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0172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1.docx

《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1.docx

小学五年级语文天火之谜1

小学五年级语文:

天火之谜1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多媒体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主要板书计划】

(起因)雷暴是个谜

大胆推测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

19、天火之谜(经过)解开雷暴之谜风筝实验

震惊世界毫无畏惧、勇于实验

(结果)发明避雷针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堂练习。

2、完成课后练习3、4:

造句;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课外:

1、课前预习准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抄写生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脉络给课文分段。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文章第一段。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

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

2、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古时候,我们中国人把它称为雷神,而西方人把它看作上帝的怒火。

3、揭题。

(板书课题:

天火之谜)

4、学生质疑:

天火指什么?

天火之谜到底是个怎样的谜呢?

这个谜又是怎样解开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音,读顺语句,读通课文。

(2)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3)边读边想: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雷暴劈成两半爆炸毙伤冷嘲热讽拴住钥匙颠簸风筝

雷电交加不足为奇混为一谈怒发冲冠欣喜若狂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

(2)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混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说成相同的事物。

怒发冲冠:

形容愤怒得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

欣喜若狂:

形容高兴的样子。

安然无恙:

经过变故,没有遭到损害。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给他们读书的情况做出评价。

(4)讨论: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2、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课后练习4)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开雷暴的谜。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可以用哪些语句来概括?

(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2、自由轻读,想想为什么说它可怕?

板书:

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

3、齐读第一节。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学生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自学生字字形。

2、指导书写。

(1)学生按笔顺在书上练习描红,注意生字在田字格内的位置并抓住它们的关键笔画。

(2)交流各自描红所得,教师作相应的指导。

3、练习描红,教师巡视。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实验的经过,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指课题引读天火之谜)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整体切入课文。

1、这是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富兰克林给大家留下的印象,那揭开天火之谜的富兰克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并把你认为最能表现富兰克林品格的语句划下来,同时还可以写写你的感想。

2、教师观察、点拨,多与学生交流,为课的进行做准备。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富兰克林勇与坚持自己观点的精神。

1、读了课文你认为富兰克林是一个怎样的人?

(根据事先自己的观察选择学生回答问题,要与第三节的内容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板书:

勇与坚持自己的观点。

2、你从哪些语句看出富兰克林勇与坚持自己的观点?

根据回答出示:

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对他冷嘲热讽。

(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2)讨论:

这种推论指什么?

富兰克林为什么会有这个推论?

人们是怎么看待这个推论的?

理解不足为奇、难以置信。

(3)师补充资料作介绍:

富兰克林只上过一年学,然后就失学了,随后他卖过报、干过油漆匠,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在做这个实验之前,他经过了对雷暴的长期观察,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他已经43岁了。

由于他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在当时被许多有知识的人看不起。

(4)引导想象:

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仅使一般人认为他是无稽之谈,就连许多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想像人们会怎么冷嘲热讽他?

(5)指名朗读,读出当时人们对富兰克林讽刺的样子。

评:

我们同学之间可不要这样动不动就冷嘲热讽别人?

(6)如果这是对你的冷嘲热讽,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怎么做的?

(读句子)

(7)富兰克林在人们的嘲笑中,在人们的冷言冷语中,他依然决定通过实验揭密,你觉得富兰克林怎么样?

3、小结:

面对人们的冷嘲热讽,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这才是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任何科学的探索都应该这样做。

这更说明富兰克林勇与坚持自己观点。

4、齐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富兰克林坚持自己观点的勇气和决心。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富兰克林毫无畏惧、勇于实验的精神。

1、面对人们的冷嘲热讽,富兰克林仍然敢于坚持自己观点,在当时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你们觉得富兰克林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注意引导和总结,然后板书:

毫无畏惧、勇于实验)

2、你是通过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中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

(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2)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讨论:

下这样大雨的时候,你的爸爸妈妈会让你出去吗?

为什么?

(3)对啊,因为雨越大,闪电越厉害,人被闪电击伤的可能性就越大,危险性就越强,离死亡就更近。

而富兰克林却敢去放风筝,更能说明他毫无畏惧、勇于实验。

(4)指导朗读:

读出雨大的感觉。

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

(1)生读句子谈感受。

(2)师补充说明:

富兰克林的儿子是一位制作风筝的专家,风筝制作的非常好,不然风筝在风雨雷电下早就完蛋了。

同学们科学实验一般都是在许多人的协助下才能完成的,作任何事都需要相互合作。

(3)讨论:

风筝上为什么要栓铜钥匙吗?

你感觉到了什么呢?

(为了看风筝线是不是带电,富兰克林在做实验的时候是非常严谨的)

(4)出示风筝图,引导体会心情:

同学们,这时候我们在看在云海中颠簸风筝像什么?

如果你此时就是富兰克林你会想什么?

心情怎样?

(紧张,自己也不知道实验能不能成功)

(5)指导朗读:

读出表现出富兰克林的心情就像那在云海中飘动的风筝一样,颠簸不定。

指名读,评议。

当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的竖了起来。

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兰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

(1)生读句子谈感受。

(2)师作相应介绍:

其实富兰克林在做实验的时候,放风筝的绳子插在一个盛满水的瓶子里,这样雷电就可以通过瓶子中的水传到地下去。

这一切都说明,富兰克林在做实验的时候是经过精心准备的,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

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

成功了!

成功了!

我捉住天电了!

(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2)欣喜若狂是什么意思?

当富兰克林用手摸到铜钥匙发麻后,为什么要欣喜若狂的大喊?

(因为这说明实验成功了,它证明雷暴使普通的现象,上帝的怒火是无稽之谈。

)从他喊话中的标点符号,你又感觉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同学们为富兰克林的成功高兴吗?

我们为他的成功而鼓掌,将他此时的心情表现出来。

3、小结:

正是富兰克林有着为科学坚持到底不怕危险的精神,才会做这样的实验,多么让人佩服啊!

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富兰克林,和他一起做风筝实验。

(放录象,随着录象一起复述课文第4自然段。

五、学习第5、6自然段。

1、过渡:

风筝实验成功了,那这个实验有什么意义呢?

2、读读课文第5、6自然段,想想这个实验的意义,学生交流。

3、无稽之谈什么意思?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成功了,他像世人宣告,雷暴是普通的现象,上帝的怒火是无稽之谈。

让我们再次为他毫无畏惧、勇于实验的精神而鼓掌,这时原来冷嘲热讽的人又会说些什么呢?

4、引导想象说话:

富兰克林实验的成功有力的回击了那些冷嘲热讽者。

又经过20多年的实验,富兰克林终于发明了避雷针。

在这20年多年中,为了发明避雷针一共好几个人为此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所以科学的道路无坦途,一些科学家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首先都具有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就是非常好的证明。

同学们,当你走在高大的建筑物下,看到上面的避雷针,想对已经逝去多年的富兰克林先生说些什么吗?

六、对照板书总结课文。

1、对照板书,总结全文:

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雷暴和静电放电有很多相似之处,由此大胆推测雷暴也是放电现象,但由于人们对雷暴是神灵的火焰这一概念已经根深蒂固了,没人相信他,于是他决定做风筝实验,这个实验证实了他的推测,雷暴也是放电现象,震惊了全世界,这是多么让人兴奋啊!

2、赠送名言:

是啊,没有大胆的怀疑就没有发明创造。

老师在这里送大家几句话: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李四光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约翰生

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

安格尔

七、拓展作业:

1、将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并谈谈你的体会。

2、课后到图书馆借一本《富兰克林传》具体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事迹,还可以借更多的科学家的传记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