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7360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docx

初级会计实务第五章第六章讲义

第五节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

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1.成本法

2.权益法

(1)权益法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

①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即企业对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

即企业对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核算的步骤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账户下开设“成本”“损益调整”和“其他损益变动”三个明细账户。

①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

要比较“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大小。

谁大按谁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其中:

“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投资时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持股比例

ⅰ:

“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不调整已经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分录为:

借: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金额为初始投资成本)

应收股利

贷:

银行存款

ⅱ:

“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借: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金额为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应收股利

贷:

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

②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

实现净利润:

根据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

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但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三个明细的合计。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意味着“对××单位投资”的这三个明细科目合计为零。

③被投资单位以后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

借:

应收股利

贷: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收到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股票股利,不进行账务处理,但应在备查簿中登记。

④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

借: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

借: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⑤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借:

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损益调整

-其他权益变动

应收股利(金额为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投资收益(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还应将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转入“投资收益”,分录为:

借: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

投资收益

或编制相反的分录。

【例题5:

教材例1-72,1-73,1-74,1-75】

甲公司2008年1月20日购买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5000000股准备长期持有,占东方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30%。

每股买入价为6元,另外,购买该股票时发生有关税费500000元,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2007年12月31日,东方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不存在差异)100000000元。

2008年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10000000元。

甲公司按照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3000000元。

2008年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加了4000000元。

甲公司按照持股比例确认相应的资本公积1200000元

2009年5月15日,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已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10股派3元,甲公司分派到1500000元。

2009年6月15日,甲公司收到东方股份有限公司分派的现金股利。

2010年1月20日,甲公司出售所持东方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5000000股,每股出售价格为10元,款项已经收回。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要求

(1)编制甲公司2008年1月20日购入东方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甲公司2008年12月31日确认投资收益的会计分录

(3)编制甲公司2008年确认资本公积的会计分录

(4)编制甲公司2009年5月15日及6月15日的会计分录

(5)编制甲公司2010年1月20日转让东方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的会计分录

答案:

(1)购入时: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5000000×6+500000=30500000元

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100000000×30%=30000000

分录是:

借: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0500000

贷:

银行存款30500000

(2)2008年12月31日确认投资收益时:

借: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000000

贷:

投资收益3000000

(3)2008年12月31日确认资本公积

借: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1200000

贷: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00000

(4)2009年5月15日

借:

应收股利1500000

贷: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500000

2009年6月15日

借:

银行存款1500000

贷:

应收股利1500000

(5)2010年1月20日转让时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0500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000000-1500000=1500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1200000元

分录为:

借:

银行存款50000000

贷: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0500000

-损益调整1500000

-其他权益变动1200000

投资收益16800000

同时:

借: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200000

贷:

投资收益1200000

三、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一)长期股权投资减值金额的确定

1.企业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将该长期股权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二)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会计处理

企业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应当设置“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核算。

借: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注意: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例题6:

2008年多选题】下列各项中,能引起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发生变动的有( )。

A.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B.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票股利

C.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D.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答案:

ACD

解析:

在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会导致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变化,所以选项A、D均会导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发生变化。

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应冲减长期股权投资,选项C要选。

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票股利,投资企业不进行账务处理。

选项D不选。

【例题7:

2008年判断题】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的减值准备,在该长期股权投资价值回升期间应当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计提的减值准备。

( )

答案:

【例题8:

2008年判断题】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 )

答案:

解析: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应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

【例题9:

2009年单选题】甲公司2008年1月5日支付价款2000万元购入乙公司30%的股份,准备长期持有,另支付相关税费20万元,购入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

甲公司取得投资后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因确认投资而影响利润的金额为( )万元。

A.-20 

B.0

C.1580 

D.1600

【答案】C

【解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影响利润的项目就应该是“营业外收入”。

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2000+20=2020万元

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2000*30%=3600万元

由于享有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大于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其超过的金额应计入“营业外收入”,超过的金额是1580万元。

本题的分录是:

借:

长期股权投资  3600

贷:

银行存款     2020

  营业外收入    1580

 

第十六讲

第六节固定资产

本节学习要求:

掌握固定资产的核算

掌握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

本节内容讲解:

一、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概述

取得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的处置

固定资产清查

固定资产减值

(一)固定资产概述

1、固定资产概念与特征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2、固定资产的分类

(1)按经济用途分类,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等综合分类,分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指在经营租赁方式下出租给外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土地、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七大类。

3、固定资产核算的科目设置

(1)“固定资产”科目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原价。

借方登记企业增加的固定资产的原价。

贷方登记企业减少的固定资产的原价。

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固定资产的原价。

(2)“累计折旧”科目是“固定资产”的调整科目,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数额。

贷方登记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借方登记处置固定资产转出的累计折旧。

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累计数。

(3)“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企业基建、更新改造等在建工程发生的支出。

借方登记企业各项在建工程的实际支出。

贷方登记完工工程转出的实际支出。

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完工的工程实际成本。

(4)“工程物资”科目核算企业为在建工程而准备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

借方登记购入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

贷方登记领出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

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工程物资的实际成本。

(5)“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对外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原因转出的固定资产价值及其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税费和清理收入等。

借方登记转出的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

贷方登记清理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和应由保险公司或过失人承担的损失等。

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清理完毕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

此外,还要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减值准备”等科目

(二)、取得固定资产的核算(外购、建造)

1、外购固定资产

企业外购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包括增值税)、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作为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

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1)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借:

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是指企业购置的需要经过安装以后才能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

