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2190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基础地学Word格式.docx

 

8、地壳均衡补偿(isostasy)(P66)(05、06、07、12)

描述地壳力学状态和升降运动的理论。

它阐明地壳的各个地块趋向于静力平衡的原理,即在大地水准面之上,山脉的质量过剩由大地水准面之下的质量不足来补偿。

两种不同的地壳的均衡模型:

①(密度补偿)普拉特认为地壳较高部分是由于它们具有较低的密度而抬升,在补偿面一上各地岩石密度不同,地下补偿面应处于同一位置;

②(深度补偿)艾里认为地球表层的物质组成是相同的,地表某处的高程比其他地区高出越多,它往下插的深度就会越大。

经过研究发现实际地壳均衡补偿过程比这两种模型复杂,应是按一定的比例结合的结果。

9、莫霍面(Moho-discontinuity)(P98)(05、06、07)

地壳与地幔间的分界面,是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称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

在莫霍面上莫霍面之上为地壳,洋壳平均6km厚,结构较简单,陆壳平均33km厚,结构较复杂,莫霍面以上横波和纵波速度较小,但变化梯度大,弹性和密度随深度逐渐增加。

莫霍面以下为地幔波速较大,地幔分三层,包括一层软流圈,地幔物质密度、硬度大于地壳。

10、地幔羽(mantleplume)(P119)(05、07)

即地幔柱,深部地幔热对流运动中的一股上升的圆柱状固态物质的热塑性流,即从软流圈或下地幔涌起并穿透岩石圈而成的热地幔物质柱状体。

它在地表或洋底出露时就表现为热点。

热点上的地热流值大大高于周围广大地区,甚至会形成孤立的火山。

地幔柱估计至少来自700千米或更深处,直径大致在100~250千米左右,上升速率约每年几厘米,由此导致地幔顶部成直径达上百千米的穹状隆起,高出四周约1~2千米。

全球热点大多位于洋中脊的转折拐点或三联点上,少数在板块内部,陆上较少。

11、火山碎屑岩(pyroclasticrock)(P94)(05、07、09、10)

是火山爆发的碎屑物质经过搬运在盆地中(陆上或水下)沉积下来,经成岩固结或熔结而成的岩石。

它既有火山作用的特征,又有沉积作用的特征(搬运和沉积),介于火山熔岩与陆源碎屑岩之间。

火山碎屑包括岩屑、晶屑、玻璃质屑、火山块、火山弹、火山砾、火山灰。

火山可以在陆地爆发也可在海底爆发,因此火山碎屑岩有既有海相也有陆相。

典型的火山碎屑岩,火山物质含量达90%以上,其中可以有10%的陆源碎屑混入物。

火山碎屑岩按火山碎屑粒度可分为:

集块岩、火山角砾岩、火山凝灰岩。

12、浊流(turbidityflow)(P133)(05、07、11)

浊流是重力流的一种,它是泥沙与水混合的密度流,有时还带有砾石,由于密度大于周围水体,因此它沿水下斜坡呈高速紊流状态运动。

除地层、海啸、风暴、滑塌可以诱发浊流之外,水下泥石流的稀释可以转化成浊流。

浊流对海底具有极强的侵蚀作用,往往形成,特有的冲刷痕——沟痕、槽痕。

当它们被浊流沉积物充填后就形成沟模、模槽等砂岩的铸型。

具有极强侵蚀作用的浊流头部过后,由于速度的减缓,身部开始发生沉积作用,形成自下而上由粗变细鲍马层序。

13、断层(fault)(P123)(05、06、07、08)

当岩石受力超过其强度极限,便开始破裂,起初产生微裂隙,常成羽状排列,当断裂面一旦形成,应力继续作用并超过其摩擦阻力时两盘开始滑动,断层形成,随着断层活动,应力逐渐释放,并趋于零,断层活动终止。

断层是岩石破裂有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规模可大可小,为几厘米至数百公里,可上下左右运动,断层面之上为上盘,之下为下盘,根据断层的运动特征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等,一系列正断层组合可形成地堑和地垒。

断层地貌标志有:

断层崖、断层三角面、泉水的带状分布等。

构造标志有:

现状或面状地质体的错移,中断、擦痕、阶步、牵引构造断层角砾岩等。

还有地层的重复与缺失等标志。

14、联合古陆(Pangea)(P109)(05、07、08、09、10、11、12)

