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3157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docx

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行业分析

报告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5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5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6

3、行业主要政策...........7

(1)国家总体政策.....7

(2)信息产业相关政策...............8

(3)煤炭行业信息化相关政策...9

(4)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相关政策...............11

二、行业基本情况..........11

1、软件产业概况.........11

2、地理信息产业概况.12

3、煤炭行业信息化概况...............13

(1)煤炭行业信息化的背景.....13

(2)煤炭行业信息化的作用.....16

①煤炭行业信息化有助于提高煤炭行业生产效率及管理决策效率.....16

②煤炭行业信息化有助于提升煤炭行业安全与生产技术管理水平.....16

三、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8

1、软件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将逐渐提高......18

2、IT前沿技术的引入将推动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18

3、一体化平台的应用将逐渐成为煤炭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19

4、建设高科技煤矿是煤炭工业发展的长期战略...........20

(1)数字煤矿...........20

(2)智慧煤矿...........20

(3)无人或少人煤矿.................21

四、煤炭信息化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21

1、煤炭行业信息化市场前景.......22

(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23

(2)煤炭行业兼并重组.............25

(3)提振煤炭行业的国家政策相继出台...25

(4)安全生产要求不断提高.....26

(5)开采难度逐步增加.............28

2、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29

(1)煤矿地理信息系统软件.....29

(2)安全与生产技术综合管理信息系统...31

(3)煤矿井下重大危险源预测预警集成系统.............31

(4)数字矿山综合自动化系统.32

五、行业壁垒33

1、技术壁垒.................34

2、人才壁垒.................35

3、品牌及客户壁垒.....35

4、综合服务能力壁垒.36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37

1、有利因素.................37

(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是煤炭行业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37

(2)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是煤炭行业信息化的客观保证...........38

(3)煤炭行业的兼并整合有助加快“两化”融合.........38

(4)安全生产信息化的不断推进...............39

2、不利因素.................40

(1)复合型人才存在一定缺口.40

(2)企业规模及技术实力、研发能力的限制.............41

(3)煤炭行业的现场条件.........41

七、行业主要企业简况..42

1、煤矿专业软件产品领域...........42

(1)山东蓝光软件有限公司.....42

(2)西安集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42

(3)北京睿呈时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42

(4)北京三维吉斯工程软件科技有限公司.................43

2、数字矿山综合自动化领域.......43

(1)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43

(2)东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44

(3)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45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行业已经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竞争格局,行业内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政府职能部门依法管理。

行业主要管理机构及其主要职能具体如下: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3、行业主要政策

(1)国家总体政策

(2)信息产业相关政策

(3)煤炭行业信息化相关政策

(4)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相关政策

二、行业基本情况

1、软件产业概况

软件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的行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013年共完成软件业务收入30,600亿元,2014年我国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7,235亿元,保持高速增长。

工信部在2014年召开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表示,

我国将采取优化产业发展环

境、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加快拓展应用市场、持续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五大措施促进软件产业升级,全面提升软件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支撑服务能力。

2、地理信息产业概况

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综合性高技术产业,是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对地理信息资源进行生产、加工、开发、应用、服务、经营的全部活动,以及涉及这些活动的各种设备、技术、服务、产品的实体集合体。

地理信息技术与资源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城市、交通、国土、矿产、军事、水利、环保、气象、海洋、测绘等数十个领域。

随着各个行业对地理信息技术与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的数据,2013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近2,600亿元;到2020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将超过8,000亿元,并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煤炭行业信息化概况

(1)煤炭行业信息化的背景

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决定了煤炭在我国基础能源中的战略地位,其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我国能源供应的保障程度和安全程度。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近年来我国煤炭产量基本保持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我国原煤产量达39.74亿吨,2014年我国原煤产量达38.74亿吨。

然而,我国煤炭开采全员效率、百万吨死亡率、管理水平等均尚与国外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这些都需要通过高科技手段加以解决。

同时,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发展促使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稳步提升,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长期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4年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66.00%。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我国绝大多数煤矿为井工矿井,地质构造复杂,开采难度大,灾害类型多、分布面广,多数矿井同时具有瓦斯、水、火、煤尘、顶板等灾害隐患,是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中开采条件最差、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从开采条件方面来说,我国可供露天开采的煤炭资源少,在国有重点煤矿中,地质构造复杂或极其复杂的煤矿占36%。

