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5222585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docx

通识15所有测试题答案

摸块一测试答案

积极心理学是“关于人类()和力量的科学”。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

幸福

感恩测验是测量人们对自己过去生活是否()的量表。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

满意

题目3积极心理学是在()出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

二十世纪末

题目4感恩行为策略要求列举的()是小事。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

可以

题目5"我的生活很好”这道题测的是()。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

富足感

题目6通过感恩量表,人们可以了解感恩的()。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

维度

题目7()和敌意等情绪是A型人格的人易得心脏病的原因。

正确答案是:

愤怒

题目8当破碎了一只杯子,你用“多了一只碟子”来进行描述时,你的心态是一种()心态。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

积极的

题目9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方面。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

三个

题目10有些人的生活满意基准线很高,这样的人对自己的大部分生活都感到()。

选择一项:

正确答案是:

满意

摸块二测试答案

题目1

主观幸福感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分别是:

主观性,(   ),两维性.

正确答案是:

 

整体性

题目2

当前的行动虽有助于长远利益,但却剥夺了当下的快乐,这是(   )幸福.

正确答案是:

 

忙碌奔波型

题目3

好奇心的反面是(     )

正确答案是:

 

厌倦

题目4

幸福感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积极情感体验,另一个维度是(   )体验.

正确答案是:

 

消极情感

题目5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工作幸福感主要与人(   )有关.

正确答案是:

 

工作动机

题目6

从无聊烦心的状态回归到沉浸体验之中,主要的路径是为自已寻找(     ).

正确答案是:

 

新的目标,新的挑战

题目7

 (     )是指人们能够控制自已的情绪,欲望,需求和冲动.

正确答案是:

 

自制

题目8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的整体评价

正确答案是:

 

情感性和认知性

题目9

人们的工作动机也可以划分为从低到高的三个层次:

一是把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二是(     ),三是把职业当作获得幸福的手段.

正确答案是:

 

把职业当作获得的尊严的手段

题目10

当挑战难度很高而技能不足时,我们会感到(     ).

正确答案是:

 

焦虑和紧张

题目11

幸福教师的共同之处包括:

一是对工作性质的爱:

爱教育,二是对工作对象的爱:

爱学生,三是对工作材料的爱:

爱(   ).

正确答案是:

 

知识

题目12

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会产生一种酣畅淋漓,忘却自已的存在,忽略了时间的流逝等感受,我们把它称为(   ).

正确答案是:

 

沉浸体验

题目12

精神卓越主要表现为对美的欣赏和品味,幽默,热忱,宽恕,(    ),希望,信仰七个方面.

正确答案是:

 

感恩

题目14

正义的优势,超越了一对一的关系,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它包括公民精神,公平,(    ).

正确答案是:

 

领袖品质

题目15

智慧的美德包括好奇心,热爱学习,判断力,创造性,社会智慧,(    )六种优势.

正确答案是:

 

洞察力

题目16

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三大生活领域是家庭领域,(    ),工作领域.

正确答案是:

 

交往领域

当代心理学研究发现,(    )是人类幸福的大敌,是抑郁和烦恼的起因.

正确答案是:

完美主义

"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这是(    )的幸福表现.

正确答案是:

享乐主义型

这个答案应该全了。

新太-温泉()  11:

09:

36

当前的行动虽有助于长远利益,但却剥夺了当下的快乐,这是(   )幸福.

选择一项:

a. 享乐主义型 

b. 幸福型 

c. 虚无主义型 

d. 忙碌奔波型 

52王静()  11:

10:

26

忙碌奔波型

模块三选择答案:

请参考

人们只是在将“结果不可控”的原因归结于()、稳定的、普遍的因素时才产生明显的无力感。

正确答案是:

内部的

题目2

帮助人们学会现实、合理的思维方式是合理情绪疗法的()。

正确答案是:

不完美目标

题目3

合理自我分析内容即为ABCDE五项,但报告的重点在于().

正确答案是:

D

题目4

人们会把()归于因于各种因素,而归因不同,期待就不一样,无力感也会呈现出多种形式。

正确答案是:

失败

题目5

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造成了()的困扰。

正确答案是:

情绪

题目6

内部归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如认为失败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行,这时会出现()无力感。

正确答案是:

个人的

题目7

将()的原因归结为外部的、不稳定的和特定的因素,是乐观的解释风格。

正确答案是:

消极事件

题目8

采用辩论方法要对()进行质疑。

正确答案是:

不合理信念

题目9

习得性乐观指的是人们可以通过()使自己变得乐观。

正确答案是:

学习

题目10

糟糕至极常常与()这样做的要求相联系而出现的。

正确答案是:

必须

1.结合自己的实际,用ABC模式进行事件分析并找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ABC事件。

   信息课堂上发生的问题:

  A.信息课堂上学生常常纪律不太好,说话声音时时盖过我讲课的声音,有时无法讲课,完不成教学任务,效果受到影响。

  B。

认为学生不遵守纪律,不重视信息课堂,对小科老师的捣乱等等。

 C。

结果我常常累得要死拼命地维持纪律,也很生气,感觉上信息课头疼,心情也不好.......