魏格纳经过研究发现大西洋两侧大陆几乎可以拼合,大西洋两岸北美和北欧之间地质构造具有一致性,非洲和南美洲地质构造同样有一致性,此外在南半球各大陆找到二叠纪爬行类等陆生生物有惊人的相似性,提出大西洋两岸曾是一个大陆。

推测各大陆在古生代晚期(300Ma)曾为统一的大陆(即联合古陆),侏罗纪(200Ma)以后开始分裂、漂移,逐渐演变成现代的海陆分布。

15、大洋盆地(oceanicbasin)(P130)(05、06、07、08)

由深海平原、中央海岭、海山和海底高原组成,可以出现从深水放射虫硅质沉积、泥质沉积、钙质沉积到浅水碳酸盐沉积不同类型。

是大洋中脊与大陆边缘之间的广阔洋底,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1/2。

大洋盆地的轮廓受洋中脊分布格局的控制,在大洋盆地中还分布着一些隆起的正向地形,它们进一步把大洋盆地分割成许多次—级盆地。

大洋盆地水深一般为4~6km,局部可超过6km。

隆起的正向地形海岭和海底高原,大洋盆地中还有海山、海丘和海山群。

大洋盆地底部相对平坦的区域是深海平原,坡度极微。

16、俯冲带(subductionzone)(P115)(05、06、07、11)

由于地幔的物质的对流,在洋中脊出形成新的洋底,推动两侧板块向两侧运动,起初洋盆两侧未发生俯冲作用,当洋脊系统继续扩张,由于大洋板块密度比大陆板块大,大陆边缘的洋壳会向陆壳下俯冲,成为主动大陆边缘,以海沟为主要标志,这一大洋板块发生消减的地带称为俯冲带,也称消减带,可作为板块边界的一种,贝尼奥夫带就是俯冲带的一种,发育海沟、岛弧,可引发强烈地震。

17、喀斯特地貌(Karstlandform)(P215)(05、06、07、10、11、12)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作用叫喀斯特作用,喀斯特作用包括化学过程(溶蚀和沉淀)和机械过程(流水的侵蚀和沉积、重力崩塌、坍陷和堆积等)。

这种作用所造成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水的溶解能力和岩石的化学性质和透水性。

喀斯特地貌主要有石芽、石林、落水洞、溶洞、溶蚀洼地、峰林和峰丛,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广西、贵州和云南。

18、鲍马序列(P133)(06)

浊流具有极强侵蚀作用的浊流头部过后,由于速度的减缓,身部开始发生沉积作用。

形成自下而上由租变细的层序。

由鲍马首先提出,称为鲍马层序。

其中最为特征的是a段,由于浊流能量的骤然降低,最粗的颗粒先行沉积在底部,然后粒皮依次递减,但是泥质杂基也随着粗细砂粒同时沉积,形成杂基支撑的递变层理。

典型鲍马序列的特征:

E.泥质岩段:

为正常的深水沉积,一般无层理;

D.上部平行纹理段:

为极细的砂质黏土或粉砂质黏土,平行纹理;

C.流水波状纹理段:

由细砂或粉砂组成,具有小型流水波状纹理;

B.下部平行纹理段:

主要为砂粒的平行纹理;

A.递变层理段:

具有递变层理或呈块状。

19、黑烟囱(P137)(06)

黑烟囱的形成于热水沉积矿床关系紧密,在喷溢海底热泉的出口,溶解了大量硫化物的热的海水向上运动过程中遇冷海水,并且在喷出的高温热水中含有H2S、H2、CH4等还原气体,此时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使所含的大量铜、铁、锌的硫化物等多种金属元素的矿物在海底沉淀积聚,尤其是喷溢口的周围连续沉淀,不断加高,形成了一种烟囱状的地貌,叫做黑烟囱。

黑烟囱是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成因的直接证剧。

20、海啸(P348)(06)

是由海底地震,海底或海岛火山爆发以及海底塌陷、滑坡和地裂缝等激发而引起的—种重力长波。

因此可以看作是它们(尤其是地层和火山)引起的一种次生灾害。

海啸波长一般为几十至几百公里,传播速度与水深有关,时速最快可达几百至上千公里,当地震震源较浅,震级较大,海啸源区水深较大时,海啸的危害性也较强。

海啸常伴巨大海浪,对海岸进行拍打,在海滨区使海水骤涨形成水墙,可迅速吞没土地和村庄,摧毁建筑,造成巨大的灾害。

海啸是海岸带地区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21、环太平洋地震带(P346)(06)

