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寒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63327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祛寒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祛寒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祛寒药.docx

《祛寒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祛寒药.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祛寒药.docx

祛寒药

祛寒药

高良姜为较常用中药,《名义别录》列为中频。

别名:

良姜,风姜(海南)、小良姜(广西)。

来源:

本品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良姜的干燥的根茎。

多为栽培亦有野生。

产地:

主产于广东省湛江,海南地区以及广西的北海、玉林等地区。

性状鉴别:

本品呈圆柱形弯曲而多分歧,多切成约4~8厘米之段,直径约1~1.5厘米,表皮棕色有细纵皱纹和波状环节纹及须根残痕。

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淡棕色,粗糙,具纤维及粉性有芳香气,味辛辣。

以红褐色,粗壮,坚实,味香辣者为佳。

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1.8—桉叶素,又含黄酮类,其中主要为高良姜素。

功效与作用:

与干姜相似,有祛寒、健胃和镇痛作用,但干姜祛寒力较大,良姜则镇痛作用较强。

又体外试验对溶血性链球菌等有抗菌作用。

炮制:

切片生用。

性味:

辛、热。

归经:

入脾胃经。

主治:

畏寒作痛,呕吐噫气。

临床应用:

1、用于胃脘寒痛。

凡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慢性胃炎等有胃部疼痛,口泛清涎、喜温喜按者都可用良姜,常配香附加强镇痛作用,方如良附丸;也可配肉桂、小茴香、延胡索等药。

2、用于胃寒呃逆,配毕澄茄、党参、茯苓等,水煎服。

使用注意:

平素体虚者服高良姜时,不宜单用,因防其刺激性太大,宜与党参、白术同用以缓和其刺激性。

用量:

1.5~6g。

处方举例:

良附丸(《良方集腋》):

成药(含高良姜、香附),每服6g,开水送服。

又可用散剂:

高良姜7.5g,香附7.5g,研末,每服1.5g,每日三次,开水送服。

附1:

大良姜

来源: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高亮姜的根茎,均为野生。

产地:

广东、广西、云南等省。

性状鉴别:

药材的性状略与高良姜相似,但根茎较小良姜粗壮,多被纵切或斜切成两瓣。

直径约1.5~3厘米,长约5~10厘米。

表皮棕色,断切面淡粉色。

亦有香辣味但不及良姜浓厚。

功效与小良姜相似,品质稍次。

注:

大良姜过去多供食品业作调味香料用。

现京津均作药作。

附2:

红豆寇

来源:

又名红扣,山羌子。

是大良姜的干燥果实。

果实呈长圆形略如花生,长0.8~1.5厘米,直径0.7~1厘米。

中腰略显细瘦,表皮黄棕色,光滑或皱缩,基部果柄痕为黄白色小圆凹,顶端有残留灰黄色或灰白色花柱基,长约3~5毫米。

果皮薄易破碎,内面淡黄色。

通常有种子六枚,被淡黄色膜质假种皮结连成一体。

剥去膜衣可见棕色种子扁三角形,种皮坚硬内含白色种仁。

气芳香味辛而刺舌喉。

以颗粒饱满,气味辛辣者为佳。

效用:

同良姜。

吴茱萸为常用中药。

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别名:

吴芋。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灌木或小乔木吴茱萸,及其变种的未成熟干燥果实。

产地:

主产贵州省铜仁,镇远,四川省铜梁,彭水,陕西省安康,汉中及广西,云南等省。

湖北、浙江亦产。

性状鉴别:

本品为蒴果,果实略带五棱,扁球形。

直径2~3毫米,也有达5毫米者,表面绿色或黑绿色。

顶端五瓣裂(呈五角状),基部有花萼及短小果柄,在扩大镜下观察,果实表面粗糙,皱缩,很不规则,有圆形而稍下凹的油腺。

子房五室,每室内含种子1~2枚,淡黄色,富油性。

果实质坚脆,具浓烈而特殊的剌鼻香气,味微苦而辛辣。

用水浸泡有粘液渗出。

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主要为吴茱萸内脂、吴茱萸烯等。

又含生物硷,主要为吴茱萸硷、吴萸次硷等。

功效与作用: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临床观察有健胃、镇痛、止干呕和止嗳酸等功效。

