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农民工讨薪难凸显法治短板.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15254548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网评:农民工讨薪难凸显法治短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民网评:农民工讨薪难凸显法治短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网评:农民工讨薪难凸显法治短板.doc

《人民网评:农民工讨薪难凸显法治短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网评:农民工讨薪难凸显法治短板.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民网评:农民工讨薪难凸显法治短板.doc

人民网评:

农民工讨薪难凸显法治短板

毋庸讳言,农民工作为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

被视作“边缘人”的他们,长期游离于社会保障制度之外。

一方面是每日的辛勤付出,另一方面却是欠薪的冷漠嘴脸,如此反差的“劳无所得”,让农民工群体成为了社会弱势群体之一。

之所以成为“容易受伤的人”,固然有着种种客观的现实情况。

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流动性大,让证据难以保存;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将工资与工程款捆绑在一起的做法,增加了款项不到位对劳动者的欠薪风险;互联网+催生的新兴行业模式不稳定、经营扩张激进、淘汰率高等现象,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再加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产能过剩的困境,使得农民工的年关返乡愈加风雨飘摇,讨薪之路愈加艰难反复。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认为,“中国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人力资本革命”。

“农民工”注定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一些农民工在城镇获取资源和资金后,回到家乡“触网”,经营小微企业。

这样一种现象,实际上意味着“农民的知识结构在变化”,由知识更新带来的“新的人口红利”,成为中国经济的底气所在。

显然,让农民工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获取与自身付出相对应的经济回报,是这场人力资本革命发生最基本的条件。

但“要使事物合乎公平正义,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

”一个健全的社会,不会把发展的藩篱归咎于劳动者本身,而是应该反思社会运行的机制、完善对社会成员的保障。

农民工的天然弱势,正是劳动保障部门大有可为的空间;传统行业薪酬管理的弊病,正是结构优化改革发展的着力点;新兴行业的发展偏离,正是加强引导创新管理的方向„„实际上,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建筑施工企业派驻劳资专管员、欠薪应急周转制度、企业诚信评价机制等一直在尝试,这无疑是进步的信号,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农民工欠薪问题,不可能只通过一个个专项行动根除,不可能只依赖年关将至的时间加以集中整治,建立一个从用工到完工贯穿全程的长效日常劳动制度,才是最该努力的方向。

“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

”农民工讨薪,无疑是整个社会的“痛”,而要保持健康乃至茁壮成长的社会肌体,势必要通过法治来刮骨去毒。

只有如此,才能让“边缘人”化身“新红利”,让人力资本革命悄然发生。

第2页共2页

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