煤炭行业安全与生产技术相关的信息具有动态性、灰色性、模糊性的特点,其数据是活跃的、实时的、海量的、与空间位置密切相关的,必须借助诸如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软件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实时分析、实时发布、及时处理,以克服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实时数据严重不足、信息传输严重不畅、分析方法十分简单、安全事故层出不穷”的落后局面。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于2011年12月联合发布的《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安监总煤装【2011】187号)的数据,“十一五”期间,我国共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9,535处、淘汰落后产能近5亿吨。

经过兼并整合与淘汰落后产能,我国煤炭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型煤矿产量占比逐步提升。

兼并整合将改变我国煤炭行业的竞争格局。

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煤炭生产企业将不再简单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张与利润的提升,而愈加重视日常安全与生产技术管理。

信息化作为提升煤炭行业安全与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手段,将成为煤炭生产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安全事故、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尚处于机械化开采阶段,采煤综合自动化程度正逐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我国采煤机械化程度将达到75%以上。

信息化是促进煤炭工业高产高效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煤炭开采从机械化开采到自动化开采转变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随着我国采煤综合自动化程度

的提升,信息技术在煤炭生产领域的应用将逐步深化。

(2)煤炭行业信息化的作用

①煤炭行业信息化有助于提高煤炭行业生产效率及管理决策效率

煤炭行业信息化将煤矿的地测信息、生产流程、安全监控、事务处理、销售管理、资金流动等业务过程数字化,可根据需要将相关数据整合、处理后提供给各级人员。

煤炭生产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多元化的发展对其生产技术、管理模式、管理水平及决策有效性等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利用信息化梳理业务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和管理决策效率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

②煤炭行业信息化有助于提升煤炭行业安全与生产技术管理水平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煤炭生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数据,2014年全国煤矿共发生各类事故505起,死亡和失踪914人,煤炭开采百万吨死亡率为0.257。

这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0.04左右的煤炭开采百万吨死亡率仍有很大差距。

煤炭行业安全与生产技术信息化实现了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电子化和网络化,使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促进生产力进步,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

通过信息化的建设,煤矿能够实现生产环境、生产设备及过程实时监控与遥控;实现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水灾、冲击地压、自然发火及外因火灾等重大灾害的预测预警;实现井下从业人员定位及管理;实现生产调度通信及救灾通信畅通无阻;实现安全生产的多级监管。

此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将从人员伤亡、停产整顿、抢险救援、品牌价值等诸多方面给煤炭生产企业造成巨大的综合经济效益损失。

例如:

我国2010年3月份发生的一起煤矿特大透水事故,现场救援人员最多时达5,000人,仅事故抢险救援耗资就已远超亿元。

三、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软件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将逐渐提高

目前,我国信息化建设工作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信息化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而从信息化投入方面来看,我国IT支出占GDP比重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就煤炭行业信息化而言,目前我国煤炭行业信息化中硬件投入的比例较大。

一方面,部分中小型煤矿目前还未完成基础建设及系统建设,对于硬件的需求量仍然较大;另一方面,由于煤矿井下特殊的环境,硬件的使用寿命较短,更新速度较快。

根据我国其他信息化水平较高的行业及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软件及服务占IT投资的比例将不断提升。

可以预见的是,我国煤炭行业信息化水平的逐步提升将使软件及服务投入占煤炭行业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稳步提高。

2、IT前沿技术的引入将推动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大型现代化煤矿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煤炭工业“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

推广应用智慧矿山技术,实现煤矿规划、设计和生产动态管理;推广煤矿井下通讯、工作面图像采集技术;推广煤矿固定岗位无人值守与生产系统远程控制操作系统,不断推进煤炭企业信息自动化、煤矿综合自动化进程,提高煤矿科学管理水平;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

用的数字矿山或智慧矿山。

同时,国家发改委、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于2014年7月发布的《关于印发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发改地区【2014】1654号)提出:

促进高技术在地理信息软件开发中的应用,加强地理信息软件技术与数据库、高性能计算、网格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通用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大型地理信息平台软件,重点发展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适应云计算技术、时空技术、三维技术等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鼓励研发地理信息管理与应用软件。

开发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推进国土、农业、规划、公安、应急、生态、统计等领域应用软件的产品化和产业化。

由此可见,未来短时间内,随着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的应用,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数字煤矿建设将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3、一体化平台的应用将逐渐成为煤炭行业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

近年来,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对信息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日益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动力。

