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263876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

本科毕业设计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教学单位财经政法系存档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院系财经政法系

专业市场营销 

学生姓名学号513300534112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

 

2016年9月28日

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

美丽乡村建设是特色社会主义中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湖北省发展乡村旅游有地理和文化的传统优势,古老的湖北大地,曾经在历史上出现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名人,而湖北的山水和地理名胜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游客。

湖北省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转型,产业的升级;湖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是大量的自然风光和历史遗迹,以及红色典故,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观念上的原因,旅游资源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资源分布不均,旅游景点的特点不够突出。

多年来一直和陕西、云南等地的旅游产业无法相提并论。

为此,许多专业人士呼吁要大力开发湖北的乡村旅游产业,争取后来居上。

本文主要运用了swot分析法,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检索,以及相关的理论分析,对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全面的剖析,针对分析找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具体措施,整改思路,为湖北省的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探讨湖北省美丽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

本文为了系列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剖析了我省乡村旅游产业的问题和不足,通过总结乡村建设的普遍性问题,由表及里,由内到外,具体分析了内中的缘由,并针对性地给出了相关对策,从而得出了可信的结论。

关键词:

美丽乡村;乡村旅游;湖北省;可持续化;swot分析

Studyo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intheconstructionofbeautifulcountrysideinHubei

Abstract:

Thebeautifulcountrysideconstructionisanimportantcontentofnewruralconstructionofsocialisminth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inHubeiProvince,therearegeographicalandculturaladvantagesoftraditional,ancientlandinHubei,onceinthehistoryoftheemergenceofmanymajorhistoricaleventsandcelebrities,andHubei'slandscapeandgeographicalnames-ithasattractednumerousdomesticandforeigntourists.Th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inHubeiprovincecanpromotethetransformationofeconomicdevelopmentandindustrialupgrading;th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inHubeiprovinceisalargenumberofadvantagesofnaturalsceneryandhistoricalsites,aswellasredallusions,butduetohistoricalreasonsandideasonthetourismresources,nosystemplanning,theunevendistributionofresources,thecharacteristicsoftouristattractionsnotenough.OvertheyearshasbeenandShaanxi,Yunnanandotherplacesofthetourismindustrycannotbecompared.Therefore,manyprofessionalsforruraltourismindustrytodevelopHubei,strivetocatchupfrombehind.

ThispapermainlyusesthemethodofSWOTanalysis,informationretrieval,throughfieldinvestigationandtheoreticalanalysis,thispaperanalyzesthedevelopmentofruraltourisminthebeautifulcountrysideconstructioninHubeiProvince,aimingattheproblemsofanalysistofindoutthecorrespondingsuggestionsareputforward,includingspecificmeasures,correctivethinking,suggestionsforHubeiProvinceconstructionofthebeautifulcountryside.Discussionon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ourismindustryinHubeiProvince,thebeautifulvillageroad.

Thisseriesinordertoanalyzetheexistingproblems,findoutthecauseoftheproblemfrommanyaspects,multiangleanalysisofourprovinceruraltourismindustryproblemsandshortcomings,throughtheuniversalproblems,summeduptheruralconstructionfromtheoutsidetotheinside,fromtheinsidetotheoutside,andanalyzesthereasons,andthenproposestherelevantcountermeasuresthus,thecredibilityoftheconclusions.

Keywords:

beautifulcountryside;ruraltourism;Hubeiprovince;sustainabledevelopment;SWOTanalysis

目录

前言7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7

1.研究目的7

2.研究意义7

(二)本课题研究方法及创新点7

1.文献综述法7

2.定量分析法8

3.实地调查法8

(三)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8

1.结构安排8

2.本课题研究的难点8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9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10

