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19459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乡市一中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B.酒精挥发C.海水晒盐D.干冰制冷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B.氧C.铁D.铝

3.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FeB.MgC.CuD.Zn

4.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常温下能发生反应的是

A.大理石B.木炭C.铁粉D.食盐

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中子数B.质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6.下列实物富含糖类的是

A.鸡蛋B.黄瓜C.牛肉D.米饭

7.如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读出液体的体积D.

液体的取用

8.将厨房中的四种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纯碱B.蔗糖C.香油D.食盐

9.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要放在阴凉处,否则易爆胎,这是因为轮胎内的气体分子受热时()

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

C.体积增大D.个数增多

10.下列微粒中,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HB.H2C.H+D.H2O

11.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量筒B.烧杯C.铁架台D.天平

12.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的是

A.碳酸钙B.氯化钠C.浓盐酸D.氢氧化钠

13.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  )

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14.从下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C.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4

D.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数比为1︰1︰1

15.下列物质中,能与水反应且放热的是

A.二氧化碳B.生石灰C.氢氧化钠D.食盐

16.医疗上可以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H)2+2HCl=MgCl2+2H2O,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7.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A.与二氧化碳反应B.与盐酸反应C.与氧化铁反应D.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8.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加入过量稀硫酸,使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稀硫酸中

D

证明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反应

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A.AB.BC.CD.D

19.把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

下列对于滤渣的说法正确是

A.只有CuB.只有Zn

C.一定有Zn和CuD.一定有Cu,可能有Zn

20.·下列4个示意图分别表示对应的4个实验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稀盐酸,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

B.向一定量碳酸钙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测定生成气体的质量

C.向一定量氧化铁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测定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测定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二、填空题

21.化学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1)食用铁强化酱油,是为了防止_____(填“贫血”或“骨质疏松”)。

(2)生石灰应用于食品干燥剂的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3)食用下列食品,通常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是_____(填序号)。

A霉变的大米、花生

B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

C牛奶经发酵后得到的酸奶

22.水是人类生存的保障。

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1)自来水厂应用水净化的方法有_____。

A过滤B吸附C消毒D蒸馏

(2)进入用户的自来水属于_____。

A纯净物B混合物C氧化物

(3)下列节水措施可行的是_____。

A用淘米水浇花B使用节水龙头

C尽量少喝水D使用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23.了解日用化工品的成分,有利于我们正确使用。

名称

炉具清洁剂

洁厕灵

“84”消毒液

有效成分

氢氧化钠

盐酸

次氯酸钠

(1)炉具清洁剂的pH___7(填“>”“<”或“=”),它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的原因是_____。

(2)不能用洁厕灵清洗铁制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3)洁厕灵与“84”清毒液不能混合使用,因为两者混合会发生反应:

2HCl+NaClO===NaCl+H2O+X↑,生成的气体X有毒。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4.生活、生产应用化学知识

(1)生活中区别羊毛衫和涤纶衫的方法是_____。

(2)改良酸性土壤,可向土壤中施加适量的_____(填俗称)。

25.应用化学造福人类。

(1)炒菜时油锅着火,常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

(2)掰开馒头发现其疏松多孔,其原因是在面发后加入纯碱产生的_____所形成的。

(3)含碳酸氢钠的胃药可缓解胃酸过多症状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26.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有无,今天的一带一路同样是合作与共赢。

输出

输入

凿井技术、冶金技术、铁器、丝绸、陶器、茶叶等

汗血马及动物皮货、葡萄、黄瓜、胡萝卜、蚕豆、珠宝首饰、药材、香料等

管线、铁路、港口、机场、电信、核电等基础设备和能源设备及日常用品等

成品油和石化衍生品、天然气等

(1)古代冶金技术中湿法炼铜的反应原理是_____,现代铁路基建中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业用含80吨氧化铁的赤铁矿炼铁,理论上能得到铁_____吨。

(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甲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27.取适量的紫卷心菜、胡萝卜两种样品,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溶液(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

1)进行浸泡,并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观察并记录颜色情况如下:

白醋

食盐水

纯碱溶液

紫卷心菜汁

红色

蓝紫色

绿色

胡萝卜汁

橙色

橙色

橙色

(1)在实验中纱布所起的作用是_____。

(2)上述汁液可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其理由是_____。

28.小明在制作“叶脉书签”时,经历了①选取树叶——②腐蚀叶肉——③清洗叶脉——④漂白、染色、干燥等环节,在②中要用到20g的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称量_____g的氢氧化钠固体,使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要将氢氧化钠放在烧杯里,其理由是_____。

29.回答下列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A

B

C

(1)A中正极产生气体的检验方法是_____。

(2)B中通过比较①②塑料瓶变瘪的不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三、科普阅读题

30.认真阅读下面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酸奶因其独特风味、营养丰富等原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

其一,酸奶在发酵过程中除将大量的乳糖分解成单糖外,还将蛋白质水解变成微细的凝块,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营养更高,更易于吸收。