对于煤炭行业来说,由于煤矿井下恶劣的生产环境及复杂的地质构造,其安全与生产技术管理尤其重要,随着煤炭行业信息化的发展,煤炭生产企业信息化正由单一系统的应用向系统整合与业务协同转变。

对于煤炭行业安全与生产技术信息化来说,煤矿地理信息系统为煤矿井下数据的数字化及可视化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是煤炭行业安全

与生产技术信息化重要的枢纽。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将煤矿井下空间地理信息与传统MIS、煤矿井下重大危险源预测预警集成系统、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为煤矿安全生产及管理决策提供了快速、全面、有效的支持,形成了统一、集成的一体化平台。

4、建设高科技煤矿是煤炭工业发展的长期战略

总体来说,信息化及自动化将有效提升煤矿生产效率,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按信息化及自动化的应用水平,可将煤矿信息化建设过程分为数字煤矿、智慧煤矿及无人(少人)煤矿三个阶段。

(1)数字煤矿

数字煤矿是实现煤矿高科技开采的第一步,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手工或办公数据处理和管理模式而言的,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现有管理模式的改良,但它缺乏决策支持系统的强大功能(有一些决策支持功能),人为的参与或人机交互的工作还占有很大的比重。

数字煤矿的工作主体仍然是人。

(2)智慧煤矿

智慧煤矿是在数字煤矿的基础之上,加入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3DGIS、TGIS和虚拟矿井技术、动态决策支持和专家系统技术实现煤矿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决策和管理,是对现有管理模式的革命。

智慧煤矿可以分成三个关键部分:

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

物联化,即全面的感知。

煤矿生产流程的任何事物,这里包括各种机电设备及其状态、煤矿井下重大危险源(如水、火、瓦斯、顶板等)的相关信息或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都可以被感知到。

互联化,即全面的互联互通,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都可以无障碍地互联互通。

其主要包括煤矿综合自动化和在线数据检测系统、井上下高速通讯系统、人员定位系统、海量数据库管理系统、专业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地测、一通三防、采矿、运输、机电、调度、灾害预警、应急救援、监测监控、办公自动化等)、决策支持系统等的互联互通。

智能化,即更深入的煤矿安全生产过程和状态的智能分析,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和高产高效。

(3)无人或少人煤矿

无人或少人煤矿是高科技采矿的最高形式,其技术基础是智慧煤矿系统,手段是机器人、地面遥控以及先进的井下导航系统等。

无人或少人煤矿将使采矿作业的零人身事故成为可能。

四、煤炭信息化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我国煤炭综合自动化领域伴随着煤矿自动化设备在各煤矿企业的广泛使用已进入稳步发展的成熟阶段,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参与竞争的企业规模较大、实力较强,业内的主要企业包括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富力通能源工程技术

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东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

地理信息系统及行业应用软件领域,由于涉及煤田地质、采矿、空间信息、计算机等多学科的跨界研究与综合应用,加之我国煤炭行业安全与生产技术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导致目前市场竞争尚不充分,缺乏大型的专业企业,行业内企业普遍规模较小。

类似可提供贯穿“采、掘、机、运、通”整个煤炭生产业务流程或生产、安全、管理及决策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企业较少,处于市场化竞争的初期。

大多数企业集中于某一单一产品或单一专业领域。

随着国家对煤炭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企业自身以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降低安全事故的内生动力需求,可预见的良好市场前景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参与竞争,国家的高度重视及充分的市场竞争将有利于煤炭安全与生产技术信息化的发展。

1、煤炭行业信息化市场前景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于2012年7月发布的《关于推进煤炭工业“十二五”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

大型煤炭企业年度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1%左右。

此外,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于2014年8月发布的《2014中国煤炭企业100家分析报告》(中煤协会综合

【2014】98号),“2014中国煤炭企业营业收入前100家”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总额约为4.16万亿元,按照大型北煤炭企业信息化投入占年销售收入1%计算,2013年我国煤炭行业信息化的潜在市场规模应在

416亿元左右。

此外,根据财政部、国家安监总局于2012年2月联合发布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推算,我国煤炭生产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平均约为吨煤25元,按照2014年我国38.74亿吨的煤炭产量计算,2014年我国应提取约968.5亿元的煤炭生产安全费用。

数字煤矿软件及系统集成产品均在煤炭生产安全费用的使用范围之列。

随着煤炭行业兼并重组不断深化,大型煤炭集团将实现整合重组、大集团兼并、收购小煤矿,集团型企业将加强人财物、产供销的整体和集中管控,实现管理模式的快速复制均需要信息化的支撑。

