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7042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6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docx

湖南艺术出版社四年级上音乐教案

四年级音乐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节次

1

茉莉花

2

2

杨柳青采茶舞曲

2

3

采茶舞曲小小足球赛

2

4

小小足球赛运动员进行曲

2

5

运动员进行曲“告别”与“惊愕”

2

6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小夜曲

2

7

我的家乡日喀则

2

8

拉萨谣踩雨

2

9

大雨和小雨电闪雷鸣波尔卡

2

10

风雨雷电的交响可爱的家

2

11

吉祥三宝小小鼓号手

2

12

草原小姐妹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2

13

铁路修到苗家寨田野的呼唤

2

14

田野的呼唤我心爱的小马车

2

15

西风的话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

2

16

春节序曲音乐七巧板

2

17

期末复习

2

18

期末测试

2

四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

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可多鼓励他们参与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十二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

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四、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延音线,学习四三拍的指挥手势,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2.认识乐器唢呐、竹笛,以及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并了解其音色。

3.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

4.能创编简单的动作为歌曲伴舞。

5.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来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培养学生能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的能力。

3.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三)情意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四)质量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自创打击乐,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五、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一)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

(一)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要适度而不夸张。

(二)引导学生发挥音乐想象时,注意鼓励学生个人独立的感受和理解。

(三)通过学生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六、教学措施

(一)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三)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四)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一课

第一课时茉莉花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茉莉花》,掌握江南风格的歌曲韵味。

2、欣赏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

会唱歌曲《茉莉花》,能掌握弱起小节的演唱。

教学难点:

掌握江南《茉莉花》的韵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节奏鲜明的现代音乐伴奏中学生走进音乐教室。

师:

同学们,又到了快乐的音乐课时间了,你们准备好了么?

生:

准备好了。

师:

那我们开始上课。

播放风格截然相反的音乐《梦江南》MTV。

师:

同学们,听到这首乐曲,看到这幅小桥流水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生:

江南水乡------

师: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江南,去领略江南的好山,好水,好景,好花。

二、新课教学

1、播放歌曲《茉莉花》,让学生听赏完,回答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师:

那位同学能说一说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生:

中速稍慢。

师:

非常正确,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中速稍慢,曲调幽静舒缓,就如同温婉的江南小城的生活,恬静淡然,抒情优美。

2、播放第二遍乐曲,师生一起朗读歌词: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

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茉莉花呀茉莉花。

3、师:

歌词朗读完了,有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茉莉花是什么样子的?

生:

洁白,芬芳

师:

说得非常好,盛开的茉莉花洁白芬芳,非常圣洁美丽。

老师现在就给同学们看一下盛开的茉莉花。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茉莉花的图片,同时背景音乐配的是《茉莉花》的伴奏。

师:

茉莉花漂不漂亮?

谁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

生:

洁白、圣洁、魅力、美丽------

师:

茉莉花是印尼国花,原产于印度,西汉时代传入我国,叶片四季常绿,青翠欲滴。

越冬种植,六七月间,便是它怒放的季节了。

因其花洁白素雅,芳香沁人心脾,故有“天下第一香”的美称。

4、师:

同学们了解了茉莉花的一些资料,知道了茉莉花的圣洁美丽,让我们再听赏一遍这首歌曲吧,听的时候,让我们细细体会茉莉的芬芳美丽。

教师播放歌曲。

三、学生欣赏音乐,在音乐中结束。

 

第二课时茉莉花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茉莉花》,掌握江南风格的歌曲韵味。

2、欣赏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

会唱歌曲《茉莉花》,能掌握弱起小节的演唱。

教学难点:

掌握江南《茉莉花》的韵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欣赏音乐《茉莉花》,谈感受

二、学习歌曲

1、学习节奏

XXXX|X0X|XXX|X-同时按节奏读歌词

2、学习试唱

2\4

3213|203|561|5-

让我来将你摘下

3、学习弱起小节

XX|X0X|X

一般来说,歌(乐)曲多数是从强拍开始的,但我们也常见到部分歌(乐)曲是从弱拍或次强拍开始的。

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

4、听赏歌曲,要求学生用手拍击节奏,找出歌曲中弱起小节的处理。

5、学唱歌曲。

教师在课件上出示歌曲的乐谱,教师弹奏,学生用“a”模唱。

6、学生演唱歌词。

7、学生分组演唱,进行第一次小组的比赛。

8、师:

同学们,学习了江南民歌《茉莉花》,现在,咱们再听赏河北《茉莉花》和东北《茉莉花》,听完后,告诉我这三首《茉莉花》的曲调分别有什么特点?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小组讨论,进行第二次小组比赛。

生:

河北《茉莉花》缓慢优美,结束拖腔;

东北《茉莉花》直接爽快,热情火爆;

江南《茉莉花》委婉抒情

三、拓展延伸

师: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区的国家,民歌浩如烟海,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一朵小小的茉莉花,洁白芳香,犹如江南的少女,婉约秀丽。

就是这样一曲小小的《茉莉花》却走出了中国,正走向了世界大舞台。

播放宋祖英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会的《茉莉花》。

四、本课小结

《茉莉花》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像《茉莉花》一样优美的民歌,希望同学们课后多涉猎一些这样的知识,让我们的民歌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第三课时杨柳青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

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

3、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

难点:

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准备:

出示相关图片,播放课前音乐扬州民歌《拔根芦柴花》

一、谈话导入

1、古诗

师:

同学们,伴随着美妙的江苏扬州音乐《拔根芦柴花》,我们的音乐课开始了,提起江苏扬州我不禁想起一句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

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

有好多诗人曾经在作品中写到扬州美景,比如杜牧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风光

师:

扬州确实有着令人神往的美景!

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去游览扬州的美景吧。

(播放《杨柳青》的音乐,出示扬州风光图,让学生欣赏画面。

二、学习新歌:

1、感受歌曲

师:

扬州不但山美水美,扬州的民歌更美呢。

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江苏扬州的民歌《杨柳青》。

(1)初听:

这首歌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轻松,活泼)

(2)再听:

这首歌唱的什么?

歌曲的名字与内容的关系?

劳动人民下田干活的情景,你觉得几拍子比较合适?

(了解歌词内容,歌名与内容的关系,体会几拍子的)

(3)再听:

从歌词上看它更是与众不同,你发现了吗?

(了解衬词的作用)

师:

那么多衬词又不表达什么具体的意思,能不能去掉不唱呢?

(先听老师去掉衬词唱歌曲,再听歌曲,感受衬词的作用)衬词虽然不表

达具体意思,但是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没有了衬词,这首歌曲就没有味道了。

《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因为有了这些衬词,所以更显得活泼风趣。

3、学唱歌谱

师:

刚才我们都知道了这首歌曲是2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

(强弱)演唱时可要注意了。

(老师范唱一句)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轻轻地唱谱。

难唱的地方重点处理。

4、轻声读歌词,重点读清衬词,注意附点音符的节奏。

5、跟琴声填歌词唱。

(边唱边找什么地方感觉比较难唱)

6、难点解决

引导学生练习,并渗透乐理知识,结合用读歌词的方法解决附点节奏难点

再唱一遍歌词(唱出活泼与诙谐的感觉来)注意歌曲的强弱感觉、衬词的表达等。

三、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采茶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水乡”这一特定的环境,引导学生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

2、通过对比聆听,分辨出《采茶舞曲》这首歌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

3、分析歌曲中两部分在描写内容的不同以及情绪上的对比,从歌曲的创作手法上分析歌曲两部分情绪不同的原因;

4、通过听、辨、唱,使学生简单了解方言对形成歌曲风格的作用;

5、学会采茶时的基本动作,在学习“采茶舞”的过程中,感受采茶姑娘的辛勤劳动,表现采茶姑娘采茶时的愉快情绪。

6、感受聆听不同演唱方法的采茶歌以及不同表现形式的《采茶舞曲》。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辨、想、说、唱、动等多种形式,从不同层次与角度,让学生来欣赏《采茶舞曲》,去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感受江南音乐风格的特点以及方言对形成歌曲风格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播放江南风景

与生交流:

“同学们知道这是哪的风景吗?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

这就是我国江南一带的风景。

从这段录象上我们可以看到,江南的水特别多,因此,江南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被称为“水乡”,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好地方。

2、师生问好交流

二、欣赏《采茶舞曲》

1、导入:

①聆听越剧

导语:

“刚才我们欣赏了江南水乡的风景,你觉得那里的风景怎么样啊?

