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40418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 56.docx

高中地理总复习课件+练习56

考点一 地球与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赤道半径略大(大、小)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坐地日行八万里”,诗中描述的这种情形,最可能出现在图中A点。

(3)甲、乙两人乘飞行器以同样高度、同样速度从图中A点出发分别沿经线圈、赤道绕行一周,两人是否会相遇于A点?

提示:

不会,甲先到达A点。

【名师点睛】 

(1)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北极点和南极点,是所有经线的交点。

2经纬线和经纬度

(1)两图中表示经线的是图甲,表示纬线的是图乙。

(2)比较图中经线、纬线形状,完成下表。

(3)经度和纬度

【名师点睛】 常见经度和纬度的判断方法

(1)东西经的判断:

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增大的为东经,数值减小的为西经。

(2)南北纬的判断:

自南向北数值增大的为北纬,数值减小的为南纬。

3经纬网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叫作经纬网。

利用经纬网,人们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方便导航。

利用经纬网定位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名师点睛】 经纬网图中的对称点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

经度相同,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

如(40°N,20°W)与(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

经度数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纬度相同。

如(40°N,20°W)与(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

经度数之和为180°,但东西经相反;纬度数相同,但南北纬相反。

如(40°N,20°W)与(40°S,160°E)。

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

一、经纬网的判读

1.明确常见的经纬网图的类型

(1)侧视图——经纬线呈直线状

(2)俯视图——纬线呈弧线状

2.确定经线、纬线

(1)侧视图中:

竖向延伸的直线多为经线,横向延伸的直线多为纬线。

(2)俯视图中:

放射状直线多为经线,弧状曲线多为纬线。

3.确定经纬度

(1)侧视图中依据经纬度的分布变化特点确定经度、纬度。

(2)俯视图中,先依据自转方向判断圆心是北极点还是南极点,从而判断纬度是北纬还是南纬;再结合自转方向和经度变化特点,判断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

二、经纬网图的判读与应用

经纬网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基础用图,对其进行判读应用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突破:

1.辨别“方位”

(1)依据: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差异可区分东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度差异可区分南北。

(2)基本方法。

①方格状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辨别方法(如下图)。

②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辨别方法。

此类图中准确判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定位的关键。

如图所示,对A、C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流程如下:

③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辨别方法。

首先读出两点的经纬度数值,然后将两点绘制到同一经纬网图上再进行判读。

如下图:

甲地(55°N,25°W),乙地(25°S,65°E),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

2.估算“距离”

(1)同一经线上,跨纬度1°的弧长约为111km。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能计算出两地间的距离(纬度差×111km)。

(2)赤道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为111km。

(3)任一纬线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为111km×cosφ(φ为当地纬度)。

3.比较“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4.定最短航线

球面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球大圆的劣弧。

(1)确定“大圆”:

①三种特殊情况的“大圆”:

赤道(图A)、经线圈(图B)、晨昏圈(图C)。

②非赤道的同纬度上两点所在“大圆”:

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如图D、图E中的PQ);

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如图D、图E中的P′Q′)。

(2)确定最短航线:

沿劣弧的行进方向即为最短航线,如图E中从Q到P沿最短航线的航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从P′到Q′沿最短航线的航向是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考向一 定位置 

[考题引领]

1.(2014·全国卷Ⅱ)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读图,甲国位于(  )

A.欧洲B.非洲

C.北美洲D.南美洲

【解题关键】 注意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特征。

【解析】 甲国大部分处于60°W~70°W、0~10°N,说明该国位于南美洲北部,故选D。

【答案】 D

[变式训练]

1.(2018·山西省平遥中学)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图,完成

(1)~

(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2)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①位于西半球B.②位于低纬度

C.③位于大西洋D.④位于南温带

解析:

(1)题,甲地和乙地互为对跖点,则乙地经纬度为(30°N,135°W)。

图示四地坐标分别是:

①(20°N,110°E)、②(40°S,170°W)、③(0°,45°W)、④(30°N,135°W)。

(2)题,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经线,①点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60°、30°纬线为界,②点位于中纬度;根据顺时针自转,可知③点位于以南极点为中心俯视图的赤道上,经度为45°W,位于大西洋;根据逆时针自转,可知④点位于以北极点为中心俯视图的30°纬线上,位于北温带。

答案:

(1)D 

(2)C

考向二 定方向 

[考题引领]

