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170710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docx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备课计划人教部编版

第八单元备课计划

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乌鸦喝水》《小蜗牛》、一个口语交际和一个语文园地,课文配多幅插图,让学生在读中加深感悟,从中受到美好品质的感染。

其中《雪地里的小画家》通过几只小动物用脚印作画,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子的形状,还告诉小朋友青蛙冬眠的特点。

《乌鸦喝水》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小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很多困难。

《小蜗牛》通过蜗牛与妈妈的对话,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口语交际:

小兔运南瓜。

借助图画,说清图意,说出好办法,让学生学做有爱心的人。

“语文园地八”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和大人一起读”五个版块。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认识本组的3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认识新笔画“”和3个偏旁。

2.引导学生学会读长句子。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热爱动物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结合课文呈现的图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获得阅读新感受,新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2.使学生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不依赖父母,学会生活的本领;观察要仔细,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3.针对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长句子。

1.引导学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

3.让学生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雪地里的小画家》——2课时《乌鸦喝水》——2课时

《小蜗牛》——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

语文园地八——2课时

1.通过认读、教读、范写,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通过大声读、自由读、轮流读,分角色读,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反复朗读重点语句,在读悟中让学生感悟

语言,积累语言。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备教材

备课资料

走近作者——程宏明

生平简介:

程宏明,1937年出生,天津儿童文学研究会会长,天津市音乐文学学会理事。

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作者作品:

著有儿童诗歌专集《聪明的仙鹤》《好玩的剪贴》《把我数丢了》《宝宝歌谣》等。

备课堂

名师导学案

课文题目

雪地里的小画家

课文分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韵文,富有童趣。

课文以下雪天的雪地为背景,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以生动活泼的儿歌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巧妙地利用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描述了它们的爪(蹄)子的形状特征。

最后还运用了一个设问句来指出青蛙没来参加“画画”的原因,从而向学生暗示出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

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

易于背诵,适合一年级的孩子学习。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上学,具有爱说、能说的优势,因此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创设情境,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实施快乐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想、议、背等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根据本教材的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朗读、表演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引导学生感知生活,观察事物,通过学习感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在愉悦的气氛中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字。

认识新笔画“”。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3.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和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和朗读。

2.正确区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印。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

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图画,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微课设计指导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约5分钟)

1.(情境导入)出示雪景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

(雪)你们想在这么美的雪景中做些什么?

(堆雪人、打雪仗)谁能用雪字组词?

(雪花、下雪……)冬天这么美,它美在哪里?

2.今天老师请来了四个小动物,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你们想知道它们在雪地里画了什么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2课《雪地里的小画家》。

板书课文题目并齐读。

1.观察雪景图,说出自己在雪中的活动,给“雪”字组词,说出雪的美丽之处。

2.看图画说出四种小动物。

微课设计:

利用美丽的图片和学生的体验来进行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约15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引导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4.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

2.分组读文,读准字音。

3.交流识字方法。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约10分钟)

1.指名读课文,大家评价。

2.同桌互听互读。

3.引导学生齐读课文。

1.听读课文,评价。

2.同桌互相读课文,互相正音。

3.齐读课文。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指导书写,夯实基础。

(约10分钟)

1.出示生字“竹、牙、马、用、几”。

2.认识新笔画“”。

3.指导笔顺,学生书写。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写。

5.展示优秀作品。

[来源:

学§科§网Z§X§X§K]

1.认读生字。

2.学习新笔画“”。

3.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跟教师书写生字,描红,仿写。

5.学习优秀作品。

半扶半放,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第2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微课设计指导

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约5分钟)

1.导入法:

(复习导入)出示生字词。

2.引入新课。

复习认读生字词。

检查学生课后学习的情况。

二、研读课文,重点体悟。

(约20分钟)

1.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

它们画了什么?

2.逐句学习,感悟课文,指导朗读。

(1)读了第1句,你知道了什么?

抓住“!

