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07047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docx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

培训考察报告范文4篇

  2017-09-22本文目录培训考察报告范文西北地区生态培训考察报告市统计局赴香港培训人员学习考察报告赴美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干部培训考察报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民流入城镇务工,不但解决了自身就业问题,有效地增加了收入,而且推动了全社会的经济发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由于农民工在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的局限性,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收入待遇差的简单工作,很难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的长期稳定就业。

  因此,加强务工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性措施,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区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现状与特点我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始于XX年。

  自XX年以来,劳动、扶贫、教育等部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先后启动实施了农村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计划,其中劳动部门主要针对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民工开展培训,扶贫部门的培训对象主要是农村贫困家庭的劳动力,称为雨露计划,教育部门培训对象主要是初高中毕业生,称为人人技能工程。

  目前,我区的务工农民技能培训工作,主要由农业、教育、扶贫、人劳四部门组织实施,其中雨露工程每年完成1000人,人人技能工程每年完成1200人,人劳部门每年完成4500人。

  主要特点是:

1、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

  早在XX年,区委区政府就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劳务产业的实施意见》,对农民工培训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XX年8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商政劳社发〔XX〕176号)和《关于贯彻执行〈省就业再就业资金管理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商财办社〔XX〕55号)两个政策性文件,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广泛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XX年省委赵乐际书记来商视察时关于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讲话和全省实施人人技能工程电视电话会的召开,把我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推向了新的阶段。

  去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缓解就业压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启动实施了《特别职业培训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使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社会关注度空前提高。

  农民工培训工作还被列为区政协XX年重点提案。

  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区级各相关部门都把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重点工作任务,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精心安排部署,采取得力措施,认真抓好落实,确保任务完成。

  2、齐抓共管格局基本形成。

  根据省、市统一要求和部署,人劳、教育、农业、扶贫部门以农民工培训四大工程为重点,落实领导,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措施,狠抓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

  青年、妇联、建设、残联等部门也按照各自安排,针对农村青年、农村妇女、建筑工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财政部门为培训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各乡镇办事处结合工作实际,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政策宣传,搞好求职登记、就业核查等配合服务工作。

  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在我区已基本形成了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3、培训内容丰富方式多样。

  我区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涉及到农业、矿山、建筑、加工、电子、机械、服务、旅游等多个行业,设置了办公自动化、电脑维修、电子装配、电焊车工、针车缝纫、养殖种植、餐饮服务、家政服务、美容美发、汽车驾驶、市场营销、导游服务、刮痧理疗、手绣等十多个专业,内容涉及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劳动保障法规、安全、卫生常识等多个方面,并且突出了技能操作训练。

  培训方式有订单培训、定点培训、技能提升培训、上门培训等,学制从半月到二年不等,适应了不同对象的不同培训需求。

  4、培训机构得到较快发展。

  由于我区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区两级均有培训机构的审批权力,目前区内共有十八家培训机构从事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其中区人劳局管理的有六家。

  公立培训机构以市技工学校为龙头,民营培训机构以新潮学院为龙头。

  区级公立培训机构以教育部门管理的两个职业学校为主体;民营机构由人劳局管理,从XX年的两家发展到目前的六家。

  这些培训机构共同承担着我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任务。

  5、培训工作体制机制比较健全。

  经过近几年多努力,我区的农民工培训工作已基本成了政府宣传引导,培训机构组织实施,相关部门督促检查,农民工自愿选择的体制机制。

  特别是人劳部门组织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经过XX、XX年的探索和XX年的完善,先后下发了《关于农民工培训有关问题的通知》(商政人劳发〔XX〕69号)和《农民工培训班管理规范化要求》(商政人劳发〔XX〕30号)两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职责分工、责任落实、工作考核、质量管理、资金审批制度,有效地保障了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多头管理标准混乱。