其二,酸奶中的脂肪代谢优于牛奶,酸奶中含有3%的脂肪,其脂肪易于消化,同时酸奶中的磷脂肪能促进脂肪乳化,从而调节胆固醇浓度。

其三,酸奶发酵后,牛奶中的钙被转化为水溶形式,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目前,市场上既有酸奶,又有各种口味的酸奶饮料。

酸奶饮料是在牛奶中加入水、糖或甜味剂,经人工调酸制成的饮料,其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远远不能与酸奶相比,营养只有酸奶营养的三分之一。

在选购酸奶时,消费者应认真区分酸奶和酸奶饮料,选购时要看清产品标签上标注的是酸奶还是酸奶饮料。

发酵型酸奶因含有活性益生菌,从生产到销售都必须冷藏完成,所以进入商场超市后都是在低温奶销售区(冷藏柜)。

酸奶很适合青春期正在发育的青少年或患骨质疏松症的中老年饮用。

饮用时要注意合理方法和时机,可在饭后2小时饮用,因为饭后胃液的pH值上升,这种环境很适合乳酸菌生长,能让酸奶的营养充分发挥;别空腹喝酸奶,酸奶中活性乳酸菌只有pH值在4以上才能生长,而空腹时pH都在2以下,所以乳酸菌就会被胃酸杀死,营养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不要加热喝,如果温度过高,酸奶中的有益菌就会失去活性。

由于酸奶不含防腐剂,如果保存条件不好,酸奶中的活体乳酸菌会不断繁殖,产生的乳酸使酸度不断提高,酸奶的口感变得过酸,严重时酸奶会变质。

因此,夏季要注意冷藏和保存时间。

(1)酸奶优于牛奶的原因是_____。

A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B脂肪代谢好

C有利于钙的吸收

D保质期长

(2)从营养的角度看,一般不选择酸奶饮料的原因是_____。

(3)酸奶很适合青春期正在发育的青少年或患骨质疏松症的中老年饮用,因为,这部分人群更需要补_____。

(4)活性乳酸菌生长的pH是_____。

A大于7B等于7C大于4D小于2

(5)对于酸奶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饭前饭后饮用均可

B不要加热后饮用

C注意冷藏

D酸奶中含有防腐剂

四、流程题

31.如图是某燃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

(1)该厂处理废气后,获得的最终产物是_____。

(2)此过程中出现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是_____。

32.以粗盐为原料生产ClO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工艺主要包括:

①粗盐精制;②电解微酸性NaCl溶液;③ClO2的制取。

工艺流程如下图,其中反应Ⅲ制取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1)试剂X是_____(填化学式);操作A的名称是_____。

(2)加入适量HCl除为了满足电解时的微酸性外,还能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离子,其中所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3)为提高经济效益,生产过程中除将H2和Cl2制成HCl充分利用外,还可循环使用的物质Y是_____。

五、实验题

33.某无色溶液由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两种组成。

已知:

氯化钙溶液为中性,碳酸钠溶液为碱性,Na2CO3+CaCl2=CaCO3↓+2NaCl。

(1)若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为无色。

溶液的组成是_____;此溶液的pH_____7(填“>”或“=”或“<”)。

(2)若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这种溶液有_____种可能。

①若向上述红色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上层溶液仍为红色,则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此方法不能最终确定该溶液成分的原因是_____。

②若向上述红色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上层溶液仍为红色,可以证明该溶液是_____。

34.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A中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验满的方法是_____。

A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B中,观察到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

35.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分别完成2个实验。

序号

分液漏斗

1

大理石

澄清石灰水

稀盐酸

2

二氧化锰

80℃热水及一小块白磷

过氧化氢溶液

(1)实验1:

打开b和a,将分液漏斗中过量的盐酸注入,关闭a,此时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一段时间后,关闭b,观察到乙中液体变澄清,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

(2)实验2:

观察到乙中白磷的现象是_____;打开b和a,当分液漏斗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全部注入后,关闭a,观察到乙中白磷的现象是_____。

关闭b,一段时间后,白磷的现象及原因是_____。

六、简答题

36.对于氢氧化钙进行如下实验(状态②有剩余固体,状态③上层为红色溶液,状态④为无色澄清溶液):

(1)能说明氢氧化钙的性质是微溶于水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用序号回答)。

(2)对状态④实验现象的原因解释是_____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37.下图是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提出问题:

影响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产物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氢氧化铜为难溶于水的蓝色固体,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

②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还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6NaOH+4CuSO4=3Na2SO4+Cu4(OH)6SO4↓,碱式硫酸铜是难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

(1)甲组: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乙组与甲组实验结果不同的实验操作上的原因是_____。

(3)乙组同学反思并寻找与甲组实验的结果不同的真正原因

①一名同学想到,开始滴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没有沉淀产生,由此想到硫酸铜溶液是否显酸性,于是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测出其pH_____7(填“>”、“<”或“=”),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②通过分析可知,资料中“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生成碱式硫酸铜”的一定条件是_____。

