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05054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84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

墩身工程施工专项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道路工程3标设计图纸第一册》;

2、《—道路工程3标设计图纸第四册》;

3、《—道路工程3标设计交底文件》;

4、《—道路工程3标设计答疑文件》;

5、《—道路工程3标测量成果表》;

6、国家及地方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参考文件等;

7、国家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

8、施工现场踏勘调查报告;

9、本标段施工组织总设计;

10、根据我单位施工管理水平、技术实力、设备能力及长期在工程施工中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11、我单位可调用的各类资源;

12、本公司的人力资源、材料、设备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1.2指导思想

1.管理人员与施工队伍:

项目经理部由具有丰富墩身工程施工经验的老同志与年富力强、参加过类似工程的中青年组成老、中、青三结合的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施工队伍调集我单位常年参与墩身施工的专业队伍,根据本合同段的质量、安全、工期、环保等的要求,组织专业化施工。

2.施工组织:

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统筹计划,合理安排,根据工程特点及各工序间的关系平行、流水作业,均衡生产,保证业主要求的工期。

3.机械设备配套:

根据本合同段的工程量及工期,调配先进的机械设备,科学配置生产要素,组建功能匹配、良性运作的施工程序,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

4.施工工艺:

根据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成熟的施工工艺,实行样板引路、试验先行、全过程监控信息化施工。

5.质量控制:

进一步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照ISO9001标准质量体系进行质量程序控制,对施工现场实施动态管理和严密监控,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服务,安全、质量具有优先否决权。

6.进度控制:

编制科学的、合理的、周密的施工方案,以总体施工进度计划为主线,各墩身施工严格按照进度计划施工,确保在总工期内完成所有施工任务。

7.安全控制:

确定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部署到位、运行有效”为本项目的指导思想,认真组织墩柱工程施工,杜绝消防、卫生和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墩身施工顺利完工。

1.3编制原则

1、符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技术准则,符合行业及当地政府有关规范、标准、规定;符合招标文件和工程合同文件中的相关要求与规定。

2、按照合同要求和工程条件,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充分利用企业及社会现有设备资源,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3、掌握国内外相关的施工技术现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倡施工机械化、工厂化、整体化。

4、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永临结合”的原则。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有效利用永久征地,减少临时租地。

5、充分考虑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因素的影响,对各种自然灾害,应制定针对性的预警、预防措施。

6、根据项目施工特点、人文、地理环境制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措施。

7、强化精品意识,在确保工程实体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同时,使本工程外观质量达到棱角分明、线条流畅的标准,通过创过程精品,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用现代工程理念强化管理,精益求精,齐心协力打造“规模大、系统性强、项目类型多、技术含量高”的高质量精品工程。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本项目平面线位起点为西统路现状环岛,现状路面宽24米,两上两下四车道。

在K3+000处拐向东南,在K3+793处与京承铁路交叉,采用下穿方式,线位继续向东南在K4+500处与京密公交平交,线位沿县界平行方向先后跨越、污水处理用地和京承高速到达本次设计终点。

路线全长7800米,设置桥梁1座,(包括大桥,工业区高架桥和京承立交桥),桥梁总长约1500米,京承铁路地道桥1座。

路线两侧多为防护林地,仅在京密路交叉处两侧有一些地物,如天坛家具厂等,线位在K5+700处经过王各庄村,拆除小部分房屋。

第三标段起点为K5+750.00,终点为K6+755.33,工作内容包括道路、桥梁、雨水等市政公用工程。

本标段墩身构造分三种形式,总计48根:

1)24根方形墩柱,墩柱截面尺寸为2X(1.7mX1.4m),设半径为0.2m的圆弧抹角,墩高在5.721m~9.467m之间;

2)8根人行梯道桥墩柱为普通钢筋混凝土墩柱,截面尺寸为0.8mX0.5m,设半径为0.05米的圆弧抹角,墩高在3.8m~10.079m之间;

3)16根空间异形曲面墩柱,墩身分直线段和曲线段,截面尺寸为分为四种尺寸,墩高在14.686m~39.346m之间。

桥梁墩柱类型统计表

轴号

数量(个)