”,引导学生读出下雪啦小动物激动、惊喜的语气。

(2)读了第2句,你知道了什么?

重点理解“一群”。

(3)指名读第3句,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感悟小画家作画,帮助理解小鸡、小狗、小鸭、小马为什么会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

这些小动物还能画别的吗?

(不能,因为它们的脚趾不同,一种脚趾只能画一种脚印。

(4)反复朗读句子,你知道还有那些动物能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

(5)指导读第4句。

(6)第5句联系上下文理解“青蛙没参加”是指青蛙没有像小鸡、小狗它们那样出来到雪地里画画。

(7)齐读第6句话,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冬眠?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的答案。

2.交流。

3.逐句学习,感悟课文。

(1)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下雪啦,小动物激动、惊喜的语气。

(2)读第2句,说出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3)读第3句,根据课件,了解它们的脚趾不同,一种脚趾只能画一种脚印。

反复朗读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第4句。

(5)联系上下文理解“青蛙没参加”是指青蛙没像小鸡、小鸭它们那样出来到雪地里画画。

(6)齐读第6句话,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来启发学生。

三、理清结构,背诵课文。

(约10分钟)

1.根据课文提示背诵:

()啦,()啦!

()来了一群(),小鸡画(),小狗画(),小鸭画(),小马画()。

不用颜料不用(),几步就成()。

()为什么()?

它在()睡着啦。

2.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加上动作练习背诵。

 

1.根据提示练习背诵。

2.学生根据情境背诵课文。

3.加上动作练习背诵。

 

既巩固了所学内容,又积累了优美的语言。

四、总结全文。

(约5分钟)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雪地里还会有哪些小画家,它们会画出什么样

的作品?

请写一写。

1.谈收获。

2.写一写雪地里的新“画家”。

巩固所学内容,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板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竹叶

小狗梅花

小鸭枫叶

小马月牙

青蛙冬眠

六、教学总结。

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话题并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

教师要在交流中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从实践活动中得到训练,从中受益。

名师课堂实录

《雪地里的小画家》课堂精彩片段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冬天吗?

生:

喜欢!

师:

冬天什么最有趣?

生1:

冬天堆雪人最有趣。

生2:

冬天打雪仗最有趣。

……

师: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

雪。

师:

你们想在这么美的雪景中做些什么?

生3:

堆雪人。

生4:

打雪仗。

……

师:

同学们都想在美丽的雪景中尽情地玩耍。

谁能用“雪”字组词?

生5:

雪人。

生6:

雪花。

生7:

下雪。

……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四个小动物,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出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图片)你们想知道它们在雪地里画了什么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2课《雪地里的小画家》。

板书课文题目并领读。

13.乌鸦喝水

备教材

备课资料

相关资料

乌鸦亦称“老鸹”。

体型大。

通体羽毛或大部分羽毛为乌黑色。

多巢于高树;杂食谷类、果实、昆虫、鸟卵

、雏鸟以及腐败动物尸体。

广布于全球。

分布于中国的如大嘴乌鸦、秃鼻乌鸦、白颈鸦、寒鸦、渡鸦等。

备课堂

名师导学案

课文题目

乌鸦喝水

课文分析[来源:

Z#xx#k.Com]

《乌鸦喝水》是一篇经典有趣的童话故事,以“喝水”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很多困难。

课文语言简洁,浅显易懂,生动活泼,贴近儿童生活,学生不难理解。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童话故事的认知能力这块没有问题,而且这也符合他们的心理成长过程。

《乌鸦喝水》是一篇优秀的寓言故事。

全文内容生动有趣,通俗简洁,适合儿童朗读和讲述。

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乌鸦的聪明能干,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策略

依据教材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法、以读带讲法、实验演示法、探究法等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养成思考的习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5个字。

认识1个偏旁“攵”。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2.感悟小乌鸦从找水到喝水一系列变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课文,认识本课新字词。

2.教师准备:

乌鸦图、认字卡片和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微课设计指导

一、展示图片,激趣导入。

(约5分钟)

1.(谈话导入)出示小乌鸦的图片:

小朋友,你们认识这种鸟吗?