十二五期间国家对煤矿安全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技术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煤炭工业“两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随着行业的兼并整合、安全标准的提升、煤矿投资的增长和开采难度的加大,信息化将逐渐成为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发展信息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对信息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十二五规划》将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列为重要任务,并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进程,鼓励信息

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提倡信息化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如2011年4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工信部联信【2011】160号);2011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国发【2011】47号)。

2015年2月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能煤炭【2015】37号)。

对于煤炭行业来说,安全与生产技术是其工业化的核心,也是其信息化的关键。

通过信息化提高煤炭行业生产效率及管理决策效率、提升煤炭行业安全与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是煤炭行业“两化”深度融合的基础,也是煤炭工业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此,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亦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予以明确指导,如2013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99号),提出大力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和自动化、信息化、机械化的“四化”建设;2014年3月国家煤监局发布的《2014年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要点》的通知(煤安监办【2014】3号),提出继续落实煤矿安全科技“四个一批”项目,进一步完善煤矿安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机制。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为煤炭行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亦给煤炭行业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煤炭行业兼并重组

煤炭行业的兼并重组将促使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大中型煤炭生产企业将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扩充产能、增强实力。

通常来说,大中型煤炭生产企业的安全投入较高,死亡率较低,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的数据,2013年乡镇煤矿煤炭开采百万吨死亡率约为0.59,而同期全国煤炭开采百万吨死亡率仅为0.29。

因此,兼并重组将有助于提升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加大煤炭生产企业安全费用投入。

另一方面,大中型煤炭生产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信息化已经成为其安全、生产、管理与决策的重要基础;而小型煤炭生产企业粗放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其信息化水平及安全生产水平较低。

煤炭行业兼并重组将优良的经营、管理模式全面推广,将直接提升整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3)提振煤炭行业的国家政策相继出台

煤炭行业受到产能过剩以及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影响2012

年以

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近期国家针对性的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旨在抑制煤炭行业的持续下滑态势,以保护煤炭行业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

国务院于2013年11月18日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国办发【2013】104号),提出坚决遏制煤炭产量无序增长,切实减轻煤炭企业税费负担,加强煤炭进出口环节管理,提高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水平,营造煤炭企业良好发展环境。

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了财政部、海关、商务部、国资委、人民银行等多部委参与的煤炭行业脱困联席会议制度,煤炭脱困政策集中在“控制煤炭总量、减轻企业负担、规范煤炭进口、建立煤矿退出机制、调整完善企业考核机制、加大金融支持”等方面;山西、鄂尔多斯等主要产煤省市也陆续出台了提振煤炭行业的系列政策。

随着国家及地方的后续政策的逐步落实,有助于煤炭行业早日走出经营困境。

(4)安全生产要求不断提高

煤矿安全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着数百万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为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不断提高煤炭生产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并强制推行部分重要的安全生产设备。

在煤炭生产企业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方面,国家多次出台政策逐步提高了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并明确了其使用范围。

2004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煤监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煤炭

生产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煤矿维简费管理问题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财建【2004】119号),对煤炭生产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和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强制性规定;2005年,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加强煤炭生产安全费用使用管理与监督的通知》(财建【2005】168号),提高了煤炭生产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2012年2月,财政部、国家安监总局联合发布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进一步提高了煤炭生产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

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标准及其变化情况具体如下:

煤炭生产安全费用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煤矿安全生产改造和重大隐患治理支出等。

另外,2012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改能源【2012】640号),提出:

到2015年,我国安全高效煤矿将达到800处,产量25亿吨;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起数比2010年分别下降12.5%和15%以上,百万吨死亡率下降

28%

以上。

总而言之,随着煤炭工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信息化将不断渗透到煤炭生产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融入到安全生产管理的各环节。

煤矿安全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将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提升信息化产品的市场需求。

(5)开采难度逐步增加

我国煤矿约91%是井工矿,露天矿产量仅占总产量的5%左右,与世界主要产煤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煤矿开采条件较为复杂。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相关数据,我国煤炭资源总量5.50万亿吨,其中埋深在1,000米以下的2.95万亿吨,占煤炭资源总量的53%。

而目前,我国地下开采的煤矿平均深度为420米,大中型煤矿开采深度大于600米的矿井产量占近30%,一些矿井的开采深度已经超过了1,000米,并以平均每年15-20米的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