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34436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docx

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

2019年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岳麓版练习题

第1题【单选题】

针对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严复主张“体用不二”,提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赢,合之则两亡”。

此主张的目的是()

A、反对学习西方技术

B、完整系统引入西学

C、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中西体用完全对立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曾强调: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是()

A、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C、发动南昌起义,占领中心城市

D、运用“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大业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

“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这一论述的侧重点是()

A、批判“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

B、论证“中体”和“西用”相互矛盾

C、强调“西用”必须服从于“中体”

D、肯定“中体西用”思想的积极意义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上,l9世纪最后60年里,中国先后出现了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和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的主张虽有不同,但都()

A、极大地动摇了清政府统治

B、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变化

C、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思想

D、加速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897年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宫崎寅藏的谈话中说:

“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

夫共和主义岂平手而可得?

余以此一事而直有革命之责任者也。

”这符合孙中山后来提出的()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本主义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五四”前后,中国有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纷纷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李大钊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代表。

下列各项中,属于李大钊观点的是()

A、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

B、指出民与君势不两立,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

C、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指出未来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D、借助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有学者称,自鸦片战争起思想界开启了引西救儒的过程,而经曾国藩、张之洞、王韬、康有为至严复,到20世纪初出现西儒对立状态。

在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过程中,蕴含的共同的主题是()

A、强国御辱

B、实业救国

C、民主共和

D、科学理性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

“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

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

”这表明他()

A、主张“中体西用”

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

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鲁迅于20世纪初提出了改造国民性和“立人”两个相关的命题,认为中国“国民性”中存在的某些严重缺陷和弱点是由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所造成。

为此,他()

A、著文立说,批判传统道德

B、倡导民主,反对封建专制

C、弘扬科学,摒弃愚昧迷信

D、领导革命,重建道德价值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

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实践民主共和

D、反对专制统治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2012年是《共产党宣言》问世164周年,我们在研究“它为什么诞生于164年前?

”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有三次历史性的飞跃,形成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共同特征表现为()

①科学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

②都科学地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③三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④共同宗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

政体虽更,民彝无改”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答案】:

【解析】:

第14题【单选题】

有人认为:

“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

这次“反思”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必须()

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

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

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

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答案】:

【解析】:

第15题【单选题】

《新青年》载文称:

“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他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

”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A、倡导民主科学

B、反对愚昧迷信

C、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

D、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

【答案】:

【解析】:

第16题【单选题】

晚清时期,有人提出:

“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

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卸其职,草野小民无能积其怨,故断不至数代而亡,一朝而灭也。

”上述观点,符合()

A、维新派的主张

B、地主阶级改革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地主阶级顽固派

【答案】:

【解析】:

第17题【单选题】

《海国图志》在中国没有广泛流传,但是在日本却大受欢迎,重刻、翻译、各取所需的版本很多。

此书未能在中国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士大夫们不重视

B、相同的著作很多

C、缺乏社会环境

D、缺乏物质基础

【答案】:

【解析】:

第18题【单选题】

中体西用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得到不断地充实发展。

甲午战后,各方人士包括梁启超、陈宝箴、盛宣怀等人,都突破了洋务派对“中体西用”的解释。

其“突破”主要体现在()

A、转向对西方制度的学习

B、宣传西方学说开启民智

C、促使政府开始走向改革

D、利用儒家思想宣传变法

【答案】:

【解析】:

第19题【材料分析题】

1885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命题考士,士子们应时而对,颇多新见。

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过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

材料二:

此编所命诸题,……巨细精粗,无乎不贯。

诸生所对,皆能荦荦举其大端,集思广益,萃众长而备一得。

咸有裨于国家大计。

盖诸生讲求西学,揣摩时局,日就月将,进而益上。

较之前时,已大相径庭矣。

——王韬《格致书院课艺》

请答题:

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

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

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答案】:

【解析】:

第20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图l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

依据材料一图2指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

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

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

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什么重要理论?