    通过学习和对同学们冷静地观察,了现他们不是什么时候都说话,在我开始讲课时还是守纪律的,多数是在开始实践操作、讨论研究、疑惑或作出好作品时,就异常,表现说话,下地等等,老师的话就很难听见了,还自己为正....其实这些多是因为学习、操作有时需要研究,互学互助等情况发生的,还有是因为学习操作获得了成功兴奋而说的,是好事,正常的活跃课堂,不是纪律不好!

是暂时的,也是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是学生健康的心理所然.!

明白了这些,我再不抱抱怨信息课堂的所谓“乱”了,是上面的B不对,导至C的心情不好,纠正了错误,调整了心态,课堂乱而有治,变乱为自主活跃,效果反而更好,同学们的信息素养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ABC理论真的很好,用它指导我的生活和工作,会更加积极乐观,我会把它当做一个方法,不断地调节自己,建立自己的良好而积极的情绪!

模块四测试题答案

题目1

小课题研究的课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题式的,另一类是(  )的。

正确答案是:

 

整体性

题目2

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标及成果首先是(  )的成长与发展。

正确答案是:

 

学生

题目3

教育教学中的任何疑难、困惑及其所想所为都是(  )的对象。

正确答案是:

 

反思

题目4

自我效能感不仅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身体健康, 而且直接制约着教师的(   )。

正确答案是:

 

心理健康

题目5

自我效能感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四种过程发挥着对人类机能的调节作用。

这四种过程是(  )、动机过程、情感过程和选择过程。

正确答案是:

 

认知过程

题目6

教师的效能感是解释教师(  )的关键因素。

正确答案是:

 

动机

题目7

教师要关注身边所存在的(  )。

正确答案是:

 

小问题

题目8

学校情境中,能够为学生提供替代性自我效能信息的主要是同伴和(  )榜样。

正确答案是:

 

教师

题目9

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结果预期和(  )两部分。

正确答案是:

 

效能预期

题目10

教师的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是(  )。

正确答案是:

 

教师研究问题

11小课题研究是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一类,准确的称呼是(  )。

答案:

校本行动研究                     

 12对学生效能感的影响最大的方法是(  )。

选择行为的成败体验

13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要恰当使用外部强化增加学生亲历的成功经验和(  )。

反馈

正确答案是:

 

利用榜样提供替代性效能信息

14(  )的内容可分为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两个方面。

正确答案是:

 

研究日志

15教师的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  )两个方面。

反馈

正确答案是:

 个人教学效能感

16案例是(  )的事件。

正确答案是:

 

典型性

17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学者(  )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

正确答案是:

 

班杜拉

18预设型叙事的实施所遵循的是(  )的程序。

反馈正确答案是:

行动研究

19教育教学中的任何疑难、困惑及其所想所为都是(  )的对象。

反馈正确答案是:

反思

20自我效能感具有两个特征:

第一,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  ),第二,自我效能感是动态变化的

反馈正确答案是:

领域性

21在开展小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每一个阶段,教师都要有所思、有所悟,这就是(  )。

选择  局部反思 

讨论题:

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你开展小课题研究要探讨哪些具体问题?

 

第一,课题强调实用价值,我们在选择课题时要明确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它对教育实践活动有什么的影响,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及成果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课题研究应具有明确性,也就是说它所反映的问题应该是具体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甚至研究方法应尽量在课题设计中明确体现出来,不能空泛、笼统、模糊。

否则,搞起研究设计来就无从下手,最终难以实施。

例如,“朗读教学研究”课题,这个课题很不明确,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从学段来看,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大学;从学科来看,是语文还是英语;从教学来看,有教学设计、有教学组织、有教学策略、有教学资源、有教学评价等各种构成要素,需要研究什么,这就不明确。

 

第三,课题研究必须具有可行性。

提出课题就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学校、教研组或者教师等研究者在选择和确立课题时一定要让课题具有完成的可行性。

可行性是指研究者具备研究解决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主要是指研究者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研究能力、兴趣、特长、有关知识储备、时间和精力,等等。

客观条件主要是指外在环境是否适合,领导是否支持,能否提供必要的条件,有关研究资料、设备以及必要的资金是否具备,等等。

例如,作为一名班主任在选择课题时,要认真分析自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是后进生转化问题,还是班干部培养的问题;是学风建设,还是班级人际心理环境的营造,等等。

 

第四,课题研究还应有创新性。

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应是没有解决的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应该有所新意,有所创新。

这一特点是由教育科研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具体来说,一要时间新,指问题应具有时代感,能反映出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二是内容新,指所研究的问题是以前没有提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是在教育实践或教育理论中提出新的矛盾点、新的因素,反映新时期的新经验和新理论;三是方法,指研究的角度、思路要有新意,但也不能盲目赶热点、追时髦,要注意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方法去研究;四是理论应用上的创新,科学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高度综合化和精细化的特点,某一学科领域里的问题可以运用或借鉴到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如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问题,形成教育社会学;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教育管理问题,形成教育管理心理学。

2.

