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258119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33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docx

客运专线跨铁路连续梁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工程概述

1.编制说明

1.1编制原则

1.1.1以满足合同条款要求,坚持安全、质量第一、确保工期、诚信守诺为指导思想,以确保本工程的质量、合同工期、施工生产安全为出发点,施工组织安排遵循快速、有序、安全、优质、高效的原则,按照ISO9000、ISO14000、OSHMS18000标准建立质量、环境、安全体系要求运作。

1.1.2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原则,部署机械化、专业化施工队伍,配备机械设备遵循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略有富余的原则,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

1.1.3以确保施工安全为原则,制订各项工程施工技术组织和安全组织保障措施,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1.1.4以确保总工期及阶段性工期目标并适当提前为原则,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1.1.5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为原则进行施工总平面布置和组织施工。

1.1.6加强施工管理,推广应用“四新”技术,采用先进施工工艺,降低工程成本。

1.2编制依据

1.2.1新建南京至安庆城际铁路招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设计文件等。

1.2.2国家、铁道部现行的技术标准、施工规范(指南)、操作规程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2.3施工现场调查资料、企业施工经验、劳动力及技术装备、专业化程度、机械设备实力、综合施工能力等。

1.2.4国家及铁道部现行的劳动定额及企业劳动定额。

1.2.5国家、铁道部和当地政府关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有关规定要求。

1.2.6新建南京至安庆铁路NASZ-5标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1.2.7以架梁为龙头,控制性工程为主线,保证在规定工期内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2.工程概况

2.1结构型式

DK109+105连续梁结构型式为48m+2*80m+48m,在漳河特大桥所处墩号为280#墩-284#墩。

其中282#墩-283#墩(主跨80m)跨越既有芜铜铁路。

2.2工程环境

线路所经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河塘密布,均为鱼塘及农田、耕地。

本区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土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岩溶水。

2.3气象特征

芜湖地区地处长江下游,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显著,气候温和,梅雨集中,阳光充足,无霜期长,降雨丰沛集中。

区内降水季节性强,5~9月份占年降雨的60%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1053mm,最大日降雨1895.5mm,每年6月下旬~7月上旬都会出现一段降水量大,降水日数多的梅雨天气,梅雨期一般持续23天,最长达43天。

多年平均气温15.6℃,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41.1℃、-13.0℃;一年中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8.2℃,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2.7℃。

历年平均初霜日为11月11日,平均霜日为3月23日,平均无霜期233天,无霜期年际变化大,最长期266天,最短期202天。

季风气候明显,常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春秋两季多偏东风,年平均风速3.3m/s,年最大风速24.3m/s。

2.4施工条件

材料运输和施工车辆利用既有便道可达施工现场,施工用水采取利用地表水(或打井取水)的方式。

施工用电就近引入高压电力,并配备自发电作为备用电源。

区间均有通信信号覆盖,可通过手机进行无线通讯。

2.5主要技术标准

⑴铁路等级:

客运专线。

⑵正线数目:

双线。

⑶最大坡度:

12‰,局部地段经行车检算可不大于20‰。

⑷速度目标值:

200km/h以上。

⑸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地段5500m,困难地段4500m;特别困难地段4000m。

引入南京、芜湖枢纽及安庆地区等根据运行需要选定。

⑹线间距:

4.6m。

⑺牵引种类:

电力。

⑻机车类型:

动车组、SS系列。

⑼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

⑽行车指挥方式:

调度集中。

3.计划施工时间

3.1悬灌法施工连续梁体进度指标

悬灌法施工连续梁0号块施工:

50天;

悬灌梁段施工:

4米/7天*一对挂篮设备;

边跨现浇段:

1段/50天;合拢段:

20天;挂篮安装调试:

20天;

主跨80m悬灌梁体:

210天/1联;

3.2计划施工时间

中心里程

计划开始时间

计划完成时间

挂篮(对)

