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316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百强校word重庆市第八中学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2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NaF溶液中滴加硫酸至中性时,c(SO42-)<c(HF)

B.稀醋酸中加入冰醋酸,醋酸电离平衡右移,电离度增大

C.向氨水中加入NH4Cl固体,溶液中

增大

D.将CH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溶液中

3、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由Z与Y两元素组成,则A中一定只含离子键

B.元素Z、W、R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C.元素Z、W、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可相互反应

D.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XmY<

XmR

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

溴水褪色

石蜡油被催化裂解,生成了不饱和的烃

B

将湿润的KI—淀粉试纸置于集满某气体的集气瓶口

试纸变蓝

该气体一定为Cl2

C

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

出现沉淀

沉淀的部分为AgBr

D

使Na2S2O3溶液中滴加H2SO4溶液至过量

一段时间后溶液变浑浊

Na2S2O3溶液在该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A.A 

B.B 

C.C 

D.D

5、分子式为C8H8O2且只含一种官能团的芳香族化合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6种

B.8种

C.9种

D.10种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均为烃类

B.甲苯和氯气在光照下可发生取代反应

C.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

D.

互为同系物

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硫常用于漂白纸浆

B.漂粉精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

C.晶体硅常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D.氧化铁常用于红色油漆和涂料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题型注释)

8、已知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绿色消毒净水剂,只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

下列是通过次氧酸钠氧化法制备高铁酸钠并探究其性质的实验,步骤如下:

I.制备高铁酸钠(Na2FeO4)

(1)制备NaClO溶液

已知:

3Cl2+6NaOH

5NaCl+NaClO3+3H2O 

①如何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如图所给的装置组装成制备NaClO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________(填字母),其中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填序号)。

a.混合气体 

b.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c.干燥气体 

d.观察气体的通入速率

③为了防止产生NaClO3,除搅拌和混入N2稀释外,还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Na2FeO4:

将Fe(NO3)2溶液加入到NaOH与NaClO的混合溶液中,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高铁酸钠(Na2FeO4)具有强氧化性,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于高铁酸钠消毒后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

全部为Fe2+猜想2:

全部为Fe3+猜想3:

Fe2+和Fe3+都有

【设计实验】:

(1)证明溶液中只含有Fe2+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实验小组将消毒后的溶液分在两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

向试管1中加入K3[Fe(CN)6]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所以溶液中不存在Fe2+;

步骤二:

向试管2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所以溶液中存在Fe3+。

【实验结论】:

高铁酸钠消毒后溶液中只存在Fe3+。

(3)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结论不够严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题型注释)

9、在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元素A、B、C、D、E五种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的p轨道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A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比B大,C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D的单质是常见的活泼金属,E的次外层电子为全充满结构。

(1)A、B、C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第一电离能A>

B,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氢原子形成的18e-分子M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中A原子的杂化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可形成多种含氧酸,其最高价含氧酸Q的酸根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含氧酸R的相对分子量比Q小32,且0.01molR可消耗1mol/LNaOH溶液10mL,则含氧酸R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含氧酸中只有羟基上的氢原子可电离与碱反应)

(4)E与O2、NH3可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E(NH3)2]+,该离子在水溶液中呈无色,该离子中E的

化合价为___________,若向该离子中继续通入O2,可生成[E(NH3)4]2+,溶液变为深蓝色,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碳原子可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C60便是其中之一,D单质可与C60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其阴离子是C60-,该化合物的晶胞结构为NaC1型,则每个晶胞中含有的D+的数目是________个,已知:

晶胞中最近的D+之间的距离为apm,则该物质的密度ρ=___________g/cm3

(只需写出表达式即可)

10、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利用苯合成许多有机物。

工业上以苯为原料合成环己烷,方法主要是H2还原法:

用苯和氢气在高温下发生加成反应,合成环己烷,如图所示。

(1)在T℃、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5min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H23360mL,用苯表示该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提高该反应中苯的转化率,除了可以适当改变反应温度与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用乙炔合成苯:

3CH

CH(g)=C6H6(l) 

△H=-636kJ/mol,已知C2H2(g)的燃烧热为

△H=-1300kJ/mol,请写出C6H6(l)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若保持温度不变,在不同的压强下达到平衡,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

起始(mol)

达平衡(mol)

装置编号

总压

C6H6(g)

H2(g)

C6H12(g)

10MPa

1

2.8

20MPa

(4)下列事实能够说明装置①中反应达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气体总压强保持不变

b.单位时间内,每消耗0.15molH2,同时消耗0.05mol环己烷蒸汽

c.苯蒸气的质量保持不变

d.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5)达平衡时,H:

2的物质的量①_____②(填“>

”“<

”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6) 

环己烷燃烧可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工业上可用环己烷作高效燃料电池,请写出环己烷(C6H12)碱性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列式计算装置①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

物质的量分数)。

11、SO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但其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开发寻找SO2的合理替代品是目前化工行业的新动态。

(1)SO2可以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是造成__________________的根源。

(2)工业上常用黄铁矿(FeS2)制备SO2,黄铁矿中S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黄铁矿煅烧后生成1.6gFe2O3,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3)工业上使用碱液吸收SO2,使排放的尾气达到合格标准:

①将标准状况下11.2LSO2通入到2L0.5mol·

L-1的氨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常温下,若用1LNaOH若用吸收0.01molSO2,完全吸收后溶液中c(Na+)=c(SO32-)+c(HSO3-)+c(H2SO3),则原NaOH溶液的pH值为________。

(4)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与SO2相似,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可用于保存水果食物。

现可用如图所示方法通过吸收SO2和NO,获得Na2S2O4和NH4NO3(Ge为铈元素)

如图

①装置II中,酸性条件下,NO被Ge4+氧化的产物主要是NO3-、NO2-,请写出生成等物质的量的NO3-和NO2-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III的作用之一是用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电解使得Ge4+再生,同时在另一极生成S2O42-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今,科学家已研发出比SO2更安全的偏重亚硫酸盐(K2S2O5),工业上常用2KHSO3=K2S2O5+H2O的方法制备。

我国要求红酒中添加K2S2O5的标准(按等硫元素质量的SO2计)为0.25g/L。

今酿造500吨葡萄酒,需加入K2S2O5的质量为_______。

(葡萄酒的密度近似为水,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

四、推断题(题型注释)

12、A(乙炔)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

由A制备高分子可降解塑料(PVB)和IR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23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备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过程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反应②属于缩聚反应 

b.该高分子材料可用于生产吸汗织物

c.该高分子链节具有和其单体一样的结构 

d.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热塑性,且为混合物

e.通过质谱仪测得该高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444,可推知其n约为354

(5)D和IR的结构简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过程⑦的产物含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种。

(己知碳碳双键与羟基直接相连不稳定)

(7)已知:

,(R、R'表示烃基或氢);

以A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D,写出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参考答案

1、B

2、A

3、C

4、A

5、D

6、D

7、C

8、 

关闭K,,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一段时间后水不能顺利流下(或关闭分液漏斗,将导管放在水槽中,稍微加热,导管口产生气泡,停止加热,导管中形成稳定的水柱) 

MnO2+4HC1(浓)

MnCl2+Cl2↑+2H2O 

E→A→D 

abd 

将A放在冷水中 

2Fe3++3C1O-+10OH-==2FeO42-+3Cl-+5H2O 

向溶液中先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通入C12/H2O2,出现血红色 

不出现蓝色沉淀 

溶液中或空气中含有氧气,将Fe2+氧化为Fe3+

9、 

O、N、P 

[Ar]3d104sl 

N的p轨道为半充满结构,比较稳定,失去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大于O 

sp3杂化 

正四面体形 

+1价 

4[Cu(NH3)2]++O2+8NH3+2H2O==4[Cu(NH3)4]2++4OH- 

10、 

0.005mol/(L·

min) 

