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6042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docx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docx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教材解读

【课文简说】

本文为略读课文。

这是一篇富有哲理,引导人生,让人终身受益的文章。

文章从“我”回忆小时候,有一次随父亲登上高高的塔顶,看蛛网般通往城市广场的街道,父亲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给了我一把开启心扉的钥匙切入;随后记叙了“我”人生道路上两次身陷困境,面临挑战的时候,就是父亲从小的教诲使“我”得到了“走另一条路试试”的灵感和勇气,最后走出困境取得成功的事实,让人从中感悟到:

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顽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一次冲破艰难险阻,经历了苦难后,通往广场的路就会又多了一条。

课文共有14个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及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记叙了小时候父亲带“我”上罗马教堂的塔顶,所看到的情景和父亲对“我”的教导;第二部分(4~11自然段)写“我”在父亲教诲的影响下,另辟蹊径,克服了编织一件毛衣所需时间与交货约定的时间相差20倍的困难,走出了一条从编织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的新路;第三部分(12~13自然段)记叙了又一次另谋出路──举办了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不仅使展会如期开幕,还吸引了众多的订货者;第四部分(14自然段),首尾呼应,写父亲对“我”从小进行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教导,让“我”终身受益(如果学生把第四部分合并到第三部分,应该说也是一种分法,可以认同)。

【词句理解】

一、对句子的理解

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生活也是这样。

这是父亲带女儿登上教堂塔顶后对女儿说的话。

前一句,是父亲设法让女儿看到的事实──条条道路通罗马;后一句是父亲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儿带上高高的塔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

这两句话看似直白,却含义深刻。

父亲接下来讲的话“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就是对这两句话的补述。

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千万不能灰心,首先要有决定去走另一条路的信心和勇气,这不仅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

另一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但几经周折,还是能够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且还完全有可能找到比原先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的捷径。

“我”后来所举的两个例子,完全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要是因为一条路不通,你不再去走第二条,那么你就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

人就是在此路不通,走彼路;彼路不通,再走另一彼路的不断探索中逐步接近目标,走向成功的。

2、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异常兴奋的心情。

做一名时装设计师是“我”的梦想,从毛衣入手,设计时装,走的已经不是一条寻常的路,但“我”决定大胆一试,没想到一举成功。

幸福来得那么快,就像一朵从天空飘来的云,难怪“我”大喜过望。

3、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正当成功像一朵云一样幸福地向“我”飘来──与一家大商场一下订购了40件时装毛衣时,维黛安太太告诉“我”,两周内交货“根本没有可能!

”独具匠心开辟的幸福之路,一下被堵住了。

“大喜过望”之后的失望,特别让人沮丧。

4、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这句话写出了“我”的毛衣时装打向市场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河流,水量充盈,源源不断;时装能像河流那样,可见品种之多,订货量之大。

当然,不难看出,流出的除了源源的毛衣时装外,还伴随着的是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寻求发展的信心。

事实证明:

到达目的地的途径的确不止一条。

5、父亲的教导人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虽然“我”所叙述的例子只是两个,但事实上绝对不止。

父亲的教导,帮助“我”战胜过许多困难,获得了很多成功;更重要的是,父亲让“我”从小就建立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向困难屈服,不把自己堵死在一条路上,这种态度,这种思维方式,的确让人“一生受用不尽”。

二、对词语的理解

星罗棋布:

像天上的群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

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环抱:

围绕,多用于自然景物,如“群山环抱”。

大喜过望:

望,希望。

所得超过了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

心灵手巧:

心思灵敏,手艺精巧。

货轮:

运输货物的轮船。

挑拨:

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布样:

裁好的、准备制做衣服的布料。

络绎不绝:

络绎,往来不断,前后相继。

形容过往的人或车辆连接不断。

2、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能借助成语辞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

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建议、教学案例、教学杂谈及其他

【教学建议】

1、本篇为略读课文,应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

初读课文时,可设定以下任务:

⑴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⑵提出读不懂的地方。

由于课文是译文,语言表达的习惯与我们不尽相同,比如句子(或段落)之间的跳跃比较大;又如表述时先写主要意思,然后再做具体补充,课文中几个用了破折号的地方,均属于这种情况。

⑶大致理清课文脉络:

一个场景,两件事,一段结语。

2、初读后交流:

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事或句子是什么?

