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35812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docx

天津市红桥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天津市红桥区【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最新】12月12日,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长远目标是把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控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2℃之内。

节能减排,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的是()

A.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

B.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

C.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置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B.泥土C.蔗糖D.汽油

4.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得PH如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肥皂水

牙膏

西瓜汁

食醋

pH

10.2

8.5

5.8

2.4

A.牙膏显碱性

B.西瓜汁显酸性

C.肥皂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

D.胃酸过多得人不宜使用过多的食醋

5.下列关于混合物、酸、碱、盐、氧化物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混合物

氧化物

A

冰水混合物

硫酸

氢氧化钠

硫酸钡

干冰

B

焦炉煤气

硝酸

氢氧化钙

碳酸氢钙

四氧化三铁

C

合金

盐酸

碱式碳酸铜

氯化银

一氧化碳

D

空气

醋酸

氢氧化钡

碳酸钙

氯酸钾

A.AB.BC.CD.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房屋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7.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有毒,污染空气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C.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D.一氧化碳可做燃料

8.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B.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少

C.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食用油溶解于水形成溶液

D.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9.能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A.Zn、Ag、CuSO4溶液

B.Zn、Cu、Ag、H2SO4溶液

C.Cu、Ag、ZnSO4溶液

D.Ag、ZnSO4溶液、CuSO4溶液

10.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下列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青素是一种无机物

B.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7g

C.花青素中的C、H、O元素质量比是15:

11:

6

D.花青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1.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C.

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

D.

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3.由氢氧化镁和氧化镁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取该混合物10克,将其投入到适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12克B.24克C.36克D.48克

二、多选题

14.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NaOH

C.若将实验中的稀硫酸改为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质量小于稀硫酸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15.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除去不溶物,向滤液中加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不含有CuSO4

B.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

C.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和Fe

D.滤液中一定不含有FeSO4和H2SO4

三、填空题

16.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一氧化碳②盐酸③石墨④熟石灰⑤金刚石⑥干冰.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

(2)可用来裁玻璃的是__;

(3)可作干电池中电极的是__;

(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

(5)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__;

(6)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中毒的气体是__.

17.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填字母);

A金属硬币B铝制导线C铜制火锅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洁净的铁钉在下列情况下容易生锈的是__(填字母);

A在干燥的空气中B在潮湿的空气中C浸没在植物油中

(4)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写出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

18.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下列物质:

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__.酒精溶液是实验室一种常见燃料,酒精燃烧方程式为__.

(2)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__.

(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

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4)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燃料燃烧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做饭、取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19.室温下,将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如图1所示,甲、丙固体有剩余,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________(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若甲中含有少量丙,应用________法提纯.

(3)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填“a”、“b”或“c”).

(4)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5)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________(用甲、乙、丙表示).

(6)若用质量分数为6%的甲溶液配制150g质量分数为2%的甲溶液,需加水________ g;主要实验步骤为计算、________、混匀.

20.现有木炭、一氧化碳、氧化铜、氧化铁、稀硫酸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发生的反应,可用“A+B→C+D”表示。

⑴若A为单质,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则B是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⑵若A为气体化合物,A与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则B是________。

⑶若A溶液pH<7,A与B在常温下反应,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

21.丙醇(化学式为C3H8O)是一种清洁燃料,它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3H8O+4O2

4H2O+2CO2+X;

(1)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

(2)要使6.0g丙醇燃烧,则消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计算过程)

四、简答题

2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

__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__

(3)铜与硝酸汞溶液反应:

__.

五、实验题

23.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下同)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

(2)实验室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装置为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24.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要用一氧化碳气体(含有少量杂质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测定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丙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丁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4)戊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5)要生产1000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Fe2O390%的铁矿石______t(保留整数).

六、流程题

25.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一定质量的海水,通过贮水池引入到蒸发池,在没有引入结晶池之前的蒸发过程中,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会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粗盐中含有的难溶性杂质,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将其去除,这些操作中都会用到玻璃棒,其中在三个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__、__、__.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

A称量及量取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

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__(填字母).