  农民工培训工作目前尽管已形成了全社会高度重视齐抓共管的格局,但也存在着条块分割管理无序的弊端。

  农业、扶贫、教育、人劳四个主要部门各自都有不同的培训对象,不同的质量要求,不同的管理方式,不同的资金渠道,不同的补贴标准和不同的运作程序。

  雨露计划实施机构由省扶贫部门认定,而人人技能工程和人劳部门的培训实施机构则按管理权限分别由市、区两级认定。

  这种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的做法,不利于培训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难以堵塞重复培训的漏洞,造成培训资金的浪费。

  2、培训对象难以组织。

  必备的文化素质和充足的培训时间是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的基本条件。

  而我区是劳务大区,尽管农民工技能培训是免费的,但培训时间要求至少一个月以上。

  对于参训人员来说参加培训意味着少挣钱,况且一个月时间能不能学到真正的技术还是一个未知数。

  迫于养家糊口的压力和发家致富的愿望,绝大部分有文化的青年农民都把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用在打工挣钱上,不愿意挤出时间参加技能培训。

  留在家乡的劳动力多为文化低、年龄大、身体差的妇女或老人,这些人自身条件差,又有家庭拖累,没有能力、没有时间也没有积极性来参加一月以上的技能培训。

  于是各个培训机构都把目光盯在了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身上,使得培训生源十分紧张。

  各培训机构之间互相竞争,关系紧张,培训成本提高。

  缺乏合格的生源,已成为影响农民工技能培训的重要因素。

  3、培训机构条件较差。

  尽管市、区两级共有二十多家培训机构,但由于市上也有培训任务,与我区开展培训合作的潜力十分有限。

  所以,承担我区农民工培训工作任务的主要是区人劳局管理的六家民办培训机构。

  这些民办培训机构都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场地、校舍都是租来的,普遍缺乏合格稳定的师资队伍,培训所需教师多为临时聘请,场地小,设施设备缺乏,管理方式落后,办学条件差,资金投入能力十分有限,根本没有实力改善办学条件,也没有能力搞好培训。

  而劳动部门由于培训任务大,无奈之下只能将培训任务交给他们,从而为培训质量管理埋下了隐患。

  4、培训组织方式不合理。

  以人劳部门开展的培训为例,按照有关规定,正常的组织方式应是:

乡镇劳保所宣传政策,愿意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到乡镇劳保所履行求职登记手续,取得求职登记证明,凭登记证明自愿选择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要履行就业安置义务,并凭培训对象的身份证复印件、求职登记证明、免费培训证明(须由培训对象签认可),就业安置合同或灵活就业证明到劳动部门申报补贴。

  由于缺乏合适的培训对象及培训机构自身原因,按此方式运作很难完成任务。

  无奈之下,培训机构为了挣钱生存,只能到农村去利用空置校舍开展一些简单的技能培训。

  在组织过程中,培训机构往往付给村、组干部一定组织费用,依靠村、组干部半动员半强迫的方式把群众组织到一起。

  这种方式,一方面群众没有积极性,另一方面参训人员也极难管理,培训时间根本无法保证,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5、培训质量难以保证。

  农民工培训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培训,促使农民工学习到实实在在的技能,通过技能的提高来增加务工收入。

  从这几年培训工作的实践看,培训质量很难令人满意,培训与就业的关联度比较低,培训机构直接安置的比例更低。

  其原因:

一是培训时间不足。

  以人劳部门培训为例,按照规定,农民工技能培训时间只要达到240个学时(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时间),且培训合格,就可获得补贴,多培训补贴不增加。

  而实际上绝大多数专业技能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是很难学会的,需要长期大量的练习。

  实践中,培训机构特别是民办培训机构是以挣钱为根本目的,它的目标是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利润。