可以结合朗读有关的句段来交流。

3、引导理解、欣赏重点语句(见前“句子理解”)。

可结合选择重点句子的朗读或背诵。

4、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

侧重体会选择材料的恰当和表达的详略得当。

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写道:

“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可以想“我”在父亲教导的启发下,战胜困难,找到新的通往广场的路的例子会有很多,而文章只举了两个例子,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两个例子?

引导学生从中体会选材的恰当及重要。

选好了材料,如何表达,也很重要。

课文表述两个例子的时候,详略处理得特别好:

前一个例子详写,后一个例子略写,只着重写了时装展如期开幕的情况和人们对这次时装展的反应,文字不多,却很说明问题。

5、引导读“学习提示”,联系生活实际: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的确是一句让人终生受益的话,人有了这样的生活理念,就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尽管学生年纪还小,但生活中也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引导孩子联系自己的经历(或所了解的事),能加深对“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理解,更好地发挥这句话的影响力。

【教学杂谈】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胡静】

〖在破题中把“脉搏”〗

文章的“脉搏”如同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

例: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等。

破题后明确其目的,阅读时主要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如何表达,学生学习思路清晰!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归州香溪小学梅全喜】

〖在学生解决问题时作方法性评价〗

学生在课堂上经历阅读之后,解决了问题感到高兴,但意犹未尽。

教师这时在肯定的基础上由知识问题的解决上升到解决问题方法的探寻上,让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习得终身有用的方法,智商和情商同时得到升华。

如教学第14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时,师生在共同解决了“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意思理解后,教师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父亲的教导对我一生有用呢?

”很明显学生要在理解了作者通过自己在两次身陷困境,面临挑战的时候,就是父亲从小的教诲使‘我’得到了‘走另一条路试试’的灵感和勇气,最后走出困境取得成功的事实,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通过教师这一提问,让学生很快意识到要理解文中重点句段的含义就要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就可以抓住主要内容,理清层次,前后联系地把课文读懂,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了。

【在阅读中品味,在品味中感悟】(文章来源:

不详作者:

佚名)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它以三件小事为框架构建出文章的大体面目,揭示出“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写作意图。

这篇散文语言朴实,喻理于事,很容易被小学生理解接受。

在教学时,我先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一问题设疑,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分组讨论,在文中寻找答案。

在学生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激活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老师稍做点拨后,学生们基本上能理清文章的叙事思路,对文章内涵有了大致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按文章的叙事线索来品读课文。

在阅读作者“小时候与父亲在罗马的一座教堂塔顶上看底下的道路”这件事时,先让学生想象“登高望远”的情景与感受,再联系课文中父亲的教导谈认识,再结合生活中自己看到或者听到的一些现象发表看法。

这样,学生对文章所要阐述的道理进一步加深了理解。

课文中写作者长大后的两件遭遇挫折但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而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通过事实进一步证实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一道理。

当作者另劈蹊径取得订货商的信赖时,却发现自己无法完成加工时装的任务。

她突然发现“那幸福的云消失了”,这时作者应该怎么办?

学生通过阅读发现出她具有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最终她渴望成为时装设计师的梦想得以实现。

后来,因为另家时装店老板的挑拨,作者又遭遇了工人集体跳槽的沉重打击,由于她积极面对困境,最后终于举办标新立异的不是成衣的时装布样展。

在教学中,我安排学生在阅读中思考:

作者现在的这种豁达乐观心态与父亲在她小时侯对她的教育熏陶有没有巨大的影响?

学生通过品味,感悟出:

人只要有顽强的意志,就可以不断战胜困难。

为了加深并且拓展学生的思想认识,在品味课文的基础上,我还有意让学生想象:

如果,你长大后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何面对失败?

如果你长大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你的好朋友却遭遇了失败,你如何劝慰他?

