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47959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4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docx

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0—2021年河南省南阳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

1.化学为人类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以下物质的用途中,利用的主要性质和其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稀盐酸清洗铁钉表面的锈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D.氧气用于气焊、气割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B.

稀释浓硫酸

C.

测溶液pHD.

配制氯化钠溶液

3.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常饮用蒸馏水对身体有益

B.可用明矾区分硬水和软水

C.活性炭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D.水与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均可用于制备氧气

4.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主持测定了铟、铱等相对原子质量新值的科学家是(  )

A.

侯德榜B.

拉瓦锡C.

门捷列夫D.

张青莲

5.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合成材料:

涤纶、塑料、合金

B.混合物:

煤、石油、天然气

C.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钙、铁、锌

D.复合肥料:

硝酸钾、碳酸钾、尿素

6.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说明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C.氧气和臭氧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7.下列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O气体(CO2)→通入NaOH溶液中

B.NaCl固体(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KCl溶液(K2CO3)→加适量稀硫酸

D.Cu粉(Fe)→用磁铁吸引

8.纯碱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很广泛.现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取NaOH,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不包括(  )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9.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

B.t2℃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甲多于乙

10.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H2SO4中加入下列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

A.BaCl2B.NaOHC.Na2CO3D.MgO

1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H4+、NO3﹣、Na+、Cl﹣B.CO32﹣、K+、Na+、Cl﹣

C.Cu2+、OH﹣、SO42﹣、Ba2+D.Ag+、Cl﹣、Fe2+、NO3﹣

12.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向一定量稀H2SO4中滴加NaOH溶液

B.

向一定量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中滴加稀盐酸

C.

将铁片插入盛有一定量的CuSO4溶液的烧杯中

D.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CaO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6分)

1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1)天然水需要经过沉淀、      、活性炭吸附和消毒等方法净化后才能转化为生活用水.

(2)人类生存需要各种营养素,蔬菜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面粉中的糖类在人体内经多步反应,最终转化为葡萄糖给人体提供能量,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

14.硫酸铜中所含的阴离子的符号是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      .

15.“世界水日”的宗旨是:

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水的净化过程中常使用活性炭,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实验室中通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消防队员采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      .

16.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都是黑色固体,D、F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的化学式为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C的一种用途是      .

17.在硝酸铜、硝酸锌、硝酸银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      .

(2)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一定有      .

18.一定条件下,5.6gC2H4与17.6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gH2O、13.2g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      ,该反应中C2H4与X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2分)

19.实验室的很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请写出三种需要密封保存的药品及原因.

20.请用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成语所包含的化学原理.

(1)钻木取火;

(2)火上浇油;

(3)釜底抽薪.

21.如图是实验室模拟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共有几个?

(2)酒精灯的作用是什么?

(3)写出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如图是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用H2O2溶液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则所选用仪器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      .

(3)装置E中,若液体和固体接触使气球鼓起来,则发生的化合反应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四、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满分10分)

23.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1)如图1是钠元素和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失电子

B、氯原子的符号是Cl﹣

C、氯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D、氯化钠是有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2)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泥沙),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Na2SO4、CaCl2、MgCl2).现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生产过程如图2所示.

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      .

②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操作Ⅰ和Ⅲ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

④加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      .

(3)用提纯后的食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食盐水,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某同学想测定所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100g氯化钠溶液,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生成14.35g沉淀.试计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0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

1.化学为人类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以下物质的用途中,利用的主要性质和其他三个有本质区别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稀盐酸清洗铁钉表面的锈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D.氧气用于气焊、气割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熟石灰能与土壤的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B、用稀盐酸清洗铁钉表面的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D、氧气用于气焊、气割,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故C利用的主要性质和其他三个有本质区别.

故选:

C.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过滤B.

稀释浓硫酸

C.

测溶液pHD.

配制氯化钠溶液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物质的溶解;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分析】A、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配制氯化钠溶液,进行溶解时,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配制溶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C.

 

3.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常饮用蒸馏水对身体有益

B.可用明矾区分硬水和软水

C.活性炭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D.水与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均可用于制备氧气

【考点】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蒸馏水是纯净物分析即可;

B、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解答】解:

A、人体需要多种矿质元素,而蒸馏水为纯净物,不含矿质元素,故A错误;

B、明矾可以用来净水,但不能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故B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会将海水转化为淡水,故C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与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均可用于制备氧气,故D正确.

故选D.

 

4.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主持测定了铟、铱等相对原子质量新值的科学家是(  )

A.

侯德榜B.

拉瓦锡C.

门捷列夫D.

张青莲

【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分析】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

A、候德榜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选项错误.

B、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错误.

D、张青莲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铟、锑等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卓越贡献,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5.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

A.合成材料:

涤纶、塑料、合金

B.混合物:

煤、石油、天然气

C.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钙、铁、锌

D.复合肥料:

硝酸钾、碳酸钾、尿素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矿物质与微量元素.

【分析】A、根据合成材料和合金的定义进行分析;

B、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煤、石油、天然气属于混合物;

C、根据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分析;

D、根据化肥的分类进行分析.

【解答】解:

A、合金是混合物,不属于合成材料,故A分类错误;

B、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煤、石油、天然气属于混合物;故B分类正确;

C、人体中所需的钙是常量元素,不属于微量元素,故C分类错误;

D、根据化肥的分类碳酸钾、尿素不属于复合肥,故D分类正确;

故选B.