备注

DK109+105

2010-12-28

2011-9-4

3

DK110+524及DK110+685连续梁模板调入3对

第二章施工方案

连续梁采用悬臂灌注法施工,配备3对挂篮;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拌制、混凝土运输车水平运输、混凝土输送泵垂直输送;配备3台塔吊用于挂篮构件、钢筋、钢绞线等材料吊运。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连续梁0#段、1#段和边跨直线段采用托架或落地支架现浇施工。

挂篮及满堂支架施工前均堆砂袋进行预压。

1.施工方法及措施

连续梁的施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墩顶0#块及边跨段施工,悬灌段施工,合拢段施工及体系转换,另外线型控制贯穿连续梁施工始终。

为便于施工控制,划分连续梁的所有梁段为4种梁段,即:

墩顶0#块,悬灌段,合拢段及边跨段。

墩顶0#块在墩顶及墩两侧的托架上施工,边跨段在两边跨墩前侧的支架上施工,悬灌段用挂篮施工。

2.施工步骤

连续梁施工工艺见图2-1所示。

图2-1连续梁施工工艺框图

2.1临时支座和永久支座的设置

2.1.1临时支座

临时支座是以能够承受“T”构荷载和不平衡力矩,并便于拆除为原则设计,每个“T”构4个。

临时支座内设Φ32的螺纹锚固钢筋,伸入梁体及墩帽1.0m以上。

为了便于拆除,在其中设5cm的硫磺砂浆混凝土夹层两层,中间设置电阻丝,施工时分层灌注。

施工前进行硫磺砂浆的配合比及其融化试验,待桥梁合拢后,通电(火)融化,实现体系转化。

2.1.2永久支座

永久支座为盆式橡胶支座,采用墩下组装,整体吊装就位的施工方法。

安装前,必须用小型磨光机打磨垫石表面,直至垫石标高与设计标高之差小于2mm;安装永久支座前,先在无灰尘干扰的平整地面上,按产品说明书组装支座,并临时锁定,整体吊起,纵横向对中放到支承垫石上;复核支座标高及纵横向中心,确定无误后,用环氧树脂砂浆锚固支座螺栓,最后安装防尘裙。

2.2墩顶0#块

墩顶0#块施工工艺:

架设墩身托架→安装0#块底模及侧模→底板及腹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施工→安装内模→顶板钢筋及预应力管道施工灌注砼→预应力张拉、压浆及封锚

2.2.1墩旁托架

主墩旁托架和边跨墩旁支架为承托墩顶0#块及边跨梁段部分钢筋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载而设,除要满足梁段的结构尺寸要求外,还要考虑给梁段施工提供作业平台,并且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主墩旁托架的牛腿及上部连接型钢在墩身、墩帽混凝土施工时预埋。

托架由型钢铰接而成,托架上的纵横分布梁之间相互焊牢,分布梁上为墩顶0#块底模支架。

托架的安装采用地面分片拼组、分片吊装的方法。

首先在支立墩身及墩帽模板时将牛腿和连接型钢等埋入模板,并用与设计尺寸相同的杆件将其联接为一整体,以保证其位置、标高的准确,减小安装误差。

拆除墩身模板后在地面分片组拼,然后用吊装设备将其吊于墩侧与预埋件联接在一起,同时联接横向杆系,最后安装纵、横分布梁及底模支架。

安装后对托架进行等效预加荷载来消除非弹性变形,同时测出弹性变形。

取得各类参数以指导施工。

墩旁托架见示意图2-2。

2.2.2模板

墩顶0#块底板底模采用钢模板,施工时其支架直接固定在墩旁托架预埋工字钢上;内模采用组合钢模,内模使用碗扣钢管支撑;外侧模采用拼装式大块钢模,水平方向加拉杆以防止跑模,墩顶0#块与墩身连接处模板根据设计尺寸单独加工,外模均支撑在墩旁托架上;墩顶0#块内模其结构形式与悬灌梁相同(详见挂篮部分)。