地震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带上,即:

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和海岭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沿太平洋板块边界上的岛弧—海沟带分布,是全球地震最多的地区;

这里有全球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深源地震。

直接成因是板块的移动和碰撞,东部是由纳斯卡板块和科科斯板块向南美板块相互作用,太平洋板块向北美板块碰撞,西部是又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碰撞。

22、沉积作用(09、10、12)

被冰川、水、风等介质搬运的物质,不会永远被搬运下去。

经过一定的距离,由于搬运营力能量的降低,或者遇到适当的物理化学条件,或者在生物的参与下,最终被沉积下来,这种作用过程就叫做沉积作用,是沉积物质堆积和形成岩石的过程。

按沉积环境可分为大陆沉积和海洋沉积,大陆沉积环境中沉积作用有河流沉积、湖泊沉积、冰川沉积、风成沉积等,海洋沉积环境中沉积作用有滨海沉积、半深海沉积、深海沉积等;

按沉积作用方式可分为机械沉积,化学沉积,生物沉积。

23、胶体沉积(09)

一些溶解度比较低的金属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它们呈胶体溶液的方式搬运。

由于胶体表面离子化作用,它的质点通常都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

在沉积盆地中,当它们遇到不同电荷的质点,或者由于电解质的作用,或者浓度增大,pH值的改变,胶体就会发生凝聚成絮状或团块状,在重力的作用下沉积下来,这种作用过程就叫做胶体沉积。

胶体沉积物在结构上呈胶冻状,成岩后呈致密状,具有贝壳状断口,常呈透镜状,团块状产出。

胶体沉积作用可形成胶体沉积矿床,如铁、锰、铝等沉积矿床。

24、新构造运动(09、10、11、12)

新构造运动就是第四纪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运动,多数为喜马拉雅运动中的升降运动,其中,有人类历史记载以来的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动。

由于新构造运动发生的时间较近,它所形成的地貌多数能够保存至今。

新构造研究的内容较广泛,除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及保存在第四系里的构造变动外,还涉及火山,地震,和为构造作用控制(或与构造作用关联的)外力地质作用,像地表侵蚀、河流袭夺、温泉和地下水活动等。

新构造研究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各项工程建设。

25、地球轨道参数(09)

偏心率、黄赤交角和岁差等用来描述在太空中地球运行的位置、形状和取向的各种参数。

如远日点距离、近日点距离、轨道半长轴、轨道半短轴、轨道周长、轨道偏心率、平均公转速度、最大公转速度、最小公转速度、轨道倾角等。

26、冰碛物(P221)(09)

冰川通过磨蚀、剥蚀、雪崩和山坡上的块体运动获得大量碎屑物质,这些碎屑被冰川携带而下,通称运动冰碛物,由于冰川的消融或负荷过多,被搬运的物质就堆积下来成为冰碛物。

冰碛物往往是由漂砾(特大的石块)、砾石、砂和粘土组成的混合堆积物,因此有人把冰碛物称为冰砾泥。

冰碛物缺乏分选,不显层次,磨圆度差,其中可夹有冰水形成的砂砾透镜体。

冰碛石表面常有冰川搬运时砾石与基岩或砾石之间相互刻磨而成的深痕、刻槽及磨光面。

28、地震(P81)(11)

地球内部能量于瞬间释放时所引起的地球快速颤动,从而引发大小不等,形式多样的地震活动,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

按震源深度可分为三类,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破坏性较大,往往发生于板块内部,被认为是各种断层突发性活动的产物。

地震的描述主要有震中、震源深度、震级、地震烈度等。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其次火山喷发也是地震的重要原因。

地震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

29、风化剥蚀作用(P210)(11)

出露于地表的岩石受到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水和生物的作用,在原地发生崩解破碎,形成大小不等的岩屑和沙粒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风化作用是地貌外营力的起始环节,经过风化作用后才能被搬运,形成各种地貌。

风化作用主要指岩石在原地发生破碎裂解。

剥蚀作用是指地质外营力将岩石的风化产物剥落、刻蚀带走,搬离原地的过程,水流、风、冰川、波浪等营力可产生剥蚀作用。

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合称为风化剥蚀作用。

30、岩石圈(12)

地球成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幔中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中有一塑性圈层称为软流圈,岩石圈就是软流圈之上至地表的岩石空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的坚硬岩石部分。