 

6.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说明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C.氧气和臭氧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A、根据化合物的特点考虑;

B、根据分子的特点考虑;

C、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考虑;

D、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考虑.

【解答】解: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化合物最少由两种元素组成,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故正确.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后间隔变大,不是分子体积膨胀变大造成的,故错误.

C、O3和O2是不同的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故错误;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水就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但水属纯净物不属溶液,故错误.

故选A.

 

7.下列除去杂质(在括号内)选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O气体(CO2)→通入NaOH溶液中

B.NaCl固体(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KCl溶液(K2CO3)→加适量稀硫酸

D.Cu粉(Fe)→用磁铁吸引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K2C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Fe能被磁铁吸引,而铜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C.

 

8.纯碱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很广泛.现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取NaOH,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中不包括(  )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由题意“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反应原料制取氢氧化钠”,则会发生反应:

碳酸钙高温制取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纯碱与氢氧化钙反应.再根据:

化合反应的特点:

通俗一点就是“多变一,即A+B→AB”即反应后多种化合物转变成一种化合物.

分解反应的特点:

是由一种物质分解成多种物质“一变多,AB→A+B”.

置换反应的特点:

“单换单”即一种单质置换出另一种单质:

A单质+BC→B单质+AC;

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头尾结合型”即AB+CD→AD+CB;“双交换,价不变”内项结合,外项结合;

则可知答案

【解答】解:

根据题意书写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CaO+CO2↑,反应符合“一变多”此为分解反应;

CaO+H2O=Ca(OH)2,反应符合“多变一”此为化合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反应符合“头尾结合型即AB+CD→AD+CB”此为复分解反应;

则可知无置换反应.

故选B

 

9.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

B.t2℃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甲多于乙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正确;t2℃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25g甲,加100g水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

,20%是错误的;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t2℃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甲多于乙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

【解答】解:

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t2℃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25g甲,加100g水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

,20%是错误的,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t2℃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甲多于乙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H2SO4中加入下列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

A.BaCl2B.NaOHC.Na2CO3D.MgO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的化学性质.

【分析】稀硫酸显酸性,pH小于7,加入下列粉末,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反应后酸性强弱程度不变;据此结合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前后酸性强弱程度不变,pH不变,故选项正确.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酸性逐渐变弱,则pH逐渐变大,故选项错误.

C、稀硫酸与Na2CO3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酸性逐渐变弱,则pH逐渐变大,故选项错误.

D、稀硫酸与氧化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酸性逐渐变弱,则pH逐渐变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1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NH4+、NO3﹣、Na+、Cl﹣B.CO32﹣、K+、Na+、Cl﹣

C.Cu2+、OH﹣、SO42﹣、Ba2+D.Ag+、Cl﹣、Fe2+、NO3﹣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解答】解:

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B、CO32﹣、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且铜离子的水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

D、Ag+、Cl﹣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且亚铁离子的水溶液显浅绿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12.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向一定量稀H2SO4中滴加NaOH溶液

B.

向一定量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中滴加稀盐酸

C.

将铁片插入盛有一定量的CuSO4溶液的烧杯中

D.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CaO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金属的化学性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分析】A、根据稀硫酸pH值小于,加入氢氧化钠后,溶液的pH值逐渐增大到7,然后大于7进行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都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C、根据每56份质量的铁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所以溶液质量逐渐减小,然后不变进行分析;

D、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溶液温度升高进行分析.

【解答】解:

A、稀硫酸pH值小于,加入氢氧化钠后,溶液的pH值逐渐增大到7,然后大于7,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然后再与碳酸钠反应,所以有一段不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B正确;

C、每56份质量的铁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所以溶液质量逐渐减小,然后不变,故C错误;

D、氧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溶液温度升高,所以溶液质量减少,然后不变,故D错误.

故选:

B.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6分)

1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1)天然水需要经过沉淀、 过滤 、活性炭吸附和消毒等方法净化后才能转化为生活用水.

(2)人类生存需要各种营养素,蔬菜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维生素 ;面粉中的糖类在人体内经多步反应,最终转化为葡萄糖给人体提供能量,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C6H12O6 .

【考点】水的净化;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

(1)根据净水的方法进行解答;

(2)根据人体所需营养素,以及各种食物所含营养素的种类进行解答.

【解答】解:

(1)由净水的方法可知,天然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等多步净化处理才能成为城市生活用水;

(2)人类生存需要各种营养素,蔬菜中富含的营养素为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是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面粉中的糖类,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给人体提供能量,其化学式为:

C6H12O6;

答案:

(1)过滤;

(2)维生素;C6H12O6;

 

14.硫酸铜中所含的阴离子的符号是 SO42﹣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 氢原子、氧原子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电解水实验;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反应的实质.

【分析】根据硫酸铜中所含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以及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

硫酸铜中所含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

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SO42﹣;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

故答案为:

SO42﹣;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氢原子、氧原子;

 

15.“世界水日”的宗旨是:

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水的净化过程中常使用活性炭,是因为活性炭具有 吸附性 ;实验室中通常采用 蒸馏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消防队员采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 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

【考点】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进行分析;根据实验室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进行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

【解答】解:

水的净化过程中常使用活性炭,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实验室中通常采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