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4646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docx

甘肃省天水市专用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

甘肃省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

单项选择题

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B)。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

  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

  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较深远影响的人是(B)。

  A.汉武帝B.董仲舒C.郑玄D.朱熹

  3.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C)。

  A.教育的终身化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D.教育的全民化

  4.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A)。

  A.“兼爱、非攻”B.“弃仁绝义”

  C.“道法自然”D.“化性起伪”

  5.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B)。

  A.二年级B.三年级C.四年级D.五年级

  6.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起关键作用是(C)。

  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师D.教学环境

  7.儿童认知发展到达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D)。

  A.多维思维B.思维的可逆性

  C.具体逻辑推理D.守恒观念形成

  8.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A)。

  A.不同的学习结果B.学习层次的高低

  C.学习情境的简繁D.学习水平的优劣

  9.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提出者是(D)。

  A.行为―认知主义者B.认知主义者

  C.建构主义者D.行为主义者

  10.强调概括化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C)。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11.教鸟概念时,以麻雀、鸡、蝙蝠为例是为学生提供(C)。

  A.比较B.变式C.正例与反例D.概括

  12.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B)。

  A.阅读B.吹拉弹唱C.运算D.记忆

  13.组织策略属于(B)。

  A.精加工策略B.认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调节策略

  14.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A)。

  A.发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D.独立性

  15.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是(D)。

  A.6岁B.7岁C.8岁D.9岁

  16.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D)。

  A.开发潜能B.寻求发展C.个案辅导D.学会调适

  17.行为目标的陈述依据是(A)。

  A.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B.行为产生的条件

  C.行为的标准D.具体目标

  18.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有效进行,功能在于(B)。

  A.引导B.促进和维持C.反馈D.评价

  19.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B)。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20.以下说法中错误的(C)。

  A.专家教师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预见性

  B.专家教师有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专家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

D.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教育学》填空题汇编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世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家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克)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话)

  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

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1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1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1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1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1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1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1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1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称为(校、庠、序)

  1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2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1、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

  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5、唐代教育有(言学)(私学)。

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6、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7、(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8、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9、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10、“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

  11、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夏朝)

  1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

  13、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

  14、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15、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

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16、(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17、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8、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20、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1、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3、教师职前教育分为(非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开方式师范教育)和(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封闭师范教育)

  4、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两级四个层次(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两级。

分(中考、专科、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

  5、教师职后教育有(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岗位锻炼)。

  6、脱产学习包括(读研、读博、访学、进修)

  7、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建立教师资格考核)1986年颁布的。

  8、1995年12月12日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持有国家颁布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聘任。

  9、经济的发展与下列那些因素有依存关系:

(教育人口数量)(教育程度、教育年限)(教育资金支付)(学科专业设置)。

  10、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

  1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教育内容)。

  12、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创造)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13、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

  14、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心理的发展)(社会适应性)

  15、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发展内容和程序的差异性)

  16、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遗传)因素。

  17、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不起决定作用)

  18、实践活动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19、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0、广义上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1、作为人们在观念中存在的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育目的)

  2、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因果关系)后因前果

  3、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由(教育价值)决定的

  4、教育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个人价值)

  5、在近现代西方(康德)(卢梭)(杜威)等人,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6、(个人与社会发展统一性)是马克思的代表总结

  7、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是(教劳结合)

  8、德育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9、美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教育

  10、乳儿期(出生至一岁)婴儿期(一至三岁)幼和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22-14,15)青年期(14,15-17,18)

  11、1999.6.13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2、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13、我国近年学制的开始是由(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14、壬寅学制又名(钦定学堂章程)

  15、癸卯学制又名(奏定学堂章程)

  16、壬寅和癸卯学制的制定参照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

  17、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一癸丑学制)

  18、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一第一个学制)

19、壬戌学制借鉴的是(美国学制)

2014年全国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1.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内的古代教育的显著特点是()。

  A.原始性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C.制度化、系统化D.普及性

  2.直接决定教育性质的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的意识形态D.社会文化

  3.人的发展需要经过乳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等时期,这表明人身心发展具有()。

  A.稳定性B.可变性C.差异性D.阶段性

  4.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分别是()。

  A.前习俗水平B.中习俗水平C.习俗水平D.后习俗水平

  5.中国古代学校主要包括()。

  A.官学B.私学C.书院D.学园

  6.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7.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课程计划。

(判断题)

  8.对遗忘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俄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判断题)

  9.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判断题)

  10.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判断题)

参考答案:

  1.【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

古代教育的典型特征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ACD。

中公专家解析:

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分别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5.【答案】ABC。

  6.【答案】ABCD。

中公专家解析: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7.【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8.【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艾宾浩斯是德国心理学家。

  9.【答案】√。

中公专家解析:

教学从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10.【答案】√。

甘肃省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

单项选择题

 1.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C)。

  A.布鲁纳B.赫尔巴特C.杜威D.杨贤江

  2.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A)。

  A.小学教育目的B.小学教育目标

  C.小学教育原则D.小学教育内容

  3.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D)。

  A.剩余价值学说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

  C.劳动学说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无意识、最根本动因。

持该观点的人是(A)。

  A.弗洛伊德B.华生C.桑代克D.巴甫洛夫

  5.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D)。

  A.差异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6.小学生的思维(C)。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

