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1604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003《明清小说研究》期末考试指导文档格式.docx

到了金元时期,无论是金人院本,还是元人杂剧,都保存着许多三国故事的剧目。

在三国故事流传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元朝至治年间新安虞氏刊刻的《全相三国志平话》。

《全相三国志平话》分上、中、下三卷,上下两栏,上栏是图,下栏是文。

从平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经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而且拥刘反曹的倾向也很鲜明。

《全相三国志平话》在文字上粗陋简朴,人名、地名错误很多,有很多民间故事和传说,大半不符合正史记载。

元末明初,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剧的基础上,结合正史,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文学天才,写成了千古不朽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国志通俗演义》最早的本子是有弘治甲寅年庸愚子序的嘉靖刻本。

这个本子同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相比较,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有这么三点:

一、增加了篇幅,加工了文字。

二、删削了平话中的无稽之谈。

三、增加了大量的史料,使得《三国志通俗演义》历史性更加浓厚,具备了所谓“七分史事,三分虚构”的特点。

清朝康熙年间,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作了评点和一些改动。

毛宗岗字序始,江苏常州人。

他对嘉靖本的改动主要有这么四点:

即改正内容,辩证史事;

整理回目,改为对偶;

增删诗文,削除论赞;

注重词藻,润色文字。

总之,《三国演义》这部伟大的历史小说不是一人一代的作品,是一部几百年来由正史入于民间,再由话本回到文人手中的集体创作。

当然,主要的创作劳动,应该归功于罗贯中,正因如此,罗贯中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朽的地位。

2、不同版本

嘉靖之后,《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新刊本大量涌现,有的加以音释注解,有的配以插图,有的加以评点。

虽然有的在卷数回目上加以增损,文字上有所增删,但一般改动不大,这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版本流传的特点。

其改动主要有四点:

经过毛宗岗的改动,《三国志通俗演义》无论从内容到文字都更加完整完美了。

当然,毛本也有缺点,较之嘉靖本,它的封建思想,正统观念进一步得到加强。

毛本一出,罗氏原本湮没不为人所知,三百年来,社会上只知有毛本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了。

第二章《水浒传》

《水浒传》的版本情况

《水浒传》的版本很多,大致可以分为繁本和简本两个系统。

简本的内容比较全面,包括了《水浒传》的全部故事。

从排座次到受招安,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以及宋江被毒死都有。

但简本文字简单粗糙,细节描写少。

繁本具体描写多,文字也多有润色加工。

重要的有三种,即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最早百回本是明万历年间刊刻的天都外臣序本,此本在排座次之后,紧接有受招安、征辽、征方腊,但无征田虎、王庆的情节。

稍后的容与堂刻本,就是以这个本子为底本的。

百二十回本初刻于万历末年,也就是所谓杨定见本。

这个本子文字上同天都外臣序本相同,只是增加了征田虎、王庆的故事。

七十回本,即崇祯十四年(1641)左右,金圣叹的贯华堂本子。

金圣叹宣称自己得到了真正的古本,其中没有招安的内容。

其实这是金圣叹制造的假古董。

金圣叹站在封建的反动立场,觉得强盗不能受招安,强盗招安后建功立业更不能提倡,于是腰斩水浒,删去原本的七十一回以后的部分,卷首另加引子,在宋江受天书之后,伪造卢俊义惊噩梦,水浒一百零八位英雄被一网打尽而结束。

金圣叹腰斩《水浒传》确实是从封建反动立场出发的,但由于《水浒》前七十一回保存了故事的主要精华,从结构上看也是完整的,而金圣叹在修改过程中,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

“惟字句亦小有佳处”,因此,金圣叹七十回本一出,三百多年以来,看《水浒传》的人都乐意看金圣叹的改本,其他本子反而湮没不传了。

第三章《西游记》

一、《西游记》的作者:

吴承恩

二、《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1)《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从西游故事的产生,流传和演变,到吴承恩加工写定《西游记》,大约经过了七百多年漫长的岁月。