几何尺寸

备注

1轴

4

1.4×1.7×5.721(5.801内)m

2轴

2

2.027×2.027×14.686m

3轴

2

2.816×2.816×29.765m

4轴

2

3.416×2.816×34.232m

主桥

5轴

2

3.379×4.579×33.838m

7轴

2

3.379×4.579×39.346m

8轴

2

3.416×2.816×33.271m

引桥

9轴

2

2.816×2.816×31.929m

10轴

2

2.027×2.027×16.964m

11轴

4

1.4×1.7×6.578(6.658内)m

12轴

4

1.4×1.7×7.511(7.591内)m

13轴

4

1.4×1.7×8.689(8.769内)m

14轴

4

1.4×1.7×9.293(9.373内)m

15轴

4

1.4×1.7×9.387(9.467内)m

人行梯道桥

8

0.5X0.8m

人行梯道桥

2.2工程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基准期:

100年;

设计荷载:

公路-I级;人群荷载:

4.5KN/㎡;

抗震设计:

按地震动峰加速度系数0.15g设计,抗震设防烈度7级;

防洪标准:

大于洪评报告中要求的河道防洪标准,堤顶净空不小于4.5m;

桥梁宽度:

北侧引桥及主桥宽度36.6米,南侧引桥宽度渐变至34.5米;

桥下净空:

上跨相交路≥5米;

桥面纵横坡:

均按道路设计,标准段横坡为2%;

桥面排水:

采用雨水管道将桥面雨水汇集并排入地面排水系统中。

2.3工程沿线自然地理特征

2.3.1地理位置

本标段位于北京市县云西地区,路线起点西统路现况环岛,终点京承高速,周边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周边道路部分相对平坦。

2.3.2气象条件

拟建道路所在区域(北京地区)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季风气候区。

本区年平均气温为11~12度,年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在35~40度之间;年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14~—20度之间。

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度左右。

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4~—5度。

本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650mm之间,降水季节性变化很大,年降水量80%以上集中在汛期(6~9月),7、8两月尤为集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自然区划图》,拟建道路位于我国东部湿润季冻区(Ⅱ区)的海滦中冻区(Ⅱ4)。

根据本地区规范规定,拟建场区地基土的标准冻结深度为0.80m。

2.3.3质量标准

分项工程一次抽检合格率95%,单位工程合格率100%

2.3.4墩柱施工主要工程量

桥梁墩柱工程数量统计表2-1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墩身现浇C40混凝土

m3

1314.5

引桥

2

下构Ⅰ级非预应力钢筋

kg

3290

引桥

3

下构Ⅱ级非预应力钢筋

kg

270853

引桥

4

墩身现浇C40混凝土

m3

2998

主桥

5

下构Ⅱ级非预应力钢筋

kg

535431

主桥

 

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

3.1施工总体安排

拟安排一个墩柱施工队,下设2个模板施工班组、2个钢筋加工班组、2个混凝土施工班组对墩柱采取平行流水施工。

对于24个引桥方墩及人形梯道方墩采用一模到顶的施工方法,引桥方墩配备1套模板,人形梯道方墩配备1套模板,按照预制梁架设方向依次施工;对16个空间异型曲面墩采用翻模施工,每循环4米,按照墩柱对应尺寸配备4套模板,每套6米,变截面段另行配置,先施工京承高速端,后施工西统路端。

3.2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墩柱图纸审核完成,控制测量成果已批复,部分墩桩基施工完成并检验合格。

2、人员、设备、材料准备

墩柱施工所需的人员、材料、设备已进场,原材料检验合格。

3、三通一平

场地平整完成,水电均已接至施工现场。

3.3施工组织结构设置

项目部在组建墩身施工作业组织机构时,严格遵守下列原则:

1、专业、高素质的原则

2、层次分明、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原则

3、发挥团队精神的原则

 

表3-1墩柱施工班队主要人员组织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称

备注

1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133********

2

技术负责人

高级工程师

150********

3

生产经理

高级工程师

180********

4

工程技术部部长

高级工程师

137********

5

工程技术副部长

工程师

150********

6

墩柱施工队长

182********

7

模板施工班长

151********

9

钢筋加工班长

`

158********

11

混凝土施工班长

150********

13

主管工程师

工程师

135********

14

测量负责人

工程师

186********

15

试验负责人

工程师

189********

16

安全工程师

工程师

159********

17

材料员

151********

第四章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资源配置计划

4.1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4.1.1总体施工进度安排

本标段墩身计划于2011年8月15日开工,2012年5月14日竣工,施工总工期为274日历天,其中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2月28日为冬休期。