岩石圈平均厚度为100km。

根据板块学说,“漂浮”在软流圈之上的岩石圈分为七大板块或十二大板块。

岩石圈板块的相互作用可引起地壳运动如造山运动和造陆运动。

岩石圈由三大岩类组成有:

火山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并且在不断的发生着物质循环。

在地壳中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31、节理(P123)(12)

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断裂构造的一类,是一种岩层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裂隙,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常常可以看到两组或几组节理有规律的交叉,如果这样,则意味着产生这种规律的应力是均匀的或连续变化的,如上覆岩层的压力、区域应力或岩浆冷凝收缩都可以产生节理,通过系统测量节理的产状,可以帮组我们分析产生这些节理的应力状态。

按节理的成因,节理包括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两大类。

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划分为:

走向节理、倾向节理、斜向节理和顺层节理。

32、岛弧(12)

岛弧主要分布在活动型大陆边缘中的岛弧亚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如日本岛弧、琉球岛弧。

岛弧亚型大陆边缘以发育海沟—岛弧—边缘海盆地为最大特点。

在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屿在平面分布多呈弧形凸向洋侧,故称岛弧,大都与海沟相伴存在。

在洋壳向地壳俯冲中,地壳受到挤压弯折抬升或岩浆上升活动形成岛弧。

海沟、岛弧和弧后盆地具有成生联系,从而构成沟—弧—盆体系。

全球的深源地震几乎都发生于岛弧地带。

岛弧按地貌特征可分为:

单弧形、双弧形、多弧形岛弧。

33、热点(12)

热点这个概念最早由摩根和威尔逊提出用来解释无震洋脊上的火山中心,他们认为热点即是来自地幔深部上升的热物质喷射到地表的表现。

据认为柱状热流在地幔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当岩石圈板块在热点上移动时,就留下了一个年龄逐渐由老到新火山链。

显然,大洋火山岛下的热点是一种位置相对固定、而且深度很大的点状热地幔柱,与引起板块构造扩张的线状大洋中脊、深度较浅的地幔热流性质不同。

34、洋壳

地壳为地表到莫霍面的地球外层部分,洋壳即大洋地壳。

是由大洋中脊处涌升的岩浆到洋脊两侧冷凝而成,新生成的洋壳推动老洋壳发生消减,周期约为2亿年,与大陆地壳在组成和结构上有明显的差异,大洋地壳厚度较小,平均为6km,变化较小,结构和岩石类型较简单,年龄较新,上部为后0.5—2km的为固结深海沉积物,中部为以玄武岩为主的岩浆岩,与大陆地壳相比铁镁质含量较高,下部为变质橄榄岩,但有人认为这是地壳地幔界面。

35、基岩

地壳运动形成具有一定产状和结构的岩石,他们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又称基岩,对地貌发育有显著的影响,基岩风化作用发生以后,原来高温高压下形成的矿物被破坏,形成一些在常温常压下较稳定的新矿物,构成陆壳表层风化层,风化层之下的完整的岩石即为基岩,露出地表的基岩称为露头。

基岩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岩石,包括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36、海沟

海沟是活动型大陆边缘的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分解,由于板块的俯冲作用而形成的深水(>6000米)狭长洼地,往往最为俯冲带的标志,海沟长数百至数千千米,宽数千米至数十千米,横剖面呈不对称的“V”形,一般是陆侧坡陡而洋测坡缓,全球已经识别的海沟20余条,绝大多数分布在太平洋周缘,其中深度超过万米的6条海沟全部在太平洋。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为马里亚纳海沟。

二、选择填空

1、新生代(P57)(05、06、09、12)

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CenozoicEra)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从6400万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

随着恐龙的灭绝,中生代结束,新生代开始。

新生代一般被分为两个纪:

古近纪和新近纪和七个世:

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

新生代从古到新的地层序列应该是:

(1)始新世、古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

(2)始新世、古新世、渐新世、中新世、更新世、全新世、上新世

(3)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

(4)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更新世、全新世、上新世

2、威尔逊旋回(P116)(05、06、09、11)

加拿大学者威尔逊从板块构造观点出发,将岩石圈从大陆破裂、裂谷出现到洋盆形成,再从洋盆俯冲、缩小到闭合的完整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期)。