这当中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从历史故事向俗讲、民间传说过渡的阶段。

唐太宗贞观初年,僧人玄奘不顾禁令,只身赴天竺(印度)取经。

历时十七载,经历百余国,行程数万里,终于带回佛教经典六百五十七部。

这件事在当时震动很大。

由于玄奘取经的事迹本身具有传奇色彩,又由于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险阻,终于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事业,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尊重和嘉许,玄奘取经的故事在唐代就广泛流传开来。

按照民间传说的一般规律是,故事愈传愈奇,愈传愈离开历史的真实性,愈传神话的色彩愈浓。

玄奘西游的故事也不例外,它也逐渐地传奇化、神话化。

最早把西游故事神话化,并见诸文字的是产生在唐末五代时期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这是一个流行于民间的“俗讲”。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十七节,各节不平衡,多的达千六百余字,少的不满百字。

从文学的角度看,是一本很粗糙的作品。

但这本诗话中已经出现了猴行者(白衣秀士),他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

在第十一节中自叙因偷吃王母池中的桃子,被“王母捉下,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铁棒。

”在这部书中的第八节还出现了脖子上挂着枯骨的深沙神的形象,这是后来沙和尚的雏形。

更重要的是在这本书里,唐僧师徒西行所经历的种种磨难,都靠猴行者的神通法力才得以安全渡过。

这里,猴行者已经成为取经的主要角色,唐僧则退居次要地位。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出现,标着玄奘印度取经的故事,由历史故事向神话故事过渡的完成;

标志着西游故事一师三徒的取经集团开始形成;

标志着西游故事的主角已经由唐僧转为猴行者;

还标志着《西游记》某些离奇的情节已有了初步的轮廓。

二是西游故事进入平话领域和在戏剧中的搬演——西游故事定型阶段。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由于是晚唐五代佛教徒宣扬佛法的“俗讲”,属于宗教文学。

再稍后,西游故事通过群众口头流传的渠道,进入了宋元时代另一个说书领域。

它不再是俗讲的宗教故事了,而是以平话的方式出现,成为市民文学的产物。

今天我们能够见到的元代的《西游记平话》,只有两个片断的材料:

一是明代初年《永乐大典》保存的一段遗文,见《永乐大典》第一万三千一百三十九卷“送”韵“梦”字条,标题是“梦斩泾河龙”,约一千二百字;

另一个是朝鲜古代的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中保存的一段“车迟国斗胜”,约一千字。

保存在《永乐大典》中的“梦斩泾河龙”与《西游记》第十回“老龙计拙犯天条,魏丞相遗书托冥吏”的故事梗概基本相同;

“车迟国斗胜”片断的内容,相当于《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强欺正法,心猿显圣灭诸邪”部分。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朴通事谚解》里还有八条有关的注,其中叙述了《西游记平话》的故事情节,我们由这些注可以知道“大闹天宫”在平话中已发展成独立的故事,并且已和取经故事有机联系起来,成为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取经故事已经变得相当丰富复杂。

一般说,凡百回本《西游记》中的重要情节,在《西游记平话》中大体都有了,而且评话中一师三徒的取经集团已经定型,有了沙僧,也有了黑猪精猪八戒。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尽管平话已初具《西游记》的规模,在故事情节上有大闹天宫,魏征斩龙,有西天取经诸故事,但却没有江流儿出世,即唐僧出世的故事。

有人根据《西游记》在最早的金陵世德堂本中也没有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的情节,认为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时主要的依据即是元代的《西游记平话》。

现在比较能够确认曾在元明两代戏剧舞台上搬演的以西游故事为题材的戏剧有两种。

一种是元代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一种是明初人杨景贤所作的六本二十四折《西游记》杂剧。

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已经失传,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今存,隋树森编的《元曲选外编》予以收录。

在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中第一次出现了唐僧出世的江流儿故事,另外,还有闹天宫,收孙行者,收沙僧,收猪八戒,女儿国逼配,过火焰山等情节。