增大H2的浓度(或液化抽离环己烷) 

C6H6⑴+

O2(g)=6CO2(g)+3H2O⑴ΔH=-3264kJ/mol 

bcd 

>

该反应正反应方向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H2的物质的量减小 

C6H12-36e-+48OH-=6CO32-+30H2O 

=0.012

11、 

SO2+H2O

H2SO3 

酸雨 

-1价 

0.22NA 

(NH4)2SO3 

12 

2NO+3H2O+4Ce4+==NO3-+NO2-+4Ce3++6H+ 

2H++2HSO3-+2e-=S2O42-+2H2O 

2.17×

105g

12、 

CaC2+2H2O→Ca(OH)2+C2H2 

加成反应 

酯基 

de 

CH3CH2CH2CHO 

16 

【解析】

1、该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电池,由甲图可知,M是负极,N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溶液,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A.M是负极,N是正极,质子透过离子交换膜由左M极移向右N极,因此不能将甲装置的质子交换膜改为阴离子交换膜,A错误;

B.H2NCONH2在负极M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氮气、二氧化碳和水,电极反应式为H2NCONH2+H2O-6e-=CO2↑+N2↑+6H+,B正确;

C.铁上镀铜,则铁为阴极应与负极相连,铜为阳极应与正极Y相连,C错误;

D.当N电极消耗0.5mol氧气时,则转移0.5×

4=2.0mol电子,所以铁电极增重2.0/2mol×

64g/mol=64g,D错误,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以及电镀原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明确原电池正负极上得失电子、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移动方向即可解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有关计算,书写电极反应式必须考虑电解质溶液的性质是否存在交换膜等。

电化学计算时注意利用好电子得失守恒。

2、A.向NaF溶液中滴加硫酸至中性时,根据电荷守恒2c(SO42-)+c(F-)+c(OH-)=c(H+)<c(Na+)和物料守恒c(Na+)=c(HF)+c(F-)可知c(SO42-)<c(HF),A正确;

B.稀醋酸中加入冰醋酸,醋酸浓度增大,醋酸电离平衡右移,但电离度减小,B错误;

C.向氨水中加入NH4Cl固体,溶液中

,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C错误;

D.将CH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促进水解,溶液中

减小,D错误,答案选A。

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X是H。

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是O。

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R是S。

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等于8+16=24,所以满足条件的是Z是Na,W是Al。

A.物质A由Z与Y两元素组成,则A中不一定只含离子键,例如过氧化钠还含有共价键,A错误;

B.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则元素W、Z、R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B错误;

C.元素Z、W、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铝和硫酸两两之间可相互反应,C正确;

D.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则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XmY>

XmR,D错误,答案选C。

4、A、将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说明石蜡油被催化裂解,生成了不饱和的烃,A正确;

B、能氧化碘化钾为单质碘的不一定是氯气,B错误;

C、在AgCl和AgBr两饱和溶液中,前者c(Ag+)大于后者c(Ag+),c(Cl-)>c(Br-),当将AgCl、AgBr两饱和溶液混合时,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更多的AgBr沉淀,与此同时,溶液中n(Cl-)比原来AgCl饱和溶液中大,当加入足量的浓AgNO3溶液时,AgBr沉淀有所增多,但AgCl沉淀增加更多,C错误;

D、在酸性溶液中硫代硫酸钠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SO2和H2O,D错误,答案选A。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难点和易错点是选项C,解答时注意AgCl的溶解度比AgBr大,加入硝酸银,抑制溶解平衡向右移动,生成沉淀更多。

5、分子式为C8H8O2且只含一种官能团的芳香族化合物,如果官能团是羧基,可以是-CH2COOH或甲基和-COOH,有邻间对三种;

如果是酯基,可以是苯甲酸甲酯或乙酸苯酯或甲酸苯甲酯-OOCH和-CH3,有邻间对三种,共计是10种,答案选D。

本题考查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书写,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关键明确可能含有的官能团,要考虑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为易错题目。

6、A.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均为烃类。

A正确;

B.甲苯和氯气在光照下可发生取代反,B正确;

C.乙酸显酸性,乙醇和水互溶,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酸、乙醇和乙酸乙酯,C正确;

D.

