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3145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1.docx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苏轼词两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1

5.苏轼词两首

黄州的东坡居士虽然经受着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煎熬,但他对黄州赤壁的三次咏唱却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真的思考与善的情怀。

被贬黄州是苏轼政治生涯中的一个低谷,却也是他精神历程中的一次升华。

在这座远离政治中心东京的江边小城里,苏轼一方面积极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一方面认真反思性格上的弱点,闭塞的环境反而成就了伟大的心灵,黄州也成为苏轼文学创作的一个圣地。

面对滚滚东逝的长江水,回想世事变迁、宦海沉浮的人生历程,苏轼把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悟都凝聚在了长江边的赤壁,发出了响彻千古的天籁之音。

——《百家讲坛·康震评说苏东坡》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念奴娇

《念奴娇》是一首怀古词,主要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和对古人、古事的记叙,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时期。

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即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

作者在词中写的就是游览这个“赤壁”的所见、所想,借咏史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缅怀和对功业早就的周瑜的仰慕之情,又联系到自己的现实处境,遂产生了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这首词写古迹、记古人、古事只是一种艺术手段,以古比今,言志抒情才是核心目的。

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报负,但是在党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斥。

来黄州之前,因写诗讽刺新法曾经下狱,险遭杀身之祸。

但是他毕竟是个旷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

这首词就是他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心中的块垒,然而格调是豪壮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显然不同。

这首词的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

一开篇就显示了词人的旷达视野: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将自古以来和这里有关的许多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了,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之情。

于是词人开始寻找英雄的足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周郎是词人心中景仰的英雄,但是这里并不展开写,而是转而勾画古战场的险要形势: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一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这样的景物描写,读罢使人止不住内心情感的激荡,颇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

词的上片将周郎和赤壁并提,已经肯定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决定作用,到下片再着力写周瑜的才干和功勋,英雄形象就格外鲜明了。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指挥赤壁之战时正是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作为吴军统率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娴雅,沉着应战,谈笑间,巧用火攻烧掉了敌人的战船。

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多情自扰,徒增白发。

于是引发了“人生如梦”的感叹,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精神矛盾,而苏轼是其中最达观洒脱的一个。

所以在他的词中虽然也常有消极苍凉的思绪,但是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定风波

《定风波》也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期的作品,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从中表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更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

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

手持竹杖,脚踏草鞋,远比官服车骑来得轻捷、自在,已是“竹杖芒鞋”的装束,谁还会害怕失去什么?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

这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一下拓宽了全词的境界。

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洗礼,但是这也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才是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

词的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

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山头斜照却相迎”,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

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二、问题探究

1.《念奴娇》的上片说: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为什么特别提出“人道是”三个字?

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

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

用“人道是”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而自己并不坚信。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几句的主语是谁?

对这几句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主语是周瑜,因为它是承接上文的,是词人想象周瑜心恋故地,神游古战场,与词人相遇,笑话他功业未成而华发早生。

大多数人认为主语是苏轼。

是苏轼自己神游故国,自己笑自己自作多情,使得华发早生。

细究词意,我们还是认为第二种理解更为确切。

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3.对《定风波》中“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应如何理解?

这两句是说,虽然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而自己却像平时披着蓑衣在雨中行走一样坦然,一样毫无畏惧。

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

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

关于练习 

一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刻画和情感抒发,作者把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意境。

试分析这首词是怎样表现这种意境的?

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设题意图:

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词情感抒发、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相互交融的艺术特色,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感受作品豪放壮阔的意境。

 

参考答案:

 

作者描写了大江向东奔流,浪涛汹涌,拍打着堤岸卷起层层白浪,山石嶙峋高峻等景色,描绘出一幅雄伟、壮丽的画图。

作者笔下的英雄人物周瑜,青壮年时期就英姿勃发,才华过人,能从容指挥三军,轻而易举地大破曹兵,建立了赫赫功勋。

作者本来胸怀报国大志,在政治上却屡遭打击、迫害,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今年岁渐老,事业无成,他深感人生恰似一场幻梦!

词中所写的壮丽的山川、古代的英雄、自己壮志难酬的胸怀,以及洒酒江月的豪举,共同和谐地营造出一种壮阔、雄浑的意境。

 

二 在《定风波》中,苏轼通过途中遇雨这件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设题意图:

让学生着重理解词人由生活小事阐发的人生哲理,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对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在《定风波》中作者写了在一次出游途中遇到阵雨的经过。

在突如其来的风雨中,作者没有雨具,却依旧手拄拐杖,脚穿芒鞋,吟咏长啸着从从容容地缓步行走。

他把风雨看得很平常,觉得风雨交加的天气和晴朗天气并没有什么差别。

作者实际上是以自然风雨来隐喻人生风雨,表明自己对于各种政治打击和迫害已遇变不惊,见怪不怪了!