实验方面对本品的药理研究还很不充分,初步发现吴茱萸有利尿作用,服后尿量增加30%。

吴茱萸汤对大肠杆菌有强力的抑制作用(但煎煮过浓则失效),并对猪蛔虫有显著杀虫效力。

又动物实验还发现本品有收缩子宫的作用;吴茱萸汤对麻醉犬有升压作用。

炮制:

苦草永制。

性味:

辛、苦、大热、有小毒。

归经:

入肝、脾、肾经。

功能:

疏肝下气,温中散寒,燥湿助阳。

主治:

治劂阴头痛,胸腹胀满,呕吐吞酸,阳虚泄泻,吐泻转筋,寒疝脚气,外治口舌生疮。

临床应用:

为治疗虚寒胃痛、腹痛、胁痛、疝痛的常用药。

1、用于治疗虚寒胃痛。

嗳酸、干呕吐涎、手足冷而苔白脉迟(如慢性胃炎、或溃疡痛),常配干姜祛寒,党参益胃阳,方如吴茱萸汤。

如虚寒更甚,干呕不止者,须用吴萸(炮炒)和炮姜等分研末冲服或水煎温服。

2、用于治疗胁痛以及肝胃不和。

如偏于热,有右胁疼痛、呕吐吞酸、口苦舌红、脉弦数,甚或食后即痛(以上情况常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合并溃疡周围炎、胃炎等),可用吴萸配苦寒药,如川连(即左金丸),再随证加减。

此外,吴萸又常用以配橘核治疝痛,佐补骨脂等治脾肾虚寒所致的“五更泻”,佐四物汤等治虚寒经痛(月经不调,并有小腹冷痛)。

又吴茱萸汤配当归、肉桂可治虚寒头痛。

外用以吴萸妙盐热敷腹部可治腹部气胀;以吴萸末醋调敷足心治小儿口舌生疮而致的口角流涎,都有一定疗效。

使用注意:

本品大热,内火盛者不宜用,孕妇慎用。

用量:

3~9g。

不宜多用,服用过量会觉喉部干燥难忍。

处方举例:

吴茱萸汤(《伤寒论》):

吴萸6g,生姜15g(或干姜6g),党参12g,大枣5枚,水煎服。

注:

贵州省铜仁镇远一带产者,过云集散在湖南常德习称吴芋,粒子均匀,很少开裂,色碧绿,气味浓烈,质量最好。

四川,陕西产者称川吴芋,粒较吴芋大,色较黑褐,有的顶端开裂,气味稍差。

质量稍次。

以子粒饮满,香气浓,坚实,匀净,无枝梗杂质者为佳。

小茴香为常用中药。

始载《唐本草》,原名怀香。

别名:

茴香子,小茴。

来源: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

均为栽培。

产地:

主产内蒙,山西其它各地均有栽培。

性状鉴别:

小茴香为双悬果,形似稻谷而细小或稍弯曲,长5~6毫米,直径约2毫米,黄绿色,有明显的纵棱线及沟。

果实有时纵分为两瓣,腹面较平,中间绿色。

背面有五条纵棱。

气芳香味微甜。

以子粒均匀,饱满,黄绿色,香气浓厚者为佳。

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茴香醚、小茴香酮。

药理作用:

主要作用为健胃,对胃肠起温和刺激作用,能减少肠胃气胀。

此外,临床观察认为小茴香有一定镇痛作用,无论对胃肠痉挛痛或肌肉挫伤捩伤痛,都有一定缓解作用。

炮制:

盐水炒。

性味:

辛、温。

归经:

入肝、肾、脾、胃经。

功能:

补阳散寒、理气开胃,止呕。

主治:

治寒疝作痛,腹脘胀痛,食少呕吐。

临床应用:

1、用于治消化不良,可视为芳香性健胃剂,常配生姜、厚朴等药同用。

2、用于治疗寒疝(包括肠绞痛、睾丸和附睾肿痛,阴囊冰冷而有抽紧痛,并牵涉至小腹),取其有散寒止痛作用,常配木香、川楝子等,如属睾丸鞘膜积液引起之疼痛,则再加配枳壳、白芍、苡仁等,方如睾丸鞘膜积液方。

用量:

1.5~4.5g。

处方举例:

睾丸鞘膜积液方:

小茴香3g,川楝子12g,木香3g,枳壳9g,白芍12g,黄柏9g,槟榔6g,生薏苡仁24g,木通6g,水煎服。

注:

近似品;伞形科植物莳萝的果实,分果呈扁平椭圆形,长3~5毫米,宽1.5~3毫米,厚约1毫米。

表面中心棕色,边缘黄绿色。

背面有三条微隆起肋线,腹面中央有一条棱线。

小茴香除要用外,多作调味香咪,并供出口。

艾叶为常用中药。

始载《名医别录》。

别名:

艾蒿、蕲艾、香艾。

来源: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的干燥叶。

产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又产。

以安徽、山东、湖南、湖北产量大。

植物形态:

为多年生草本,高40~120厘米。

茎直立,圆柱形,质硬,基部木质化,外披灰白色软毛,茎中部以上分枝。

茎下部的叶在开花时枯萎,单叶,不规则互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背面灰绿色,密披白色绒毛,近茎顶端的叶片有时全缘,无柄,披针形。

花序总序排列,顶生或多数的头状花序集合而成。

瘦果长圆形。

性状鉴别:

艾叶:

多为皱缩破碎或少带短茎的叶片,表面灰绿色,背面灰白色,密布灰白色绒毛,质柔软,断面有白绒毛,气清香味苦。

艾绒:

系将艾叶捣碎成绒团状,灰绿色,质柔软而韧,用行捻之似棉絮。

艾条:

系去净叶片之艾茎,圆柱形有纵沟,密布灰白色绒毛,有明显的互生叶痕,质坚韧,断面黄绿色,中央有白色髓。

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其中主成分为水芹烯、侧柏醇、杜松油萜。

药理作用:

温经而止血,散寒除湿镇痛。

现证实其原理为:

1、止血。

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炒炭后作用较显著。

2、抗真菌。

艾叶煎剂对皮肤癣菌有微弱的对抗作用。

艾熏法对多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抗菌作用。

3、健胃。

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但大量反会引起恶心、呕吐。

炮制:

艾叶:

生用或炒炭。

艾条:

切咀生用。

性味:

辛、苦、温。

归经:

入肝、脾、肾经。

功能:

散寒温,理气血,暖子宫,止血。

主治:

腹中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带下。

临床应用:

常用于妇产科止血安胎。

1、治胎动不安,有下腹痛和阴道流血(先兆流产),常配阿胶止血,四物汤(去川芎)调和血脉,再加桑寄生、黄芩、续断等加强安胎作用,方入胶艾四物汤加减。

2、治虚寒出血,尤其妇科崩漏、月经过多。

艾叶炭作为辅助药,与血余炭、陈棕炭、侧柏叶等同用,再随证配补益药和收涩药。

3、治寒证腹痛,例如妇女经痛而见证属寒者,可用艾叶、香附辅助四物汤温经止痛(寒甚可加干姜、肉桂)。

4、治湿疹癣癞等皮肤病,内痈艾叶祛寒湿,常配蝉蜕、蒺藜、防风、黄芪等水煎服;外用则以艾叶30g、雄黄0.6g,硫磺0.6g,制成艾卷炙患部,或煎水熏洗,效果较好。

5、艾绒可作为温炙的材料用。

附:

共叶和肉桂比较:

1、两者都能治寒证腹痛(有时同用),但艾叶以祛寒逐湿见长,主治寒湿腹痛,阴虚而有伏热者也用,而肉桂温中助阳,主治虚寒腹痛,四肢冰凉,表现阳虚者则适宜,阴虚阳亦不足者亦用;2、艾叶能止血、调经、安胎,而肉桂能行血不能止血,能动胎不能安胎。

用量:

3~15g,外用适量。

处方举例:

胶艾四物汤加减:

阿胶12g(溶化)、艾叶6g、当归9g、白芍4.5g、熟地12g、桑寄生18g、川断9g、菟丝子12g、白术12g、黄芪12g,水煎服。

注:

家艾的原植物主要为艾,特点:

叶片大而肥厚,清香味浓、艾绒多,质量好。

野艾的原植物则有阿及艾,野艾,锡业艾等。

特点是叶片小,瘦长而薄,清香味淡、艾绒少,质量较次。

丁香为常用中药。

始载宋《开宝本草》。

别名:

公丁香

来源:

为桃金娘科植物常绿乔木丁香树的干燥花蕾。

产地:

坦桑尼亚,印尼,马来西亚等地。

性状鉴别:

形如乳钵锤,长1.5~2厘米,上端近圆球形,大如豌豆,系四片花瓣抱拢而成,上有四个三角形花萼。

棕黄色或棕色。

下部花柄方圆形为全长的3/4,有细皱纹,紫棕色。

质脆易折断,断面显油性。

有令人愉快的强烈芳香气。

味麻辣。

以花大油足,色紫红者为佳。

主要成分:

含丁香油,其中主要为丁香油酚。

又含鞣质、齐墩果酸等。

药理作用:

1、健胃驱风,丁香油能促进胃液分泌;2、抗菌。

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3、抗病毒。

对流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4、抗真菌。

对多种皮肤癣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炮制:

生用。

性味:

辛、温。

归经:

入脾、胃、肺、肾经。

功能:

温中壮阳,下气降逆。

主治:

虚寒呃逆,心腹冷痛,呕哕吐泻,阳萎阴冷。

临床应用:

1、为治疗胃寒呃逆的重要药物。

凡属呃声低微,并有形寒气弱、胸闷脉迟者。

可用丁香配柿蒂、生姜等开郁散痰,有助于止呃逆,方如丁香柿蒂汤,寒重者可再加肉桂。

2、治疗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而有腹痛、冷厥、反胃、吐泻等,可用丁香配砂仁、白术、党参、陈皮、生姜等水煎服,效果较好。

3、外用丁香煎液涂擦患部,治头癣、体癣、股癣、手癣等,有一定疗效,可能减轻痒感,减少落屑。

用量:

内服1.5~4.5g;外用治癣可用丁香9g加水一碗,煎沸20~30分钟后用。

处方举例:

丁香柿蒂汤(《证因脉治》):

丁香3g,柿蒂3g,党参12g,生姜6g,水煎服。

注:

临床实验用丁香液治疗头癣,体癣、手癣疗效显著。

附:

母丁香

别名:

鸡舌香

来源:

为丁香近于成熟的果实。

性状鉴别:

长圆形。

长2~2.5厘米,直径5~8毫米,黑棕色,有细皱纹,顶端有四个分裂的花萼向内弯曲。

果皮与种皮薄壳状,内含种仁倒卵形,由两片子叶抱合而或。

子叶形如鸡舌,质重坚硬。

商品在产地已纵向切开,种仁和果皮大部分已分开,很少有完整者。

气味同公丁香,但较差。

以瓣整齐黑棕色气香味辛辣者为佳。

炮制:

生用。

效用:

同公丁香。

肉桂为常用中药。

《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别名:

玉桂、油桂、牡桂。

来源:

本品为樟科植物常绿乔木肉桂的干燥干皮或枝干皮。

多为人工栽培,亦有部分野生。

产地:

主产于广西的平南、桂平、岑溪、藤县、钦州、东兴;广东的高要、德庆、罗定等地。

性状鉴别:

企边桂(广西地区):

呈长凹槽形,左右两侧向内卷边,卷边呈圆筒形或版圆筒形。

凹槽中心略凸、从外皮看则略下陷。

长约30~45厘米,全宽约10~13厘米(不计算卷边宽4.5~6厘米),厚约3~5毫米。

外表皮灰棕色或棕褐色。

两端各有5毫米,削去栓皮的部分呈棕色。

全体有不规则的横长皮孔和多数微突起的小瘤点,偶有略突起的横皱纹及灰绿色花斑(苔藓类植物着生后的痕迹,俗称彩皮)。

内表面黄棕色或棕色、光洁。

用指甲刻划时可显深棕色油纹。

气浓烈香甜,味甜辛。

以皮细有彩皮、油性足、味甜辣、嚼之少楂者为佳。

其它品名规格参看附注。

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桂皮醛,另含乙酸桂皮酯,少量苯甲醛。

功效与作用:

1、温中散寒,主要是扩张血管而使血液循环旺盛,并有一定的发汗作用。

由于能促进血液循环,故有助于增强其它药的效力,前人的经验说肉桂能”疏通血脉“、”宣导百药“,又说:

”诸药不能透达之处,有肉桂引之,莫不透达“,都是这个意思。

2、健胃:

促进胃液分泌。

炮制:

刮去栓皮,捣碎或磨粉。

性味:

辛甘、大热。

归经:

入肝、肾、脾经。

功能:

温脾胃、暖腰肾、通血脉,散散止痛。

主治:

脾胃虚寒,腹胀胃痛,消化不良,肾虚腰痛,腹泻腹痛,血寒经闭。

临床应用:

1、用于治疗阳虚内寒、肾气虚弱。

凡患慢性病或体质衰弱而有大便溏泄、虚喘、腰痛脚软、尺脉虚细者,可配附子入补益肝肾药,方入附桂八味丸。

2、用于治疗虚寒腹痛、食欲不振、上腹胀满、或吐或写泻,取其有健胃作用,方如安中散。

3、用于妇科,治小腹冷痛,经期后期(月经稀少),有活血通经镇痛作用,故前人的经验说:

”下腹冷痛,非用肉桂不止“。

如小腹痛与月经关系不大,可配延胡索、当归、川芎等;如为经前痛,可配赤芍、桃仁、当归等,方如少腹逐瘀汤;如为经来后期,兼有小腹冷痛,可配干姜、祁艾、补骨脂等再加四物汤。

孕妇则慎用肉桂。

4、用于血虚气弱患者。

在竣补血气的方剂中常配用肉桂,可活跃血循环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使补药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故十全大补汤(黄芪、肉桂、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和保元汤(黄芪、党参、甘草、肉桂)均用肉桂。

此外,因肉桂能活跃血循环,故入利水剂中能加强利尿作用;入痈疡剂中可加强对阴疽(寒性脓疡)的消散作用。

使用注意:

1、肉桂与附五均能温中散寒,但肉桂强心和兴奋身体机能的作用不及附子,且有一定的发散(发汗)作用,故救治休克虚脱时用附子而不用肉桂。

2、肉桂的有效成分易挥发,故不入煎,一般宜服。

但也有人主张用于改善循环和入补剂时宜焗服,用于温中散寒而健胃时则研末冲服较好。

3、桂枝与肉桂比较:

桂枝长于瘟经通络,而肉桂长于温肾祛寒。

用量:

焗服0.9~3g。

研末冲服0.6~1.5g。

处方举例:

1、安中散:

肉桂2.4g(焗服)延胡索9g,小茴香9g,高良姜9g,煅牡蛎18g(先煎)、砂仁6g,茯苓15g,白芍(酒炒)15g,甘草6g,水煎服。

2、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肉桂3g(焗服),小茴香(炒)7粒,干姜0.6g,延胡索3g,没药3g,当归9g,川芎3g,赤芍9g,蒲黄6g,五灵脂6g,水煎服。

注:

1、肉桂品名规格较多,即有国产又有进口。

即有人工栽培也有野生。

一棵生长在六年以上至几十年的桂树,剥下来的树皮可以加工成几种不同的商品。

主要加工依据是桂树的生长所限,皮层的薄厚粗细,含油的多少,决定加工成什么品种。

如选干皮厚在3~5毫米皮细油足的加工企边桂,皮厚在5毫米以上皮色较粗油足的加工成油桂,皮厚皮粗油少的加工成板桂,枝干皮较厚含油性较大的作油桂通,枝干皮较薄的加工为桂通或桂心。

2、进口肉桂,过去多由越南进口,品名很多,如清化桂,高山企边桂,低山企边桂,桂楠等,因越南地处亚热带,气候温热潮湿适宜于肉桂生长。

更兼越桂,多生长在高山区或低山区云雾较大的森林之中,且生长年限较长。

因而品质较好。

其加工型或略同国产,只是皮色较细,多彩皮(灰白色的附生苔衣几满表皮)。

气极甜香,味甜辛浓烈(扩散性较强),嚼之无渣,近十几年来我国广西,广东两地大量栽培,产是不断增加,不但保障了国内市场需要,并大量运销国外,故不再进口越桂。

因而不再叙述性状。

荜拨为较常用中药。

始载宋《开宝本草》,原名荜菝。

来源:

为胡椒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荜拨的未成熟果穗。

产地:

印尼、越南、我我国云南亦有产。

性状鉴别:

果穗呈圆柱状,有时稍弯曲,长约2~5厘米,直径5~8毫米,少数带有1~2厘米长的果柄。

外表面黄棕色或深棕色,由多数细小的瘦果聚集而成,排列紧密整齐形成交错的小突起,小瘦果略呈圆球形,直径约1毫米,质坚脆,断面稍发红或带白点。

清香,味辛辣。

以身干肥发色黑味浓者为佳。

主要成分:

含胡椒碱,另含挥发油。

功效与作用:

祛风、散寒、镇痛、消肿。

性味:

辛、大温。

归经:

入胃、大肠经。

功能:

温中散寒。

止痛。

主治:

脘腹冷痛,呕吐酸水,鼻渊牙痛。

临床应用:

用于胃寒呕吐及腹痛、荜拨和姜、厚朴配伍,可治疗胃寒吐涎、吐酸水及心腹冷痛等,与细辛、檀香、延胡索、高良姜、当归配伍,可治疗心绞痛。

用量:

1.5~3g。

处方举例:

荜拨3g、雄黄1g、冰片1g、共为细粉,用少许敷在痛苦牙上可治疗牙疼。

注:

1、含胡椒硷4%~6%,挥发油1%。

2、过去进口荜拨有两种:

①泗水荜拨,主产于印尼的泗水。

表面棕褐色,条顺直。

谷粒状小突起物紧密,香气浓。

质佳。

②安南荜拨,主产于越南。

表面棕红色,条弯曲,谷粒状小突起物疏松,香味淡,质次。

云南产的荜拨,性状气味与泗水荜拨相似。

品质较佳。

胡椒为常用中药。

始载《唐本草》。

别名:

玉椒、古月。

来源:

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实,多为栽培。

果实成熟后除去外面黑皮,而呈灰白或黄白者即为商品中的白胡椒;其未成熟,不去黑皮的即为黑胡椒,一般多作食品供调味而不入药。

药用白胡椒。

产地:

主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我国云南、海南岛等地亦产。

性状鉴别:

白胡椒为圆球形的果实,直径3~6毫米。

外皮灰白色或淡黄白色。

一端有一微小的疙瘩状,凸起,另一端有一微凹陷的细小圆脐,两端间多有9~12条分布均匀的浅色线纹。

质坚而脆。

破开面微有粉性。

外皮很薄,里面分两层,外层为灰棕色或黑色,内层为白色,中间有细小空心。

气特异,并有峻烈的辛辣味。

黑胡椒为近圆球形,直径同白胡椒。

表面暗棕色或灰黑色,具网状皱纹。

余同白胡椒。

两者均以粒圆、个大、气味峻烈者为佳。

主要成分:

含胡椒碱、胡椒脂碱、胡椒新碱,挥发油含向日葵素,二氢葛缕醇、氧化石竹烯、隐品酮。

功效与作用:

升压作用和健胃作用:

正常人将胡椒0.1g含于口内而不咽下,可以升高血压13.1毫米汞柱,但过10~15分钟后,又复原,对脉博无显著影响。

相椒的作用与辣椒相似,但刺激性较小,内服可以作驱风健胃剂,外用可作刺激剂,发散剂,所含胡椒碱曾用解热和驱风剂。

并有微弱的抗疟作用。

胡椒的水、醚或酒精提取物,在试管内对感染大鼠的整体试验中证明有杀绦虫的作用,对吸虫及线虫作用不明显。

炮制:

拣净杂质,生用,捣碎。

性味:

辛、热。

归经:

入胃、大肠经。

功能:

除阴寒、暖肠胃止痛,下气消痰。

主治:

寒痰食积,脘腹冷痛,呕吐反胃,泄痢。

并解食物中毒。

临床应用:

胡椒辛热,纯阳之物,肠胃寒湿者宜用,热病人食之,动火伤气,阴受其害,久食气大伤,须以他药佐之为宜。

1、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白胡椒粉与葡萄糖粉配伍成散剂服。

2、治五脏风冷,冷气心腹痛,或吐清水,胡椒粉调服。

3、据报道,胡椒对治疗肾炎,慢性气管炎喘息有效。

外用:

对治疗牛皮癣,湿疹,座疮过敏性皮炎有效,一般无不良反应。

使用注意:

1、阴虚有痰火者忌服。

2、《海药本草》:

“不宜多服,损肺。

处方举例:

1、治心下大痛:

胡椒四十几粒,乳香3g。

研匀,男用生姜,女用当归汤下。

(《寿域神方》)。

2、治反胃及不欲饮食:

制半夏、胡椒等分为细末,姜汁为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

(《百一选择方》)。

3、治缺钙抽搐:

白胡椒20粒,鸡蛋白2个,将上药焙黄研粉,分成十四包,每日1包,每日1包,开水冲服。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注:

(《随息居饮食谱》):

“多食动人燥液,耗气伤阴,破血坠胎,发疮损目,故孕妇及阴虚内热皆忌之。

绿豆能解毒。

花椒为常用中药。

《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别名:

蜀椒、川椒、巴椒、汉椒。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干燥果皮,种子(椒目)均供药用。

商品中分两大类,一是青花椒,原植物主要为香椒子,另一种是红花椒原植物主要是花椒。

此外,尚有多种花椒属植物的果实在各地混用,药用以青椒最为普遍。

产地:

主产于河北、山西、四川等地。

性状鉴别:

青椒呈裂开两瓣状,裂口如八字形。

直径3~4毫米。

表皮灰绿色至黄绿色。

外皮不平坦,满布小疙瘩。

基部有果柄断痕,壳内面黄白色光滑,偶含有黑色具光泽的圆形种子(椒目)。

壳质较脆,易折断。

香气浓厚,味麻辣。

红花椒,个较大,直径4~5毫米。

表面紫红色或棕红色。

壳内面黄色。

其它与青椒相同。

青椒以色青绿、皮厚、香气大、无细梗及椒目者为佳。

花椒以身干,色红,无梗及椒目者佳。

主要成分:

花椒果实含挥发油0.7%(贵州产)、2%~4%(甘肃产)、4%~9%(广东产)。

挥发油中含牻牛儿醇,柠檬烯,枯醇等。

果实尚含甾醇、不饱和有机酸等。

青椒(东北产)的果实含爱草脑、佛手柑内脂及苯甲酸。

爱草脑是果实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约占90%。

花椒的功效与作用:

1、花椒所含牻牛儿醇,小剂量能抑制大鼠的自发活动。

对离体兔小肠,低浓度时作用不恒定,大剂量能抑制肠运动。

给大鼠口服后,能抑制胃肠运动,对大肠运动则影响不大。

接近死量时则有泻下作用。

小剂量口服,对大鼠有轻度的利尿作用;但大剂量可抑制尿排泄。

2、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为4.8/kg,兔静脉注射则为50mg/kg。

动物死亡皆由于呼吸麻痹。

此死之原因则由呼吸极度困难所致。

3、牻牛儿醇对豚鼠蛔虫有驱虫作用。

另报道,花椒烯醇液有局部麻醉作用,效力较地卡因稍弱;在豚鼠之浸润麻醉中,效力强于普鲁卡因。

炮制:

除果皮及椒目,生用或炒用。

性味:

辛,温,有毒。

归经:

入脾、胃、肺、肾经。

功能:

散寒除湿发汗,通血脉,暖胃消食。

主治:

风寒咳嗽,留饮宿食,腹痛虫草疾,呕吐泻痢,蛔虫、蛲虫,疝气,阴痒湿疮。

临床应用:

花椒辛温,善祛阴寒之邪,能温中而止痛,暖脾而止泻,为治脾虚寒要药,借其辛辣之性,而有驱杀蛔虫之功。

1、用于脘腹冷痛,寒湿泄泻之症,脘腹冷痛,常与党参、干姜等配伍。

如大建中汤:

寒湿泄泻,可与苍术、陈皮、木香等配伍。

外用:

治脘腹冷痛、将花椒炒热,布裹温熨痛处,可奏止痛之效。

2、用于虫积腹痛或蛲蛔之症;常与乌梅同用,并可根据症候可相应配伍生姜、榧子等。

挟热者可与黄连、黄柏等配伍。

3、用于皮肤湿疹瘙痒,可与地肤子、苦参、白矾等配伍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服。

孕妇慎服。

畏款冬。

恶栝楼,防葵。

畏雌黄。

(《别录》):

“多食令人乏气,口闭者杀人。

”(《唐本草》):

“畏橐吾、附子、防风”。

用量:

1.5-4.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水煎洗患处。

处方举例:

1、大健中汤,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蜀椒二合、干姜120g,人参60g。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分温服。

(《金匮要略》)

2、椒茱汤,治妇人阴痒不可忍,非以用热汤泡洗有不能己者;花椒、吴茱萸、蛇床子各30g,藜芦15g,陈茶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