所有堵头模板均采用木模,施工时固定在内外模上。

图2-2墩旁托架示意图

2.2.3钢筋及预应力管道施工、砼浇注、预应力施工

施工工艺同悬臂挂篮施工。

2.3挂篮设计、安装及试测

每处连续梁的每个主墩设1套挂篮1座塔吊,保证每个T构同时施工。

2.3.1挂篮的设计

根据我部10处连续梁的特点,考虑架梁控制性工期、各梁段的尺寸、混凝土重量及施工临时荷载应提前对挂篮进行设计和加工制作。

挂篮采用菱形挂篮。

挂篮主要由菱形主桁系统、提吊系统、行走系统、模板系统及张拉平台组成,如下图2-3示。

2.3.1.1菱形桁架

菱形主构架是挂篮的主要承重结构,由两片桁架、横联和门架以及前上横梁组成,桁架间距和腹板竖向预应力钢筋位置相对应。

各杆件间采用普通螺栓联结。

前上节点和前上横梁联结,挂篮前吊点均设在前上横梁上。

共8个吊点,4个用于吊底模架,4个用于吊内、外模,所用材料均为A3钢。

 

图2-3挂蓝示意图

⑴前吊带

前吊带共4根,主要起传力作用。

前吊带由3块锰钢板以销子连接而成,分成长短不等的几节,其上布置调节孔,吊带下端与底模架前下横梁销接,上端吊在前上横梁上,在上横梁上用手动千斤顶及扁担梁通过升降每个吊杆来调整底模高度。

⑵后吊带

后吊带共2根,主要用于将挂篮后端所受的力传给箱梁底板。

后吊带为2根带有调节孔的锰钢板,下端与底模架后横梁销接,上端穿过箱梁底板预留孔,每根吊带用手动千斤顶和扁担梁支承在已浇筑好的梁段底板上。

2.3.1.2提吊系统

提吊系统是挂篮的升降系统,其作用主要是悬吊和升降底模、侧模、内模及工作平台等,以适应连续箱梁高度的变化,由吊带、吊带座、千斤顶、倒链等组成。

吊带上根据需要设置调节孔以便于高度的调整。

前吊带下端与底模架前下横梁销接,上端吊在前上横梁上,在上横梁上用2个手动千斤顶及扁担梁通过升降每个吊带来调整底模高度。

后吊带主要用于将挂篮后端所受的力传给箱梁底板,下端与底模架后下横梁销接,上端穿过箱梁底板预留孔通过2台手动千斤顶和扁担梁支承在已浇筑好的梁段底板上。

2.3.1.3走行系统

挂篮走行系统由菱形桁架、底模、外模、内模走行系统4部分组成。

菱形桁架在轨道上行走,轨道用钢板焊制成Ⅱ型截面,对称铺于箱梁顶面的两片桁架下,支座放在轨道前后,用螺栓和桁架连接,前支座下垫有聚四氟乙烯滑板,使之可沿轨道上的不锈钢板滑行;后支座反扣在轨道上缘,作用是用反扣轮沿轨道下缘滚动,轨道底板用竖向预应力筋锚固。

挂篮走行靠2个手动葫芦牵引。

挂篮就位后,桁架后节点用Ф25精轧螺纹钢锚在轨道钢枕上,将挂篮后端承受的力传给梁体,不让支座反扣轮受力。

脱模前用手拉葫芦将底模架吊在外模走行梁上,底模和外模随桁架一起移动。

内模走行是将内模脱落在走行梁上,然后以人力推至下一个梁段。

2.3.1.4模板系

模板系由底模、侧模、内模、端模等组成。

底模:

整体钢模,由纵梁及横向加劲肋共同组成底模架,其上铺焊钢板作为底模面板。

底模焊在前、后下横梁上,后部通过下横梁锚在已成形梁段底板上,并由千斤顶和锚垫梁等调整其与已成形梁段底板的密贴程度;前部通过悬吊系吊在前上横梁上。

侧模:

桁架式整体钢模,由型钢焊成的侧模架和其上铺焊的钢板组成。

侧模由走行滑梁承托,走行滑梁的前端通过悬吊系吊在前上横梁上,后部通过后吊杆锚在已成形梁段翼板上。

侧模下部由千斤顶加固,千斤顶支在焊于前、后下横梁上的牛腿上,中部用套管螺栓与内模联在一起,上部用螺丝杆对拉。

后吊杆与走行梁之间设带滚动装置的后吊架,外模及走行梁可沿后吊架滑行。

内模:

由开启式内模架和在其上铺装的自制大块组合钢模组成,内模架以型钢加工而成,下设滑套,可以沿内模纵梁滑动,后部锚在已成形的梁段顶板上,前端通过悬吊系吊在前上横梁上。

内模架以箱梁上倒角上部为轴,中部、下部以型钢对撑。

内模的前移在下一梁段的底板和腹板的钢筋、预应力管道、预埋件等安装完成后进行。

端模:

木模。

端模面板厚2cm,以6×8cm方木为加劲带,一次性使用。

为改善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提高梁段接缝的平整度,在所有模板间接缝处均粘贴δ=1—2cm厚的海棉条(宽5cm以上),以使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

2.3.1.5张拉操作平台

挂篮最前端悬吊的张拉操作平台,采用型钢及钢筋拼装而成。

用4个倒悬吊在主构架上,通过手拉葫芦可升降,以适应梁段高度变化及张拉需要。

2.3.2挂篮安装

在墩顶0#块的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完成后,将箱梁顶面清理干净,即可开始按以下步骤对称安装挂篮。

挂篮拼装程序:

走行轨→前后支座→菱形桁架→后锚系→前上横梁→前吊带→后吊带→底模→内、外侧模→张拉平台

挂篮安装步骤及方法:

①安装走行轨。

清除0#块梁面两腹板部位的杂物,清洁锚固部位竖向预应力筋螺纹;测量放样,沿腹板方向铺设钢(木)枕,其上接铺两根3m长走行轨,待抄平轨面,测量走行轨间距离,确认无误后,用轧丝锚具将插入走行轨底孔内的竖向预应力筋锁定;

②安装桁架前后支座;

③吊装菱形桁架。

分别吊立两片菱形桁架于前后支座上,并用联结系连接;

④用Ⅳ级精轧螺纹钢筋及扁担梁将桁架后端锚固在轨道下的钢枕上;

⑤吊装前上横梁;

⑥吊装前吊带及后吊带;

⑦整体吊装底模系;

⑧吊装内模架走行梁,并安装好前后吊杆及内模;

⑨安装外侧模;

⑩吊装张拉平台;

⑾挂篮安装后,用经纬仪对中,拨正挂篮中线位置;用水平仪抄平,用吊带调整标高,经中线、水平检查无误后,便可进行1号梁段施工。

2.3.3挂篮的试测

为保证悬灌施工安全、顺利进行,对每个挂篮的主桁架都进行试验。

将两个主桁架对称平放在混凝土地面上,在主桁架后锚及前横梁处对穿加力杆,用千斤顶在前横梁处对主桁架进行逐级加载,最后一级荷载为设计荷载的1.2倍。

在荷载试验中,必须用高精度水准仪测量挂篮的竖向变形;根据实测推算各段挂篮底的竖向变形,为后续主梁施设预抬值提供可靠的数据。

2.3.3.1挂篮性能测试

①试验场地的选择:

0#块施工完成后,直接在0#块上组装挂篮,进行挂篮试验。

②测试内容。

主要进行挂篮整体承载力及各主要构件﹙主桁架、前吊带、前、后托梁、纵梁、后锚杆及下限位等﹚的应力、变形和拉力、位移等测试工作。

a测试仪表及元件:

测试中常采用电阻应变仪,配以应变片、传感器测得受力构件的应力、应变及拉力;用经纬仪测得挂篮在加载过程中的中线变化;用水平仪测得挂篮的整体变形及水平杆件的挠度;用百分表量得后锚杆的水平位移等;

b加载方式及加载等级:

在桥梁上直接试验时,宜采用匀布水箱,向水箱内分级充水进行加载(水箱个数及容量根据需加载总荷载而定)。

加载等级,根据挂篮结构设计的允许承载能力,分5~8级逐级加载至最大允许承载力。

加载重量为实际施工总荷载的1.2倍。

每级加载间隔时间为30分钟,持荷30分钟。

满载后,持荷12小时。

c受力测试:

在主梁支点处(主构架支点处,各构架受力杆件上)、前后托梁、纵梁、后锚杆(带)上贴设应变片,在下限位处安设百分表,在前吊杆上安设传感器(或应变片),通过电阻应变仪测得各级荷载下,各受力构件的应力、应变及拉力值。

与此同时,用经纬仪测量挂篮中线;用水平仪测量主梁前端、前后托梁及纵梁等水平杆件挠度;用百分表量测水平位移。

把测得各项数据分别记录于预先设计的表格中。

d测试结果分析。

根据测得的各项数据,经计算、观察分析,测试结果与设计结果对照比较,符合下列四种情况者,则认为挂篮设计合格,否则应更改设计。

――挂篮整体结构在各级荷载作用下,整体结构稳定,结构变形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各构件杆件没有断裂和塑性变形现象;

――测试结果与设计结果相符或基本相符;

――主要构件的测试应力、应变和位移值不大于设计值。

e卸掉载荷。

测试完成后,采用与加载时同样的级别逐级卸载以避免引起挂篮大的变形。

2.2.3.3.2挂篮走行试验

为检验挂篮的整体刚度,走行系统的性能及测量挂篮走行时前吊杆的垂直力的变化情况,检测主锚件、主锚梁、反扣轮的受力与变形情况,对挂篮应进行走行试验。

试验方法及步骤:

①挂篮受力测试后,卸除加载装置及设备,挂篮主锚梁固定不动,空载走行液压油缸和调模液压油缸;

②主梁系统走行。

在预应力筋张拉之后,脱模之前,抽出内滑梁吊杆,将底模固定在侧模上,前吊杆与前托梁分离;连接走行油缸,上限位由固定连接改为柔性连接。

反扣轮保险架由刚性固定改为柔性固定,反扣轮受力,使主梁可在锚梁上纵向自由移动,横向少量(5㎜以内)拨移。

检查无障碍时,启动液压系统,使主梁前行3m,然后回位。

③整体走行。

脱底模、脱侧模,将底模挂在走行吊带上,侧模放在托梁上,侧模上部与脱模缸连接,抽出后锚杆和后锚带,使挂篮和梁体完全分离,连好内滑梁吊杆,内滑梁在内模桁架上可自动移动,上限位,保险架改为柔性固定。

启动液压系统,推动挂篮整体走行。

走行时,应严密观察、测量挂篮走行的同步性,注意推力变化(由液压表读出)以及主锚件、反扣轮的受力情况,在走行10㎝、30㎝及50㎝的距离后停机观察,并测量走行轮、反扣轮是否在正确位置。

若挂篮走行平稳,制动有效,能够最终同步到位,即认为挂篮整体走行可行。

2.4悬臂灌筑施工

悬臂灌筑施工以墩顶0#块为基准段,在其上安装挂篮(此时两挂篮连在一起成为双挂篮),之后将两挂篮解体前移底模、侧模至两侧悬灌段位置并校准加固好,绑扎悬灌段底板、腹板钢筋,然后前移墩顶0#块内模并校准固定,绑扎顶板钢筋、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并完成纵向钢绞线的张拉后,依次施工其它悬灌梁段,进而完成悬臂灌注施工。