施工时,我方将严格按照业主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采取可靠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

详见施工组织设计附图《墩身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4.2材料配置计划

混凝土由当地商品混凝土拌合站即时供应,钢筋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分批进场,模板在施工准备完成后一次性进场。

时间

2011年

2012年

材料名称

单位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钢筋

t

80

180

180

135

100

100

40

C40混凝土

M3

220

940

940

720

500

600

330

模板

4

2

4.3劳务人员配置计划

根据本合同段墩身施工特点以及相应的工程数量,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拟安排上场一个专业化施工队,各施工队专业技工人数比例控制在85%以上。

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需要适时调整人员进场数量,上场劳动力整个施工期间平均为80人,施工队伍安排见下表。

表3-2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表

序号

施工班组名称

人数

任务划分

上场时间

1

模板施工1班

32

异型墩身模板、支架施工

2011.8

2

模板施工2班

8

引桥方墩及人形梯道墩身模板、支架施工

2011.9

3

钢筋加工1班

12

异型墩钢筋加工安装

2011.8

4

钢筋加工2班

30

引桥方墩及人形梯道墩钢筋加工安装

2011.9

5

混凝土施工1班

8

异型墩身混凝土施工

2011.8

6

混凝土施工2班

16

引桥方墩及人形梯道墩身混凝土施工

2011.9

合计

106

4.4设备配置计划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状态

上场时间

1

挖掘机

220型

1

良好

2011.8

2

装载机

50型

2

良好

2011.8

3

吊车

16吨

1

良好

2011.8

4

吊车

30吨

3

良好

2011.9

5

脚手架

Φ48

t

30

良好

2011.8

6

电焊机

BX3-300-2

8

良好

2011.8

7

钢筋切断机

GQ60

2

良好

2011.8

8

钢筋调直机

GTJ6-14

2

良好

2011.8

9

钢筋弯曲机

GW4

2

良好

2011.8

10

钢筋套丝机

2

良好

2011.8

第五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5.1墩身施工工艺

墩身施工工艺流程图

5.2墩身施工准备

5.2.1测量准备

施工前由测量人员复合控制点及墩身位置,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核查,准确无误后,等待施工。

5.2.2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配备

根据工程需要,装备精良齐全的试验、质检、测量仪器;所有试验、测量、质检仪器必须定期经由国家有关部门标定认可。

拟投入桥梁施工的仪器设备如下:

表4-2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台)

购置时间

产地

原值(万元/套)

备注

1.

经纬仪

2

2005.6

北京

0.6

2.

全站仪

2

2007

瑞士

5.5

3.

数码相机

2

2008

日本

0.2

4.

水准仪

2

2003.11

北京

0.3

5.

2000KN压力机(台)

1

2006

郑州

10

6.

承载力试验仪

2

2006

天津

0.8

7.

电子天平

2

2006

浙江

0.2

8.

钙镁含量自动测定仪

1

2006

天津

0.4

9.

烘箱

1

2006

河北

1.2

10.

混凝土试模

36

2006

天津

0.2

11.

收敛仪

1

2006

北京

1.2

12.

水灰比测定仪

3

2006

山东

0.3

13.

水泥恒温恒湿标准养护箱(台)

3

2007

郑州

1.6

14.

水泥胶砂搅拌机

1

2007

天津

0.4

15.

水泥胶砂振实台

1

2006

天津

0.3

16.

水泥净浆搅拌机

1

2006

山东

0.3

17.

水泥强度电动抗折机

1

2007

天津

1

18.

台秤

1

2007

郑州

0.3

19.

砼标准养护室

1

2008

自建

3

20.

砼贯入阻力仪

3

2007

天津

0.6

21.

