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0280林木栽培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399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10280林木栽培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10280林木栽培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10280林木栽培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10280林木栽培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10280林木栽培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最新10280林木栽培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最新10280林木栽培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最新10280林木栽培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10280林木栽培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最新10280林木栽培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10280林木栽培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10280林木栽培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0.种子湿藏的基本条件是低温、湿润、通风。

11.大多数林木种子贮藏期间保持0—5℃为最适宜温度。

12.影响种子寿命的环境因素有①温度、②空气相对湿度、③通气条件、④生物因素。

13.发芽势——在发芽过程中日发芽种子数达到高峰时,正常发芽种子粒数占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14.在同一地区垂直调拔种子,海拔跨度不宜超过300—500m。

2苗圃的建立及管理

1.使用年限在十几年或几十年的苗圃称为固定苗圃。

2.苗圃地应尽量选择地形不太复杂,地势相对平缓的开阔地。

3.苗圃地的生产用地包括播种区、移植区、营养繁殖区、温室或大棚区、采穗圃等。

4.我国南方(或湖南)春季多梅雨天气,因此苗床育苗常用的形式是高床。

5.苗圃地整地的基本环节有浅耕、耕地、耙地、镇压、中耕。

6.苗圃的灌水方法有浇灌、侧方灌溉、喷灌、滴灌、漫灌。

7.通常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和引水设备等三个组成部分。

8.苗木必需的大量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其中碳、氢、氧来自大气和水,其它元素则从土壤中获取。

9.有机肥料的优点有肥效长、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等。

10.施肥的方法有种肥、追肥、基肥、接种菌根菌。

11.为了促进苗木直径生长和充分木质化,以增强抗逆性,可施磷钾肥。

12.我国苗圃施氮肥的时间一般不宜晚于8月份。

13.轮作的优点:

①提高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②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③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减免杂草为害。

14.在林农复合系统内,应用边缘效应时应遵循的原则是提高植物多样性和配置适生生物,充分利用边缘效应,避免边缘负效应的出现。

3苗木培育

1.种子休眠的类型有①强迫休眠;

②生理休眠。

原因:

前者由于种子得不到发芽所需的各种环境条件,后者可能由①种皮或果皮坚硬致密、透气性差;

②含有抑制物质;

③种胚未成熟引起的。

2.种子催芽常见的方法有水浸种子、层积催芽、利用物理方法、化学药剂、激素等催芽。

3.层积催芽——将种子与湿润物混合或分层堆放,促进种子发芽的方法。

油茶可以采用层积催芽。

4.春季是适宜大多数树种播种的季节。

5.常用的播种方法有条播、撒播和点播三种。

细小粒种子适合撒播。

点播是最节约种子的播种方法。

条播适合大多数树种,且是最常用的播种方法。

6.条播的优点:

管理方便、用工较少,用种较少;

缺点:

苗木分布不均匀、产苗量较低。

7.实生苗——用林木种子培育的苗木。

8.苗圃播种技术要点为催芽、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

9.一年生播种苗间苗1—3次。

10.常用的营养繁殖方法有嫁接、扦插、压条和组织培养。

11.营养繁殖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茎、枝、叶、根)培育苗木的方法。

12.营养繁殖育苗优点的有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提前开花结实、繁殖系数较大等。

13.杨树、柳树、水杉等适合硬枝扦插。

14.容器苗——在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容器中培育的苗木。

15.容器育苗的优越性表现在:

①苗木生长迅速;

②造林成活率高;

③节省种子、育苗土地和劳力;

④利于机械化;

⑤适合多季节造林。

16.一年生未移植的苗木年龄表示为1—0。

2年生未移植的苗木年龄表示为2—0。

将一年生苗木移植后培育1年,该移植苗的苗龄表示为1—1。

17.休眠期是苗木的起苗最适时期。

18.当苗木暴露在空气中时,细根最容易失水。

19.培育大苗时,对阔叶树要求有通直良好的干形,主干高度2.5-4m,树高5m以上。

4造林地及其整理

1.工程造林——指把植树造林纳入国家的基本建设计划,运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的造林技术,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造林。

2.影响林木正常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主要有温度、光照、水分和养分等。

3.森林立地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对林木生长意义重大的环境条件的总体,包括地貌、气候、土壤和微生物等。

4.立地类型——指土壤养分条件和水分条件相似地段的总称。

5.造林地的种类有荒山荒地、农耕地、四旁地及撂荒地、采伐迹地及火烧迹地、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地等。

6.退耕还林应优先退耕25°

以上的陡坡耕地及其他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

7.造林整地的作用有①改善立地条件;

②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

③有利于灌溉造林;

④便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⑤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

8.炼山——指将造林地上的杂草灌木全部砍倒,晒干后放火烧掉的林地清理方法。

9.湖南常用的局部整地方法有带状整地、块状整地、撩壕整地、鱼鳞坑整地。

10.坡度<

的平整缓坡地适合全面整地。

鱼鳞坑整地适合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区。

撩壕整地一般适合于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四旁(路旁、水旁、村旁、宅旁)植树。

4造林树种选择

1.我国的5大林种是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

2.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是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上游等防护林体系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3.保护天然林的必要性:

①天然林有大量珍贵用材树种与很高的产量;

②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③天然林群落结构合理,有着良好的森林环境;

④天然林有巨大的水源涵养、防控自然灾害的能力;

⑤很多是风景名胜区。

4.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有定向原则、适地适树原则、稳定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5.选择造林树种必需依据生态原则与经济原则两条基本原则,两原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6.退耕还林工程中树种选择的依据:

①生物学特性、②生态学特性、③林学特性。

7.适地适树——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取得的高产水平。

8.适地适树标准的有立地指数、立地期望值、平均材积生长量。

9.适地适树的标准:

某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的立地指数(林分上层优势木的平均高)、平均材积生长量、立地期望值;

途径:

选择(选地适树和选树适地)、改造(改树适地或改地适树)。

10.立地指数指的是某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的优势木的平均树高。

11.用材林树种选择的要求是速生、丰产和优质。

12.南方山地速生丰产林的年平均材积生长量应在0.7m3/亩以上。

13.为什么说马尾松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

①经济价值高(用材、造纸、松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②适应性强,能耐干旱瘠薄;

③种源丰富,繁殖容易;

④幼苗适应性强,能飞籽成林,也可飞播造林;

⑤群众喜爱、造林成本低。

14.欧美杨适宜种植在湖区。

15.含水量高的阔叶树种适宜做防火树种,如木荷、珊瑚树、杨梅等。

16.桉树、马尾松、桤木、杨树等适合做纸浆林经营。

4造林密度及混交林营造

1.确定造林密度要考虑的因素①经营目的、②树种特性、③立地条件、④培育技术及经济因素等。

2.在确定造林密度时,喜光、速生的阔叶林树种宜稀。

3.林分结构包括组成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年龄结构,主要取决于树种组成、林分密度、林木配置和树木年龄等因素。

4.混交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人工林。

5.混交林中的树种依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

6.培育防护林、风景林等生态公益林,强调最大限度地发挥林分的防护作用和观赏价值,并追求林分的自然化培育以增强其稳定性,应培育混交林。

7.混交林具有林分较稳定、能较好地改良土壤、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等优点。

8.营造混交林的优点有①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

②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

③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林地生物量和林产品种类;

④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⑤增强林木的抗逆性(病虫、自然灾害)等。

9.混交树种选择的原则:

①混交树种与主要树种之间在生态位上尽可能互补;

②充分利用天然植被成分作为混交树种;

③混交树种有较高价值;

④抗性强,并最好具有萌芽力;

⑤无与主要树种相同的病虫害。

10.营造混交林的条件:

①防护林、风景游憩林等生态公益林,营造混交林生态效益好;

②立地条件好的地方,可选择多树种造林,即造混交林;

③天然林中树种多,层次复杂,应按混交林经营。

5造林方法

1.分殖造林——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如茎、枝叶、根、地下茎等)直接进行造林的方法。

2.木荷、马尾松、栎类能飞籽成林。

3.适合杉木造林的方法有分殖造林、植苗造林、萌芽更新。

4.马尾松可采用直播造林。

5.植苗造林的优点有适用于多种立地条件、幼林初期生长迅速、容易成林、节约种子。

6.飞播树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种源丰富、种子易发芽、幼苗适应性强等。

6森林抚育

1.(抚育)间伐——是指在未成熟的林分中,为了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部分林木的林木栽培措施。

2.幼林抚育的主要内容有松土除草、灌溉施肥、除萌修枝、林农间作、病虫防治等。

3.幼龄林适合透光伐抚育。

4.壮龄林适合疏伐抚育。

5.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等均适宜采用封山育林。

6.自然稀疏——森林随着年龄的增加、单位面积上林木株数不断减少的现象。

7.“小老头”林——指造林后,长期成活不成林,成林不成材的低产、低价值林分。

8.“小老头”林、生长衰退、无培育前途的多代萌生林、遭受严重病虫害或自然灾害的林分都是林分改造对象。

9.对杉木速生丰产林幼林进行抚育的期限为3—5年。

10.我国人工林现实生产力低的原因有不适地适树、自然灾害、管理粗放等。

11.人工修枝能①提高木材的材质、②提高树干圆满度、③提高林木生长量、④改善林内通风透光、⑤增加收益。

7森林主伐更新

1.森林收获作业法——对成熟林分或林分中部分成熟的林木进行采伐,而后采取适宜的更新方式,使采伐迹地得以更新,森林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生态环境能够维持与改善的一整套技术措施。

2.森林采伐的种类可分为皆伐、渐伐和择伐三类。

3.矮林可采用皆伐作业。

4.风景游憩林、山地防护林、复层混交林适合采用择伐作业。

5.天然更新三要素是有充足的种源,并且林地条件和气候条件适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6.杉木、栎类、樟树等可以萌芽更新。

8林木栽培综合技术

1.提高人工林森林生产力的途径:

①进行苗木的遗传改良、②立地的选择和调控、③树种选择时要适地适树,成林成材且可持续。

④林分结构的调控、⑤选用适当的培育方式。

总之,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上,以良种壮苗和认真种植来保证树木个体优良健壮,以合理密度配置及合理组成来保证人工林群体有合理的结构,以细致整地、抚育保护,可能条件下的施肥灌水(排水)以保证有良好的林地环境,这是提高人工林森林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2.营造速生丰产林的主要技术措施:

①选择适宜的立地、②选择适宜的树种、③使用改良材料、④培育优质壮苗、⑤土壤施肥、⑥林分密度和结构管理、⑦修枝。

总之,在适地适树的基础上,以良种壮苗和认真种植来保证树木个体优良健壮,以合理密度配置及合理组成来保证速生丰产林群体有合理的结构,以细致整地、抚育保护、施肥灌水(排水)以保证有良好的林地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