2.4.1前移挂篮

挂篮的前移包括拆侧模和内模、拆底模、松后锚、前移底模和侧模等。

前移步骤如下:

2.4.1.1拆侧模、内模

当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以上时,拆除侧模和内模,首先解除内模,侧模的支撑和拉杆等,松内模、侧模的纵梁的前后吊杆。

侧模利用千斤顶及预埋在箱梁翼板上的拆模型钢来松动,千斤顶后部支撑在拆模型钢上,前端顶在侧模的桁架上。

内模利用旋开启丝杠同时辅以橇杠等收起内侧模。

2.4.1.2安装走行轨道

在梁段混凝土强度达C10级以后,就可以安装走行轨道。

先将梁顶面清理干净,清除梁段竖向预应力筋上的水泥浆等杂物,然后铺放钢枕、轨道,注意钢枕顶面标高要一致,可拉线找平。

将轨道用锚杆(Φ25精轧钢筋)、连接器,及轧丝锚具等锚固在梁段竖向预应力筋上,在锚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锚杆和竖向预应力筋旋入连接器的长度要相同,并且等于连接器长度的一半,最后安装倒链,前端挂在轨道上,后端挂在中支腿前部的拉环内。

2.4.1.3拆底模、前移挂篮

梁段纵向预应力筋张拉和管道压浆完成后,开始拆底模。

先松前吊带,后拆除底模后锚杆并使底模后部通过倒链吊在后上横梁上,然后解除挂篮后锚使自锚滚轮卡在走行轨道上,将前支腿顶起在滑槽钢板和走行轨道间放入滑板,将前支腿放下,这时可以开始拉倒链使挂篮连同底模、侧模一起前移,直至到位。

2.4.1.4后锚、校正底模、侧模

挂篮前移到位后,应及时将《主梁高程控制观测表》提供给施工监控方,监控方根据此数据及主梁砼弹性模量及收缩徐变等因素综合考虑,及时算出下一节段砼立模标高返馈回来,指导施工,以获得最理想的线型。

挂篮前移到位后,安装后锚杆通过连接器与竖向预应力筋连接在一起,用千斤顶及垫梁等拉紧后锚杆,并通过紧固轧丝锚具将挂篮后部锚在梁段的竖向预应力筋上,然后安装底模后锚杆,在紧固底模后锚杆的同时用全站仪校正底模纵向位置,完成之后收紧前吊杆,调整底模标高,到位后锚固。

校正侧模的方法与底模相同,只需在校正侧模位置时,侧模前端要事先上一拉杆,待侧模的方向,标高校好后用型钢将侧模前端的桁架与主桁架连在一起。

以确保侧模在后续施工中不会偏动。

最后安装侧模下部的千斤顶来加固支撑侧模。

2.4.1.5前移、校正内模

在梁段的底板、腹板的钢筋、波纹管、预埋件等绑轧、安装完成之后,前移内模纵梁,这时内模由临时支撑支在已成形梁段上,纵梁前移到位后,安装前、后吊杆并慢慢收紧,直至内模悬离已成形梁段底板,然后前移内模到位,按校正底模的方法校正,最后旋动开启丝杠,安装内支撑,及内模、侧模间的拉杆,完成挂篮的前移。

2.4.1.6挂篮的模板前移到位后要及时进行修整,涂脱模剂等。

挂篮后锚杆及底模的前吊带上部都要用双轧丝锚具,确保安全。

2.4.2钢筋及预应力管道施工

2.4.2.1钢筋的下料,加工

连续梁段内的主筋接头采用搭接焊。

两梁段之间的主筋连接设计为绑扎搭接,搭接长度大于30d,为加强钢筋骨架的稳固性和进一步提高钢筋施工质量,在梁段钢筋绑扎过程中将所有搭接接头焊接在一起。

焊接接头每一同号梁段的接头为一批按规范要求抽样试验,待合格后再使用于梁上。

由于钢筋型号较多,钢筋绑扎也较复杂,所以钢筋加工成型后要按设计编号挂牌堆放,以便取用。

2.4.2.2钢筋的绑扎、波纹管安装

根据连续梁钢筋型号多、数量少等特点,各梁段钢筋均为模内绑扎。

其绑扎安装顺序如下:

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包括定位筋、浮筋等)→安装底板、腹板纵向波纹管,两波纹与波纹管连接器之间用黑胶布或彩色塑料胶布粘缠→安装竖向预应力筋及预埋件(锚垫板,泄水管,通气孔挂篮预埋件等)→内模前移就位并校正后开始绑扎顶板底层筋→依次安装顶板底层纵向波纹管、顶板顶层纵向波纹管→绑扎顶板顶层钢筋→安装预埋件

纵向连接钢筋采用绑扎连接,凡因施工需要而断开的钢筋当再次连接时,采用焊接并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中若钢筋空间位置发生冲突,适当调整布置,但必须保证砼保护层厚度。

预应力管道埋设时注意压浆口和出浆口的埋设。

施工中禁止将焊机的搭铁线设在预应力筋上,在浇筑砼前检查预应力管道的位置及管道接头处理。

钢筋施工与预应力束管道定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底板上、下层的定位钢筋下端必需与最下层钢筋焊接连牢。

2、钢筋与管道相碰时,只能移动,不能切断钢筋;若必须切断钢筋时应待该工序完成后,将切断钢筋补焊好;

3、纵向预应力管道随着箱梁施工进展将逐节加长,多数都有平弯和竖弯曲线,所以管道要定位准确牢固,接头处不得有毛刺、卷边、折角等现象,接口处要封严,不得漏浆。

4、横向预应力管道采用扁平波纹管,安装时一定要防止出现水平和竖直弯曲,严禁施工人员踩踏和挤压,轧花头锚端要封严,防止漏浆,同样砼浇筑完后,必须用空压机清孔,发现阻孔时及时清理。

2.4.2.3预应力管道施工

连续梁纵向预应力筋为波纹管成孔,竖向为铁皮套管套装预应力筋预埋于梁体内,连续梁预应力管道长、接头多,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安装,否则容易使孔道移位、漏浆、串孔、堵孔、断孔等,进而影响预应力施工质量及连续梁的施工进度。

应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保证预应力管道的位置准确和畅通。

波纹管下料:

连续梁波纹管质量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波纹管的下料采用砂轮锯切割,严禁使用钢锯、电焊、气割等方法切割;

波纹管的存放:

连续梁波纹管堆放在钢筋加工场的仓库内,其防潮、防雨性能与水泥库相同;

波纹管接头,端头的处理:

波纹管、接头(即连接器)被切割后,需修整,直至波纹管直顺端头齐平无毛刺等。

连续梁端模为木模,在拆端模,凿毛端面时,少量波纹管端头可能被撞弯或损坏,为确保预应力管道畅通无阻,波纹管采用内旋方法连接;

加密预应力管道的定位筋,以保证管道的位置准确;

在灌筑梁段混凝土过程中,用高压水冲洗波纹管道,保证管道畅通;

在每一梁段混凝土强度达10MPa时,开始用通孔器疏通全部管道,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波纹管的制作、下料,直至穿预应力筋前的全过程中,加强控制,严格把关,确保预应力管道施工的质量。

2.4.3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直接由输送泵泵送至工作面或由塔吊配合输送泵吊运。

连续梁的砼浇注的时间小于砼的初凝时间。

内模板不设置底面模板,在顶板上留窗口进行底板砼的浇注,底板浇注完毕后,停顿一段时间,同时封闭顶板窗口,在砼初凝时间内浇注腹板和顶板。

此灌注方法同样适用于0#段砼的施工。

2.4.3.1混凝土的原材料

水泥:

使用R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控制在出厂后40天或进场后45天进行第二次复试,不合格者禁用,二次复试后每10-15天复试一次;

碎石:

使用地产优质碎石,选用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