(美)江南水乡不仅风景美,那里的音乐也非常地美。

那今天啊,田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江南地区的戏曲,请同学们来听一听。

(播放〈十八相送〉)

②简介越剧

师:

“你知道我们刚才所听到的这段戏曲是什么剧种啊?

对,我们所听到的那段戏曲是流行于我国江南地区的—越剧。

那你觉得这段越剧给你的感受怎样的?

(生自由说)

越剧给我们的感觉的确是柔美、流畅、婉转动听的。

③聆听分辨

师:

“好多地方的民歌都采用了戏曲的音调,下面我就要考考同学们,请听下面两首歌曲,你能分辨出哪一首歌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吗?

A讨论

师:

“你觉得是哪一首歌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

(采茶舞曲)同学们都觉得是吗?

恩,同学们的分辨能力很强啊!

那你为什么觉得是〈采茶舞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呢?

(引导学生分析出《采茶舞曲》给我们的感觉和越剧一样,都是那么的柔美、流畅、婉转动听的,所以是《采茶舞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

B导入课题

师: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具有越剧风格的〈采茶舞曲〉。

2、二次聆听

①感受想象歌曲所表现的情景画面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曲,从歌曲中你仿佛都能看到怎样的画面呢?

②说说看到的画面,并学做采茶动作,了解简单的茶文化以及歌曲表现的内容

师:

“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是丰富!

很多同学都看到了茶农采茶的劳动场景。

那同学们,你能模仿一下茶农采茶的动作吗?

谁能来做一下?

我们用舞蹈动作来表现时,要把动作美观一些,夸张一些,请同学们来看田老师来做一下(师做:

手心朝上,大拇指和中指采,翻一下手腕表示把采下的茶放到竹筐里)你能跟我一起做吗?

(师带着生做上下左右采),同学们的采的可真认真啊!

快把你采的茶叶放下吧。

刚才我们一起模仿了茶农采茶的动作,茶农采下茶,经过加工、制作就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喝的茶了。

说到茶,我国可是茶的故乡,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品牌的茶叶吗?

(生说)对,有福建的铁观音,苏州的碧螺春,还有杭州西湖的龙井茶。

《采茶舞曲》这首歌曲表现的就是西湖边一群采茶姑娘采茶的劳动情景。

3、分析歌曲情绪对比以及从歌曲创作手法上分析造成歌曲前后不同情绪的原因

①教师范唱,生带着问题聆听(范唱注意前边柔美一些,第一句可伸手,第二部分可背手点头、踮脚)

师:

“这首歌曲分为两个部分(出示两部分歌谱),下面老师来唱一唱,请同学们仔细、安静地听一听,看一看,这两部分从描写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情绪上又有什么变化?

②讨论解决问题

描写内容情绪

第一部分:

江南美景优美抒情

第二部分:

采茶场景欢快活泼

③从歌曲创作手法上分析造成歌曲前后不同情绪的原因

师:

“为什么这首歌曲前后两部分带给我们如此不同的情绪感受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首歌曲的旋律。

请同学们先来看第一部分,(师唱),在前两句中,你看有什么音乐记号?

旋律上是一字多音还是一字一音啊?

在演唱时我们要唱的怎么样?

(连贯圆滑起来)你能唱一唱这两句吗?

(生唱)唱起来很悠长,感觉那么优美;再来看第二部分,师唱前两句,这里出现了什么记号?

(顿音)要唱的怎么样?

你能唱一下吗?

显的活泼欢快。

4、分析方言对歌曲风格的影响以及简单了解江南地区歌曲风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①学生演唱歌曲

师:

“茶农在劳动的时候,常常是边采茶边唱着歌,也让我们来当一次茶农,有感情地唱一下这首采茶歌吧!

②讨论分析

师:

“同学们是用普通话来演唱的,那我们所听到的《采茶舞曲》是用什么语言来演唱的?

(方言)具体来说是江南一带的方言。

那你觉得用普通话了来唱和用江南方言来唱哪一种更能表现江南民歌的韵味呢?

(方言)对,可以说方言影响着一个地方的民歌的风格。

〈采茶舞曲〉这首歌曲是用江南一带的方言来演唱的,让人一听感觉就是江南一带的歌曲风格。

那么柔美、流畅、婉转动听。

5、模仿方言演唱歌曲

①师:

“我们还是再来欣赏一下原汁原味的〈采茶舞曲〉吧。

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找一找,歌曲中的哪些字最明显的能听出江南地区的方言来?