砼振动台

1

2007

山东

0.2

5.3墩身施工

5.3.1测量放样

施工放样前应全面了解设计图纸、资料及各相关图纸间的关系,在承台上放出桥墩的轴线、墩身位置,用红油漆标记。

复核承台标高,测设钢筋安装的标高控制点。

5.3.2墩身支架施工

1、方墩支架、人行梯道桥墩施工支架平台搭设

引桥方墩支架及人行梯道桥支架为非受力结构,其作用主要用于墩身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的操作平台,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脚手架基础地面经过压路机碾压密实之后,脚手架底脚铺设方木,立杆横、纵向间距均按照1.2m设置,横杆竖向间距1.5m,墩外设置三排,设置剪刀撑,保证支架稳定性。

2、梅花墩施工支架平台搭设

引桥及主桥梅花墩均为高墩施工,最高墩柱7#轴墩身高度为39.346m。

为满足支架稳定性及强度要求,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采用钢管支架辅助施工,钢管支架除系梁承重支架钢管为4根Φ600mm壁厚12mm钢管之外,其余支架钢管均为Φ300mm壁厚10mm。

钢管之间连接系采用[14b槽钢焊接连接。

随墩柱施工高度增加,钢管支架采用抱箍形式与墩柱进行连接,保证墩柱支架稳定性。

承台顶面预订位置预埋钢板,设置法兰盘与支架钢管进行连接。

 

5.3.3钢筋绑扎

首先对墩身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将墩身身中心位置精确测量到承台顶面上,并按每排墩台的横纵向间距进行校核。

进场的钢筋全部堆放在钢筋加工厂内,在钢筋加工场内加工,分类挂牌,标志清楚。

钢筋在加工前先进行调直和清除污锈,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及测量结果,对每一个墩台的钢筋按尺寸分别下料。

钢筋采用集中加工,按设计要求保证其长度和形状的准确性。

在码放时将外观检查不合格的钢筋及时剔除。

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按设计要求采用,不代换。

引桥10m高度以下钢筋一次绑扎完成,其它10m以上墩身钢筋根据混凝土施工分节高度,相应分节段绑扎,配合混凝土浇筑。

钢筋绑扎数量、位置、间距、直顺度、搭接长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钢筋绑扎牢固,绑丝拧紧,相邻绑扣绑丝反向旋转,绑丝头必须推入结构内方向,防止其接触模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绑丝外露,发生锈蚀影响外观和内在质量。

预留钢筋保证位置、数量、间距、长度准确,满足设计要求。

为了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准确,垫块采用与保护层厚度相同的塑料垫块,垫块必须与钢筋绑扎牢固,呈梅花状交错放置。

表8.16钢筋质量检查表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受力钢筋间距(mm)

±20

尺量:

检查2个断面

2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mm)

±10

尺量:

检查5~10个间距

3

钢筋骨架尺寸

±10

尺量:

按总数30%抽查

宽、高

±5

4

弯起钢筋位置(mm)

±20

尺量:

骨架抽查30%

5

保护层厚度(mm)

±10

尺量:

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本工程墩身主筋接长采用滚轧直螺纹套筒连接方式,其余钢筋采用双面搭接焊连接。

钢筋制作过程中须严格控制钢筋接头安装质量,且钢筋接头必须错开布置,接头数不超过该断面钢筋总根数的50%。

钢筋滚轧直螺纹连接操作要求:

滚轧直螺纹连接是将两根带肋钢筋端部用滚轧工艺加工成直螺纹,并用相应的连接钢套筒将两端带直螺纹的钢筋相互连接的接头。

钢筋连接的直螺纹加工,是将钢筋端部的纵肋和横肋用专用机械切削的方法,剥掉一部分,然后直接滚轧成普通直螺纹。

直螺纹间通过特制的直螺纹套筒连接起来,形成钢筋接头连接的方法。

钢筋直螺纹剥肋滚丝机是采用剥肋滚轧头中的四个剥肋刀片,剥去钢筋的外肋部分,三个滚丝轮滚制成型钢筋直螺纹,剥肋与滚丝一次加工成型,钢筋直螺纹连接套筒由厂家提供。

钢筋直螺纹剥肋滚丝机进场后由厂家进行调整剥肋刀片和滚丝轮,并进行试验,对滚制成型的钢筋直螺纹丝扣的牙形、长度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丝头加工的要求:

⑴钢筋下料前端部必须调直,下料采用切割机下料,切割后用砂轮磨光机磨平断面,不得用氧气切割,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翘曲。

⑵加工丝头的牙形、螺纹必须与连接套的牙形、螺距一致,有效丝扣段内的秃牙部分累计长度小于一扣周长的1/2,并用相应的环规和丝头卡板检测合格。

⑶滚轧钢筋直螺纹时,采用水溶性切割润滑液,当气温低于0℃时,应掺入15%-20%的亚硝酸钠,不得用机油作切割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滚轧丝头。

⑷操作人员应按要求检查丝头的质量:

钢筋丝头螺纹的有效旋合长度,用专用长度规检验,差值不大于3mm。

连接钢套筒螺纹中径尺寸用通、止规检查,通规旋入深度大于1/2L,止规旋入深度小于3t(t为螺距)。

⑸经自检合格的丝头,应按要求对加工的丝头批量随机抽检10%,且不得少于10个,如有一个不合格,即应对该批全数检查,不合格的丝头应重新加工,经再次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⑹已检查合格的丝头应加以保护。

钢筋一端丝头应戴上保护帽,另一端拧上连接套,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待用。

钢筋螺纹套筒接头机械性能试验、检查方法:

按同类型(钢种直径相同)分批,每200个为一批,每批取6个试件,3个作抗拉试件,3个作冷弯试验。

三个试件抗拉强度值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

冷弯试验(包括正弯和反弯试验)弯曲时接头位置应处于弯曲中心处,冷弯按规定角度进行,接头处或热影响区外侧横向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15mm计算合格。

墩身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成品尺寸、数量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

钢筋的品种、规格、性能、质量要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焊接接头时,接头要按《规范》要求取样试验,检查接头的机械性能。

钢筋绑扎时接头要错开,接头在同一断面处要满足规范要求。

墩身钢筋采用螺纹套筒与墩身预埋筋焊接,为了减少接头,对于墩身高度较低的墩身钢筋可以一次性预埋进承台内。

墩身钢筋绑扎在脚手架搭设完成后进行,钢筋在车间下料并加工成型,用汽车运至现场。

采用20#铁丝绑扎丝。

为了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利用脚手架纵横钢管定位。

主筋与箍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且扎丝头必须向内,确保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受力钢筋排距

±5

每构件检查两个断面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20

分布钢筋间距

±20

尺量,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箍筋间距

±10

弯起点位置

±30

尺量,每骨架检查30%

钢筋保护层厚度

±10

尺量,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注:

上表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实测偏差不得超出允许偏差范围。

5.3.4模板施工

方柱模板设计、制作

(1)引桥1#、11~15#墩为方形;墩身尺寸为1.7mx1.4m,四角倒圆角R=200;模板分节安装,保证刚度及强度;考虑到墩身外观质量,不设对穿拉杆。

为方便拆模及运输安装,将模板横向分为4块:

2块平模和2块带圆角模板,竖向模板分为2m/节,共3节/套;

(2)模板结构及用料见下图:

模板用料:

面板6mm薄钢板,竖肋10#槽钢,横肋12x100带钢,框板12x100带钢,背楞使用双12#槽钢;

加固方式:

背楞竖向间距为1m,采用斜向拉杆(D25精轧螺纹钢),考虑成型后效果美观,不设对穿拉杆;

 

 

综上方形柱量:

2mx3节=6m/套

(4)模板受力计算

荷载计算(影响模板荷载)

1)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影响新浇混凝土对大模板侧压力的因素很多,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F=0.22γct0β1β2V1/2(公式一)

式中F—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γ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

V-混凝土浇筑速度(m/h)(最大浇筑速度取1.5m/h)

t0-混凝土初凝时间

t0=200/(T+15)=6

β1--外加剂修正系数(1.2)《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范》

β2—混凝土塌落度修正系数(1.15)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范》

F=0.22×24.5×6×1.2×1.15×1.51/2=54.6KN/m2

F=γc×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高度(m)

F2=24.5*10=245KN/m2

按规范取较小值即:

F=54.6KN/m2

2)动载荷分项

动荷载包括振捣荷载Q1(2KN/m2)及倾倒混凝土荷载Q2(6KN/m2),恒荷载分项系数1.2,动荷载分项系数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