影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奥巴马上任之后的政策走向及影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奥巴马上任之后的政策走向及影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奥巴马上任之后的政策走向及影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奥巴马上任之后的政策走向及影响.docx

《奥巴马上任之后的政策走向及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巴马上任之后的政策走向及影响.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奥巴马上任之后的政策走向及影响.docx

奥巴马上任之后的政策走向及影响

奥巴马上任后的美国政策走向及其影响

1、奥巴马其人

奥巴马的父亲是肯尼亚人,母亲是美国一名白人女教师。

奥巴马6岁随母亲与继父在印度尼西亚生活,在那里生活了4年,10岁时回到夏威夷,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年少的奥巴马逃过学,吸过毒,直至后来改邪归正,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

2004年,名不见经传的奥巴马在连任3届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后首次在全国舞台上脱颖而出,并于当年的参议院选举中轻松当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5位,也是本届国会中唯一的黑人参议员。

混血的出生、平民的背景以及睿智的谈吐使他被称为“超出种族”的政坛角色。

教育经历:

1983年哥伦比亚大学学士;1991年哈佛大学法律博士

政治经历:

1996年,成功当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2004年当选联邦参议员

涉足全国政坛不足4年即当选美国总统

美国评论家指出:

在奥巴马的整个成人生涯中。

他的居住点从来没有离开美国前十个名校十英里以外过。

他从哥伦比亚本科毕业,进入哈佛的法学院,然后住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宪法学。

一些政治评论家指出,奥巴马有黑人的皮肤,却拥有一颗白人的心脏。

奥巴马的执政能力:

缺乏执政经验

2、本届美国大选的背景

3、对美国经济形势的判断

奥巴马解决金融风暴的理念:

减轻受害民众阶层的债务负担,对华尔街精英阶层加强监管,提高税负

在对外经济问题上,将更加强调美国的经济利益,而不是布什所执行的温和的“双赢”政策。

将更看重实体经济的富强,而不是高收入阶层所看重的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

美元汇率因为美国债务赤字的扩大而不断疲软的挑战性问题,他可能会纵容,而不会像前任总统那样会顾及到美国金融市场的霸主地位

4、对国际环境的影响

奥巴马的目标是,恢复美国在一个不再是单极世界上的全球领导地位,并且将不是主要通过军事力量来实现,而是通过软实力以及政府间和正式国际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协作来解决特定的问题。

民主党十讲究国际合作、联盟、伙伴,利用国际机制解决问题,跟布什相比,他更看重国际合作。

对待以前被美国认为敌对的国家,未来多边主义色彩会更加浓厚,奥巴马将会倾向于多边框架,心平气和的讨论,可能会放下自己的身段,用利益交换或者一步一步走的方法,能够使对方更容易接受,而不是直接采取强硬的、敌视的态度、立场和手段

5、美国能源政策的调整

布什的能源政策:

继续消费石油,提高美国石油对外依存度。

以布什政府副总统切尼为首的“国家能源政策研究小组”体积高的《国家能源政策》报告的第八章以及最后一章《加强全球联盟》中,提出:

美国的能源安全取决于充足的供应,唯有此财政支撑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增长。

报告同时强调: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使全球石油产量不断提高,我们就能确保自身的能源安全从实现全球经济共同繁荣。

保证能源安全是我们肩负的使命,是我们贸易政策和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

奥巴马认为,美国过分依赖外国原有无论是对经济还是安全都构成威胁。

奥巴马表示支持从海上钻井开采石油并发展核电,同时强烈指出必须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

奥巴马曾表示,他当选总统后将帮助开发新的能源经济,提出在未来10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由于清洁能源开发,并计划提高燃料经济标准,争取2025年美国25%的电力消耗都来自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6、美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民主党的对外政策强调多边主义和国际规范,

1)对拉美

2)对非洲

由于奥巴马具有肯尼亚许同,他对非洲的态度可能会更加积极。

中国在非洲有很多友好国家和投资,美国或许将在此问题上对中国产生影响。

3)对中东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将会成为奥巴马政府的主要战略目标,因为在那里,塔利班正在复兴,也是基地组织安全的天堂

奥巴马曾称,他将进一步强化对伊朗的制裁措施,,不排除与伊朗举行直接对话以解决争议,包括伊朗的核问题,并且不排除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

4)对俄罗斯

奥巴马曾表示支持格鲁吉亚加入北约,他仍可以和俄罗斯达成友好协议,支持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通过协商与俄罗斯解决欧洲反导体系的僵局,暂缓反导系统的建设,以此缓和美俄关系。