  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

  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D.完全属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7.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身份表述是:

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A)。

  A.未成年公民B.社会公民

  C.普通受教育者D.青少年儿童

  8.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信件、日记行为侵犯了学生的(B)权。

  A.公正评价B.隐私C.人格尊严D.名誉

  9.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A)。

  A.平等关系B.上下关系C.道德关系D.教育关系

  10.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C)性。

  A.强制、普及和统一B.科学、选择和统一

  C.普及、基础和发展D.科学、基础和发展

11.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D)。

  A.惟一选择B.内容C.途径D.基础

  12.《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B)。

  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13.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C)。

  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指导法

  14.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B)。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观念D.道德行为

  15.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这一原则是(B)。

  A.导向原则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16.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建立学生档案

  C.了解学生D.操行评定

  17.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在学校教学条件下,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形成

  B.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是分析和综合

  C.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比较、抽象和具体化

  D.根据思维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思维可分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

  18.皇帝―“皇帝就是沙皇”,祖国―“美丽的地方”,说明儿童掌握概念的水平处于(A)。

  A.第一级水平B.第二级水平

  C.第三级水平 D.第四级水平

  19.最佳学习效果的过度学习需达到(B)。

  A.50%B.50%―100% C.100% D.100%―150%

  20.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C)。

  A.知觉B.记忆C.注意D.思维

2014年全国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

1.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与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2.提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斯腾豪斯B.斯滕伯格C.杜威D.赫尔巴特

  3.综合实践活动课从小学()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

  A.二2B.三3C.四4D.五5

  4.下列关于长时记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容量大

  B.保持时间长

  C.信息编码是相对深度水平加工的结果

  D.扮演着意识的角色,使我们知道自己在接收什么、做什么

  5.“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记忆。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

  6.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

中公教育提供

  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践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7.班级目标管理是由美国学者马卡连柯提出的。

(判断题)

  8.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判断题)

  9.道德两难问题只能用于测量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

(判断题)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陶冶法。

(判断题)

1.【答案】D。

中公网校专家解析: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而是立足于学习过程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答案】A。

中公网校专家解析:

“行动研究”运动的积极倡导者、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特别强调: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教学情境的创造者。

“如果教学要得到更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

  3.【答案】B。

中公网校专家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3节课。

  4.【答案】ABC。

中公网校专家解析:

D为短时记忆的特点。

  5.【答案】C。

  6.【答案】ABCD。

  7.【答案】×。

中公网校专家解析:

班级平行管理是由前苏联学者马卡连柯提出的。

  8.【答案】×。

中公网校专家解析: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9.【答案】×。

中公网校专家解析:

道德两难问题除了可以用于测量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还具有非常特别的教育意义。

首先,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以促进儿童的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其次,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再次,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提高学生在道德问题上的行动抉择能力。

第四,道德两难问题可用于深化学生对各种道德规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10.【答案】×。

中公网校专家解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1.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师生关系类型是()。

  A.管理型B.放任型C.民主型D.专制型

  2.我国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第一人是古代教育家()。

  A.孔子B.墨子C董仲舒D.朱熹

  3.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教育应培养其()。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4.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

  A.教育观念现代化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D.教学条件设备现代化

  5.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A.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B.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C.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健康能力

  D.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6.按照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可分为()。

  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发散思维D.逻辑思维E.理论思维

  7.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体现了德育原则的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判断题)

  8.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顺序和时间分配成为课的结构,也叫做课堂的环节。

(判断题)

  9.复式教学是把两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判断题)

  10.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我们把他的这种教学称为产婆术。

(判断题)

1.【答案】C。

  2.【答案】A。

中公网校专家解析:

第一个实施启发教育的是孔子。

  3.【答案】C。

中公网校专家解析:

学生想改掉,有道德认知,但是却总是不能克服赖床毛病,需要我们培养他的意志力。

  4.【答案】ABCD。

中公网校专家解析:

包含的主要内容是:

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学方法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教学设施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等等。

中公教育提供

  5.【答案】ABCD。

中公网校专家解析:

首先是传授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6.【答案】ABD。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学记》上说:

“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教学的()。

  A.循序渐进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巩固性原则

  2.吃糖时感觉第二块没有第一块好吃,这是因为()的缘故。

  A.感觉适应B.同时对比C.先后对比D.联觉

  3.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称为()。

  A.形成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个体差异

  4.下列属于形成性评价的是()

  A.课堂小测验B.入学摸底测验C.课堂提问D.期末考试

  5.下列观点中,属于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有()。

  A.强调教育和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

  B.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

  C.提倡“发现学习法”

  D.主张教师是教学中的辅助者

  6.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有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A.德育原则B.教育者C.德育途径D.受教育者

  7.一个创造活动的全过程要经过思维的发散-聚合-再发散-再聚合……多次循环才能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