②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的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__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七、计算题

26.26g黄铜(Cu-Zn合金)与100g稀硫酸在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25.8克。

求:

(1)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A、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可以净化空气和减少温室效应;故利于节能减排。

B、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能源,故不利于节能减排。

C、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故利于节能减排。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低碳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故利于节能减排。

故选B。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2.C

【解析】

试题分析: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3.C

【分析】

可以得到溶液的条件是,该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

A、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得到溶液,故A不正确;

B、泥土不溶于水,不能得到溶液,故B不正确;

C、蔗糖能够溶解在水中,能得到溶液,故C正确;

D、汽油不溶于水,不能得到溶液,故D不正确。

故选C。

4.C

【解析】

A、牙膏pH=8.5>7显碱性,正确;B、西瓜汁pH=5.8<7显酸性,正确;C、肥皂水的pH=10.2,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错误;D、食醋的pH=2.4,呈酸性,故胃酸过多的人不宜使用过多的食醋,正确;故选C。

点睛:

酸性溶液的pH大于7,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碱性溶液的pH大于7,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中性溶液的pH等于7,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5.B

【详解】

A、冰水混合物为纯净物,不完全正确;

B、焦炉煤气、硝酸、氢氧化钙、碳酸氢钙、四氧化三铁,依次是混合物、酸、碱、盐、氧化物,完全正确;

C、碱式碳酸铜属于盐,不属于碱,不完全正确;

D、氯酸钾不属于氧化物,不完全正确。

故选B。

6.A

【分析】

根据灭火原理:

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

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A.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降低温度,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

故A符合题意;

B.用水可以灭火,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物质的着火点不能改变。

故B不符合题意;

C.家用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

故C不符合题意;

D.室内起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否则空气流通,氧气更加充足,火势更旺。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止爆炸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C

【详解】

A、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中毒,CO属于空气污染物,污染空气,故正确;

B、CO难溶于水,说法正确;

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显酸性,所以说法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故正确。

故选C。

8.B

【解析】

试题分析:

A、河水经过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混合物,因为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不是纯净物,故错误;B、温度不变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故正确;C、油、水、洗洁精混合在一起发生乳化作用,形成乳浊液,不是溶液;故错误;D、试剂瓶中的溶液在使用时不慎洒出一部分,溶液具有均一性,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

答案:

B。

考点:

水的净化;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9.A

【详解】

A、金属锌能置换出金属铜,说明锌比铜活泼,Ag不能置换出金属铜,说明铜比银活泼,能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B、铜、银不能和硫酸反应,无法验证金属铜和金属银的活动性;

C、铜、银不能和硫酸锌反应,无法验证金属铜和银的活动性;

D、银和硫酸锌、硫酸铜都不反应,无法验证金属锌和金属铜的活动性;

故选A。

10.D

【解析】

试题分析:

A、花青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C、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

(1×11):

(16×6)≠15:

11:

6,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花青素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考点:

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11.B

【详解】

试题分析:

A不能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因为酸的浓度还不同。

C中变量不同,不能。

D不能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因为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气体,影响气体。

故选B.考点:

实验方案的设计

【点睛】

12.A

【详解】

A、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A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氧化铜和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铜和水,但是不属于中和反应,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但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仍满足只有一种元素,但该物质不是单质,而是混合物,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例如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属于盐,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逻辑推理,可以通过举反例的方法加以排除。

13.B

【详解】

解:

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10g×48%=4.8g,氢氧化镁和氧化镁与硫酸反应都只能生成硫酸镁,由镁和硫酸镁的关系可知:

x=24g,

则溶液中溶质硫酸镁的质量为24g。

故选:

B。

14.BCD

【详解】

A.c点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

故A不符合题意;

B.a点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生成物硫酸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故B符合题意;

C.