(一)国内研究现状10

(二)国外研究现状10

二.湖北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概述12

(一)美丽乡村建设概述12

(二)湖北省乡村旅游概述12

三.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建设的环境分析13

(一)优势(Strength)13

1.旅游资源丰富13

2.特色鲜明的文化内涵13

3.人民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13

(二)劣势(Weaknesses)13

1.规划和开发的不合理、不科学13

2.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14

3.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14

4.景区的乡土特色逐渐消失14

(三)机遇(Opportunities)14

(四)挑战(Treats)14

1.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14

2.乡村旅游的发展缺乏专业的人才15

四.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化建设的问题15

(一)资金匮乏15

(二)缺乏专业人才15

(三)不注重生态文化建设16

(四)急功近利,无长期规划16

五.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化建设的对策16

(一)多措并举,破解资金难题17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17

(三)要注重乡村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和利用17

(四)理顺短期建设和长期规划的关系18

1.要坚持规划引领18

2.二是严格规划执行,加强生态保护18

3.要加快建设步伐,促进产业发展18

4.合理布局产业19

结束语20

致谢21

[参考文献]22

1前言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省美化乡村,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而发展农民旅游业,不仅能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还能提高农民的收入,发展地方文化经济,进而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而发展旅游业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有识之士的参与,同时还需要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

本文研究的是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找出湖北省这些年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建设的症结所在,肯定发展中的成绩,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经历谈谈我自己的认识,把管理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在实际中,解决具体问题,和大家一同为自己的家乡发展建设建言献策。

2.研究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党和中央一直以来极为重视农村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城乡发展不够均衡,城市化进程加快,而农村则发展速度太慢,农民进城打工,当地缺乏劳动力,加上没有注重农村建设,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如何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一直都是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

资源的可持续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随着乡村建设的不断发展,“美丽乡村”概念的提出,使得“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村的乡土气息,古代遗迹的开发,可以作为旅游特色进行开发和利用,带动农村城镇化建设,让农民致富,让游客尽兴。

本文主要回顾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研究动态与成果,从可持续化的角度分析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运用swot分析、然后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关的策略,以此来帮助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帮助湖北省尽快的升级转型,让湖北省早日走上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

(二)本课题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文献综述法

作为大学生,不可能花费太多时间去亲自实地调查,大量的研究工作还是要靠参考文献。

本文充分网上资源搜集原始资料,补充现有资料,这些资料是研究本课题的重要保证。

充分利用知网,学术期刊网,包括维普、万方、等网上网络资源和图书资料,大量参阅相关论文专著,立足同行的研究成果,加深对自己所要研究问题的理解,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本论文所要研究的重点,找到突破口。

2.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需要基础数据,本文找到了湖北省有关旅游的大数据,重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互印证,相互参考,运用比较等技术,保证和加强研究结论的可信性。

3.实地调查法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因此就需要了解湖北省的资源现状。

我的课题要求我们要对湖北省的乡村旅游的资源进行考察,并且收集相关的资料,为本课题的写作做一些基础资料的准备。

通过实地采访,对家乡的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

我多次回到家乡,采访从业人员,走访邻居,亲友,到旅游景点亲自观察,了解实际情况,这些亲身感受是所获取的非常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对于论文的写作有极大的帮助。

(三)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1.结构安排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湖北省乡村旅游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

但由于观念问题,以及急功近利思想作怪,导致开发旅游项目缺乏规划与布局,乡村旅游特色不明显、旅游资源破坏严重、发展不平衡等。

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形势下,本文通过分析我省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列出了优势和劣势,找出存在的问题,对我省乡村旅游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结合实际调查,找出原因,并立足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状况的实际情,提出相应切实可行的建议。

本文以此为顺序进行结构的安排。

2.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1、我研究的是“湖北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在写这篇论文的时候很难把握好课题的中心点、以及如何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结合,由于这个课题比较新颖,现有研究资料不太多,学者说法不一,这是很棘手的问题。

2、湖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程度不一、旅游资源分布不均,旅游资源是变动的而且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数据收集和处理上比较难以精确。

同时仅仅依靠数据分析不能全面的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3、乡村旅游作为新兴的产业,近年来受到许多学者专家以及政府的关注,该课题的研究可供参考的资料较丰富,如何突破束缚,提出建设性观点也是难点。

3.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独树一帜,主张摆脱模仿,千人一面的模式,旅游景点建设要厚积薄发,重视乡村的精品建设,突出服务意识,精品意识,打造精品旅游景点。

本文不落窠臼,提出以培养旅游人才为契机,以地方政府引领为抓手,注重乡村文化的土壤奠基,将乡村特色根植于浓厚的乡土文化和人文气息上。

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夯实基础,不注重短期效益,适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用高品质的服务打造旅游产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吸引国内外游人,并形成规模效应。