  因此,培训机构往往都热衷于办一个月的短训班,而不愿意办长训班。

  二是技能鉴定机构建设滞后。

  劳动部门设立的劳动技能鉴定机构是检验培训质量的权威机构,全市只有一家。

  区上虽然设立了鉴定工作站,但只能做一些辅助工作。

  由于机构设立晚,缺乏专业人员和设备设施,鉴定工作量大,许多项专业技能鉴定工作根本没有条件也没有精力去开展。

  培训质量是否合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培训机构为主导的结业考试。

  劳动部门的质量监管仅仅局限于对培训人数、时间的检查和教学计划的落实,而无法也没有能力对培训质量做出权威性的判定。

  尽管我们不断从制度上来规范农民工培训管理工作,但仍难以保证培训达到应有的质量。

  三、搞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对策1、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政策体系。

  目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农民工已经成为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现代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工人来支撑。

  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实质上就是培育适应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产业大军。

  同时,农民工技能素质真正提高了,才能有效增加收入,实现稳定就业,反过来推动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因此,一定要充分认识搞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把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总体工作规划,不断健全、完善配套的法规政策体系,实现专业学制、培训教材、教学要求、监督管理、质量评估五统一。

  在培训资金管理上,应该加大补贴额度,细化补贴标准,简化补贴程序,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效应。

  同时要严控短训班,鼓励长训班,严控乡下班,鼓励校内班,把好培训对象审查关,对培训过程实行全方位监督,真正把农民工技能培训这一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2、整合培训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一要改变资金分散,多头管理,标准不一的现状。

  建议成立专门培训管理机构,统筹管理全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进一步落实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加大监督力度,强化责任追究,促进工作落实。

  同时可以有效克服重复培训,浪费培训资金的弊端。

  二要加大投入,搞好培训基地建设。

  要学习、借鉴渭南等地先进经验,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创建工作为契机,以职教中心为龙头,整合全区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扩大职业教育能力规模,搞好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训场地设施建设,创造一流的培训环境,形成以职业中学为主体,以民办机构为补充的培训体系。

  三要大力整顿民办培训机构。

  要适当提高农民技能培训机构准入门槛,淘汰一批条件较差的机构。

  对那些条件较好有发展前景的培训机构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促其尽快上台阶、上水平,为搞好农民工技能培训奠定基础。

  四要尽可能动员市上管理的实力雄厚、信用良好的培训机构参与我区的农民工培训工作。

  3、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开展培训。

  一要突出抓好新生劳动力这个重点。

  对于初中毕业生不升高中及高中毕业于不升大学的农村新生劳动力,强制实行六个月以上的职业技能强化培训,并突出实践操作训练,确保每名培训对象都能熟练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并持劳动部门统一颁布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外出务工。

  二要抓住实用技术这个重点。

  要围绕农村产业化发展和一村一品建设要求,对不经常外出务工的农民,积极开展果树科管、畜禽养殖、中药材生产加工、大棚蔬菜、食用菌生产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这类培训应针对农民特点,结合农村实际,在培训时间上应突破市上相关规定,以3-5天为宜,并强化实践操作训练。

  在培训补贴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核定。

  三要抓住在岗培训这个重点。

  鼓励培训机构与用工单位合作,对全体职工大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实现持证上岗,从而促进各类企业和用工单位提高员工素质,达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4、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质量是培训工作的生命。

  民营培训机构具有天然的逐利性,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他们的根本目标,与政府部门开展务工农民技能培训的目的与培训机构的目标存在天然的分歧。

  在目前以民营培训机构为主体的情况下,如果在质量管理上放任自流,必然使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失去意义。

  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质量监督,一要对办班条件严格审核,看培训机构是否具有必备的专业教师、理论教材、实习训练场地及设施。

  二是对培训对象严格把关,参训人员一般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50岁以下。

  三要对培训过程加强监督,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督促培训机构严格实施教学计划。

  四要认真搞好结业考试考核工作,应逐步建立完善各个专业的试题库,成立相对独立的专业机构,配备专业人员,专门从事农民工技能培训班的结业考试、阅卷工作,并实行批班权、管理权和考试权三权分离,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提高质量。

  5、加大硬件投入,强化技能鉴定。

  能否通过劳动技能鉴定,是检验技能培训效果的重要标志。

  按照有关规定,各类农民工技能培训班结业学员只有通过劳动部门组织的技能鉴定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得到规定的补贴。