看看乌鸦是什么样子的?

2.板书课文题目。

教学“乌”“鸦”。

1.看图交流对乌鸦的了解。

2.齐读课文题目,学习生字“乌”和“鸦”。

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二、自读课文、随文识字。

(约15分钟)

1.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认识的多读几遍。

2.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检查学生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乌鸦是怎么找水喝的?

学习“处”和“找”。

(2)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

学习“办法”。

(3)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

学习“石”“放”“进”“高”。

4.引导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自由轻声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不认识的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汇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4.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比较法。

乌—鸟鸦—鸭石—右力—办

(2)加一加。

方﹢攵→放氵﹢去→法

讠﹢午→许扌﹢戈→找微课设计:

听完《上学歌》,你有什么想法啊?

让学生听歌,感受当学生的骄傲与自信,认识学校和班级,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的感情。

三、指导书写,学习汉字。

(约15分钟)

1.出示生字卡片“只”“石”“多”“出”“见”。

2.重点指导书写“多”和“出”。

(1)“多”字上部小,下部较大,撇的方向相同,注意是上下结构。

(2)“出”注意它的笔顺,先写“”,第二笔是小竖,第三笔是长竖,它不是由两个“山”组成的,长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3.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1.认读生字“只”“石”“多”

“出”“见”。

2.观察每个汉字的笔顺,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重点学习书写“多”和“出”。

4.描红,练习书写汉字。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作业设计。

(约5分钟)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田字格中把

每个汉字练习书写5遍。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练习书写每个汉字5遍。

培养学生阅读和书写的能力。

教学过程第2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微课设计指导

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约5分钟)

1.抽读生字。

2.指导学生口头组词。

乌()石()力()我()

鸟()右()办()找()

 

1.认读生字。

[来源:

学§科§网Z§X§X§K]

2.组词。

 

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二、梳理脉络,理解课文。

(约20分钟)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乌鸦找到水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喝不到水时心情又会是怎样的?

谁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

(3)“怎么办呢”是谁问的?

可以看出小乌鸦在干什么?

(动脑想办法)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乌

鸦想出办法来了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齐读第2自然段,乌鸦看见许多小石子时心里会怎么想?

3.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看看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

1.学习第1自然段。

(1)读课文。

(2)汇报读书收获。

(3)回答问题。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齐读第2自然段,说出乌鸦的想法。

3.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

(2)朗读。

(3)说出瓶子里的水的变化。

(4)给“渐渐”找近义词。

用“渐渐”练习说话。

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仔细思考问题的习惯。

(2)指名读。

(3)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渐渐升高)

(4)谁能给“渐渐”换个说法?

(5)指导学生用“渐渐”练习说话。

三、启发想象,鼓励创新。

(10分钟)

1.孩子们,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该怎么办呢?

2.引导学生评议。

1.思考老师的问题。

2.汇报交流。

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课堂小结。

(约5分钟)

1.孩子们,你们喜欢这只小乌鸦吗?

2.夸夸小乌鸦。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1.用自己的话夸夸小乌鸦。

2.谈谈学习收获。

汇报总结,检查学习效果,巩固学习成果。

五、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

喝不着水想办法喝到了水

聪明可爱

六、教学总结。

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话题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从实践活动中得到训练,从中受益,将为孩子的语文学习奠定至关重要的基础

名师课堂实录

《乌鸦喝水》课堂精彩片段

师:

(出示乌鸦图片)小朋友们,认识它吗?

生:

乌鸦。

师:

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小乌鸦有什么特点呢?