可见,戏剧对西游记故事的完善和丰富也有贡献。

从《西游记平话》和有关西游故事的杂剧来看,元代为西游故事发展定型的重要时代,而且从发现的元代描写西游故事的瓷枕来看,西游故事已经是家喻户晓,相当普遍,也正因为此,才有可能流传到国外,成为朝鲜的汉语教科书内容。

三是吴承恩写成《西游记》的阶段。

无疑地,吴承恩写作《西游记》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工写定的。

与他的前辈们的作品比较,吴承恩的《西游记》有着很大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一、从文字技巧上看,《西游记》不仅远远超过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而且也远远超过了《西游记平话》。

二、吴承恩的《西游记》除了继承以往唐僧西天取经故事的传说外,还吸取了其它的神话传说,并把一些零碎的故事融化为一个整体。

三、在吴承恩的《西游记》里,有着明显的明代的时代色彩和吴承恩对那个社会的批判目标。

这就使《西游记》虽为神话小说,又有曲折地反映和批判现实的一面,这也是以往有关西游故事的文艺作品所不曾有过的。

总之,吴承恩加工写定《西游记》确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吴承恩是西游故事的最后一个集大成者,一个创造性的总结者。

吴作一出,西游故事即成定本,后人讲西游故事再也没有超出它的范围。

第四章《金瓶梅》

《金瓶梅》的相关知识

《金瓶梅》的作者是兰陵笑笑生,这是作者的笔名,但究竟是谁,生平如何,都已不可考。

兰陵今属山东峄县(枣庄),书中也多山东方言,作者大概是山东人。

目前有关《金瓶梅》作者至少提出二十多人,但都无确证。

《金瓶梅》一书的书名来源于书中三个女主人公名字的联缀。

即潘金莲,取“金”字;

李瓶儿,取“瓶”字;

春梅取“梅”字。

潘金莲是西门庆的第五房妾,李瓶儿是西门庆的第六房妾,春梅是潘金莲的丫头。

第六章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一、“三言”“二拍”

1、主要内容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最著名的集子是冯梦龙编辑的“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凌濛初编辑的“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①描写爱情的题材。

反映青年男女要求自主自愿的婚姻,抨击封建婚姻制度对青年的迫害,表现市民在爱情上的观点。

这方面的代表作有《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

②颂扬小手工业者和小商人轻财重义的作风和品质,反映商人日常的经商行为。

这方面的代表作有《施润泽滩阙遇友》、《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等;

③揭露抨击官僚地主横行霸道、残害百姓的罪行,主要有《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沈小霞相会出师表》、《灌园叟晚逢仙女》等;

④揭露封建家庭的矛盾和纠纷,戳穿社会上尔虞我诈的骗局,批判和揭露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

这方面的代表作有《滕大尹鬼断家私》、《夸妙术丹客提金》等。

要能够结合具体作品谈出自己的理解。

2、《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花魁娘子形象

秦重眼中的花魁娘子“容颜娇丽,体态轻盈”,但她对爱情有自己的理解,没有对秦重一见钟情。

她从感受到秦重“又忠厚,又老实”和体贴入微的照顾,到突破“可惜是市井之辈”的门户偏见,再到看清卖油郎不同于“豪华之辈、酒色之徒”,而是个“知心知意”的“志诚君子”时,才主动表示要嫁给他。

当秦重担心她“平昔住惯了高堂大厦,享用了锦衣玉食”而当不了卖油郎的妻子而不应允时,她发出了“布衣蔬食,死而无怨”的坚定誓言时,两心才真正相通。

他们的婚姻是建立在真正相爱的基础之上,是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和相互了解的关系。

