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63786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docx

《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docx

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

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州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全州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全州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及初步成效  历届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工作,始终把发展培植生物特色产业作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通过多年的努力,全州的生物特色产业得到稳步推进,部分产业已初见成效。

特别是2016年以来,州委、州政府结合**实际,紧紧围绕“生态立州、产业富州”的战略目标,在巩固提升粮、糖、茶、胶等传统产业,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确立了要重点扶持发展竹子、咖啡、云南坚果、柠檬、油茶、核桃、番麻7个生物特色产业,提出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龙头企业为主体,走“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着力实施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和品牌培育、科技创新、产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市场拓展、对外开放“六大工程”,努力实现从生物资源优势州向绿色经济强州的跨越。

全面打响了新一轮加快发展生物特色产业的攻坚战。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16年4月10日全州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启动会议召开后,全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迅速行动,按照“规划布局、任务分解、整合资源、统筹协调、检查督促、考核奖惩”的工作要求,围绕全州生物特色产业发展目标,加强领导,积极谋划,精心组织,强化调研,扎实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全州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工作。

  1.组建了**州发展生物特色产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抽调了部分工作人员。

在前期调研、政策配套、总体规划布局基本完成的基础上,2016年11月,州委、州政府以《中共**州委办公室、**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州发展生物特色产业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通知》(德办发〔2016〕30号)成立了**州发展生物特色产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于2016年11月底正式挂牌办公,生物特色产业办公室主任由州委副秘书长、州政府副秘书长、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州农业局局长宋雨发兼任,并设立1名专职副主任;目前已从各部门及各县市抽调工作人员8人,工作秩序已经基本建立,工作经费已经安排,各项工作开始步入正轨。

  2.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

按照州委“一个州级领导挂钩一个产业”的要求,去年以来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各县市、龙头企业、乡镇、村组和基地摸底调查,先后开展调研工作20余次,形成了各产业的调研报告,对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加强宣传发动工作。

州委提出大力发展生物特色产业的决策以来,全州各级各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宣传平台,全方位加强了宣传工作,增强舆论的引导作用。

今年3月,州委召开农村工作暨生物特色产业工作会议后,各县市在“村两委”换届过程中进行了新一轮发动,广大群众对特色产业的认知度普遍提高,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4.制定出台各产业配套扶持政策。

2016年,州委、州政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咖啡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柠檬产业发展的意见》。

今年以来,经过充分调研和总结分析,修改完善了《**州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番麻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云南坚果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

同时,核桃产业的配套扶持政策已经制定完成,并经州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近期即将出台。

  5.完成了2016年竹子种植的检查验收,积极兑现扶持政策。

2016年全州大力推进竹产业,在全州党政机关和群众中掀起了种竹热潮。

为切实兑现《**州发展竹产业扶持政策》的相关扶持、奖励政策,州发展生物特色产业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于2月底完成了全州各县市2016年竹子种植情况复核验收工作。

州委、州政府在复核验收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复认真的研究,并下发了《关于兑现2016年竹子种植扶持及奖励资金的通知》(德办通〔2016〕44号)。

目前,州级财政已按相关要求和标准将资金兑现到各县市及有关单位。

  6.强化督查工作,务实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一是建立了发展生物特色产业的督促检查机制,把特色产业督查纳入州委、州政府20项重点工作之一,制定了《**州发展生物特色产业督查办法》,并成立了州发展生物特色产业督查工作领导小组,使特色产业督查形成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二是加强督促检查。

去年种植竹子期间,开展了竹子种植专项督查,及时掌握种植推进情况,促进工作的落实;今年3月底又针对去年竹子种植存在的普遍问题,开展了竹苗繁育专项督查;5月中旬对今年全州生物特色产业种植任务分解落实、备苗、备地及明年种苗繁育情况又进行了督查,对保证产业发展任务的落实起到了促进作用。

  7.成功申报了“中国咖啡之乡—**”,并正在积极组织“中国坚果之乡—盈江”的申报工作。

“中国咖啡之乡—**”申报工作于去年10开始进行,经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织委员会的实地考查、充分论证,于今年3月正式把“中国咖啡之乡”称号授予我州,并于4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授牌仪式和“中国咖啡之乡**州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增加了我州对外宣传的又一张名片。