作者正是通过这一件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那种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三 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词,品味下面句子中粗体词语的韵味。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一蓑烟雨任平生。

 

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设题意图:

帮助学生学会从诗句、字词着眼,体会古人炼词炼句的功力。

这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

 

参考答案:

 

1.用三个动词描摹出了赤壁山势之险要高峻,水势之汹涌澎湃。

 

2.“谈笑间”,极言周瑜指挥若定、从容不迫的大将风度。

“灰飞烟灭”,极言强大的敌人在周瑜面前的不堪一击。

 

3.“蓑”本指蓑衣,这里是说以一件蓑衣抵挡自然界和人生旅途的凄风苦雨。

强调不借助外力的保护,依靠自己走过艰难旅程。

“任”有任凭、无所畏惧、顺其自然的意思。

 

4.“萧瑟处”指刚才遇雨的地方,也指人生危难处。

“无风雨”和“无晴”表面上看说的是对天气的变化毫不在意,实际上是指人生的沉浮变幻、喜乐哀愁全不放在心上。

可谓一语双关。

 

四 这两首词和以前学过的《赤壁赋》都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试将这三篇作品相互比较,看看它们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有什么异同。

 

设题意图: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文学作品,要懂得把他的作品放在特定的创作时期里,结合他的生活经历理解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参考答案:

 

此前学习的苏轼的散文《赤壁赋》,连同本课学习的两首词都是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时期的作品。

它们都抒发了作者被贬谪后的内心苦闷,也都阐发了他的人生感悟。

 

教学建议

 

一、高中第一册的古代散文单元选编有苏轼的《赤壁赋》,学生已经对苏轼的生活经历、文学创作和思想倾向有所了解,而且《赤壁赋》与本课的两首词作同创作于他被贬黄州期间,其生活境况和思想情感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学习本课应有意联系以往所学的内容,以便参照阅读,加深理解。

 

二、苏轼是一位极富人格魅力的宋词大家,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作家。

学习他的词应引导学生在理解字面内容的基础上,重点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当然,苏轼的思想是复杂的,他将儒、释、道的思想精髓杂糅融通,为他所用。

本课学习的两首词中的有些情感就比较复杂,如: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要允许学生心存疑问,留待他们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后加深理解。

 

三、结合“研讨与练习三”,指导学生学习鉴赏古代诗词的方法:

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前人评苏词

《四库全书提要》:

“词自晚唐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苏轼而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等一派。

寻源溯流,不能不谓之别格,然谓之不工则不可。

故今日尚与花间一派并行,而不能偏废。

 

《历代诗余》引晁以道语:

“绍圣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醒,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耳。

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胡寅《酒边词序》:

“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耆卿为舆台矣。

许昂霄《词综偶评》:

“子瞻自评其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皆可出,唯词亦然。

 

■沈祖棻\《念奴娇》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神宗元丰五年(1082)写的。

那时他已47岁,因反对新法被贬谪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已经两年多了。

古典诗歌中咏史、怀古一类的作品,一般都是古为今用,借对史事的评论、对古迹的观赏来抒发自己的怀抱。

这首词也不例外。

他想到古代“风流人物”的功业,引起了无限的向往,同时就引起了自己年将半百,“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的感慨。

 

一起头二句,是词人登高眺远,面对长江的感受。

江水不停地东流,波涛汹涌,气势奔放,自然使人不可能不想起过去那些历史上留下了丰功伟绩,因而与祖国的壮丽山河同样永远保留在后人记忆里的英雄们。

当然,这些人是属于过去的了,就像沙砾被波浪所淘汰了一样。

但是不是他留下的历史遗产也被“淘尽”了呢?

那可不是的。

“风流人物”的肉体虽已属于过去,而他们的事功却是不会磨灭的,它属于现在,也属于将来。

这两句,江山、人物合写,不但风格雄浑、苍凉,而且中含暗转,似塞实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

否则,我们一看,“风流人物”都被“浪淘尽”了,那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还有什么下文呢?

