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52243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

《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docx

11广东省广州市广雅中学高二上语文期中考

广东广雅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必修5期中模块考试

语 文

命题人:

邓蔚芳邬明燕郑莉统审人:

郑莉审核人:

刘文岩

内容说明:

本试卷共23小题。

测试内容分八个板块。

全卷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和考生号填写在答卷密封线内。

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

2.所有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所有非选择题都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粗犷(guǎng)巨擘(bò)对峙(zhì)稗官野史(bài)

B.执拗(niù)抖擞(sǒu)采撷(xié)针砭时弊(biān)

C.谙熟(ān)斐然(fěi)辍学(chuò)一蹴而就(cù)

D.揣测(chuǎi)炽热(zhì)裨益(bì)安步当车(dà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针灸(jiǔ)盥洗(huàn)觥筹交错(gōng)同仇敌忾(kài)

B.暴戾(lì)鏖战(áo)自怨自艾(yì)忧心忡忡(chōng)

C.绮丽(qǐ)纶巾(guān)沆瀣一气(kàng)垂涎欲滴(xián)

D.缄默(zhēn)恫吓(dòng)跌宕有致(dàng)余勇可贾(g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在这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广州公安干警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的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B.我还要借这个机会感谢很多在媒体工作的朋友,他们为我的小说做了很多宣传,他们的推波助澜使更多的人了解了我的小说。

C.走进现代化的北京城,人们感兴趣的往往不是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宽敞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

D.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挥而就,只有长期努力才能成功。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经过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组织审核、社会公示等各个评选环节,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评选结果于昨日正式揭晓。

B.《亮剑》的最大亮点在于塑造了李云龙,有血有肉,并不完善,甚至有些“出格”,突破了“高大全”的模式,传递了时代气息,更贴近观众。

C.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来决定的。

D.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自己的耕地,为了减轻城郊失地农民的负担,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二、(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听:

准许

B.亟请于武公

亟:

急忙,赶快

C.姜氏何厌之有厌:

满足

D.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徐:

慢慢地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组是(3分)

例句:

常以身翼蔽沛公

①裂裳衣疮,手注善药②思垂空文以自见③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④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⑤夫人将启之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⑦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⑧日群行丐取于市⑨谨拜表以闻

A.①④⑥B.④⑥⑧C.③⑤⑧D.①③⑦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都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①意气勤勤恳恳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③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④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⑤纵士卒无赖⑥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⑦于是项伯复夜去⑧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

A.①④⑦B.③⑤⑧C.③⑤⑥D.④⑦⑧

8.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②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③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④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⑥姜氏何厌之有?

⑦段公,仁信大人也⑧良问曰:

“大王来何操?

⑨郑武公娶于申⑩公幸教晞以道

A.①③\②⑨⑩\④⑥⑧\⑤⑦B.①②\③④⑧\⑤⑦⑩\⑥⑨

C.①⑤⑦⑩\②③\④⑨\⑥⑧D.①③\②⑤⑨\④⑥⑩\⑦⑧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虢叔死焉B.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君何患焉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则其好游者不能尽也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其孰能讥之乎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

“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

“庸奴!

此何地也,而汝来前!

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

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或劝以少休,公曰: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

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指左公处                   微:

悄悄

B.及左公下厂狱                 及:

等到

C.或劝以少休                   少:

稍微

D.必躬造左公第      造:

建造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久之,闻左公被炮烙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①则席地倚墙而坐        ②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

C.①乃奋臂以指拨眦        ②皆以美于徐公

D.①皆铁石所铸造也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12.下面各组内容

,都能直接表现左光斗“刚毅爱才”的是(3分)

①即解貂覆生,为掩户②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

③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④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

⑤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⑥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记叙以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为线索,循序渐进,脉络分明,标题为“左忠毅公逸事”,表明了作者对左光斗是怀有敬意的。

B.文中写左、史相见,史遭怒斥的情况,更能突出左光斗忠贞气节,反衬了史可法的胆小怕事。

C.末段点明所叙“逸事”的来源,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使全文首尾相顾,圆活自如。

D.文中提到史可法为讨“流贼张献忠”而刻苦治军的事例,是作者尊崇封建正统,反对农民起义观点的反映。

14.翻译下面语句。

(7分)

(1)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4分)

(2)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3分)

四、(共2题,共18分)

(一)翻译下列课文句子(8分)

15.