今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二十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年的“南方谈话”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

【答案】:

【解析】:

第21题【材料分析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虽然达尔文强调种群内部的竞争,但十九世纪末,严复却鼓吹“(种)群与群争”,而不是个体竞争,结果进化论在中国变成了“群学”。

革命党人认为进化包括革命,是宣传“排满”革命的良药。

梁启超则强调应该谨慎对待,只有“斟酌通变”才能“日趋于善”。

进入民国,学者批评中国社会滥用竞争、无序竞争:

“政治界也,不竞于营私,即竞于揽权;工商界也,不竞于垄断,即竞于倾轧”。

西方文明是自私自利的竞争,“徒为罪恶之渊薮”,以致演变成悲剧。

蔡元培认为,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本兼有竞存与互助两条公例”,后人误解了他的学说,遂多倡竞争而忘了互助。

杜亚泉提出,人类进化的目的是实现幸福与自由,以往的进化论“专重进化之形式,而蔑视进化之目的……致使人类堕落于禽兽之域”。

他提出社会协力主义:

一方面不废弃自己的国家,同时也不排斥他人的国家。

──根据洪九来《宽容与理性》整理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在宣传进化论方面的特征。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民国时期学者在宣传进化论方面呈现新特征的原因。

【答案】:

【解析】:

第22题【材料分析题】

美国著名学者房龙说:

“只有宽容不同的思想,人类才可能获得进步与解放。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

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面对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孔夫子称之为“礼崩乐坏”,郭沫若称之为“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

——叶文宪《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

材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

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

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

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

但是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

——文池《思想的灵光》

请回答: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要表现。

指出当时最符合统治者需要的学派及其顺应“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的重要主张。

据材料二归纳黄宗羲的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进步性。

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人文思想的具体实践。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思想变革与社会转型的关系。

【答案】:

【解析】:

第23题【材料分析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利玛窦于1552年出生于意大利,九岁时进入耶稣会学校学习.十六岁时到罗马学习法律,十九岁时加入耶稣会,继续在耶稣会举办的学校学习哲学和神学.并师从著名数学家丁先生学习天算,二十五岁时参加一个学术中心,二十六岁时乘船前往东方传教,并于1582年8月抵达澳门,从此,他便在中国传教、工作和生活,足迹踏遍中国南北,于1610年死于北京。

利玛窦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直接的知识,是第一个直接掌握中国语文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对中国的科学技术也表示称赞,对中医也很感兴趣。

同时,他第一次正式向中国介绍了大量的宗教和科学技术知识。

利玛窦对明末官僚体制的臃肿无能和吏治败坏,也有详细的描写。

他说:

“大臣们作威作福达到这种地步,以致简直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自己的财产是安全的,人人整天提心吊胆,唯恐受到诬告而被剥夺自己所有的一切。

”“有时候,被告送给大臣一笔巨款,就可以违反法律和正义而得活命。

”……而利玛窦和其他传教士正是通过向皇帝、大臣和大吏们赠送礼品才逐渐取得立足之地的。

——摘编自《<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译者序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玛窦来中国传教,并且长期在中国停留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利玛窦对中国官场情况的描写。

【答案】:

【解析】:

第2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又说,“是书何以作?

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

“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

”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他指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

李大钊指出:

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

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二者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思想?

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一、二,陈独秀的思想有何进步之处?

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

材料四的思想有什么重大影响?

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答案】:

【解析】:

第2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68年,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并主编《中国教会新报》,后改名《万国公报》。

当时中国正在掀起洋务运动。

《万国公报》除了继续宣传宗教外,登载较多西方各国开矿、办厂、采用新技术等经济和科技活动的近况。

1890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担任天津《时报》主笔,上任伊始,就写了一篇文章,呼吁中国必须改革,他还多次发表社论,介绍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

1872年,英国人安纳斯托·美查创办《申报》。

这份报纸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家商业性报纸,它着重强调报纸的首要职能是传事,即传播新闻。

……传教士报刊中的西学,只是泛泛的介绍,浅薄浮华,没有深度,不过是为了炫耀西方文明,吸引中国知识分子……《万国公报》之所以能博得广大士大夫知识分子的青睐,很难说不是因为其丰富的西学内容。

——摘编自《文史精华》2008年第10期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近代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报的活动。

(要求:

层次清楚、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