(4)实验反思:

甲、乙两组同学通过反复讨论,又联想到了木炭燃烧,在反应物相同时,也会有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不同产物出现,因此,对甲、乙两组出现不同实验现象作出的解释是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干冰制冷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B

【解析】

本题的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的考查,根据地壳中元素分布图,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3.B

【详解】

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为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镁、锌、铁、铜四种金属中镁的位置最靠前,其金属活动性最强。

故选B。

4.C

【详解】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常温下不能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在空气中燃烧,不符合题意;

C、在常温下,铁粉能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发生锈蚀,符合题意;

D、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在常温下不能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解析】

试题分析: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选B。

考点:

原子的结构。

点评: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6.D

【解析】

试题分析:

A、鸡蛋富含蛋白质,B、黄瓜属于青菜,富含维生素,C、牛肉属于动物肌肉,富含蛋白质,D、米饭富含淀粉,属于糖类,正确,故选D

考点:

人类重要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7.B

【解析】

试题分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考点:

考查化学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化学实验操作。

8.C

【详解】

A、纯碱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C、香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不符合题意;

D、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A

【详解】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要放在阴凉处,否则易爆胎,是因为温度升高,轮胎内的气体分子受热时间隔增大,故选A。

考点:

考查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及应用的知识。

10.B

【分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氢分子。

【详解】

A、表示氢元素和氢原子,故A错误;

B、表示氢分子,故B正确;

C、表示氢离子,故C错误;

D、表示水分子,不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故D错误。

故选:

B。

11.C

【详解】

A、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不符合题意;

B、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不符合题意;

C、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铁架台,符合题意;

D、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所需的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A碳酸钙B氯化钠均不发生变化。

C.浓盐酸有挥发性,溶液质量会减少。

D.氢氧化钠有潮解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且还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质量会增加。

所以应选D项。

考点:

常见的物质

13.D

【分析】

鉴别不同物质时,所选择的用品或药品一定要适当,现象明显,操作尽量要简便。

燃着的木条在三瓶气体中会有不同的现象,虽然带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复燃,但是会在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熄灭,因为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够高;三种气体都不会与水发生明显现象;三种气体都是无味的,所以通过闻味的方法无法鉴别。

【详解】

A、因为三种气体都没有气味,用闻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故此项错误;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三种气体均不能产生明显现象,故此项错误;

C、因为三种气体都没有颜色,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此项错误;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使燃着的木条剧烈燃烧的是氧气,没有变化的是空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现象明显不同,方法简单,故此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鉴别物质时要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选择适当的用品,通过明显的现象鉴别出来。

14.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与甲烷反应生成CH2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化合反应,A正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B正确;物质反应的质量比即为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反应的质量比=44:

16=11:

4,C正确;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三种物质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

1:

2,D错误。

故选D。

考点:

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

15.B

【详解】

A、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和水反应,但温度变化不大,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不能发生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D

【解析】

A、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上述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故A错误;

B、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而该题中的反应反应物有两种,故B错误;

C、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而该题中的反应中没有单质,故C错误;

D、复分解反应是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化合物与化合物,而该题中的反应符合,且有水生成,则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7.C

【详解】

A、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故氢氧化锂具有该性质,故错误;

B、酸可以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故错误;

C、碱不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氢氧化锂没有这个性质,故符合题意;

D、碱可以使酚酞变红,故错误;故选C。

18.B

【详解】

A、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但氢氧化钙溶液是过量的,过滤后得到的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溶液,且不能再得到碳酸钠,故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碳酸钠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具有挥发性,再蒸发除去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铁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不能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故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后得到的是氯化钠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不能证明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反应,故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点睛】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加入试剂除杂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9.C

【详解】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知,将锌粉放入Cu(NO3)2溶液中,锌能置换出铜,生成了硫酸锌;由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了锌有剩余,溶液中无Cu(NO3)2。

A、只有Cu,不符合题意;

B、只有Zn,不符合题意;

C、一定有Zn和Cu,符合题意;

D、一定有Cu,可能有Zn,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B

【解析】

A、铁与盐酸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所以氢气的质量应该从零开始,故图象错误

B、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向一定量碳酸钙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时,二氧化碳的质量会从零一直增加,直至碳酸钙用完,故图象正确

C、氧化铁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时会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溶液中的铁元素会不断增加直至反应结束,故图象错误

D、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时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会不断被消耗,直至耗尽,故图象错误

故选B

21.贫血CaO+H2O=Ca(OH)2C

【详解】

(1)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用铁强化酱油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2)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3)A、霉变的大米、花生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故A错误;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故B错误;

C、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故C正确。

故选C。

22.ABCBAB

【详解】

(1)自来水厂生产流程中应用水净化的方法有过滤、吸附和消毒等。

故选ABC;

(2)用户使用的自来水中常含有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B;

(3)A、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故A正确;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