生1:

羽毛是黑色的。

生2:

眼睛和爪子也是黑色的。

……

师:

乌鸦全身都是黑色的,“乌”这个字就是表示黑色的意思。

师: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一起给这个新朋友打声招呼。

它的名字叫作(乌鸦)板书:

乌鸦。

乌鸦是一种鸟,所以鸦的右边是个鸟字旁,看看乌和鸟有什么不一

样呢?

生3:

乌比鸟少一个点。

师:

你观察得真仔细!

“鸦”字有什么特点?

生:

一个“牙齿”的“牙”加一个“鸟”字就是乌鸦的“鸦”。

师:

谁想和它打个招呼?

生4:

“乌鸦”。

师:

真棒,谁还愿意来跟这只可爱的小乌鸦打招呼?

生5:

“乌鸦”。

师:

你的声音真洪亮。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给这只小乌鸦打声招呼吧。

生:

“乌鸦”。

14小蜗牛

备教材

备课资料

相关资料

蜗牛腹足纲,蜗牛科。

壳呈低圆锥形,右旋或左旋。

头部显著,触角两对,后一对顶端有眼。

腹面有扁平宽大的足。

栖息于潮湿地区。

外套腔壁富有血管,特称“肺”,能呼吸空气。

嗅觉敏锐。

为植物的敌害。

备课堂

名师导学案

课文题目

小蜗牛

课文分析

《小蜗牛》这篇课文讲的是一只小蜗牛带给我们的四季的变化与特点。

课文语言通俗易懂,充满了童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文中寓以科学知识,形象生动,易于理解。

通过学习课文,明白只要留心,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学情分析

小蜗牛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小动物,学习本课时,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蜗牛带给大家的变化与特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采取创设情境法,引导观察、鼓励想象

,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会四季的特点与变化。

教学目标[来源:

学。

科。

网]

1.指导学生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了解小蜗牛带给我们一年四季的变化和特点。

4.引导学生明白只要留心,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逐渐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识记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在田字格中写字。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做好课前预习,搜集关于蜗牛的资料。

2.教师准备:

字词卡片、四线格黑板贴、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微课设计指导

一、展示图片,激趣引入。

(约5分钟)

1.导入法:

(谈话导入)出示蜗牛的图片,问:

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

谁来看图说一说它的样子?

2.引入新课,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1.看图,说出蜗牛的样子。

2.跟老师齐读课文题目。

利用图片导入新课,增加乐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约20分钟)

1.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

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圈出生字。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正音。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去掉拼音,同桌互读。

(3)交流识字方法。

(4)学习新偏旁“”。

4.巩固字词。

(1)在“识字迷宫”里认读生字(课件演示)。

(2)游戏:

开火车找朋友。

1.自由练读课文。

2.听小老师读生字。

3.跟小老师读。

4.去掉拼音读。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5.开火车读。

展示课件,游戏识字,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字义的理解变得形象有趣。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三、指导书写,学习汉字。

(约10分钟)

1.出示生字卡片“对、妈、全、回”。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指导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笔顺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学生临摹。

4.指导学生描红,仿写。

5.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整体美。

1.看屏幕,认读生字“对、妈、全、回”。

2.观察每个字的笔顺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描红,仿写。

4.在老师的指导下感知汉字的整体美。

 

写字教学,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四、作业设计。

(约5分钟)

1.每个生字练习书写3遍。

2.练习给生字组词或写话练习。

练习书写,练习组词或造句。

在巩固生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第2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教师活动)

学案(学生活动)

微课设计指导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约10分钟)

1.导入法:

(复习导入)出示生字词:

孩子发芽去玩吧爬呀爬好久回来

2.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3.齐读课文。

 

1.认读词语。

2.读课文。

 

检查课下学习情况。

二、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约20分钟)

1.学习第1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

(2)你知道了什么?

2.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春天到了,蜗牛妈妈对孩子说了什么?

(3)你想象一下,小蜗牛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

3.学习第3、4、5自然段。

(1)当小蜗牛回来时已经是什么季节?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指名读第3自然段。

(3)蜗牛妈妈又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