(1)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分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4分)

(二)默写(10分,每空1分)

五、文学类阅读(共2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高等教育

强和弟弟都接到了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强用借来的钱送走了弟弟,就随本家哥去沿海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

本家哥说,不赖吧?

强说,不赖。

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各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

强说自各儿瞧起自各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

强很能干,做的活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给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

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戆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动的篷布。

待老板驾车赶过来,他

已成了个水人儿。

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无损,当场就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

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

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

本家哥闻讯赶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

强说,你不行。

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

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各儿的家。

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

强说,把自各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

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怎么窝在他手下?

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起儿共事,就把事办好吧,我这个经理的帽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

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哪,咱得好好接待。

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

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了一声“OK”。

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

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

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

虽说这些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

那外商站起来,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

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

可他们对我和弟弟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

后来我的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们上学。

她说俺不指望你们高人一等,能做好自各儿的事就中……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来吧!

                   (选自《微型小说三百篇》,有改动)

17.“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戆蛋”这一句话在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4分)

18.请根据“暴风雨夜”和“接待外商”这两个情节,概括“强”这一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5分)

六、实用类阅读(共2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

历史不可复制 精神却能传承

记者(以下简称记):

持续8年对西南联大的关注,你眼中的西南

联大是什么样的?

张曼菱(以下简称张):

西南联大是一部历史,是到现在为止还发现得不够、张扬得不够,大家认识得也不够的一部历史;它是大学史,是一部学校史、教育史、人文史。

应该让它浮出水面,进入大众的视野,让它所蕴藏的财富,成为社会的财富和大众的精神食粮。

记:

张:

我希望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良知和热爱研究西南联大。

社会发展到今天,进入到开放的世态,我们可以用广阔而不是狭隘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如果有人说这些饱经忧患的前辈们回顾历史仅是在进行“青春的抒情”,那么只能说这些人过于偏爱历史的暗角。

我不愿意以一种窥视隐私的投机方式,来进入这一部对于我们民族对于我们中国知识分子至关重要的辉煌历史。

西南联大总体是一种光明,一种骄傲,一笔珍贵的财富。

记:

你在《访谈录》(代序)中提到,在当代挖掘和发扬“重建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事关重要。

你所理解的“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是什么?

张:

体制,大学的管理,教授参与管理学校(也就是教授治校),以及全面的人文精神,这些都是历史的价值观。

甚至包括什么是校长,什么是教授夫人。

当年联

大的教授好不容易来到昆明就开始马不停

蹄地进行讲授,而不是草草完成几节课就去游玩。

这就是大学的“育人精神”。

 同时,学风比知识重要。

让学生保持自由的活泼的个性,使学生们的思维活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这才是一个充满个性、人文的大学。

这样的大学,才能成为人才的输出地。

 文化不是一本书,它是一条河,在一直变化的、有生命力的,那个时代的人们穿着长衫讲着现代文明,创造了新的文化阶段。

这种文化从“五四”以来开始延续,虽被战争所迫而颠沛流离,万幸的是,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大师们,让5000年来的文化命脉得以延续。

中华民族要实现全面复兴,必须要重拾这种文化精神。

记:

关注西南联大多年

,你个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张:

人生识字孤独始,人读书识字就是为了提升自己,这是一种成长。

求同总是发现异,人的成长就是不断验

证这种孤独,你可以掩饰,但是不能拒绝。

世界还是这个世界,你如何解决这种距离感?

就是回报。

回报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优秀的传统,这也是最后的出路,回报,让你感受到的,也是最深情

的东西。

是一个既草根又有高

台运作的幸运者,我从云南走出去,如果总是说云南太落后了,那何处是归宿呢?

当你追求

个人价值到了一个极高点,一定要回报,这也是熊秉明先生给我的启示,他

说过:

远行与回归,否则就是没有灵魂。

关注西南联大,收存西南联大的史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回归,做这件事,让我感觉与故土非常的近、非常的亲。

第二大收获就是个人得到了很大提升。

我现在已不是一般意义的作家,做这件事,影响着我的人生,对生命和价值观的思考、取舍。

我珍惜与这些泰斗级大师们的情缘,不能让他们失望。

与这些才华横溢、经历过西南联大洗礼的老人相处越多,越让我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

第三,做这件事的过程,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我们民

族优秀的传统要传承下去。

我在中科院给学生们讲课,一个博士生说他只想看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的经历,我当着很多人批评他狭隘,没有人文基础,就成不了大师。

过后他专门来找我签名,孺子可教!