(播放《采茶舞曲》)。

②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③师点击屏幕出现字词。

一起说说屏幕上的字词在歌曲中的发音是什么。

④方言演唱

师:

“下面我们跟着歌曲一起唱一下,听到屏幕上的字词我们试着用江南的方言来唱一唱。

(播放歌曲范唱)

第五课时采茶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水乡”这一特定的环境,引导学生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

2、通过对比聆听,分辨出《采茶舞曲》这首歌曲采用了越剧的音调;

3、分析歌曲中两部分在描写内容的不同以及情绪上的对比,从歌曲的创作手法上分析歌曲两部分情绪不同的原因;

4、通过听、辨、唱,使学生简单了解方言对形成歌曲风格的作用;

5、学会采茶时的基本动作,在学习“采茶舞”的过程中,感受采茶姑娘的辛勤劳动,表现采茶姑娘采茶时的愉快情绪。

6、感受聆听不同演唱方法的采茶歌以及不同表现形式的《采茶舞曲》。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辨、想、说、唱、动等多种形式,从不同层次与角度,让学生来欣赏《采茶舞曲》,去感受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感受江南音乐风格的特点以及方言对形成歌曲风格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表演“采茶舞”

①师跳“采茶舞”

(师):

“歌曲确实非常的美,每当听到这首〈采茶舞曲〉,我都忍不住地想要跳起舞来,不知道同学们想不想看啊?

好,下面我就为同学们跳一段“采茶舞”,我给同学们提个要求:

请仔细看,你能记住哪些动作?

②说说记住的动作并分析动作含义,生可跟着一起做一下几个动作,坐着做

③跟音乐一起表演

(师):

“好,让我们也当一回茶农,感受一下他们辛勤的采茶劳动吧。

同学们请起立。

我来看看茶农们都准备好了没有,我们要上山采茶了。

表演完毕:

“今天的采茶劳动结束,小茶农们辛苦了,快坐下休息一会吧。

二、聆听感受不同演唱方法的《采茶歌》

师:

“同学们的舞姿实在是太美了。

每一个同学都那么投入地在表演这首〈采茶舞曲〉。

这首〈采茶舞曲〉是一首原汁原味的江南民歌,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另外一首描写采茶的歌曲,你听一听,这首歌又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1、播放《采茶歌》

2、讨论:

“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你有没有觉得这首歌曲更具有现代的气息啊?

因为这是一首通俗歌曲。

节奏感非常的强。

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五、欣赏器乐演奏曲〈采茶舞曲〉

1、导语:

“我们刚才欣赏的描写采茶的音乐作品都是以歌曲的形式来表现的,其实音乐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的,有的作曲家就把〈采茶舞曲〉这首歌曲改编成了一首器乐演奏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讨论

师:

“这首器乐演奏曲〈采茶舞曲〉和歌曲〈采茶舞曲〉在速度上有没有不同?

情绪变的更加的—活泼欢快!

三、小结语

师: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江南地区的戏曲——越剧,聆听了根据越剧的音调改编的歌曲〈采茶舞曲〉,还学跳了采茶舞。

让我们再一次跳起采茶舞,在我们优美的舞姿中结束这节课吧!

第二课

第一课时小小足球赛

教学目标:

1、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能灵活运用休止符及上滑音、下滑音的唱法。

2、培养学生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增强学生的演唱能力与表现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足球运动,更加热爱体育运动。

教学重点:

4、准确、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哎呀呀呀呀”一句中休止符能否准确掌握,完整演唱。

教具:

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上课歌

二、常规练习:

音符歌、doremi之歌和模唱音阶并练习柯达伊手势

三、歌曲导入:

1、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

生:

喜欢

师:

那你们都喜欢哪些运动项目呢?

生:

跳绳、踢毽子……

师:

问了几个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可是我们班这么多的同学老师不能一个个都问遍吧?

不如让我们合着音乐的节拍做出你喜欢的运动,让老师来看看你喜欢的运动项目,好吗?

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一定要合着音乐的节拍!

2、全班同学合着音乐做运动(播放琴里《小小足球赛》伴奏)

师:

看来同学们喜欢的运动项目还不少啊!