故若将实验中的稀硫酸改为与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盐酸质量小于稀硫酸。

故C符合题意;

D.由a到b点的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减小到等于7,可以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选BCD。

【点睛】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AB

【分析】

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铁粉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而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即滤液中放入一铁片没看到有任何变化,说明滤液中不含稀硫酸和硫酸铜,则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混合物中的铁粉完全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所以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可能含有CuO、Fe;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FeSO4,不可能含有CuSO4、H2SO4。

【详解】

A.滤液中若有CuSO4会导致铁片上有铜,而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即滤液中放入一铁片没看到有任何变化,所以一定不含有CuSO4。

故A符合题意;

B.稀硫酸有可能不足或恰好反应,则铁粉可能剩余,所以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有铜,可能有剩余的铁粉。

故B符合题意;

C.如果稀硫酸不足或恰好反应,则铁粉可能剩余,所以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有铜,可能有剩余的铁粉,故C不符合题意;

D.滤液中若有H2SO4会导致铁片上有气泡产生,而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即滤液中放入一铁片没看到有任何变化,所以一定不含有H2SO4;铁粉置换CuSO4或者与酸反应都生成FeSO4,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点睛】

本题考查了铁及CuO等物质的有关化学性质,分析时若仅仅看到CuO与H2SO4以及Fe与H2SO4的反应就易错解,如果能抓住“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这个条件,并结合铁的化学性质,便能正确作答。

16.⑥⑤③②④①

【详解】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干冰,二氧化碳固体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为小液滴。

故填:

⑥。

(2)可用来裁玻璃的是金刚石,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的性质。

故填:

⑤。

(3)可作干电池中电极的是石墨,原因是石墨具有导电性。

故填:

③。

(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盐酸,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氧化铁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故填:

②。

(5)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熟石灰,熟石灰是碱能与土壤溶液中的酸发生反应,利用的是酸碱中和反应。

故填:

④。

(6)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中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

故填:

①。

故答案为:

(1)⑥

(2)⑤(3)③(4)②(5)④(6)①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用途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

17.CFe+CuSO4=Cu+FeSO4BAl2O3+3H2SO4=3H2O+Al2(SO4)3

【详解】

(1)铜制火锅是利用金属导热性,铜的导热性较好。

故选C。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铁比铜活泼,能将铜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化学方程式是:

Fe+CuSO4=FeSO4+Cu。

故填:

Fe+CuSO4=FeSO4+Cu。

(3)铁生锈的条件是铁能与水、氧气接触,洁净的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故选B。

(4)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Al2O3+3H2SO4=Al2(SO4)3+3H2O。

故填:

Al2O3+3H2SO4=Al2(SO4)3+3H2O。

【点睛】

本题较为全面地考查了有关金属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18.氢气(H2)C2H5OH+3O2

2CO2+3H2OCH4NOSO3+2NaOH═Na2SO4+H2OC

【详解】

(1)氢气燃烧能生成水,不污染环境;天然气、乙醇、汽油、柴油等物质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大量对环境不利的物质,如:

一氧化碳等;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故填:

氢气(H2);C2H5OH+3O2

2CO2+3H2O。

(2)甲烷的化学式为CH4。

故填:

CH4。

(3)由质量守恒定律和SO2+NO2=SO3+X,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硫、氧、氮原子的个数分别是1、4、1,而反应后硫、氧的原子个数分别是1、3,所以X中必含有一个氮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所以X的化学式为NO;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SO3+2NaOH═Na2SO4+H2O。

故答案为:

NO;SO3+2NaOH═Na2SO4+H2O。

(4)化学反应中,有的放热,有的吸热,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故填:

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能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燃料燃烧生成物的性质,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正确地书写化学方程式。

19.乙冷却热饱和溶液C乙>丙>甲甲=丙>乙100g量取

【解析】

【分析】

(1)根据甲、丙溶液中有未溶解的固体而乙溶液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进行解答;

(2)根据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分析;(3)根据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解答;(4)根据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进行解答;(5)由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和配制溶液步骤分析。

【详解】

(1)甲、丙溶液中有未溶解的固体而乙溶液中没有未溶解的固体,所以室温时,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提纯;

(3)根据升温到80℃时,发现乙固体析出,所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c;

(4)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a>b>c,所以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丙>甲;

(5)设需加水质量为x,(150g-x)×6%=150g×2%,解得x=100g,由于配制此硝酸钾溶液时不需要称量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