2.(2015·山东文综)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

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

完成下题。

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

A.南北方向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D.东北—西南方向

【解题关键】 利用各点的经纬度信息来确定方向,先定南北方向,再确定东西方向,最后合在一起完成试题。

【解析】 根据题干中“考察路线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含义,把C、D、S对应观测点的经纬度列出来,可以看出观测点的大致方向是西北—东南方向,因此总体构造线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

【答案】 D

[变式训练]

2.(2018·合肥检测)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途经弗里曼特尔(32.1°S,115.8°E)、中山站(69.4°S,76.4°E)、长城站(62.2°S,58.9°W)和蓬塔(53.1°S,70.9°W),这是“雪龙”号的第二次环南极航行。

读“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线路图,完成下题。

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  )

A.东北B.西北

C.东南D.西南

解析:

由材料可知,长城站位于(62.2°S,58.9°W),中山站位于(69.4°S,76.4°E),从纬度可以推断长城站位于中山站北面,从经度可以推断长城站位于中山站西面。

故长城站位于中山站西北面,B项正确。

答案:

B

考向三 定距离和面积 

[考题引领]

3.(2015·全国卷Ⅰ)甘德国际机场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完成下题。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

A.53°N   B.60°N   C.66.5°N   D.40°N

【解题关键】 经纬网中暗含比例尺即“纬度相隔1°的经线长度约111km”。

【解析】 图中显示,甘德机场位于50°N纬线以南约49°N,如果该飞机沿经线向北或者向南飞行,在1小时内飞过650km,根据纬度相隔1°的经线长度约111km,可推算飞机大致飞行了6个纬度,因此1小时后飞机所在纬度位置最北约56°N,最南约44°N。

【答案】 A

[变式训练]

3.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

(1)~

(2)题。

(1)图中纬线AB是DE长度的(  )

A.0.5倍B.等长

C.1.5倍D.2倍

(2)图中甲、乙、丙分别为其所在经纬线方格,关于其面积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B.甲<乙<丙

C.甲>乙=丙D.甲<乙=丙

解析:

(1)题,纬线AB的纬度为60°N,A、B两点的经度差为180°,纬线AB的长度等于赤道周长的1/4;纬线DE的纬度为0°,D、E两点的经度差为90°,纬线DE的长度等于赤道周长的1/4,故纬线AB与纬线DE等长。

(2)题,甲、乙、丙经纬度差值相同,但其纬度不同。

纬度越低,面积越大,据此判断其面积大小排序。

答案:

(1)B 

(2)B

考向四 定最短航向和距离 

[考题引领]

4.(2018·太原质检)甲、乙两人使用GPS接收机进行定位,GPS显示的经纬度坐标为甲(69°22′24″N,76°22′40″E),乙(80°25′01″N,103°37′20″W)。

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两题。

(1)甲乙之间的最短航线是(  )

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东北D.先北再南

(2)甲乙之间最短航线的直线距离约为(  )

A.1220千米B.2220千米

C.3330千米D.4440千米

【解题关键】 解答最短距离试题时,首先要找两点是不是在特殊的大圆上即晨昏圈、经线圈和赤道。

【解析】 甲乙两人所处位置纬度不同,但经度之和为180°,故两地的最短航线为先向北再向南,直线距离相差约30个纬度,即约相差30×111千米=3330千米。

【答案】 

(1)D 

(2)C

[变式训练]

4.2015年11月7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途经弗里曼特尔(32.1°S,115.8°E)、中山站(69.4°S,76.4°E)、长城站(62.2°S,58.9°W)和蓬塔(53.1°S,70.9°W),这是“雪龙”号的第二次环南极航行。

读“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线路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一艘考查船从长城站到中山站沿最短方向前进,其方向为(  )

A.由东南向西北B.由西南向东北

C.先向东北再向西南D.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2)弗里曼特尔到蓬塔的最短距离约(  )

A.2300千米B.6300千米

C.10500千米D.15500千米

解析:

(1)题,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结合经纬网可判断出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偏南方向,两者位于南半球,且纬度差别不太大,因此最短航向先向东南后向东北,D项正确。

(2)题,弗里曼特尔和蓬塔大致位于同一经线圈上,相差大约90个纬度差,其最短距离略大于90×111(千米),结合选项即可确定C项正确。

答案:

(1)D 

(2)C

考点二 地图三要素

读某区域地图,回忆下列知识。

1在图中相应下划线上注明地图三要素。

2方向:

图中学校位于农业实验区的西北方向。

3比例尺:

(1)计算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现形式:

图中比例尺为线段式,其转化为文字式为: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0米;数字式为115000或

4图例与注记:

(1)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

(2)注记是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或数字。

【名师点睛】 

(1)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同样的图幅,比例尺越大(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简略)

一、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1.常用定向法

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一般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向

时针法

俯视图中,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北半球逆时针指向东,南半球顺时针指向东

海陆轮廓法

极地为孔雀状大陆表示南极,极地为海洋表示北极

例如,下图中,要求判断图中媚河干流的流向。

首先根据指向标判读出图上的各个方向,然后根据河流的实际流动确定河流的流向为由西南流向东北。

若读图时忽视了指向标,很容易将河流流向错误地确定为自西向东。

2.地理现象定向法

此类题要求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判读方向,如北半球中纬度正午太阳位于头顶正南(日影朝北);夏半年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冬半年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春秋分日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北极圈内极昼时,太阳高度最小时太阳在正北方向,南极圈内极昼时,太阳高度最小时太阳在正南方向;北半球中纬度房屋朝向多为正南;北半球中高纬度植物向阳一侧生长旺盛,年轮稀疏等。

学生可以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判读出某一方向,然后逐次判读其他方向。

例如,上图为我国北方某地,公路一侧为利用太阳能的路灯,对于我国北方而言,路灯太阳能帆板朝向正南时接收的太阳辐射最强,由此可以判读出南北方向,然后根据南北方向推测东西方向即可。

此图中公路呈南北方向延伸,图中汽车向北方行驶。

二、比例尺

1.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1)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2)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大。

(3)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

(4)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分数)数值大的比例尺大。

2.比例尺的选取及距离的计算

(1)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决定了实际需用纸张的大小。

(2)已知区域的实地距离,求比例尺。

这时默认纸张为1m×1m,即图上的最长距离为1m,进而求比例尺。

3.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

考向一 地图中方向的灵活运用 

[考题引领]

1.(2013·重庆高考)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

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

A.东B.南

C.西D.北

【解题关键】 注意图例中的断道施工、指向标和数字长度三项内容。

【解析】 准确获取指向标及图例是关键,不能正确认识图例“断道施工”易错选。

选择最短距离应把道路长度数字累加,比较得出C项正确。

【答案】 C

[变式训练]

1.北京时间2017年9月20日12:

40左右,一辆轿车行驶在我国某城市的环线上(见下图),车里的乘客发现前几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左侧照射进车内,后几分钟阳光从行驶方向的正前方照射进车内。

据此完成下题。

该时段,车辆行驶在上图环线上的(  )

A.甲路段B.乙路段

C.丙路段D.丁路段

解析:

北京时间2017年9月20日12:

40左右,如果车辆行驶在图中环线上的甲路段和丁路段,那么几分钟之间太阳光不可能从正前方射进车内,A、D项错误;在丙路段行驶阳光只能从右侧射进车内,C项错误;在乙路段时开始太阳在东南方可以先从左侧射进车内,过几分钟太阳在正南方可以从前方射进车内,B项正确。

答案:

B

考向二 比例尺的相关计算 

[考题引领]

2.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

m2;高度单位:

m)。

读图,完成

(1)~

(2)题。

(1)若该图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

A.①B.②

C.③D.④

(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纸(29.7cm×21cm)

B.B4纸(36.4cm×25.7cm)

C.A3纸(42cm×29.7cm)

D.B3纸(51.5cm×36.4cm)

【解题关键】 纸张选取要从实际出发,在把全部区域放下的前提下选择最小的纸张。

【解析】 第

(1)题,据图可以看出,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内容为喷水池,其建筑面积最小,对比可知④为喷水池,而①为食堂,②为教学楼,③为学生宿舍。

(2)题,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由题干可知,平面图所采用的比例尺表示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10m,故该学校局部用地的长和宽在图上的长度应分别为30cm和22cm,对比各选项即可判断出B选项符合要求。

【答案】 

(1)D 

(2)B

[变式训练]

2.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以下两题。

(1)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0千米,要在边长为1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的比例尺约为(  )

A.130000B.12000

C.140000D.120000

(2)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1倍,图示区域实地范围不变,图幅面积要增大(  )

A.1倍B.2倍

C.3倍D.4倍

解析:

(1)题,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30千米,即地图的实际距离是30千米;在边长为1米,即图上距离为1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30000。

(2)题,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的比值,图示面积和实地面积的比值是比例尺的平方。

当比例尺扩大一倍时,如果实地范围不变,图幅面积要增大到原来的4倍,即要增大3倍。

答案:

(1)A 

(2)C

学习至此,请完成限时规范训练1

本讲知识体系

自我评价

我学会了:

我的不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