胚胎期地幔的活化最初引起稳定大路壳的破裂,形成大陆裂谷,东非裂谷就是最著名的实例。

幼年期地幔的活化使其热熔物质喷流或上涌对流,岩石圈进—步破裂并开始出现洋中脊和狭窄的洋壳盆地,可以红海、亚丁湾为代表。

从彩色非洲地形图看,东非裂谷、红海和亚丁湾宏观上组成一个三叉裂谷,各支的开裂程度并不均匀。

成年期随着三叉裂谷内洋中脊系统的延伸和扩张作用的加强,除其中一支萎缩外终于出现了新的大型成熟洋盆,大西洋是其典型代表。

洋盆两侧未发生俯冲作用,与相邻大陆间不存在海沟和火山弧,称海被动大陆边缘。

衰退期在洋脊系统扩张的同时,洋壳一侧或两侧与相邻大陆之间开始了俯冲消减作用,称为主动大陆边缘。

洋盆面积开始收缩,可以太平详为代表。

残余期随着洋脊扩张作用减弱,两侧路壳地块相互逼近,其间仅存残留海盆,如地中自海。

消亡期最后两侧大陆直接碰撞拼合,海域完全消失.转化为高峻山系,横贯欧亚大陆的阿尔a、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就是最好的代表。

在海洋演化的各个阶段中,(05、06)

(4)代表新生的摇篮期

(2)代表青壮期

(1)代表衰退期

(3)代表残留期

(1)太平洋

(2)大西洋(3)地中海(4)红海

在威尔逊旋回表述的海洋演化的各个阶段中,(4)代表洋盆发育的初始(摇篮)期。

(09、11)

(1)太平洋

(2)南中国海(3)地中海(4)红海

3、上地幔主要的代表性岩石为(05、07、10)

(1)花岗岩

(2)流纹岩(3)橄榄岩(4)玄武岩

4、“黑烟囱”是一种的外在形式。

(05、07、10、12)

(1)热液金属硫化物矿床

(2)石油天然气储藏

(2)环境污染(4)大气与海洋相互作用(5)多金属结核

5、环太平洋带火山爆发的直接致灾方式之一是。

(06、07、10、12)

(1)常伴随或诱发地震和海啸

(2)产生强烈的板块碰撞作用(3)导致黑潮的流向发生改变(4)鱼类大量绝灭(5)导致强烈的气候干旱(6)产生强烈的造山作用

6、海底微生物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06、07、09、11)

(1)全球洋流循环体系

(2)海浪对海岸礁石的冲刷作用

(3)分解有机碎屑乃至全球碳循环(4)洋脊持续的拉张活动

7、大陆地壳主要的代表性岩石是(09、11)

(1)花岗岩

(2)橄榄岩(3)石英砂岩(4)玄武岩

8、是从流体相结晶转变成固态岩石的降温过程的产物。

(10、11)

(1)浊积岩

(2)变质岩(3)蒸发岩(4)岩浆岩

9、岩浆岩中的含量是区分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岩类的主要标志。

(10、12)

(1)CaCO3

(2)SiO2(3)有机碳(4)稀土元素

10、高压低温变质带往往形成于环境。

(10、11)(P129)

(1)无震海岭

(2)走滑盆地(3)深海沟俯冲带(4)大陆裂谷

(5)大洋中脊(6)弧后盆地

11、下列哪一种动力传输作用不属于牵引流。

(11)(P132)

(1)河流

(2)等深流(3)水下泥石流(重力流)(4)风

流体有两种基本类型:

牵引流与重力流。

牵引流和重力流的流体力学性质、流体与颗粒的力学关系都有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沉积特征。

牵引流是牛顿流体,属静水流(弱水流)作用的流体,能沿沉积底床搬运沉积物的流体。

包括河流、海流、波浪流、潮汐流、等深流、大气流等。

重力流:

是非牛顿流体,由沉积介质与沉积物混为一体和整体搬运(又称密度流和块体流,整体混浊度大),以悬移方式搬运为主。

(弥散有大量沉积物的高密度流体)。

12、上部洋壳的代表性岩石是(12)

(1)花岗岩

(2)玄武岩(3)石英砂岩(4)蓝闪石片岩

13、以海洋浮游生物和陆地恐龙为标志的大规模集群绝灭发生于末期。

(12)

(1)二叠纪

(2)白垩纪(3)晚元古代(4)晚古生代

大洋地壳主要的代表性岩石包括:

(1)花岗岩

(2)流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