2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得比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正式关注研究乡村旅游的发展。

目前国内的学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方向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乡村旅游的概念、分类、特点,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乡村旅游的评价体系。

吴肖濰、李重(2009)他们认为乡村旅游资源主要是指以乡村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以人文因素为主导的人文民俗风情紧密的结合起来。

乡村旅游是自然环境、人文风俗、物质等要素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乡村地域复合体[1]。

李秋月(2008)认为不是所有的乡村景观都可以成为旅游资源,当然也并不是任何的乡村都可以进行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发[2]。

只有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比较好,才能够给游客们带来愉悦的享受。

韦杰(2011)指出乡村旅游资源的概念[3]。

他认为在现场的地域中,凡是能够激起城市居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能为城市居民旅游者提供一系列的休闲、娱乐、体验、观赏度假相关的旅游活动,能够产生一系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农村区域中自然的、人文的和精神的事物或现象。

谢晓岗(2008)提出的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理论有:

供给需求理论,乡村旅游可持续化发展理论,旅游地吸引力系统理论[4]。

李德明(2005)从旅游资源的分类角度把乡村旅游分为六大类:

乡村自然风光旅游,观光农业,农事旅游,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乡村聚落与建筑旅游[6]。

卢云亭则提出了心得分类观点;八类传统乡村旅游和六类现代乡村旅游的旅游类型[7]。

杜江、向萍(1999)她们较早的就关注了国内的乡村旅游发展,重点研究乡村旅游可持续方面的问题。

她们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了阐述: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包括生态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文化的可持续性[8]。

张玲(2009)着重于从回归和和谐的生态理念的角度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9]。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比较早,因此国外的学者比较重视乡村旅游的研究。

从国外的乡村旅游发展的道路中可以看出,它们关注的重点在:

社区的参与、本地化、以及乡村性的保护等问题上。

贡萨尔维斯(Gonsalves,1987)指出乡村旅游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是朝着可持续化方面发展,这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11]。

他还从乡村的文化、乡村环境保护以及乡村性保护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化发展方面进行研究。

克里斯.瑞安(ChrisRyan,2002)的“新旅游”观点包括:

将公平与公正的参与社区的管理分享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4]。

刘怡君(AbbyLiu,2006)强调我们要重视对乡村本有的承载力尽行管理和控制。

乡村旅游的过度开发和管理不合理会导致原有的社区环境退化,发展乡村旅游不能以牺牲当地的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这样会得不偿失[15]。

苏珊娜.威尔逊(SuzanneWilson,2001)在她的书中以美国的利诺斯发展的乡村旅游为例,从中总结出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的经验[16],值得我们借鉴。

HwanSukChrisChoia(2006)提出了关于乡村旅游发展及可持续化发展的多个指标,其中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及生态等多个层面[17]。

3

二.湖北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概述

(一)美丽乡村建设概述

我国乡村旅游相对于国外而言起步较晚,湖北省的乡村旅游起步就更晚,我国的乡村旅游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

乡村旅游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相互交流和融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

美丽乡村建设强调村落、产业、景观、文化之间的融合,即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景色秀美、民风淳美。

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要因地制宜、从乡村的特色出发,美丽乡村建设中注重乡村生活、规划、休闲娱乐、文化氛围等因素,另外也要注重对乡村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进行开发和保护,在乡村的建设中重点突出文化魅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让农民从中得到实惠,提高他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兴趣,改变原有观念,让农村也搭上改革的大船,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二)湖北省乡村旅游概述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心腹地,北接河南省,南临江西、湖南两省,东接安徽省,西临重庆市,西北与陕西为邻,自古以来就是“九省通衢”,为兵家必争之地,古往今来,有许多传闻轶事都和湖北有关。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地区之间的经济平衡发展。

随着中部六省之间经济合作的深入,地处中部中心地带的湖北省拥有更好的地理优势和发展机会。

“十一五”期间我省自开展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工作以来,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旅游资源在荆楚大地遍地开花,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初见成效,旅游业引擎带动作用逐步增强,经济效益显著,带动了就业,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出路。

(一)旅游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6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8981亿元,年均增长22.3%和25.22%,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9.25%,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