花魁娘子对于秦重的为人有一个观察的过程,她不仅有主见,也很有看人的眼光,看重的是秦重的人品,二人终成眷属。

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的形象

杜十娘是一个维护女性人格尊严的典型。

她作为一个名妓,并不像传统文学作品中的妓女那样以“从良”为生活目标。

她追求的是一种建立在人格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的爱情。

当她一旦发现自己误以为“忠厚志诚”的爱恋对象李甲以千金的代价转卖了自己的时候,并没有用价值连城的百宝箱去换取负心人的回心转意,更没有含羞忍辱地去当孙富的玩物,而是义正辞严地面斥了李甲、孙富,与百宝箱一起怒沉江底,用生命来维护自己的爱情理想与人格尊严。

她的人格力量震撼人心。

杜十娘也有轻信的一面,李甲将读书的钱用于到妓院享乐,是个纨绔子弟,杜十娘没有看清李甲的为人就爱上她,导致了自身悲剧的结局。

二、《今古奇观》

在“三言”“二拍”出版不久,有一个叫抱瓮老人的从“三言”、“二拍”中选取了四十篇故事,编成一部《今古奇观》的小说选本。

这个选本的特点是只选明代的故事,不选“三言”、“二拍”中的宋元话本,同时在内容文字上也有所增删润饰。

由于选择得精,出版之后,影响很大。

有了这个选本后,“三言”、“二拍”反而逐渐失传,从清代到民国,我国人民长期以来就是通过它了解明代拟话本的基本情况的。

第七章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一、《聊斋志异》中的典型人物

《聊斋志异》是一部包括四百多篇短篇小说的专集,假如每篇小说的出场人物以两人计算,那么所写人物的数目就近九百个了。

在如此众多的人物中,达到艺术典型高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下几十个。

他们性格鲜明突出,即使在比较相同的性格类型中,我们也很容易地辨明并把握他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像同是刚烈义侠的性格,田七郎给人的印象是坚毅深沉,崔猛则暴烈如火。

席方平是顽强,向杲则勇猛果敢。

同是精神专注达到了痴的程度,在痴的内容,痴的表现上也各不相同。

就痴的内涵来说,有的痴于爱情,如孙子楚、霍恒;

有的痴于石头,如邢飞云;

有的痴于养鸽,如张幼量;

也有的痴于读书,如郎如玉。

就痴的表现来说,孙子楚、霍恒是一往情深,百折不回。

张幼量偏重于兴趣,显得浅薄。

郎如玉则在执拗中透露着呆气。

同样是年青貌美,温柔多情的狐女,青凤拘谨而深沉,莲香冷静而干练,婴宁天真中带着浪漫,小翠则在天真中含着顽皮。

在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蒲松龄当之无愧地达到了“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那样的艺术高度。

二、《聊斋志异》对科举制度的血泪控诉

从篇目上看,这部分作品不过才十几篇左右,数量并不很多。

但这些篇章大都凝聚着作者浓厚的情感,有的与作者的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融铸着作者的自我形象,有的甚至纯然是自我抒情。

因此,这些篇章在《聊斋志异》中占有特殊地位。

蒲松龄从自己的体会和经历中,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弊端,并对此进行了批判。

这批判主要集中在科举制度的不公正,即“陋劣倖进,英雄失志”这一现象上。

有时,作者攻击的笔调是极幽默冷隽的:

《三仙》篇写一个读书人去应考,夜间在山里行路,碰上三个自称是秀才的人。

他们向读书人提议:

“今场期伊近,不可虚此良夜。

”于是出了四个八股题来抓阄作文。

“二更未尽,皆已脱稿,迭相传视。

”第二天,当读书人进考场考试,题目恰恰是宿构。

于是读书人把他们做过的文章抄一篇,竟然考中了举人。

但这三个出题目和写文章的是什么人?

是癞哈蟆、螃蟹、蛇!