通过对这这一问题的广泛讨论,学生对“条条道路通罗马”这一道理有了直观的理解。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老师的讲解不宜过多。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教学重点确定在布置学生“自学课文”上,通过老师的引导,独立思考问题,然后互相交流意见,讨论自己的体会,老师只是对他们不完善的答案进行补充。

整个教学流程凸现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比较深刻。

下面,我列举一个关于学习这篇课文后学生“谈体会”的片段:

师:

我想,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对“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下面老师让同学们交流下看法,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好吗?

(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视。

生1:

老师,我认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主要告诉我们人要有顽强的毅力,不断努力,最终会取得成功。

生2:

我的体会是:

每个人成功的道路不一样。

比如,有的同学学习成绩不好,将来不能上大学,只要勤劳,也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生3:

当一条路实在走不通时,我会重新选择走另外一条。

选准目标,不断前进,成功就在眼前。

……

通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的自读自悟离不开老师的有效指导,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感悟,语文教学才会取得扎实的成效。

【“星罗棋布”与“如蛛网般”】(文章来源:

不详作者:

佚名)

师:

钓鱼让作者领悟了一个人如果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鱼放回湖里去的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吃花生让作者明白了人要做有用的人。

那么今天文中的主人公又会从什么事中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生活启示呢?

请你读读课文,找一找这篇课文作者领悟的生活启示是什么?

生:

他的父亲告诉他: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师:

他的父亲是在什么时候告诉他的呢?

生:

他们在塔顶眺望远方的时候,他的父亲告诉他的。

(出示句子:

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市广场。

师:

他们眺望远方时看到了什么?

生:

看到了村庄、街道。

师:

那里的村庄如何?

那里的街道如何?

生:

都很多。

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我从“星罗棋布、如蛛网般”这两个词读懂的。

师:

“星罗棋布的村庄”、“如蛛网般的街道”分别是怎样的一副景象呢?

请你画一画。

(请2名同学画在黑板上,其他画在书上,交流都画对了。

师:

通过上面的画,你发现这两个词有什么相同点吗?

生:

它们都表示很多很多的意思。

师:

那它们有不同点吗?

生:

“星罗棋布”可能表示一点一点的东西,“如蛛网般”可能表示一条一条的东西。

师:

那你能举个例子吗?

生:

比如,形容铁路线很多就可以用“如蛛网般”,形容蚂蚁很多可以用“星罗棋布”。

(练习选词填空。

在这两个词的教学中,我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

理解词的意思,通过比较能准确运用。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我首先采用让孩子感知,通过提问“那里的村庄如何?

那里的街道如何?

”培养孩子的语感,通过朗读能大概知道““星罗棋布、如蛛网般”这两个词表示很多;接着让孩子通过画画,进一步理解词的意思,此时是对词的意思清楚地理解,再通过画面比较出它们的不同点,准确地理解这两词。

最后,通过练习巩固这两组词。

4、学习辅导

【课文内容和中心思想】

“我”回忆小时候,有一次随父亲登上高高的塔顶,看蛛网般通往城市广场的街道,父亲使我受到终身受益的启示,此后,当“我”人生道路上两次身陷困境时,父亲的教诲使“我”走出困境,取得成功。

“我”用事实证明了父亲的教诲使我终身受益,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课文结构分析】

全文共有14自然段,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

小时候父亲带“我”上罗马教堂的塔顶,所看到的情景和父亲对“我”的教导。

第二段(第4~11自然段):

“我”在父亲教诲的影响下了,克服了编织一件毛衣所需时间与交货约定的时间相差20倍的困难,走出了一条从编织毛衣入手,自己设计,制作和出售时装的新路。

第三段(第12~13自然段):

“我”又一次另谋出路──举办了一个不是成的时装展,不仅使展会如期开幕,还吸引了众多的订货者。

第四段(第14自然段):

父亲对“我”从小进行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教导,让“我”受益终身。

【写作特点】

选择材料的恰当和表达的详略得当。

【词句积累】

【词】

星罗棋布 极为巧妙 垂头丧气 心灵手巧

源源不断 与众不同 络绎不绝 大喜过望

【句】

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段】

“好好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父亲和蔼地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生活也是这样。

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多音字组词】

挑:

tiǎo(挑拨)教:

jiào(教导)几:

jī(几乎)

tiāo(挑水)jiāo(教书)jǐ(几时)