答:

近年来,随着教师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日益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作为教师信念的核心,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学校教学和教育革新的关键。

国内外有关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不仅构建了科学的教师自我效能感理论,而且为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师资培训方案。

一、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源起

      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兰德公司的两项教育评价报告。

这两项评价报告都不约而同地指出: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重要预测变量,这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随后,经过许多研究者的进一步探讨,并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更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以探讨教师对个人教学能力的信念和判断。

自此,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便成了教师研究领域的新热点。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部分。

所谓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某种行为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则指个体对自己实施某行为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进而指出,自我效能的高低会对行为的选择、努力及坚持程度、情绪的激起与成就表现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关于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到教师在班级的行为;另一方面也可能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产生作用。

       我国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探讨,最早见于评介国外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的文章(黄巍,1992)。

随后出现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辛涛等,1994;俞国良等,1995;李荟等,1998;李晔等,2000;等)。

所有这些探索对于填补我国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综合国内外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指教师相信自己有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知觉和信念。

它影响着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教学工作的关注和投入程度以及在遇到困难时克服困难的坚持程度。

二、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教师行为及学生成就的关系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之所以能够最终影响学生的成就,是因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其外部的行为表现,而这种行为表现又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能感进而支配学生的学习行为,最后影响其成就。

Armor等(1976)在对洛杉矶市的学校所开展的“喜爱的阅读活动”进行评价时得出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提高得越快的结果。

Berman等(1977)在一项中小学教育评价的调查中发现,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一个变量就是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Gibson等(1984)运用课堂观察法对小学低年级的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中发现,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活动的投入和关注比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要多,而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则将较多的时间消耗在教学之外。

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注意对整个班的学生进行指导,不易受个别学生捣乱的影响,因而较能自如灵活地执行教学计划。

而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则很容易受到干扰,花过多的时间来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从而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指导,对困难的处理显得呆板,因而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计划。

Ashton等(1986)的研究也发现,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一般回避安排他们认为是超过自己能力的教学活动。

他们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方面缺乏足够的耐心,不愿花更多的精力去寻找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教学参考资料。

Woolfolk&Hoy(1990)指出,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比低的教师在对学生的控制中更易采取民主的态度,倾向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

     我国学者李晔等(2000)的研究发现:

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和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师在课堂时间的安排、课堂提问的认知水平、提问对象以及对学生的反馈方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均是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师的教学表现及效果更好。

另外,台湾学者孙志麟(1996)的研究也发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与班级管理取向有关。

高自我效能感的教师具有人文取向的控制意识和自主取向的动机信念;而低自我效能感的教师则具有监控取向的控制意识和控制取向的动机信念。

可见,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不仅是教学效能的重要指标,而且是影响教师教学表现及学生学习表现的中介变量。

 三、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可以把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个人因素。

性别、学历、教龄、教学能力、人格特质等因素是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重要的个人因素。

辛涛等(1994)的研究发现,学历因素是独立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唯一教师特征变量,即那些学历较高的教师有更强的自我效能感,他们更相信自己有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好任何学生。

俞国良等(1995)探讨了中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结构和影响因素,认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心理结构,可以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所谓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和判断;而个人教学效能感指的是教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教学任务、教好学生的信念。

关于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该研究表明教龄因素对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有不同的影响。

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呈下降趋势,而个人教学效能感则表现出上升的倾向。

Riggs&Enochs(1989)认为教师本身能力不足是造成教师低效能感的主要原因。

高能力的教师在教学上表现得驾轻就熟而能够自我肯定;反之,低能力的教师则对教学充满不确定感、挫折和恐惧。

        

(二)学校因素。

学校氛围是影响教师态度和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辛涛等(1994)的研究发现,师生关系、 学校风气和教育工作提供的发展条件等三因素对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具有独立的、显著的影响;而学校的支持系统和教育工作提供的发展条件则对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具有独立的、显著的影响。

Ashton(1984)认为学校气氛、教师士气或校长的领导风格等均足以决定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高低,而且学校教学设备不足以及教师工作压力过大也可能影响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Ashton等(1983),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其自我效能感均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三)社会因素。

宏观上分析,社会结构对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可能具有深远的影响。

Franklin(1989)比较城市学校和市郊学校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发现,市郊教师的自我效能感高于城市教师,尤其在克服学生家庭背景对教学影响的效能上,其差异更为明显。

可见,社区特性会影响到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高低。

台湾学者王受荣(1992)的研究指出:

政府措施与大众传媒、薪资待遇、职业声望及社会肯定等是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重要社会因素。

有关社会对教师与学习者的文化信念,以及对教育角色的知觉等,可能也会影响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发展。

3.如何恰当地使用外部强化增加学生亲历的成功经验?