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由‘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①购入时:

借:

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

②支付安装费:

借:

在建工程

贷:

银行存款

③设备达到预定使用状态

借:

固定资产

贷:

在建工程

(3)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如果这些资产均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并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则应将各项资产单独确认为固定资产,并按公允价值的比例对总成本进行分配。

某项固定资产的成本=(该项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多项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合计)×总成本

分录:

借:

固定资产-××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银行存款

【例题1:

教材例1-79】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购进了三台不同型号且具有不同生产能力的设备A、B、C,共支付款项10000万元,增值税额1700万元,包装费75万元,全部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假定设备A、B、C均满足固定资产定义及确认条件,公允价值分别是4500万元、3850万元、1650万元,不考虑其他税费。

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确定固定资产的成本

固定资产总成本=10000+75=10075万元

(2)确定设备A、B、C的价值分配比例

公允价值合计=4500+3850+1650=10000万元

A公允价值比例=4500÷10000=45%

B公允价值比例=3850÷10000=38.5%

C公允价值比例=1650÷10000=16.5%

(3)确定ABC设备各自的成本

A设备的成本=10075×45%=4533.75万元

B设备的成本=10075×38.5%=3878.875万元

C设备的成本=10075×16.5%=1662.375万元

(4)会计分录为:

借:

固定资产-A设备4533.75

-B设备3878.875

-C设备1662.37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

银行存款11775

2、建造固定资产

企业自建固定资产,应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自建固定资产应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企业自建固定资产,应区分自营和出包两种方式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1)自营工程

①购入工程物资时,

借:

工程物资

贷:

银行存款

注意: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工程物资

①若用于自建房屋、建筑物等,其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

②若用于自建生产线、机器设备等,其进项税额允许抵扣。

②领用工程物资时:

借:

在建工程

贷:

工程物资

③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原材料时

借:

在建工程

贷: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注意:

工程领用材料,该材料原购进时抵扣的进项税不得再抵扣,需要转出,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核算。

④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商品时

借:

在建工程

贷:

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注意:

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商品,应视同销售,按照商品的计税价格计算增值税销项税。

⑤自营工程发生的其他费用(如支付职工工资、借款利息等),借记“在建工程”科目,

⑥自营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按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

借:

固定资产

贷:

在建工程

【例题2:

见教材1-79】某企业自建厂房一幢,购入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500000元,支付的增值税额为85000元,全部用于工程建设。

领用本企业生产的水泥一批,实际成本为80000元,税务部门确定的计税价格为10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工程人员应计工资100000元,支付的其他费用30000元。

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1)购入工程物资

借:

工程物资585000

贷:

银行存款585000

(2)领用工程物资时:

借:

在建工程585000

贷:

工程物资585000

(3)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水泥

借:

在建工程97000

贷:

库存商品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

(4)分配工程人员工资时

借:

在建工程100000

贷:

应付职工薪酬100000

(5)支付工程发生的其他费用时:

借:

在建工程30000

贷:

银行存款等30000

(6)工程完工转入固定资产

工程完工转入固定资产的成本=585000+97000+100000+30000=812000(元)

借:

固定资产812000

贷:

在建工程812000

(2)出包工程

出包工程是指企业通过招标等方式将工程项目发包建造商,由建造商组织施工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

企业采用出包方式进行的固定资产工程,其工程的具体支出主要由建造商核算,在这种方式下,“在建工程”科目主要是企业与建造商办理工程价款的结算科目,企业支付给建造商的工程价款作作为工程成本,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企业按合同约定建造商支付预付款或进度款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工程完工补付工程价款时,借记“在建工程”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按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三)固定资产折旧

1、固定资产折旧的概述

(1)影响折旧的因素

第一,固定资产原价

第二,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后的金额。

第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第四,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在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时,主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该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2)该资产的有形损耗,如设备使用中发生磨损、房屋建筑物受到自然侵蚀等;

(3)该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使产品过时等;

(4)有关资产使用的法律或者类似的限制。

(2)计提折旧的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第一,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第二,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注意:

(1)企业在具体计提折旧时,一般应按月提取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2)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3)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4)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第十七讲

2、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相等的。

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减累计折旧)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预计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例题3:

教材例1-83】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

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年折旧率=2/5×100%=40%

第1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400000元

第2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0000)×40%=240000元

第3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0000-240000)×40%=144000元

第4、5年应提的折旧额=(1000000-400000-240000-144000-4000)÷2=10600元

【例题4:

07年单选】某企业于20×6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其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20×7年度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 )万元。

A.39.84    

B.66.4    

C.79.68    

D.80

答案:

D

解析:

200×2/5=80(万元)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预计使用寿命的逐年数字总和。

年折旧率=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例题5:

例1-84】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00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

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

第1年折旧额=(1000000-4000)×5/15=332000元

第2年折旧额=(1000000-4000)×4/15=265600元

第3年折旧额=(1000000-4000)×3/15=199200元

第4年折旧额=(1000000-4000)×2/15=132800元

第5年折旧额=(1000000-4000)×1/15=66400元

【例题6:

06年单选】某企业2003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9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6万元,按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

该设备2005年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

A、16.8

B、21.6

C、22.4

D、24

答案:

C

解析:

该设备应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计提折旧。

05年计提折旧时该设备已经使用一年,尚可使用的年限为4年,所以折旧率为4/15.

2005年计提的折旧=(90-6)×4/15=22.4万元

3、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

借: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以及未使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

在建工程(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