但是在对待东欧前苏联国家的态度上,奥巴马不会作出让步。

5)对中国

强调中美两国有共同利益,主张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

在对台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主张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和稳定

在对华贸易上,奥巴马说“中国必须改变其政策(包括汇率政策),以便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更多依靠国内本土需求的增长。

”说明他希望美国人少买中国商品,反对将美国就业机会大量输出到中国,减少投资,反对中国在汇率方面的政策。

奥巴马一直提出他也是支持自由贸易的,但是言谈举止和他的利益集团的背景来看,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还是存在的

——未来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会增多,来自美国的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会增大

7、对美国从伊拉克撤军的判断

布什政府的政策:

2007年11月,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和美国总统布什共同签署了一项不具约束力的原则性文件,计划在7月底完成谈判并签署相关协议,但到10月底也没有完成,双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分歧很大。

美国希望通过缔结长期关系协议使美军在联合国授权到期后继续在伊驻扎合法化,以确保其在伊的长期利益和影响力。

美伊在驻意美军地位、撤军时间表等诸多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伊拉克政府表示不希望美军永久或长期留驻伊拉克,拒绝有损伊拉克主权的美国要求。

什叶派武装“萨德尔运动”领导人萨德尔曾说,如果政府不与美国签署该协议,他将准备与政府合作。

奥巴马:

我的伊拉克计划——现在正是结束伊战的时候了

在伊战前就反对这场战争,宣称在当选总统后会结束这场战争

我相信,入侵一个没有即刻对美国构成威胁且同9·11袭击无关的国家,使得我们分散了与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作战精力,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伊战以来,已有4000多美国人丧生,支出则接近1万亿美元。

战线拉长,我们所面临的几乎每一个威胁——从阿富汗到基地组织再到伊朗,都已增加。

16个月撤出10万人。

为伊拉克的稳定,我们将对这一地区的各国发动外交攻势,并承诺交付20亿美元以支持国际上对伊拉克难民安置的努力

军队重新部署以后,留在伊拉克的美军将履行有限的任务:

追铺任何基地残余势力、保护美国在伊人员、训练伊拉克安全部队,直到伊拉克政治取得进步。

不会寻求美军在伊建立永久基地

奥巴马打算一年内从伊拉克撤军,而前提则是美国石油巨头已经拿大了伊拉克的巨额订单。

奥巴马撤军后要做的,必然是设法帮助伊拉克建立自己的军事力量,使其重构社会秩序,从而保证美国石油大亨们能在这个中东国家,安全而持久地获取石油资源。

8、对油价的判断

影响油价的因素:

供需、金融炒家、奥巴马对石油的态度

判断:

油价下跌——项目推迟、剥离资产

有机会

但也有风险:

成本和收益

9、对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活动影响的判断

对伊拉克控制力会有所减少——机会,但不可太乐观,他还是要控制,并保障美国石油公司的利益

油价下跌——计划项目推迟、剥离资产——机会

劳工标准、环保、人权将会产生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

关注NGO的作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影响

10、可能存在的变数

奥巴马的变数

经济危机的变数

伊朗问题的变数

关注奥巴马上台的政策

关注奥巴马的人员班底:

财政部长、国防部长以及国务卿的人选

奥巴马政策一览:

金融危机:

支持实施金融救援计划,但认为就是只是临时措施,应同时加强监管;支持在就是同时推动实施为中产阶级减税和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

调整美国的发展模式,必须从改革美国传统的重消费、重信贷的生活方式和金融创新着手,采取稳健可靠的市场规范,加强美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规制建设与金融监管。

税收:

将为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下的家庭保持布什政府实行的减税政策,但将增加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富裕家庭的税收

健康保险:

支持延续目前以雇主支付为主的健康保险制度;支持联邦政府强制推行儿童全民健康保险计划;设立国家健康保险项目。

贸易:

奥巴马曾承诺重新审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表示将用贸易协议来在全球范围内确保劳工以及环保标准。

他表示将立即敦促墨西哥、加拿大就《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重新谈判和修正,同时提议取消将投资转向海外的公司的减税优惠。

敦促就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重新谈判,以加强有关劳工和环境方面的条款;支持与秘鲁达成自由贸易协定。

能源:

同意有限度开采近海石油,但把重点放在新科技上;建议在未来十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研究,同时给从事这类研究的公司提供税务优惠。

伊拉克战争:

一直反对伊拉克战争,并在竞选中承诺,如果当选总统,会在上任后16个月内从伊撤出美军作战部队。

阿富汗战争:

承诺当选后向阿富汗增兵7000人,并曾威胁巴基斯坦,称巴若不对巴阿边境的恐怖分子采取行动,美国将单方面发动未经巴允许的打击行动。

外交政策:

强调谈判比军事行动更重要,表示会与伊朗、叙利亚、朝鲜和委内瑞拉等国领导人谈判。

 

两党政策取向对比

党派

民主党

共和党

金融危机

奥巴马:

支持实施金融救援计划,但认为救市只是临时措施,应同时加强监管;支持在救市同时推动实施为中产阶级减税和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

奥巴马说,当务之急是要帮助广大中产阶级摆脱困境,为此他提出了促进就业和为中产阶级家庭减税等计划。

麦凯恩:

曾对政府救市抱有疑虑,但此后赞成实施金融救援;主张成立独立机构监督救市行动并对金融管理系统进行改革,提高办事效率。

税收

奥巴马:

支持实施金融救援计划,但认为救市只是临时措施,应同时加强监管;支持在救市同时推动实施为中产阶级减税和刺激经济增长的计划。

麦凯恩:

曾对政府救市抱有疑虑,但此后赞成实施金融救援;主张成立独立机构监督救市行动并对金融管理系统进行改革,提高办事效率。

健康保险

奥巴马:

支持延续目前以雇主支付为主的健康保险制度;支持联邦政府强制推行儿童全民健康保险计划;设立国家健康保险项目。

麦凯恩:

反对联邦政府强制推行全民健康保险计划,支持将目前以雇主支付为主的健康保险制度转变为自由市场体系,并给低收入阶层提供一定的税务减免。

贸易

奥巴马:

敦促就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重新谈判,以加强有关劳工和环境方面的条款;支持与秘鲁达成自由贸易协定。

麦凯恩:

支持与哥伦比亚、韩国和巴拿马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并与27个欧盟成员国展开有关新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反对改变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支持开放新贸易市场。

能源

奥巴马:

同意有限度开采近海石油,但把重点放在新科技上;建议在未来十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研究,同时给从事这类研究的公司提供税务优惠。

麦凯恩:

积极主张开采近海石油,大力支持核能开发,主张废除对生物燃料征收的进口税,并主张通过强势美元控制油价。

伊拉克战争

奥巴马:

一直反对伊拉克战争,并在竞选中承诺,如果当选总统,会在上任后16个月内从伊撤出美军作战部队。

麦凯恩:

在参议院投票支持对伊开战,反对设立撤军时间表。

但他最近表示,如伊局势好转,有望在两年内从伊大幅撤军。

阿富汗战争

奥巴马:

承诺当选后向阿富汗增兵7000人,并曾威胁巴基斯坦,称巴若不对巴阿边境的恐怖分子采取行动,美国将单方面发动未经巴允许的打击行动。

 麦凯恩:

赞成对阿富汗增派人数不定的部队。

外交政策

奥巴马:

强调谈判比军事行动更重要,表示会与伊朗、叙利亚、朝鲜和委内瑞拉等国领导人谈判。

麦凯恩:

呼吁美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发挥更积极有力的作用,承诺会推动重建美国与盟国之间的关系。

对华政策

奥巴马:

 要求中国扩大内需,缩减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保护美国劳工阶级。

认为美国需要与中国建立长期积极且具有建设性的关系,主张深化美中在经济安全和全球政策问题方面的高层对话,加强两国在环保和军事领域的交流。

麦凯恩:

赞成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结成更牢固的美中关系;认为美中关系必须根植于更广泛的地区和国际秩序中,这是实现美中两国都希望的共同繁荣和稳定的不可或缺的基础。

国土安全

为增强美国的外交实力,他愿意与美国的盟友以及敌人对话。

注重通过谈判协商和多边合作解决重大国际问题,重新确立美国的领导地位,表示会与伊朗、叙利亚、朝鲜等所谓“敌对国家”的领导人谈判。

奥巴马愿意与美国敌对国家对话的想法是危险且不负责任的,尤其是会见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

呼吁美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发挥更积极有力的作用,侧重加强美国与盟国的关系。

认为需要建立新的国家安全框架。

政治倾向

民主党外交政策上更强调价值观。

罗斯福和杜鲁门的民主党政权缔造了冷战,拉下了横贯东西方数十年的“铁幕”,并为此不惜一战。

民主党在国际上更讲规则,更温和,但温和的人最怕被指责“软弱”,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都是民主党总统发动的。

相比民主党过于强调价值观,共和党则更灵活些,强调以多种手段维护国家利益。

而相比民主党人的“温和”,共和党人更强调美国的领导地位,更强硬,反而在外交上有更多妥协余地。

中美关系的几次缓和,都是共和党总统的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