其实老师也是一个体育爱好者,我也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师:

下面让我们从一首歌曲中找找答案吧?

请同学们仔细听!

并随着老师用身势动作伴奏。

四、聆听歌曲范唱

师:

你们听出来了吗?

是什么啊?

生:

足球

师;说对了!

看来同学们都认真的聆听歌曲了!

一会儿呢,老师请全班同学观看一场特别精彩的足球比赛,老师想让你们做啦啦队员为比赛助威,你们愿意吗?

(生:

愿意)但是做为合格的啦啦队员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一定要会唱一首足球歌曲,老师呢已为大家选好了,就是我们刚才听到的歌曲,名字叫《小小足球赛》。

这首歌曲中有两句喊出来的口号而不是唱出来的,你们注意到了吗?

(看学生的反应说不出来的话就再听一遍)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五、学习啦啦队口号(课件出示)

师:

口号为了振奋球员的精神,喊起来一定要整齐并且铿锵有力,所以都有固定的节奏,现在先听老师来读一读。

1、师示范读节奏,并简单介绍切分节奏。

2、学生齐读节奏

3、边读边拍节奏

4、加入口号边读边拍

师:

我们在喊口号的时声音一定要洪亮有激情,这样比赛中的球员才能听到并感受到我们啦啦队员的热情对吗?

除了声音,我们还可以加入动作来表示,大家想想我们可以加入什么动作呢?

5、加上动作再喊一次口号

师:

同学们的口号喊得真有力啊!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合作一下,老师来演唱歌曲,请同学喊出口号,注意看我的手势会提示大家在哪里喊口号。

 

第二课时小小足球赛

教学目标:

1、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能灵活运用休止符及上滑音、下滑音的唱法。

2、培养学生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增强学生的演唱能力与表现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足球运动,更加热爱体育运动。

教学重点:

4、准确、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哎呀呀呀呀”一句中休止符能否准确掌握,完整演唱。

教具:

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同合作演唱歌曲,教师演唱歌曲,学生喊口号

师:

我们合作得真默契啊!

二、攻克歌曲难点:

(课件出示)

师:

这首歌曲所描述的足球赛一共有几次射门呢?

(生;两次)第一次射门成功了吗?

(生:

没有)不但没进球而且还摔了个大跟斗,球员和我们啦啦队员的心情怎样啊?

(生:

失望、遗憾、伤心等)所以我们可以用“哎呀呀”这样的语气词加上旋律来唱出来。

1、师弹出旋律,学生加词演唱

师:

大家请看这个符号的名称是什么?

(休止符)它表示休止半拍、停顿半拍,我们可以在这儿快速地换一口气再让下一个“呀”字,千万别把这个字丢掉。

2、学生试着再次演唱

师:

这一遍大部分的同学都能准确唱出来,可是我从同学们的歌声中却没有听出没进球的遗憾和失望的情绪来,让我们再来试一试。

3、加入情绪再次演唱

师:

这一遍唱得非常好!

让我们再回到歌曲的球赛中去,第二次射门球进了吗?

那球员和啦啦队员的心情怎样呢?

(生:

高兴、兴奋)确实是这样,大家都笑出了声音,现在让我们用语气词“哈”加上同样的旋律来唱唱。

4、学生演唱“哈哈哈……”一句

师:

还能再高兴点儿吗?

5、学生加入情绪演唱。

师:

同学们我们不知不觉已把歌曲中最难唱的一句学会,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跟着老师的琴声试着完整演唱一遍歌词吧!

三、跟琴试着演唱歌词。

四、强调有问题的乐句(课件出示)

师:

老师发现同学们有一句旋律唱得不准确,现在让我们做着手势先来唱一遍这一句的乐谱。

1、师生一同做手势放慢速度演唱歌谱

2、加上歌词演唱

师:

非常好,这句已没有问题,但是还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喊的口号“射门”后面有一个一小节的小间奏,你们觉得此时像在表现什么情景?

(生:

球踢出去下落的情景)我们可以在心里数着空两拍再演唱下一句。

3、试着从“凌空一倒钩”一句连一次。

五、再次完整跟琴演唱歌曲,强调表情、状态。

六、完整随伴奏拍手演唱歌曲。

七、分成男、女同学来演唱。

男同学演唱时,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