在另外的一些篇章中,作者则饱含热泪,揭示了科举制度给读书人带来的悲剧。

《王子安》篇中的王子安由于盼望中式而神经错乱,受到狐狸的戏弄;

《杨大洪》写一个读书人吃饭时听到榜上无名,于是“嗒然自丧,咽食入鬲,遂成病块,噎阻甚苦”;

《素秋》篇中的俞士忱“一击不中,冥然遂死”。

而最惨痛的要数《叶生》篇中的叶生了。

他“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

”后来,他受到了县令丁乘鹤的欣赏和奖掖。

但在乡试中,他“依然铩羽”,终于病倒死去。

可叶生不知自己已死,为了感谢丁乘鹤的知遇之恩,他的魂魄追随丁第乘鹤而去。

他教育并帮助丁第乘鹤的儿子连中三元,考中进士。

当丁第乘鹤劝叶生也参加乡试时,他沉痛地说:

“是殆有命,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愿亦足矣。

”后来叶生终于在丁第乘鹤父子的帮助下考中了举人。

然而,当他衣锦还乡,回到家里时,妻子却吓得要命,因为他是早已死去很久的人了。

对于科场上这种极不公正、极令人悲愤现象产生的原因,蒲松龄也做过思考。

他指出,那是因为考官一半是瞎眼的师旷、一半是爱钱的和峤造成的。

关于考官“眼瞎”,蒲松龄分析说:

“得志诸公,目不睹坟典,不过少年持敲门砖,猎取功名。

门既开,则弃去;

再司簿书十余年,即文学士,胸中尚有字耶?

而且,这种“眼瞎”还恶性循环。

考官“眼瞎”,录取的考生自然也庸劣,于是代代相传。

《司文郎》中余杭生那狗屁不通的文章之所以能够高中,是由于他的试官的文章比他更庸劣。

那么,为什么考官都成了有钱癖的和峤呢?

蒲松龄说:

“怨不得大宗师大称也么称,他下的本钱也不轻。

好营生,至少也弄个本利平。

既然做生意,只望交易成。

下上本,谁不望利钱重!

”《聊斋志异》有许多篇章揭露考官和学使贪污受贿。

像《素秋》篇写一个坏蛋想买素秋为妾,就“托媒风示公子,请为买乡场关节。

”《阿宝》中的少年们糊弄孙子楚,就“共拟隐僻之题七,引生僻处与语,言:

‘此某家关节,敬秘相授。

’”《神女》篇则说:

“今日学使署中,非白手而可出入者。

”“今日学使之门如市。

”《辛十四娘》篇中的楚银台公子,靠着父亲的势力在考试中得了第一名,生日宴会上得意忘形地炫耀,冯生当场给他下不来台:

“君到如今,尚以为文章至是耶?

”这就揭示了在蒲松龄那个时代,考场中贪污纳贿是尽人皆知的事。

考中与否,等级的高下,并不在于文章的好坏,而在于钱和势力。

蒲松龄高明的地方在于,他真实地,毫不夸张矫饰地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和细致观察,把当时读书人在科举制度下丧失了人格,欲进不能、欲罢不忍的痛苦心理揭示出来。

恩格斯在谈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时说,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给他提供的法国社会的经济细节比当时所有的历史学家、统计学家更多更具体。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给我们提供的科举方面的材料,同样比那个时代所有历史学家所提供的要更多、更真实、更细致!

《聊斋志异》在反映科举方面的篇章其价值和意义,主要的也正是表现在这里。

三、《聊斋志异》对清中叶以后文言小说的影响

由于《聊斋志异》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因此在当时不仅风行一时,而且在文坛上立即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风气,模拟它的文言小说纷纷出现。

像乾隆时期著名的专集就有沈起凤的《谐铎》、和邦额的《夜谭随录》,长白浩歌子的《萤窗异草》,以及袁枚的《新齐谐》等,这些作品在某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像《新齐谐》,鲁迅先生就评论说:

“其文屏去雕饰,反近自然。

”像《夜谭随录》,鲁迅先生说它:

“记朔方景物及市井情形者特可观。

”但总的来说,这些后起的模仿者,虽然也在那里谈狐说鬼,却失去了蒲松龄的孤愤和追求精神。

和邦额在自己的《夜谭随录》序中就说他的书是“谈虚无胜于言时事。

”袁枚在《新齐谐》的序言中明确宣布自己的创作动机是因为“文史无以自娱,乃广采游心骇目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感也。