  由于市、区两级劳动技能鉴定机构设立时间不长,均存在人员少,条件差,缺乏相应的鉴定设备和手段的问题,能够鉴定的专业只有26种,绝大部分专业的技能鉴定根本无法开展,给培训质量管理带来了难题。

  因此,应该把劳动技能鉴定机构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组建专业化的相对独立的鉴定机构,充实专业人员,购置专业设备,改善鉴定条件,提高鉴定水平,不断扩大技能鉴定覆盖面,促进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健康发展。

  6、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培训方式。

  一要着力营造人人学技能的社会风尚。

  通过开展劳动技能大赛,劳动能手表彰评选、大幅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等方式,提高务工农民参加技能培训的自觉性,从而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改变政府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状。

  二要改进培训补贴方式,变补贴培训机构为补贴参训农民工。

  对自觉参加技能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农民,由政府直接予以补贴,并要加大补贴数量,这样可以改变培训机构吃政策饭的现状,把培训机构直接推向市场,迫使其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吸引务工农民参训,实现培训机构的优胜劣汰,良性发展,同时也可以减少职能部门的工作量,提高培训质量。

  三要认真落实企业对员工开展教育培训的法定责任,认真执行国家关于职业资格准入的法律规定,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以法律手段促进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开展。

  四要把技能培训与创造劳务品牌结合起来,出台优惠政策,加强资金扶持,鼓励各培训机构围绕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专长,办好特色优势专业,形成自己的品牌,以培训品牌的创造推动劳务品牌的形成。

  五要大力组织订单培训。

  切实加强与用工单位联系,做到培训一批,输出一批,就业一批,把培训与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培训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西北地区生态培训考察报告培训考察报告范文

(2)|返回目录西北地区生态培训考察报告为了解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现状和发展,促进交流与合作,由贵州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组织,以全省环境保护职能部门及各环保企业主管部门的相关领导,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企业,ISO14000认证企业主管领导,绿色学校负责人及可持续发展的各类大中型企业领导为成员的访问考察团一行19人,于9月16日至25日对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等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宣教工作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考察学习,本人有幸参与了此次考察活动。

  考察团所到之处,受到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热情接待,听取了有关领导、专家的讲座和情况介绍,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实地考察了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如何解决能源的状况、风力发电站和防沙治沙情况。

  通过考察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受到了启发,学到了有用的经验,顺利完成了培训考察任务。

  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赴西北培训考察团留影一、西北两省、区自然环境概况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我国西北边陲,国土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

  东北与蒙古,西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和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相邻,边界线长达5600公里,是我国边界线最长的省区。

  到底,全区人口约1700多万。

  气候环境是大气干旱和水资源不足。

  由于新疆远离海洋,地形为三山夹两盆,高山环绕,所以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旱。

  新疆现已发现122种矿产。

  其中居全国首位的有:

铍、白云母、钠硝石、陶土、蛇纹岩等。

  全疆地表水年径流量约884亿立方米,地下水可采量252亿立方米,冰川面积2.4万平方公里,储水量25800多亿立方米。

  日照时间长,年均2600~3400小时。

  2、甘肃省地处中国西部内陆,黄河上游,东接陕西,东北与宁夏毗邻,西连青海,新疆,北邻内蒙古,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海拔:

1000-3000米,土地总面积45.5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353万公顷,人均2.17亩,草原1664万公顷,森林426万公顷,木材积蓄量2亿立方米。

  另外还有宜农荒地100万公顷,宜林荒地666万公顷,宜牧草山草坡467万公顷。

  甘肃省生态环境恶劣,水资源严重缺乏,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这里每年黄河泥沙超过5亿吨,占黄河流域年输沙量的三分之一。

  与新疆环境宣教中心合影二、西北两省、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绩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洲面积由解放初的1.3万平方公里增加到7.0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由当初的1800多万亩扩大到5700万亩。