 

1.研究亲历体验活动的方法

体验成功的经验法。

班杜拉研究指出,成功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这是学生的亲身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不断成功会使他们建立起稳定的自我效能感,并且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降低。

所以,我想学生不断地体验成功的经验,使其逐步提高自我效能感。

言语说明法。

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

这是一种简便而有常用的方法,老师如采用有体验基础言语说服,使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应有效果,但是老师首先要树立威性,使学生对老师有一定的可性度,这样说服效果应该更好。

树立榜样法。

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如果看到与自己的能力不相上下的示范者遭遇了失败,也许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也不会有取得成功的希望。

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我将选择一些自信心较强的具有示范性的学生作为他们的榜样,这样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应有重要影响。

引导积极归因法。

研究成果表现:

学习困难学生低水平的自我效能感不是由客观的能力水平决定的,也不是直接由不良的学习成绩决定的,而可能是他们将不良的学习成绩归因于能力差的结果,归因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积极的归因能保证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判断,逐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激起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而消极的归因将会发挥完全相反的作用。

因此,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我想也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要训练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把自己的成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学习方法欠佳等自己可以控制的因互;其次,要训练学生避免消极的归因,不把自身的成败归因于能力差、运气不好、内容难度太大、老师讲得不好等自己很难控制的因素。

训练的基本步骤如下:

(1)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

(2)让学生进行某种学习活动,并取得成败体验;(3)让学生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4)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后三个步骤重复进行,逐渐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

其他还有情感体验法、观察体验法、行动感受法等。

2.研究亲历体验活动的步骤

从“实、新”着眼,找准体验的切入点。

“实”则是找出学生学习缺乏自信心的真实原因。

“新”则是采取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成功体验法,成功体验要求为学生提供参与体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振奋精神,保持积极心态,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从引导入手,以学习活动引发体验的激情。

因势利导,引发情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爱好独立性、创造性活动的特点越发明显。

根据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使其各种心理器官和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兴奋的状态,从而在内心产生丰富而深刻的体验,引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倘若能及时地得到教育帮助和关怀,就可能鼓起勇气,重新做起。

此时此刻鼓励和期待的目光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创设环境、激发情感。

孩子的自信往往是通过激烈的竞争培养起来的,教育者就是要不失时机地创设各种体验的环境让学生在竞争中展示风采,让自卑的孩子挺起自信的胸膛。

3.研究针对不同个体的亲历体验活动设计策略

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因材教施教。

不同的学生个体都存在着各自不相同的产生效能感的条件,如何针对不同个体,设计能够被他们接受并确实有效的亲历体验活动,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那么,在设计这种种不同的活动时应该注意哪些策略呢?

我作以下几点设想:

①对于依赖性强,不愿意进行太多独立思考活动,喜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学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学习活动,能使他们进行独立学习。

②对于喜欢独立学习、不爱交际的学生,教师则应设计一些能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活动,让他们学会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③喜欢通过听觉通道学习的学生,让他们通过访谈搜集信息,让他们查阅文字资料并根据学习主题的需要做阅读摘要。

④对于偏爱通过视觉通道学习的学生,教师要设计一些他们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对话的活动,让他们掌握听、做实验、动手写等学习方式。

4.研究亲身体验活动原则

体验活动应以需求为前提,以问题解决为过程。

体验活动应以社会的发展及学生自我发展需求来设计,设计可行性方案,通过干预在有限时间内产生预期积极的效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体验活动应凸现个体性。

体验活动是极个体行为,是不由自主活动。

因此,在活动中要注重每一个学生自我的内化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在问题面前的真实心态,找出症结,对症下药,找出提高学习自我效能的方法。

体验活动应注重成果的产生。

一项成功的教育活动,不仅在于学习者对过程参与,也在于活动产生。

因此体验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不断改进计划方案和实施策略。

真正让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认提高,教师也形成一定的经验成果,以利于今后更好地教育学生。

总之,设计一系列亲历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心去体验,心的体验让每个学生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心路历程,也揭示了成功体验教育的深刻内涵;看过的容易忘记,听过的容易忽略,只有亲自实践,用心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