【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

教导──教诲推迟──提前

络绎不绝──连续不断

五、知识扩展

【相关链接】

【教堂】

基督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处所。

基督教:

世界上主要宗教之一,奉耶苏为救世主,罗马帝国的国教。

【罗马广场】

位于意大利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的罗马城。

【巴黎】

法国首都及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

位于北部盆地中央,市区面积105平方公里。

人口约217.6万,包括周围七省在内的大巴黎,人口1000多万。

公元508年起成为法兰克王国的首都。

18世纪末,此地发生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71年3月18日,法国工人阶级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目前,巴黎是国内和国际重要铁路、航空枢纽,最大的工业中心,塞纳河右岸有商业区,左岸有科学研究机关、巴黎大学等高等学府,全国最大的图书馆。

巴黎还是著名的旅游圣地,有革命纪念地公社社员墙以及巴黎圣母院、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罗浮博物馆、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著名建筑物。

【习作范文】

条条道路通罗马──读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有感

读了《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我得到了很大的启示。

课文中的小女孩受到父亲的教诲──条条道路通罗马,长大成人以后用父亲的教诲达到原本做不成的事。

世界上有着许许多多那密密麻麻、星罗棋布的村庄,如蜘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都通能往你所要去的地方。

做事也是如此,解决问题办法很多,就像那些街道,数也数不清,只要你不懈努力,找准方向,终能到达目的地。

就好像我们解方程题,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做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也是一样,可以分成这个图形,也可以分成另一个图形。

总之,只要思路准确,开动脑筋,做什么事都总是有其他的方法。

上次,数学老师要大家在网站上发表一个Excel表格,可怎么发也发不上去。

当大家垂头丧气只好直接输入的时候,苏欣婷却用电脑课学的新知识──印频幕把Excel表格发了上去。

还有一次写看图作文,当大家千篇一律地直接写出场景的时候,我却把我写进文章,好象来到了当时图片上的那个地方,由于用“我”去观察图中的女孩,而且灵活恰当地用上了课文中的句子,受到老师的好评。

生活都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着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还有一次我学习长笛,当一次学习一首曲子时,有个地方我怎么也吹不对,总不能因为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吧!

一个地方没吹好,长笛老师是会让我再把那首曲子再说一周的!

我可不想因为这个小错误,再吹一周。

可是练习的时间不多了,反复多次练习是不可能的了。

怎么办呢?

在绞尽脑汁想了半天后,我想出了一个办法:

我就用把这个地方的速度方面,让指头熟悉这种按法,熟悉之后就容易多了。

在去老师家的路上可以拿出一根笔,练习几次,就会了。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让我一生受用不尽──条条道路通罗马,通往广场的路不止有一条。

读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有感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小女孩说了一句话,小女孩牢记在心并以此为人生的信念,在生活中战胜了许多困难走向成功。

这句话就是: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有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达目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这句话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

从故事里的两件事例中,我感受到了很多事情解决不止有一种办法,让你觉得不合理的办法可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就像我们写数学作业,如果这道题想不出来,就可以换种思路,也可以去问老师。

困难只有永葆信心之剑才能克服。

在生活中,路有很多条,成功与失败就要看你路选得对不对。

如果你发现这条路走不到成功天使那儿,一定要马上改变方向,再走另一条路试试。

如此坚持不懈,你可能得到快乐,也可能得到悲伤,但总会有一天天使会把成功和欣赏的花环戴在你的头上。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对兄弟,老大喜欢弹请琴,老二喜欢唱歌。

好景不长,在一场地震中,老大的手断了,老二的喉咙哑了,两人谁也不能再进行自己的爱好了。

有一天,老大提出了“换爱好”的想法,于是两人就把自己的特长传给了对方。

几年后,两人都成了著名的音乐家。

困难往往就在成功来临的时候伴随,但成功也往往在困难的后面相伴。

有些人遇到难事就放弃,如果这个小女孩也这样,不去想方法,那还能成功吗?

路很多,关键要靠你自己去想,不合理的,也要试试看,结果会出乎你的意料。

这个故事让我受意非浅。

每个人都有成功,不过要坚持到底,敢于打破常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