 

正因为暗中有此一转,所以才可由泛泛的对于江山、人物的感想,归到赤壁之战的具体史迹上来。

未写作战之人,先写作战之地,因为是游其地而思其人的。

江、汉一带,地名赤壁的有好几处。

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那一场对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大战,事实上发生在今湖北武昌境内,而不在黄州。

博学如苏轼,当然不会不知道。

但既然已经产生了那次战争是在黄州赤壁进行的传说,而他又是游赏这一古迹而不是来考证其真伪的,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十分认真地对待这个在游赏中并非十分重要的问题了。

其地虽非那一次大战的战场,但也发生过战争,尚有旧时营垒,所以用“人道是”三字,以表示认为这里是“三国周郎赤壁”者,不过是传闻而已。

“赤壁”而冠以“三国周郎”,为的是突出其历史意义,并为下面写周瑜先伏一笔。

第五句以下,正面描摹赤壁风景。

“乱石”一句,山之奇峭高峻;“惊涛”两句,水之汹涌澎湃。

江、山合写,而以江为主,照应起结。

“石”而曰“乱”,“空”而可“穿”,“涛”而曰“惊”,“岸”而可“拍”,“雪”而可“卷”,虚字都用得极其生动而又精确。

(吴白匋先生云:

“孟郊《有所思》诗中有‘寒江浪起千堆雪’之语,是苏词‘卷起’句所本。

”)

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故总赞之曰“江山如画”。

人们凡是见到最美的风景(或人物),往往赞曰“如画”,而见到最美的绘画(或其他造型艺术),又往往赞曰“逼真”。

如画之画,并非特指某一幅画;逼真之真,也非特指某地、某物。

它们只是存在于欣赏者想象中的最真、最美、最善的典型事物或情景。

所以逼真亦即如画,如画和逼真并不矛盾。

如果我们问苏轼,你说“如画”,是像哪一幅画,他是无从回答的。

因为,谁也答不上来。

歇拍由这千古常新的壮丽江山,想起九百年前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表演过非常威武雄壮的戏剧的许多豪杰来。

说“多少豪杰”,是兼赅曹、孙、刘三方而言。

在这场大战中,得胜者固然是豪杰,失败了的也不是窝囊废。

“江山”两句,仍是江山、人物合写,与起头两句相同,但前者包括“千古风流人物”,后者则仅指“一时”“豪杰”。

电影的镜头移近了,范围也就缩小了。

  换头再把镜头拉得更近一些,就成了特写。

作者选中了周瑜,把他摄入这首《念奴娇》的特写镜头。

从“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豪杰”,再到“公瑾”,一层层缩小描写的范围,从远到近,从多到少,从概括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于是,周瑜作为一个典型的“风流人物”和“豪杰”而登场了。

  周瑜在孙策手下担任将领时,才24岁。

人们看他年轻,称为“周郎”。

他性情温厚,善于和人交友。

人们赞赏说:

“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

”他精通音乐,如果演奏发生错误,他立刻就会察觉。

人们说:

“曲有误,周郎顾。

”他的婚姻很美满,娶的是当时著名的美女,乔家的二姑娘——小乔。

他在34岁的时候,与28岁的诸葛亮,统率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中,用火攻战术,将久历戎行,老谋深算,年已54岁的曹操打得一败涂地。

这样的人物,在苏轼眼中,当然是值得向往的了。

因此,面对如画江山,他活跃地开展了对于这位历史人物的想象。

 

换头“遥想”以下五句,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刻画了周瑜。

“小乔”两句,写其婚姻。

由于美人的衬托,显得英雄格外出色,少年英俊,奋发有为。

“英发”两字,本是孙权用来赞美周瑜的言谈议论的,见《吴志·吕蒙传》,词里则改为赞美他的“雄姿”,乃是活用。

“羽扇”句,写其服饰。

虽然身当大敌,依然风度闲雅,不着军装。

“谈笑”句写其韬略。

由于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从容不迫,谈笑之间,就把曹操的舰队一把火烧得精光。

这里,不但写出了周瑜辉煌的战功,而且写出了他潇洒的风度、沉着的性格。

在词人笔下,这一英雄形象是很饱满的。

 

宋人傅榦注苏词,曾引《蜀志》,有诸葛亮“葛巾毛扇,指挥三军”之语。

此文《太平御览》曾引用,但不见于今本《三国志》。

而在后来的小说、戏剧中,“羽扇纶巾”乃是诸葛亮的形象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有人认为此词“羽扇纶巾”一语,也是指诸葛亮的。

这是一个误会。

这个误会是由于既不明史事,又不考文义而产生的。

魏、晋以来,上层人物以风度潇洒、举止雍容为美,羽扇纶巾则代表着这样一种“名士”的派头。

虽临战阵,也往往如此。

如《晋书·谢万传》载万“著白纶巾、鹤氅裘”以见简文帝;《顾荣传》载荣与陈敏作战,“麾以羽扇,其众溃散”;《羊祜传》载祜“在军尝轻裘缓带,身不被甲”:

皆是其例。

诸葛亮固然曾经“羽扇纶巾”,苏轼在这里,根据当时的风气,不论周瑜是否曾经作此打扮,也无妨写他手持羽扇,头戴纶巾,以形容其作为一个统帅亲临前线时的从容镇静、风流儒雅。

而此文从“遥想”以下,直到“烟灭”,乃是一幅完整的画面,其中心形象就是“当年”的“公瑾”,不容横生枝节,又岔出一个诸葛亮来,何况这几句还与上文“周郎赤壁”衔接。

因此,这种说法是不可取的。

(张孝祥《水调歌头·汪德邵无尽藏楼》下片有句云:

“一吊周郎羽扇,尚想曹公横槊,兴废两悠悠。

”吴白匋先生还举出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四十九黄州条所引四六文亦有“横槊酾酒,悼孟德一世之雄;挥扇岸巾,想公瑾当年之锐”诸语,可见宋人也多以“羽扇”句是指周瑜。

  以上是写的作战之地、作战之人,是“怀古”的正文,“故国”以下,才转入自抒怀抱。

“故国”,即赤壁古战场。

作者临“故国”,思“豪杰”,精神进入了想象中的当时环境里面,想到周瑜在34岁的时候,便建立了那样惊天动地的功业,而自己呢,比他大十多岁,却贬谪在这里,没有为国为民做出什么有益的事来,头发也很早就花白了,相形之下,是多么的不同啊!

头发变白,是由于多情,即不能忘情于世事。

然而这种自作多情,仔细想来,又多么可笑!

所以说“多情应笑我”。

“故国神游”,即神游故国;“多情应笑我”,即(我)应笑我多情,都是倒装句法。

  江山依旧,人事已非,沦落无聊,徒伤老大,于是引起“人间如梦”的感慨,认为既是如此,还不如借酒浇愁吧。

酹本是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的意思,但末句却是指对月敬酒,即李白《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之意。

所邀乃江中月影,在地不在天,所以称为“酹”。

  这首词在内容上,表现了作者用世与避世或入世与出世思想之间的矛盾,这是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具有的普遍性的矛盾,既然没有机会为国为民做出一番事业,就只有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之下,故作达观。

所以它在赞赏江山、人物之余,最后仍然不免趋于消极。

但总的说来,最后这一点消极情绪,却掩盖不了全词的豪迈精神,所以读者还是可以从其中吸收一些有益的成分。

  在艺术上,这首词也有它的独特成就。

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将不同的、乃至于对立的事物、思想、情调有机地融合在一个整体中,而毫无痕迹。

这里面有当前的景物与古代人事的融合,有对生活的热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与达观、消极的人生态度的融合,有豪迈的气概与超旷的情趣的融合。

而描写手段则虚实互用,变幻莫测,如: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是实的地方虚写;“遥想公瑾当年”,是虚的地方实写。

有“人道是”三字,则其下化实为虚,对黄州赤壁并非当日战场作了暗示。

有“遥想”二字,则其下虽所咏并非原来的战场,而且还掺入了虚构的细节,仍然使人读去有历史的真实感。

 (选自《宋词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袁行霈\《念奴娇》鉴赏 

这首词虽然用了许多篇幅去写赤壁的景色和周瑜的气概,但主旨并不在于追述赤壁之战的历史,而是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情。

正如《蓼园词选》所说:

“题是怀古,意是谓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也。

……题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

周郎是宾,自己是主,借宾定主,寓主于宾,是主是宾,离奇变幻,细思方得其主意处。

词从赤壁之下的长江写起: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几句怎么讲?

难道江浪真的像淘沙一样,淘洗着风流人物,而且把他们都淘净洗尽吗?

我们当然不能照字面呆板地理解。

这东去的大江和滚滚的江浪,既是眼前的景色,又是一种暗喻,喻指时光的流逝。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孔子早已有这样的感慨。

苏轼登赤壁临长江,自然会由滚滚东去的江水想到不断流逝的时光。

无情的逝水流光,淹没了古代多少显赫一时的风流人物。

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们渐渐销声匿迹,不复有当年的光彩,真正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又有几个呢?