  全区已有4个地(州)、60个县(市)、农垦128个团场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其中25个县(市)实现了平原绿化,使85%的农田得到了林网的有效保护;和田县因治沙业绩突出,被联合国评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

  新疆的森林覆盖率已从1998年的1.68%提高到目前的2.1%,绿洲森林覆盖率由10.75%提高到了14.95%。

  全区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20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保护区总面积为1025。

  23万公顷,约占自治区总面积的6。

  17%。

  2、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进展良好,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工程、长防长治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风沙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生态县建设综合治理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二期工程和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工程九大工程。

  甘肃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4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原1600万公顷,人工造林3.8万公顷,人工种草2万公顷,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促进了农林牧业的全面发展。

  干旱少雨是甘肃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经过多年努力,甘肃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294座,水库总容量21亿立方米;建成大中小型机电提灌工程7460多处,使全省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0万公顷。

  甘肃中部的干旱山区,成功实施了雨水集流工程,基本解决了中部113万人、119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甘肃省已完成退耕还林还草87.95万亩,占国家下达试点任务的97.7%,完成造林177.12万亩,占年计划的90.9%。

  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1、新疆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生态系统脆弱,系统抗逆性较差,抵御生态环境灾害的能力十分低下,主要表现在:

⑴新疆绿洲面积不断拓展的同时,沙漠化面积仍以每年168.8平方公里的但局部地区植被仍在减少,速度扩展,绿洲内耕地次生盐渍化面积以每年0.7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⑵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发使绿洲内大气降尘居高不下,灾害性天气对绿洲的侵蚀和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1997年,新疆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5亿元,1998年为59.18亿元,1999年为64.44亿元,分别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7%、4.35%和5%。

  ⑶矿产开发对土地植被的破坏和对水环境的污染使开发后地貌无法恢复,恢复面积只占破坏面积的4.5%,而治理面积仅占恢复面积的12.6%。

  自20世纪70年代末新疆推广农膜技术以来,农膜覆盖面积1999年达到133.3万公顷,用膜量达到8.4万吨,残留率按24%计算,一年残留2.02万吨。

  ⑷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使许多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塔里木河下游断流河道已达320公里,其它小河流都有不同程度的缩短。

  ⑸植物资源中甘草面积目前正以每年2.4万公顷的速度被破坏,雪莲、贝母、肉苁蓉等药用植物资源的储量迅速减少,特有的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也在锐减,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⑹新疆森林覆盖率虽逐年增加,但局部地区植被仍在减少,塔里木盆地的胡杨林面积减少到54%,准噶尔盆地的荒漠梭梭林面积减少了69%。

  2、甘肃省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类型复杂多样,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作用的影响,所面临的诸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旱灾、沙尘暴等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仍然是环境保护部门和环境保护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⑴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7.9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83.49%,每年输入江河的泥沙量6.44亿吨。

  ⑵沙漠化仍在发展,土地盐渍化蔓延,沙尘暴威胁进一步加大。

  全省沙漠化面积约14.2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1.47%。

  全省5000万亩耕地中,有1000万亩面临沙漠化威胁,盐碱地面积已达10.7万公顷,成为灌区农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⑶天然林保护任务艰巨,植被覆盖率增长缓慢。

  由于过度开发,人为破坏,以及自然退化,天然植被覆盖率低下,森林覆盖率9.37%,比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16.55%低7个百分点。

  ⑷草原超载过牧,大部分草场趋于退化。

  全省草原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6.62%,为全国5大牧区之一,目前受到严重退化、沙化和盐碱化这三化的威胁,90%以上出现了不同程度退化,中度以上退化的达到33%。

  ⑸生物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使野生物种的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小和遭受破坏,加上一些地方滥捕、滥猎、滥采屡禁不止,导致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由于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失调,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乡镇企业三废污染防治进展缓慢,化肥、农药、地膜及畜禽养殖等面源污染范围扩大,危害严重。

  与甘肃环保局交流经验三、两省、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㈠新疆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做法1、强化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围绕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等多种手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深入进行、环境区情教育,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