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38792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0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docx

《西方经济学》期末简答论述

二、简答论述

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

①需求量是指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移动。

②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条曲线。

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曲线的移动。

2、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计算公式、图形及影响因素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

(1)Ed>1称为富有弹性。

一般指高档消费品。

(2)Ed=1,称为单一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1,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

(3)Ed<1,称为缺乏弹性。

需求曲线斜率为负,其绝对值大于1。

这类商品为生活必需品。

(4)Ed=0,称为完全无弹性,需求曲线和纵轴平行,其斜率为无穷大。

这是一种特例,如火葬费、自来水费等近似于无弹性。

(5)Ed=∞,称为无穷大弹性,需求曲线斜率为零。

这也是一种特例,如战争时期的常规军用物资及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商品可视为Ed无限大。

(考试的时候要求画出图)

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需求程度。

一般来说,消费者对奢侈品或高档消费品的需求程度小而不稳定,所以这类商品需求弹性大;反之,生活必需品需求程度大而稳定,所以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

(2)可替代程度。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可替代商品越多,则需求弹性较大,反则反之。

(3)用途的广泛性。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用途较广,则需求弹性较大。

(4)使用时间。

一般来说使用时间长的商品,其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4、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所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1)总效用是先增加后减少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2)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少;(3)总效用是边际效用之和。

图: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5、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从图上可知,无差异曲线有四个基本特征:

(1)无差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斜率是负值;

(2)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大。

(3)在同一条平面图上,任意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4)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6、消费可能线及其移动

消费可能线是用来表示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组合的一条线。

移动情况

(1)商品价格不变,当消费者收入上升,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当收入减少,消费可能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2)消费者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则消费可能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下降,则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3)一种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水平不变,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可能线绕着某点转动。

7、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

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两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第一个公式是消费者购买限制性的条件公式;第二个公式表明消费者购买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为一个常数。

 

8、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或者是作图说明消费者均衡)

(1)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是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2)消费可能线是用来表示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组合的一条线。

(3)如果把无差异曲线和消费可能线合在一张图中,则无差异曲线和消费可能线的切点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即既定收入情况下效用最大。

9、作图说明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其特征表现在:

(1)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

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

(2)一个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越大。

(3)一个平面图中的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都不能相交。

 

10、等成本线的特征

等成本曲线是指在生产要素的价格和厂商的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厂商可以购买两种不同数量生产要素组合的曲线。

(1)如果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厂商的成本投入增加,等成本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厂商的成本投入减少,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2)如果厂商的成本投入不变,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比例涨价,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同比例降价,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3)如果成本投入不变,资本的价格不变,当劳动的价格上升时,等成本线绕着纵坐标的点向左转动;当劳动的价格下降时,等成本线绕着纵坐标的点向右转动。

11、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分析一种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时,可根据产量的变化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平均产量递增、平均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至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在此阶段总产量和平均产量都是递增的,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减少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会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

第二阶段,平均产量开始递减至边际产量为零。

在此阶段,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处于递减阶段,但总产量是增加的,且达到最大。

第三阶段,总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为负。

在此阶段,总产量开始下降,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增加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是会减少劳动投入量。

综上所述,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生产,必然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即只有第二阶段才是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

但在这一区域中,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变要素可生产多少,必须结合成本函数才能确定。

(图中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是AP达到最大至TP达到最大这一区间。

12、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

(1)平均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

(2)边际成本是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3)关系:

边际成本相交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此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在最低点左边,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在最低点右边,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

 

13、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①短期均衡

短期均衡的条件是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价格和生产规模都是确定的,厂商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

因此从整个行业来看,就有可能出现供给小于需求或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

1)供给小于需求,此时存在超额利润;2)供给等于需求,此时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0;3)供给大于需求此时存在亏损,超额利润为负;4)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大于平均变动成本,此时存在亏损,但仍生产;5)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等于平均变动成本,此时厂商生产与否对他来说亏损额都是一样的。

一旦形式转好,可立即投入生产。

6)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此时厂商只能收回部分可变成本,必须停产。

总之,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

 

 

 

②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厂商就可通过调整自身的规模或改变行业中厂商的数量来消除亏损,或瓜分超额利润,最终是超额利润为0,实现新的均衡,即长期均衡。

1)供给小于需求,价格水平高,供给增加,市场价格下降,需求曲线下移,使超额利润减少,直至消失;2)供给大于需求,价格水平低,即存在亏损,供给减少,市场价格上升,需求曲线上移,直至亏损消失;3)供给等于需求,实现长期均衡。

所以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MR=AR=MC=AC或MR=AR=LMC=LAC=SMC=SAC

14、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①短期均衡

短期有几种情况1)供给小于需求,存在超额利润;2)供给等于需求,存在正常利润,超额利润为0;3)供给大于需求,超额利润为负;4)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大于或等于平均变动成本生产比不生产好;5)存在亏损的情况下,但价格小于平均变动成本,停产。

均衡条件是MR=MC.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SMC。

 ②长期均衡

在LMC=MR时,厂商实现了长期均衡。

同时,厂商在实现长期均衡时,也实现了短期均衡。

其均衡条件为LMC=SMC=MR。

大家要注意这个地方要么对比两个市场的短期均衡,要么比较长期均衡。

短期均衡的比较参照教材111页和118页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短期均衡的3个结论。

(1)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都是: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MR=MC。

(2)厂商达到短期均衡时的状况都取决于均衡时价格P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的关系。

如果价格大于平均成本,即P>SAC,厂商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如果价格小于短期平均成本,即P

(3)亏损状态下场上继续生产的条件都是:

价格大于或等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即P≥SAVC.