(二)旅游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全省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2个,中国旅游强县1个,湖北旅游强县11个,湖北旅游名镇11个,湖北旅游名村15个。

建成质量等级旅游区215家。

旅游直接从业人员60.8万人,其中导游18万人。

(三)旅游开发建设加快推进。

以武汉、“一江两山”为依托,东西两大旅游圈协作互动,形成了几大特色鲜明的旅游板块和一批吸引力强的旅游核心品牌。

(四)旅游市场结构华南、华北、华东等远程市场迅速拓展,周边市场大幅增长,省内居民循环游持续兴旺,城郊周末休闲和市内一日游空前活跃。

4三.湖北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建设的环境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旅游资源丰富

湖北省地理位置优越,地理资源丰富,奇山异水闻名中外。

境内群山环绕,以十堰武当山、神农架、通山九宫山、云雾山、黄陂木兰山、孝感双峰山、麻城龟峰山、英山大别山主峰、随州大洪山、秭归凤凰山、通城黄袍山、鹤峰屏山峡谷、罗田天堂寨、雪峰山、薄刀峰等景点。

2、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湖北有着“九省通衢”、“千湖之省”的独厚的优势,长江干流横贯全省1061公里,汉江,清江等重要河流流经省,通航河流229条,通航里程8385公里,居全国第6位。

湖北境内的铁路线有京广线、京九线、武九铁路、襄渝线、汉丹线、焦柳线、长荆线、宜万铁路、渝利铁路;高铁有京广高铁、汉宜客运专线等。

2.特色鲜明的文化内涵

湖北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名人辈出。

武当山是我国道教文化圣地,也是古代侠客云集的地方。

还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出现了许多名人,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非常适合开发“三国游”和红色旅游。

3.人民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省大力兴建全面小康社会,从根本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人们不再满足于将自己的活动局限于自己家乡,而是有了外出旅游,陶冶情操,拓宽视野的精神需求,居民有资金、有心情外出旅游,参观,探亲访友,为旅游业加快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劣势(Weaknesses)

1.规划和开发的不合理、不科学

资源利用度不高旅游路线单一重复,各旅游区各自为战,没有很好的规划,没有连成一体。

开发项目重复,对游客吸引程度不大。

许多景点存在布局不合理的问题,硬件存在硬伤,单纯追究经济效益,导致从业人员素质差,无序竞争,开发景点画地为牢,热门景点过度开发,竭泽而渔,冷门景点入不敷出,处境艰难。

2.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特色不强,不是大打名人牌就是搞农家乐,无新鲜感。

景点负责人只想着怎样能快速把游客的钱弄到自己口袋,至于服务意识,可以说根本不在他们考虑当中。

假冒伪劣旅游纪念品横行,拉客行为屡禁不绝。

游客感到各地景点仿佛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看了一处就没有兴趣看第二处。

3.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在环境整治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考虑旅游文化的融入。

村庄环境整治、小流域治理、新村建设规划等项目建设没有考虑到旅游元素,尤其是一些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村镇,开发前期没有经过充分论证,急于开工,后来发现缺乏旅游相关的基础建设,设施不全,硬件跟不上,被迫对项目进行重大修改,造成巨大浪费,还影响了工期。

如临海有个别镇,在村镇小流域治理过程中,没有结合旅游元素,在溪坝上改造相应景观带,只是统一硬化就宣布完工,和景点风格不一致,显得突兀,生硬。

4.景区的乡土特色逐渐消失

在景区的建设过程中生搬硬套外地建设模式,没有很好地保留农村乡土特色。

虽然国内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但在推进过程中将农村改造成和周围不协调的人造景观。

目前,各村村庄改造没有很好体现本地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大同小异。

(三)机遇(Opportunities)

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势头猛,黄金周国内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我省交通便利,文化积淀丰富,而且消费水平不高,物价便宜,能很好地吸引游客参观旅游。

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支持。

开发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名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四)挑战(Treats)

1.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

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导致生活环境日益恶化。

各地大干快上建设人造景点,破坏了自然景观,还影响了生态环境。

生活垃圾处理不当,游客带来的各种废弃物若不及时处理会破坏景点的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环境污染祸及子孙后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