中国的年轻人是充满希望的,他们渴望全面、渴望“通才”,但没有人教他们。

今后我会更多地给年轻人开一些讲座,把更多的回报给予他们,把大师们的衣钵、苦心传承下去,也会出一些面对青年,更加人文化的书。

注:

张曼菱1947年12月生,云南华宁人。

当代著名女作家、红学家、电视制作人、社会活动家。

(有删改)

19.从全文看,西南联大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珍贵的财富”?

(4分)

20.根据张曼菱的回答,请推测横线处记者的第二个提问是什么,并分析本文记者安排的提问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

(5分)

八、作文(共1题,共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一百分”是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语,在学校中,它是对学习者的最高评价。

此外,它还是对人,对事物的完美评价。

有的人为了获得“一百分”而夙兴夜寐;有的人却视“一百分”为草芥。

有时,“一百分”可以成就一个人,有时,它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真可谓是,一个“一百分”,人生百味在其中。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一百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一百分”的看法。

要求: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800字。

语 文(答案)

一、(共4题,每题3分,共12分)

1.D(炽热chì)

2.B(A盥洗guàn、C沆瀣一气hàng、D缄默jiān)

3.C(鳞次栉比:

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A暴虎冯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望文生义,感情色彩不当。

B推波助澜:

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D一挥而就:

一动笔就写成了。

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句中的“一挥而就”使用不恰当,应换成“一蹴而就”。

4.A(B“塑造”缺宾语,在“出格”后加“的形象”。

C句式杂糅,删去“来决定的”或删去“要看”后改“是由”。

D搭配不当,“随着”应该搭配表示动态的名词,可加上“的不断加快”。

四、(共2题,共18分)

15

(1)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沛公俘虏。

(“因”,“若属”,“为所”各1分,大意1分)

(2)我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是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想姑且迁就自己的私情,但是报告申

诉又得不到准许。

(“日笃”,“苟”,“告诉”各1分,大意1分)

16⑴官盛则近谀⑵只是当时已惘然⑶无边落木萧萧下⑷连峰去天不盈尺

⑸奈何取之尽锱铢⑹一尊还酹江月⑺暧暧远人村⑻不矜名节

⑼金就砺则利⑽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五、文学类阅读(共2题,共9分)

17.①在篇章结构上,为下文“强”拒绝本家哥的应聘埋下伏笔。

  ②在形象塑造上,突出(反衬)“强”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把工作单位当作自各儿的家)。

  [4分。

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

18.①“强”是一个成功的打工仔形象。

②他具有极强的工作责任心(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③他保持了中华民族勤劳俭朴的传统美德;④他不自卑自贱,而是自尊自强;⑤他不崇洋媚外,在外商面前不卑不亢。

  [5分。

答对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答对三点得5分。

六、实用类阅读(共2题,共9分)

19.①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包括体制、大学管理、教授治校以及全面的人文精神等。

②西南联大形成了崇尚自由活泼的个性、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风。

③西南联大师生传承5000年文化的文化精神。

解析:

1点1分,2点3分,3点4分。

只答“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学风、文化精神”,而不概括其内容特征,只能得2分。

20.提问:

“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视角(或眼光、心态、态度)去研究西南联大呢?

”(2分)本文记者采用层进式的逻辑来安排提问(1分),首先提西南联大是什么,接着问应该怎样研究,再问研究什么,最后问得到什么收获,层层递进(分析、解说2分)

解析:

提问的设计要紧扣“张”的回答。

关键词不能是“方法”这类词,“研究”对象不能只说“历史”。

七、语言表达与运用(共2题,共8分)

21.看重文学品质和文学价值,包容风格多样性,是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两大特色。

解析:

抓住“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特色”1分,“着重文学品质和文学价值”1分,“包容风格多样性”1分,语言表达流畅1分。

不提“……的特色”,不得分;仅答“包容性”,不能得分。

22.示例:

①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②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

解析:

关注句式和修辞。

原句中的“窗口”、“灯塔”都运用了比

喻的修辞手法。

解答时要先确定好喻体,如“航船”、“

春风”、“甘霖”、“绿洲”之类的喻体。

这是“某班黑板报”的文字,内容应该要符合班级文化建设的需要。

(两句各2分,句式、修辞各1分。

如内容不得体,整体扣1分)

八、作文(共1题,共60分)

23.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