目前,州特产办等部门正在积极组织“中国坚果之乡—盈江”的申报工作。

  8.努力打造万亩高效示范基地。

为加强示范引导、龙头企业带动的作用,引导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和迪思坚果有限公司积极打造万亩高效示范基地建设。

目前,后谷咖啡公司已经组织完成“万亩咖啡+坚果产业化开发示范项目”的规划报告,迪思坚果公司组织完成了“万亩坚果基地建设项目”规划报告,两家公司正在组织落实地块,项目也即将启动。

  9.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一是“中国咖啡小镇”项目的开发建设,已经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旗下的泛华建设集团取得了意向性投资协议,总投资约71亿元;二是核桃产业已经由潞西市与大理建标房地产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采取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在中山乡茨竹坝村民小组注册成立了一家股份公司,开发种植美国山核桃,项目总投资近1亿元。

  

(二)发展生物特色产业成效初步显现  1.原料基地建设规模有较大进展。

全州各县市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了一批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目前,咖啡、云南坚果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州“六棵树一棵草”总种植面积达万亩。

其中:

咖啡、坚果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位,竹子、柠檬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一位;种植面积上10万亩的有竹子、咖啡、核桃3个产业,上万亩的有坚果、柠檬、油茶3个产业。

从各县市特色产业布局来看,潞西市以咖啡为主,瑞丽市以柠檬为主,盈江县以云南坚果、咖啡为主,陇川县以竹子为主,梁河县以油茶为主,“一县一品”的特色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2.特色产业开发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6年末,生物特色产业的产值已超过10亿元,成为我州农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仅咖啡产业工农业总产值就超过了5亿元。

  3.涌现出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

通过多年的发展,全州生物特色产业行业涌现出后谷咖啡、迪思坚果、红瑞柠檬等一批知名企业和产品品牌,到2016年,我州有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后谷咖啡),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其中生物特色产业龙头企业2家),州级农业产业化重点扶持企业29家(其中生物特色产业龙头企业5家)。

全州共拥有云南省著名商标达14件,其中生物特色产业1件(后谷咖啡)。

  4.生物特色产业开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开始起步。

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龙头,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格局,并通过科技计划项目,重点解决种苗繁育、规范化栽培、病虫害防治等特色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问题,推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5.生物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成效显著。

从现有咖啡、柠檬、云南坚果产业带动农户分别都在上万户的情况看,特色产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生物特色产业开发已逐步成为我州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山区脱贫致富的新希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依托。

全州参与生物特色产业开发的农户不断增加,特色产业带动就业的劳动力日益增多,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扩大,生态效益也非常明显。

  6.特色产业产品成为我州外贸出口重要商品。

通过努力,特色产品已成为我州对外贸易中的大宗出口商品之一。

后谷公司生产的咖啡豆已经销往美国、德国、韩国、日本、泰国、缅甸、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

红瑞柠檬公司的部分产品也打入中东市场。

云南坚果、番麻、竹子等产品都有广阔的国际市场。

  二、现阶段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州在发展生物特色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全州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全州普遍呈现出发展生物特色产业的好形势。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发展生物特色产业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继续保持发展势头,还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

  

(一)产业规划布局、任务分配不尽合理,以及由此出现的产业争地问题仍然突出  一是州级、县级产业总体规划方案没有编制,任务分配缺乏计划性、针对性,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二是由此导致的特色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用地矛盾;三是新兴生物特色产业之间也出现了用地矛盾。

用地问题导致规模化、连片化种植较为困难。

  

(二)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  特别是竹子、柠檬、番麻等产业的相关龙头企业经营管理存在许多问题,未能充分带动产业发展。

主要原因,一是企业自身经营策略、经营方向等存在问题;二是企业生产加工与原料基地建设脱节,没有形成一套良好的基地建设模式,导致原料供应出现问题;三是部分产业加工生产企业众多,各自为阵,相互制约,导致企业竞争力不强,未能形成全州一盘棋。