 

2006年7月考试题让大家说明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条件,并比较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长期均衡时的区别.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条件参考答案请参照前面的答案

答:

(1)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不同。

在完全竞争下,这三条线重合为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

在垄断竞争下,需求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重合,但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曲线则为平均收益曲线下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在长期均衡时,长期平均成本的状况不同。

在完全竞争下实现了长期均衡时,产量决定的长期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而在垄断竞争下实现了长期均衡时,产量决定的长期平均成本并不是处于最低点,这说明此时存在资源浪费。

(3)利润不同。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有正常利润,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有超额利润。

15、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

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形状表明在工资长到一定程度后,如果再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会减少。

这是因为

在工资率较低时,闲暇的效用较小,工资率的提高对人们的诱惑很大,人们愿意放弃闲暇去工作,以提高生活水平,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

但是,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闲暇的效用增加,闲暇的诱惑变大,而工资率的连续增加导致工资率的诱惑不断下降,工资率的增加会使得劳动者放弃部分工作时间以维持原有生活水平而去享受闲暇,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减少。

16、外部性及其解决办法

所谓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

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外部经济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家庭或厂商无偿带来的好处,这项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外部不经济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法补偿的危害,这项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

解决对策:

(1)征税和补贴;

(2)企业合并(3)明确产权。

17、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的异同

一般把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即C=f(Y)。

短期消费函数为C=C0+bY,长期消费函数C=bY。

从长期看,应该如此,但从短期看,没有收入也应有消费,因为人类要生存就得有消费。

短期的消费函数如下式:

C=C0+bY,其中C0称为初始消费,是自发消费,bY是引致消费。

即受Y制约的消费。

表明,从短期看,如果Y=0,则C=C0。

短期消费函数如图2。

图1:

长期消费函数

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的区别在于短期消费曲线不经过原点,即收入(Y)为零时,仍然有消费C0,消费和收入的变化规律与长期消费函数相同,即如果Y从Y1增加到Y2,则C从C1增加到C2。

图2:

短期消费函数

18、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及其计算公式。

并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投资乘数的应用。

(以前考题)试述投资乘数的作用及投资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结合实际谈谈近几年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1)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

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一般地,假设投资变动△I,国民收入将随之变动△Y,如果经济中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为b,那么投资增加引起的最终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为:

上式被称为投资乘数定理,而KI被称为投资乘数。

投资乘数也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5分)

(2)投资乘数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方面,当投资增加时,它所引起的收入增加要大于所引起的投资增加;另一方面,当投资减少时,它所引起的收入减少也要大于所引起的投资减少。

因此,经济学家常常将乘数称作一把“双刃剑”。

乘数的作用体现为:

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和高涨,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投资也可以使国民经济避免发展过热。

(6分)

(3)投资乘数要发挥作用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一是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二是经济中不存在“瓶颈部门”,或瓶颈约束程度较小。

(4分)

联系实际部分。

(5分)如2008年底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开始波及中国,导致中国产品出口迅速减少,大量生产出口加工产品的企业订单减少,甚至破产倒闭。

为了防止中国经济衰退乃至陷于萧条,中国政府紧急出台了4万亿元投入救市新政。

这4万亿元的投入转变了以往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以前依靠出口保增长转变为以拉动内需拉动为主,特别是投资需求为主,而且主要用于民生工程,即大部分是投资于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

当时就有专家估计,中国的这4万亿投资计划会带来6万亿的GDP增长值,相当于2007年广东、上海、浙江三省市GDP的总和,远远大于政府的投入,这就是投资乘数的作用。

19、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

以提高价格为例:

(1)价格上升,将导致利率上升,进而引起投资和总支出水平下降。

因为当价格上升,交易货币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货币需求增加,必然引起利率上升。

这种利率上升,使投资水平下降,进而引起总支出和国民收入水平下降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2)价格水平上升,人们所持有货币及货币表示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变得相对贫穷,于是消费水平必然降低,因而使总支出和国民收入下降。

(3)价格上升,使人们名义收入增加,必然引起税收增加和可支配收入减少,进而使人们消费水平下降,总支出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必然下降。

 

20、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特点。

总供给曲线是表明在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总供给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未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曲线——ab线,平行于横坐标,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

由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总供给。

②短期总供给曲线——bc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由于资源接近于充分利用,产量增加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