但是这样的人还是有的,周瑜就是一个,这几句为下文赞美周瑜做了准备。

词一开始就不同凡响:

一派江水,千古风流,无穷感慨,和那种模山范水的诗句迥然不同。

让人感到词人是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看得远,想得深。

“浪淘尽”,据《容斋随笔》所记黄山谷书写的《念奴娇》墨迹,作“浪声沉”。

文字不同,意思相同。

一样的。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这几句由大江引出赤壁,由千古风流人物引出周郎。

据考证,赤壁之战的战场在今湖北武昌。

苏轼写这首词时正谪居黄州,他所游的赤壁在今湖北黄冈,原名赤鼻,亦称赤鼻矶,断崖临江,截然如壁,色呈赭赤,形如悬鼻。

词人用了“人道是”三字,可见他知道这并不是赤壁之战的那个赤壁,但当地既然传说是周郎赤壁,写词的时候也就不妨把它当成真的赤壁,用以寄托自己的怀古之情。

“人道是”三字既有存疑的意味,又有确信的意味。

前人说值得反复体会,确实如此。

但我看“周郎赤壁”四字更耐人寻味。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24岁就当了建威中郎将,“吴中皆呼为周郎”。

这是一个带有亲切意味的美称。

赤壁就是赤壁,原不属哪一个人所有,而在词里却让它归了周郎,称之曰“周郎赤壁”。

赤壁因周郎而著称,周郎亦借赤壁而扬名,一场确立了三分局面的大战,把周郎与赤壁密不可分地联在一起。

有的版本作“孙吴赤壁”,便显得呆板。

因为“孙吴赤壁”不过是说出了赤壁的地理位置而已,远不如“周郎赤壁”之活脱、含蓄。

  接下来描写赤壁景色: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前一句把视线引向天空,后两句把视线引向脚下,这三句简直是一幅具有立体感的图画。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一句承上概括风景,一句启下引出周瑜,这两句很有力地收束了上阕。

词的开头说“千古风流人物”,着眼于广阔的历史背景。

这里说“一时多少豪杰”,缩小范围单就赤壁而言,在这个舞台上有多少豪杰共同演出了雄壮的戏剧,而周瑜就是其中的一个主角。

  下阕着重写赤壁之战中作为主帅的周瑜。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当年”是正当年的意思,这里是指周瑜指挥赤壁之战的时候正青春年少、意气风发。

紧跟着又补充一句,说那时他刚刚结婚,娶了一个绝代的美人。

但据《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记载:

周瑜纳小乔是在建安三年或四年,周瑜二十四五岁。

而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周瑜34岁,这时距纳小乔已有十年之久。

那么词里说“小乔初嫁了”,不是违背了历史的真实吗?

我想,艺术的真实并不完全等同于生活的真实,尤其是这类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抒情诗,原来就不以再现细节真实为目标,我们当然也就不必处处以生活的细节去衡量它。

苏轼写词的时候,兴之所至挥笔立就,不一定去考证周瑜和小乔结婚的时间,读者当然也就不必过于拘泥,周瑜结婚早几年晚几年在词里关系并不大。

其实这几句的意味全在“小乔初嫁了”的穿插,本来写的是赤壁之战这样的大事,周瑜作为战争一方的主帅,有许多事可写。

词人偏偏要花费笔墨去渲染他的婚姻,说有一个国色天香的美人刚刚嫁给了他。

这一句看似闲笔,其实不闲。

词人有意用小乔这位美人去衬托周瑜这位英雄,使下面那句“雄姿英发”成为有血有肉的丰富饱满的艺术形象。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羽扇”是用鸟羽所制的扇,汉末盛行于江东。

“纶巾”是用青丝带编的头巾,汉末名士多服此。

“羽扇纶巾”并不是诸葛亮专用的,这里当然也就不一定要讲成是指诸葛亮。

从“遥想公瑾当年”到“樯橹灰飞烟灭”,一气呵成,只写了一个人,就是周瑜,写他风雅闲散,谈笑自若,运筹于帷幄之中,很容易地就挫败了敌人。

“樯橹灰飞烟灭”是指曹军的战船被焚毁。

“樯橹”一作“强虏”,即强敌。

我觉得“樯橹”更形象,也更能扣紧赤壁之战的特点,远比“强虏”为好。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这几句的主语是谁?

谁在“神游”?

谁在“笑我”?

这是个疑点。

不少注本说主语是苏轼,大概是考虑到词的题目叫《赤壁怀古》,怀古的既然是苏轼,遂以为神游故国的人也是苏轼。

“神游”的主语既是苏轼,“笑我”的主语当然也是苏轼,“多情应笑我”便被解释为苏轼自己应笑自己多情。

还有进而把“多情”讲成“自作多情”或“多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