  (三)组织领导机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理顺  各县市思想认识还没有完全统一到州委、州政府的决策上来,对产业发展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同时体制机制没有理顺,各县市主抓特色产业的机构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给产业的发展和推进带来很大制约,推广力度不足。

  (四)产业发展资金不足  2016年全州计划发展生物特色产业万亩,按照已出台的和即将出台的各产业扶持政策计算,7个生物特色产业共需扶持资金6570万元(其中:

州级3685万元、县级2885万元)。

目前,已经列入省级项目扶持资金1137万元(坚果132万元、油茶840万元、核桃165万元),还需地方财政筹措资金5433万元。

由于州、县市财力不足,目前筹措产业发展资金存在较大困难。

  (五)部分产业市场前景不明,推进难度较大  由于竹子、番麻等产业收购加工销售环节存在采伐运输成本高、收购价格偏低、市场前景和预期效益不明显,群众对发展竹子、番麻种植的积极性不高,竹子、番麻产业推进难度较大。

  三、下步工作打算  州人大常委会开展生物特色产业专题调研,听取和审议州政府关于生物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充分表明了州人大常委会对全州生物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必将进一步增强全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发展生物特色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推动生物特色产业的发展。

全州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将以本次州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和审议为契机,在州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进一步加强领导,努力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今后将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优化原料基地建设布局  原料基地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石,是生物特色产业企业的第一车间。

生物特色产业发展要切实解决好“有基地无规模、有规模无标准”的问题。

一是根据各县市反映产业争地矛盾较为突出的实际。

尽快编制完成生物特色产业的州级、县级规划。

规划工作要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以规模化、区域化为目标,优化原料基地布局。

州级总体规划由州级相关部门负责,重点突出“一县一品(产业)”;县级规划由各县市组织实施,重点突出“一乡一品(产业)”、“一区(域)一品(产业)”。

二是要注重“六棵树一棵草”对气候、海拔等自然条件的特殊要求,进行立体化开发。

把油茶和核桃产业作为山区、半山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培育,坝区以咖啡、云南坚果、柠檬、番麻为主,竹子产业兼顾山区、坝区。

三是加强原料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提高优质专用原料基地标准化水平。

五是不断创新原料基地生产组织模式。

  

(二)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品牌  引导和鼓励相关企业向产业基地集聚,形成咖啡、柠檬、云南坚果、竹子等特色产业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的产业集群和知名“区位品牌”,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三)实施科技创新工程  一是鼓励龙头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着力实施示范基地建设、新品种试验示范、新产品研发和推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在良种培育、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产品加工现代化等方面取得突破。

三是做好特色产业共性、关键性技术研究。

  (四)不断创新产业经营体制机制  一是鼓励企事业单位、国家公职人员与林农合作,参与改造中低产林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以及特色产业产品的开发。

二是大力发展一批服务领域宽、组织化程度高、经营机制灵活、带动能力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特色产业行业协会、产销协会等,发挥它们在信息指导、产品流通、行业自律、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市场牵动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连接农民”的“四位一体”的产业经营组织形式。

三是探索制定一套推动全州特色产业健康发展的科学机制。

特别要加强种苗监管机制、资金保障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督促检查机制、考核奖惩机制的探索,建立一套适应我州生物特色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

  (五)拓展市场空间,加大融资力度  一是认真研究并找准市场,推进后谷咖啡公司整体上市进程。

二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专业市场。

三是积极发展新型的营销和物流方式。

  (六)实施对外开放工程  一是加快“走出去”步伐。

二是夯实特色产业招商引资基础。

瞄准重点产业组织专业化的招商活动,主动推介招商项目,为加快我州特色产业发展服务。

  (七)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一是加大对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生物特色产业政策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发动,切实加快原料基地建设步伐,把产业“第一车间”建设好。

二是在加大种植推广力度的同时还要加大对生物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支持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努力将我州的生物特色产品打造成云南地方特色、旅游、绿色健康的国内外知名品牌。

  总之,虽然我州生物特色产业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但州人民政府有信心和决心,在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州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真抓实干,努力工作,不断加快生物特色产业发展步伐,争取完成年度生物特色产业发展任务和任期发展目标,为促进全州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做出新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