”这些作品,思想内容既缺乏积极的精神,文笔也大都平庸不足道,诚如冯镇峦在《读聊斋杂说》中评论的,“无聊斋本领,而但说鬼说狐,侈陈怪异。

笔墨既无可观,命意不解所谓。

臃肿拳曲,徒多铺张,道理晦涩,义无足称。

不转瞬而弃如敝屣,厌同屎橛,并覆瓿之役,俗人亦不屑用之。

整个乾隆时代,《聊斋志异》对文言小说的影响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从题材到体裁,乃至风格,无不是聊斋式的。

只是到了乾隆末年,嘉庆初年,纪昀才对所谓聊斋体提出批评,并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反其道而行之,他反对蒲松龄用“描写委曲”的笔墨来反映现实生活,反对文学的想像,主张恢复到古代笔记小说那种简约记事的水准上,这当然是一种保守观念。

从这个观点出发,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尚质黜华”,叙事简要而多议论,较之《聊斋志异》,小说意味降低了许多。

不过,《阅微草堂笔记》另具风格,也有优长之处。

《阅微草堂笔记》出现后,改变了文坛上《聊斋志异》式的文言小说独步的局面。

从此,清代的文言笔记小说,要么模仿《聊斋志异》,要么模仿《阅微草堂笔记》,或者兼受两书影响,却没有超出两书的范围。

由于缺乏创造精神,《阅微草堂笔记》之后,文言小说更加衰微了,有的流为烟花粉黛的记述,有的充满腐朽的因果报应说教,有的纯为搜奇猎异的游戏文章。

因此,假如我们说《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的最后集大成者,说它带有某种终结性质,是文言小说发展史上的殿军,那是不错的。

第八章《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科举制度的严峻批判。

第二部分表现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批判科举制度,批判功名利禄观念,是《儒林外史》的中心内容。

作者是从三个方面批判的。

第一个方面是塑造了几个科举迷的形象,揭露科举制度腐蚀人们灵魂的罪恶。

其中范进、周进是一个类型。

作者不仅写出他们被科举制度折磨得如痴如狂的迂腐可怜的形象,而且写出了造成这种变态心理的典型环境。

第二种类型是一批举业至上主义者。

他们向往功名、推崇科举,但自己并没有痛苦的经历。

这以马二先生、鲁编修、鲁小姐为代表。

第三类人以蘧駪夫、匡超人为代表。

他们原先是很纯朴的青年,后来中了八股文的毒害而堕落。

第二个方面,作品塑造了一批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的形象,从侧面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这些人是一批科举制度的得实利者,他们科举成功,做了官便放肆地敲剥百姓,回到乡里又成为鱼肉乡里的恶霸。

第三个方面,吴敬梓刻画了一些假名士、假山人的形象。

这些人的特征是在功名上不得志,但也不打算像周进、范进那样苦熬苦挣,而是投机取巧,混充风流名士,互相勾结,互相标榜,过着无聊的寄生生活。

总之,吴敬梓在这里所反映的三个方面情况,也就是闲斋老人所说的:

“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这么三种人。

吴敬梓通过他们的丑态和嘴脸,深刻暴露了科举制度败坏国家,败坏风气,败坏道德的罪恶,并通过这种批判旁及了当时的官僚制度,人伦关系乃至整个社会风尚。

吴敬梓在揭露批判以科举制度为中心的种种社会黑暗现象的同时,又塑造了一批寄托他的理想的正面人物。

这些正面人物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代表了作者探索理想的进程。

第一种类型,是全书敷陈大义时所塑造的王冕的形象。

第二种类型是杜少卿和沈琼枝。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所塑造的这两个富于叛逆性格的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孳生时期新兴市民阶层要求冲破封建束缚,争取个性解放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

第三种类型是被作者认为是真儒,贤人的虞育德,庄绍光,迟衡山等人。

这些人不仅有着共同的正直淡泊、注重实学,轻视功名富贵等优秀品质,而且面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