③长期总供给曲线——cd线,垂直于横轴,表明价格变动,总供给量不变。

这是因为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

所以,这条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21、失业的含义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有劳动意愿并在劳动力市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没有找到有报酬的工作。

从失业产生的原因看,失业可以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自愿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指由劳动力的正常流动所带来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三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指由总需求不足所带来的失业。

(1)失业会直接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社会损失。

失业就是劳动力资源的闲置,而劳动力资源具有即时性,不能利用的劳动力资源无法移至下期使用,本期可利用的劳动力闲置是这部分资源永久性浪费。

(2)减少国内生产总值。

奥肯定理表明实际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则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3)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从社会方面来看,失业的不利影响也是巨大的。

失业不但使失业者及其家属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下降,还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失业者长期找不到工作,就会悲观失望,高失业率往往伴随着高犯罪率和各种社会骚乱。

当然,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的,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适当的失业会使在岗的人员更加努力工作,积极进去,促进经济的发展。

22、通货膨胀的种类、成因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可从不同的角度考察通货膨胀的类型

(1)从物价上涨率角度:

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

(2)从市场机制作用,可分为放开的通货膨胀和抑制的通货膨胀;

(3)从人们的预料程度,可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

(4)从其形成原因,可分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

从成因角度通胀分为4种: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引起的价格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是指在需求劳动和成本推动常常混合在一起,共同推动物价上涨。

结构型通胀是指在供求基本平衡条件下,由于个别关键性商品供求比例失调,或者由于经济部门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在:

1)收入分配效应;2)名义税制下的实际收入的变动;3)财富分配或转移效应:

对抵押合同和养老金合同的影响;对借债合同及有关合同的影响;4)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以前考过简答题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成因。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主要是财政政策中的政府支出、投资以及转移支付增加过快、货币政策中的货币投放过多,以及宏观消费政策中的刺激消费的力度过大等原因引起。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种类。

(1)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

由于工人和工会的力量使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致使成本提高和物价水平上涨。

(2)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厂商追逐更多的利润,以成本提高为借口,使产品价格提高速度快于成本提高速度,进而产生通货膨胀。

(3)进口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进口品价格上涨,特别是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通货膨胀。

出口猛增,使国内市场产品不足,也能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

23、财政政策的内容,并结合我国实际谈谈财政政策的应用。

(1)财政政策主要是政府通过控制财政收入与支出来进行宏观调控,包括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政策。

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等。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劳务和物品的支出。

如购买军需品,科技、教育开支,机关购买公用品、政府公务员报酬及维持治安支出。

转移支付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失业救济金、农业补贴及退伍军人津贴等方面的支出。

政府投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只包括公共项目工程和国家特殊重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2)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投资,增加政府购买和增加转移支付,以及减少税收(主要是降低税率)。

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投资,减少政府购买和减少转移支付,以及增加税收(主要是提高税率)。

(3)如2008年底,我国为了抵抗由美国传导至国内的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从2008年底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紧急出台了4万亿元投入救市新政,财政支出增加,主要大力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民生工程建设,这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这些财政政策的实施缓解量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量经济的增长。

23、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及其波动的意义。

并结合我国实际谈谈自动稳定器的应用。

(1)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各种制度规定本身可以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

这种自动稳定作用通常称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2)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

作用如下:

在税收方面,累进制的自动稳定机制可以很好的减缓经济波动;在转移支付方面,能够影响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从而有利于减轻总需求的波动。

在农产品支持价格方面,政府按支持价格制度给予补贴,避免了农产品价格下跌,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社会总需求。

总之,在经济扩张时期,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有助于缓和经济衰退。

因此,自动稳定器能够减轻周期的波动幅度,降低波峰高度,提高谷底高度。

(3)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作用,因此这种政策工具被称为自动稳定器。

例如,在通货膨胀时期,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税收会增加,转移支付会减少,抑制总需求的过度膨胀和经济过热发展;反之亦然。

(4)但是,自动稳定器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

它只能缓和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

仅靠期自动调节,远不能保证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必须有政府的适度干预,国民经济才能健康运行。

24、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及应用。

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其目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给量。

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

经济高涨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

25、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应用。

再贴现就是指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到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再贴现利率和贴现条件来调节货币供给量。

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以及放宽再贴现条件,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

经济高涨时,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以及苛刻再贴现条件,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

26、存款准备金率的含义及应用。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就是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

调节准备金率可以调节货币的供给量。

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

经济高涨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

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以刺激总需求。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和放松贴现条件以及降低准备率。

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货币的供给量,以抑制总需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和苛刻贴现条件以及提高准备率。

26、资源禀赋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在我国的应用。

这一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

赫认为:

两国要发生贸易需具备的条件---两国资源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的程度有差别;资源密集程度不同,即生产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

俄认为:

同一产品在不同区域价格不同是建立贸易关系的必要条件,而产品价格是由所耗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要素价格则由要素的供求状况决定。

成本优势带来的价格差别必然导致贸易关系的建立。

他们都认为:

每个国家都应该出口本国资源丰富的产品,进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