的结构不相似,不能互为同系物,D错误。

答案选D。

7、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是SiO2而不是Si,C项错误。

8、I.

(1)①装置B中含有分液漏斗,则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是:

关闭K,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一段时间后水不能顺利流下(或关闭分液漏斗,将导管放在水槽中,稍微加热,导管口产生气泡,停止加热,导管中形成稳定的水柱);

②实验室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是MnO2+4HC1(浓)

MnCl2+Cl2↑+2H2O;

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需要利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最后还需要尾气处理,则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E→A→D;

通过装置E不仅可以除去氯气在的氯化氢,还可以充分混合气气体,同时可以通过观察气泡的快慢调节气体的通入速率,答案选abd;

③由于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还可能发生3C12+6NaOH

5NaC1+NaC1O3+3H2O,因此为防止温度较高生成NaC1O3,要求反应温度较低,则应将A置于冷(或冰)水浴中;

(2)将Fe(NO3)2溶液加入到NaOH与NaClO的混合溶液中即可生成高铁酸钠,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3C1O-+10OH-=2FeO42-+3Cl-+5H2O;

II.

(1)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证明溶液中只含有Fe2+的实验操作是向溶液中先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通入C12/H2O2,出现血红色。

(2)亚铁离子能与K3[Fe(CN)6]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因此向试管1中加入K3[Fe(CN)6]溶液,如果溶液中不存在Fe2+,则现象是不出现蓝色沉淀;

(3)由于溶液中或空气中含有氧气,可将Fe2+氧化为Fe3+,因此上述实验结论不够严谨。

9、在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元素A、B、C、D、E五种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的p轨道上有两个未成对电子,A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比B大,C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所以C应该是P,因此A是N,B是O。

D、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D的单质是常见的活泼金属,D是K,E的次外层电子为全充满结构,E是Cu。

(1)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A、B、C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O、N、P;

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Ar]3d104sl。

由于N的p轨道为半充满结构,比较稳定,失去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大于O,因此第一电离能A>

B。

(2)A与氢原子形成的18e-分子M是N2H4,电子式是

,M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4,其杂化形式是sp3杂化。

(3)PO43-中P的价层电子对数是4,且没有孤对电子,所以酸根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

另一种含氧酸R的相对分子量比Q小32,则R的分子式为H3PO2,且0.01molR可消耗1mol/LNaOH溶液10mL,这说明R是一元酸,所以含氧酸R的结构式是

(4)E与O2、NH3可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Cu(NH3)2]+,该离子中Cu的化合价为+1,若向该离子中继续通入O2,可生成[Cu(NH3)4]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Cu(NH3)2]++O2+8NH3+2H2O=4[Cu(NH3)4]2++4OH-。

(5)根据NaC1的晶胞结构可判断每个晶胞中含有的K+的数目是4个。

已知晶胞中最近的K+之间的距离为apm,则晶胞面对角线是2apm,所以晶胞的边长=

,因此该物质的密度ρ=

g/cm3。

10、

(1)氢气的物质的量是3.36L÷

22.4L/mol=0.15mol,因此消耗苯是0.05mol,浓度是0.025mol/L,则用苯表示该反应速率为0.025mol/L÷

5min=0.005mol/(L·

min);

(2)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为了提高该反应中苯的转化率,除了可以适当改变反应温度与压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大H2的浓度(或液化抽离环己烷)。

(3)已知C2H2(g)的燃烧热为△H=-1300kJ/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